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中国哲学论文
头条 陈独秀的中西文化评判及其价值取向特点

陈独秀的中西文化评判及其价值取向特点

中西文化取向之争一直是困扰近代思想界、文化界和学术界的显象问题。自19世纪末西力东渐,中国知识界就中西文化取向(包括融合与创新)问题,一直争论不休,长期给不出一个确切的。

2015-05-11 14:34
头条 浅析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矛盾

浅析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矛盾

一、当代中国主要社会阶层矛盾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根据多元化划分标准,主要分为7个阶层,分别是:工人阶层、农民阶层、知识分子阶层、管理者阶层、军人阶层、私有私营者阶

2015-05-05 15:20
头条 文史哲会通的人性自觉与中国哲学史的重写

文史哲会通的人性自觉与中国哲学史的重写

摘要:文史哲的目的在于能够探索宇宙中人性的奥妙以及感化人心、提升人的仁慈情感。而文史哲的会通,即是指在文学艺术对世间情怀的表达、史学对时光的延伸探索、哲学对宇宙万态的揭示之间融会贯通,形成知识共享。文史哲的会通是不同学科之间相互碰撞、相互影响的一个动态过程,它能引发出思考者对人世间的情感、善恶及各种事物的思考、探究,也能促进人类对人文

2023-12-07 20:31

论当代中国哲学研究模式的转换

适应时代变迁,是当代中国哲学研究模式转换的根本动因。改革开放促成了社会生活的整体转型, 凸显了时代精神的差异性,呈现了中国哲学研究模式转换的必然性。确立当代视野,是

2016-04-06 15:18

中国哲学近现代转型的标准、历程与特点

以西方哲学的转型为尺度和参照系,中国哲学的转型也经历了从古代形态到近代形态再到现代 形态的转换。但由于中国哲学的转型又是在与西方文化不同的中国文化的背景下进行的,包

2016-04-05 11:38

荀子命运的历史沉浮与中国哲学的现代意识

荀子的历史命运可谓多舛,其影响总不及孟子,亦难讨人喜欢。晚清以降,现代化思潮汹涌澎湃, 在科学与民主的旗帜下,荀子被分裂而成“尊荀”和“排荀”两派。牟宗三则集这种分裂于一

2016-04-05 11:32

梁漱溟对中国哲学的认识与探索

作为现代新儒家的开创者,梁漱溟毕生致力于中国传统哲学研究,以探寻儒家传统的复兴之路。他对传 统哲学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内在本质与历史地位的认识与探索,在一定程度上深化

2016-04-05 10:58

从训诂学走向诠释学—中国哲学经典诠释方法的

说到经典诠释,自然会想到传统的训诂学。文 字、音韵、训诂是我国经学时代的主要治学工具,依 附于经学而又支撑着经学,构成了古典知识系统的 重要基础。训诂以释义为主,兼及

2016-04-05 10:50

和谐社会:中国古典哲学的视角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又一重大理论创新,它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丰富 和发展,也是对我国传统和谐思想资源的汲取与借鉴。“和”是中国古典

2016-04-02 14:39

中国古典哲学塑造的中国武术

哲学思想是文化的灵魂,是文化的更深层次的精神产品。武术之所以有如此丰富的文化内涵, 是中国古典哲学赋予了合理的内核。文章以中国古典哲学为切入点,从“道”、“气论”、“

2016-04-02 14:30

中国哲学的自主与自觉

重写中国哲学史必须从哲学的一般意义和中国哲学的特殊性出发,积极开发中国哲学特有的 问题域,阐明它与时代的互动关系,特别要突出中国哲学的根本特征--实践哲学的意义。就中

2016-04-02 14:24

近代“中国哲学”发源

用解一字即作一部文化史的观念检讨,“哲学”不仅是“philosophy”的译名,其发明者西周以之为东洋学问的对应物。而将“哲学”与东洋连接在一起,始作俑者是东京大学,起重要作用

2016-04-02 14:12

中国哲学史的特殊性与中国哲学史方法论

恩格斯在前人探讨的基础上,对哲学的 历史发展进行了总结与概括,这个总结特别 是针对了近代欧洲哲学的发展,较完整地表 述出哲学的基本间题,并揭示这个问题的核 心内容。但这个

2016-04-01 16:52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