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是人类对象性认识的高峰产物,它是和时代紧密相联系的,是不断发展的,而不 是一成不变的。
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也是人类社会最崇高的社会理想。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目的,科学共产主义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预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之服务的最终目的。
第1篇: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基本倾向等 夏莹在《求是学刊》2006年第3期撰文认为,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向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但都隐含了两个基本点:对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普遍主义倾向的批判与扬弃;试图在凸显偶然性前提下进行理论重建。在后马克思主义思潮中,无论是完全放弃革命,如鲍德里亚,还是试图建立新的革命策略,如拉克劳,或者对马克思理论进行重新
本文在梳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质与传统哲学和西方哲学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之间关 系的基础上,提出了重构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哲学的基本理路,认为在当前形势之下,马克思主义
以往学界习惯于从体系化的理论知识去解读马克思哲学,使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批判的特性被 遮蔽,作用的发挥受局限。当年对苏联模式的教科书体系的缺陷的批驳和现今对马克思哲学本
作者认为,世界哲学的产生是一种可能的存在, 而不是一种现实的存在。其前提是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化和西 学东渐,后者主要是在东方大国——中国土地上展开的;世 界哲学虽然类似
从1956年9月为《神话集》撰写长篇后记《今日神话》(Lemythe,aujourd’hui)®到1967年初出版《时装体系》。
亲爱的朋友们,我非常高兴再次来到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探讨的是在西方文化的影响几乎无处不在的学术环境里中国哲学是否 存在、何以存在的问题。对此,张东荪反对西方文化中心论,以人类文化多元论的立场,从中西
熊十力、冯友兰和金岳霖的形而上学思想中都蕴涵着内在困境。一方面,他们企图建立本体的 形而上学,以便为世界提供基础;另一方面,他们又特别强调哲学对于人生的价值意义。世
方东美站在欣赏、认同的立场,以形上学为向度,阐释了中国哲学有机统一、天人合 德、双回路向、立乎中道等基本精神,探讨了中国哲学曲折但总体上不断进步的发展历程。研究方
对“部门哲学”、“应用哲学”合法性的讨论,深刻反映了 当代哲学发展所遭遇的困境及人们对如何走出这种困境所存在的 分歧,并深刻关联对哲学的本性、哲学的存在与发展方式及哲
第21届世界哲学大会于2003年8月10日至17日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举行。这届大 会的主题是“面向世界问题的哲学”旨在强调在新世纪开初之际,需要用哲学知识研究解 决重大的全球性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