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世界哲学论文

世界本原:非哲学命题

2016-04-05 15:5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一、古老命题:对宇宙毫不了解时作出

  

  在人类之初,自然界的巨大威力统治慑迫着人类,人们总希望对神奇的宇宙找到一种解释,在朦胧之中把这一切看成是神的无边的力量,人们希望通过信神和拜神来避免灾难,降临幸福,无限地虔诚于是产生了神学,哲学是神的奴婢。

  

  后来人们创造和制造了能部分代替体力劳动的工具、机器,用物质材料延长了人的肌肉和骨骼,从而使由宇宙第三代动物进化而来的宇宙第四代的原始人,变成现代人同时创造和运用了便于自控和交流信息的工具语言文字,驯服了野兽,种植了粮食,修筑了城镇,建立了国家……。人们于是从天上回到人间,哲学取代了神学。开始对自身和世界进行探讨,企图从中寻找到一种统一起来的联系,推测世界都是由一种共同的东西构成的西方哲学先驱亚里士多德就曾提出:一切存在物都由本原构成,一切存在物最初都从其中产生,最后又复归为它。本原论从而成了哲学的基本命题。

  

  随着对自然的不断征服,万物之灵的人类的自知性日益显现出其重大的作用,正如恩格斯指出的:人们过分地陶醉于他们所取得的成就,“已经习惯于以他们的思维而不是以他们的需要来解释他们的行为”,人们把自知的思维、意识、心放到极为重要的地位。加以思维时似乎可以内听到脑内(心里)总有一个人在不断地说话,推断心是肉体之外的一种有别于物的性质和功能的非物,把它与物对待等同并列起来研究两者究竟哪个是世界的本原唯心论把人类取得的成就归助于自己的思维,认为心是世界的本原,心决定一切,物是心的外化唯物论则认为物是世界的本原,不是心决定物,而是物决定心。另一派则取中,认为心与物都是世界的本原,两者共同决定一切,是为二元论。

  

  几千年来,传统哲学把探讨世界本原看成是哲学的最高使命而这却是人类对宇宙毫不了解时作出的哲学三大派虽然在历史过程中有不同的发展变化,对世界的本原提出不同的看法但,从本质上来说各派关于世界本原的论断所依靠的一直只是思辩和推测正如今天有的科学家所指出的,那时在科学未能达到的地方,哲学便去填补人类认识的空白。随着科学的飞跃发展,哲学与科学相距日远正如被认为“是继爱因斯坦后最伟大的科学家”的霍金在其世界名著《时间简史》中指出的:

  

  “迄今大部分科学家太忙于发展描述宇宙为何物的理论,以至没有功夫去过问为什么(指哲学)的问题另一方面,以寻根究底为己任的哲学家不能跟得上科学理论的进歩在18世纪,哲学家将包括科学在内的整个人类的知识当作他们的领域,并讨论诸如宇宙有无开初的问题然而,在19和20世纪,科学变得对哲学家,或除了少数的专家外的任何人而言过于技术性和数学化了。哲学家如此地缩小他们的质疑范围,以至于连维特根斯坦一一这位本世纪最著名的哲学家都说道:'哲学仅余下的任务是语言分析。’这是从亚里士多德到康德以来哲学伟大的传统的何等堕落!”

  

  霍金对哲学的批判有欠全面,因为在19世纪,代表人类前沿认识的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却没有因为科学的技术化数学化而停滞,相反有重大的突破只是在那以后的一个多世纪中哲学的确是徘徊不前了,但除此而外,霍金的批评是中肯的,一个多世纪以来,哲学对科学的最新成就望洋兴叹,似是听而不闻,视而不见。

  

  由于远离自然科学的认识和方法,传统哲学关于心和物哪个是宇宙的本原这一命题本身存在两个明显的问题一是把宇宙看成是静止的,它只是某种固定的东西构成的,而不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二是,对人类生存的宇宙,采取了猜测式的既定的先验框框:必须在心与物这两者中来考虑宇宙的本原。我国早期的易经虽然曾提出过第三种看法认为无是世界的本原:无极生有极,有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西方“古代某些宇宙学(也)暗示了有序的世界从虚空中创生”②但这种凭直觉的推测并未得到发展,在后来的发展中种种和心与物哪个是世界本原不同的说法都被淹没泯灭了。

  

  几千年来科学已飞跃地进步,发生过无数次的革命,研究的对象和命题在不断地变化扩展,但奇怪的是涵盖一切指导一切的哲学,却仍依旧故我,基本命题还是两千年前的。直到新宇宙学已对宇宙的起源和未来作出初步的揭示时,许多哲学家们仍视本原论为哲学永恒的命题。

  

  古代的哲学包罗一切学问,它推倒了神学,有着重大的革命的意义例如亚里士多德就曾经研究过自由落体。但后来,具体的科学如物理学生物学、化学等等一个个从哲学中分化出来,哲学就不再去研究具体科学的内容了。宇宙学早就从哲学中分化出来,特别是本世纪新宇宙学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哲学为何未加留意,仍然去研究具体科学一一宇宙学研究的命题呢?

  

  二、宇宙命题的转化:科学代替冥想

  

  宇宙学并不是先验地规定宇宙是静止的,由什么构成的,本原是什么等,而是要通过观察试验、实证、数学推算等来研究宇宙实际是从何创生,接着是怎样发展的,为何会像现在这个样子,将来的结局会怎样等等一系列的命题就像哲学无需再去研究物理、化学生物等等具体科学的命题一样,关于宇宙方面应确立什么命题,如何去进行研究,将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已不需要也不应当再由哲学家去苦思冥想、猜测思辩。

  

  新宇宙学揭示:宇宙是在大爆炸中诞生的,没有时间、空间、物质的奇点,是大爆炸的临界大爆炸产生了时、空和物质,开始是正反质子,它们大部分都相互泯灭了,剩下的十亿分之一的正质子,逐渐形成种种物质和星球星云。宇宙不断地进化,陆续产生了宇宙第二代物能自组织系统、第三代非知自组织系统生物、第四代是自知自组织系统人类。宇宙今天还因爆炸的作用,在继续膨胀宙是大爆炸产生的,已得到一些科学的实际证明,并为家喻户晓“在大爆炸时,宇宙的体积被认是‘零’,所以宇宙的本原。

  

  不能简单地说成是物,更不是大爆炸一百多亿年后才出现的人的心,也决不是上帝。宇宙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我们只能按宇宙实际的历史,去科学地认识宇宙,了解宇宙的发生和发展

  

  虽然新宇宙学尚有许多未解决问题,例如关于是否有奇点,还有分岐。霍金最近的研究认为没有奇点,他说如果有奇点,那么,大爆炸怎样能使宇宙具有如此严谨的符合数学规律的组织状态呢?岂不需要有外力量一一上帝才能做到吗?他构想了一个无奇点的宇宙自足自系统的理论但是,有奇点也不一定就说明需要有上帝的第一推动力。奇点是超光速,只是短暂的一瞬,使宇宙的大坍塌反转成为大爆炸,从而使宇宙大坍塌的终结条件与大爆炸的初始条件相同,永远是符合严谨的数学规律组合发展,但又不是完全与上次过程一样完全重复,……。此外,科学家们还设有强人择和弱人择原理等,也可用以说明宇宙符合数学规律的原因所在。

  

  宇宙的创生虽然已得到科学家们普遍的认同,但宇宙的未来会怎样,却存在着种种未能确定的推测。科学家们认为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宇宙的总质量是否大于临界值(临界值是指宇宙引力拉曳的力量和往外膨胀的能量相等),如果是大于,那么宇宙将来就会坍塌、收缩如果小于,则会永远膨胀下去,最后可能变为接近于无的太空如果是等于,则会永远处于平衡的膨胀状态然而,“我们的宇宙已经膨胀了大约150亿年,却仍然如此接近于临界状态,以至于我们无法说出它究竟处于分水岭的哪一边”。当代宇宙学的权威霍金推论宇宙将来会坍塌,他为此作了一个宇宙大爆炸和大坍塌的模型。但最近英国科学家发现,大量星系开始形成的时间比原来估计的要早,认为宇宙的质量会小于临界值,宇宙将永远膨胀下去也有科学家认为宇宙中的暗物质比今天我们所知的明物质的质量要多10甚至100倍,所以,宇宙最终仍可能会坍場未来宇宙究竟会怎样在于暗物质,今天仍未能准确测出它的重量。虽然,宇宙学对诸种问题尚未能全部揭示回答,但无庸置疑,关于宇宙的种种命题不应再由哲学而应由宇宙学去解决。

  

blob.png

  新宇宙学与传统哲学对宇宙的研究和解答,有着根本的不同,前者并非仅仅通过思辩和猜测,而是采取:一是,建立在科学的实证基础上,例如建立在发现遥远星际红移和红移速度的实证上,科学地论证了宇宙仍在膨胀,以及在15C2200亿年前,有一次宇宙形成时的大爆炸,现在发现的最老的星系也不超过此年限大爆炸的另一重要实证是宇宙背景辐射场温度的测算伽莫夫等科学家计算如果真的有大爆炸,膨胀到现在,辐射场的温度约为5K,1964年美国宇航局用探测卫星准确地测出该辐射的微波谱分布,认定幅射场温度为27K,而且宇宙不同方向的数值一致,与科学家的预测非常相近二是,采取了科学的实验来证实和检验。例如,关于宇宙是否是从无到有而形成的这一命题,早在1933年,卡尔。安德森就在实验室里的受控实验中,从无创造出来了物质一一正质子和反质子,在以后这种实验已能广泛地像“家常便饭一样做成”;三是,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一门科学,只有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歩”科学家们对宇宙形成的探索,广泛地采用了数学演算例如通过红移现象,计算出宇宙的大爆炸和大爆炸距今的时间;通过大爆炸最初温度的计算,得出产生的正质子比反质子多出十亿分之一,正是这剩下的正质子构成了今天的宇宙万物,等等随着科学交叉的研究,理论、实验工具的发展,可以肯定,

  

  宇宙学最终会完成其历史的使命。而不再由哲学去苦思冥想,猜测臆断。

  

  不可否认宇宙学有时也使用猜想和推测,例如宇宙学家们猜测宇宙最初时刻有一个很短的暴胀阶段等。人类永远有许多未知对象和对象的未知方面,所以科学的发展就不能只靠试验、实证和数学推算,还要靠想象直觉猜想的参与才能实现但科学的想象直觉和猜想与传统哲学家的想象、直觉和猜想有着质的不同,它是建立在科学前沿的实证、试验和数学推算上的。科学主义和反科学主义都各执一端,有失偏颇。

  

  新宇宙学不仅揭示了宇宙之始,包括最初的三秒钟,还研究宇宙创生后的发展过程例如剩下的十亿分之一的正质子如何逐渐形成种种原子、物质、星系……的当代生物学和耗散结构理论,说明在何时何种星球上,非知自系统的生物才出现的;当代思维科学、耗散结构理论、人类学和生物进化论又告诉我们,宇宙的第四代自组织系统自知的人类又是如何诞生的,具有何种不同于一般动物的思维、肌体宇宙学作出的揭示,不仅宣布了“上帝的死亡”,基督教体系的崩溃,也使传统哲学失去了研究关于世界本原的基本命题,从而陷入了空前的困境,以至“哲学的终结”已越来越成为西方的热门话题。

  

  唯心论认为:唯“心”是世界的本原岂不与地心说一样,成了科学的反面。宇宙是一个自足自组织系统,无生有,有化无,而不是什么心生有,心只是第四代自组织系统的一个功能,谈何宇宙之原?如果说“心”是理念,那么这理念又从何而来呢?宇宙学指出:在大爆炸的起点,任何理念和科学原理都是不起作用的。唯物主义的论断:唯“物”是世界的本原,也同样遭到严重的挑战物是在大爆炸后才产生的。“整个宇宙完全是从无中生出来的,其创生过程完全符合量子力学的定律量子力学表明,我们完全可以从无中获得一切。所以也难以将物说成是世界的本原至于二元论,不论是心还是物,都不能说是宇宙的本原,还怎能说世界是二元生成的呢?

  

  三、时代的召唤:确立真正属于哲学的命题

  

  传统哲学对其设立的宇宙的本原是心还是物这一基本命题的论断和基本命题本身,在新宇宙学等科学最新成果面前已失去意义新宇宙学不是靠纯思辩推测,而是从哲学中分化出来的实证科学,它的重大贡献,使人想起当年日心说刚出现时,本应是传统的地心说遭到的灭顶之灾,竟残酷地降临到首次说出皇帝新衣真相的哥白尼头上的悲剧。而今天,灭顶之灾并未降到揭示了宇宙是自系统,上帝并不存在的霍金等人的身上,这充分说明对象成其为真正意义上的对象的时代正在到来

  

  虽然,建立在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等基础上的宇宙大爆炸理论,指出无可生有;量子论也揭示了微观世界的波粒二象性,最初的物质颗粒仍有非物质的或然率波的性质。但,以下几种原因,可以说明:在人的宇宙度世界里,唯“物”是本原。

  

  1. 微观世界可能有无的性质,但在人生活的宇宙度中,由二象性微观物质结合的东西,不论是流动的光线、流水,还是石头、木头等都不存在微观世界的那种兼具非物质的性质,仍然是实实在在的。正如美埃里克詹奇所说:“不过我们的生活中最直接的东西倒不那么极端在这个不借助于工具就可以直接体验到的领域中我们发现了生物的、社会的和文化的生命现象,我们在此所遇到的丰富多采的形式,迄今一直主要是经验研究的主题”人不是生活在无中而是生活在有中,这有就是物质存在。

  

  2. 宇宙虽然有无的时刻,但那是有化为的无,并还将变为“有”。何况无只是极其短暂的一瞬,无的临界与宇宙“有”阶段的时间相比,那是无穷小的刹那。

  

  3.宇宙万物的确是大爆炸之始剩下的最小也是最初的物质一一正质子所形成的它是世界的本原

  

  所以,在人的宇宙中,唯物主义一元论是正确的。

  

  但许多科学家对此仍持异议许多科学家认为:①宇宙在大爆炸前的确是无,即使它很短,但毕竟有过;®从量子的二象可见现在的宇宙仍具有非物质的波的性质;®时、空物是由无产生的所以,并非唯物是宇宙之原。

  

  那么,如何认识才是正确的呢?宇宙史的揭示,不能不使哲学反思,探讨世界静止的本原这一命题本身有无必要人类应按宇宙本来的动态过程去理解宇宙,有不是世界的本原,无也不是世界的本原,世界本来就无所谓什么本原不本原的问题,一切都是对象性地存在和发展着,有是无的对象,无是有的对象,超光速的奇点是终了大坍塌和形成大爆炸的对象,正质子是反质子的对象,正质子与电子是相互结合为原子的对象,……。存在即对象,对象非存在人虽然能递多递佳地采用种种宇宙度来观察和研究世界,但,人类却永远摆脱不了其局限的对象人生哲学是人类的哲学。人所提出的哲学命题都是人对象性认识和活动的产物。正如尼耳斯°波尔所说:物理学家(亦所有的科学家,人类自身)只能告诉人们我们能就宇宙了解些什么人虽然递多递深地认识宇宙,但所认识的永远只能是人对象性的宇宙,而不是宇宙全部的实在。比如,今天人类对我们生存的这个宇宙是从何而来的尚一无所知;又如宇宙如果永远膨胀下去,那么,它的第一推动力是从何而来的呢?如果不是永远膨胀,而是周期性地大爆炸和大坍塌,那么它岂不是成了根本不可能有的永动机了吗?……许许多多已知和未知的问题深探一下则远未回答。

  

  哲学是对象性的,正因为如此,它也是现实性的。今天人类的哲学应当确立新的研究对象和命题马克思指出:“非对象的存在物是一种[根本不可能有的圣物存在就是对象不同的学问研究的是不同的对象,不同对象的共性的本质和规律,正是涵盖一切的哲学的命题今天的科学为哲学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伟哲学不能只站在人类史、生物史的角度,而应站在宇宙史和科学前沿的高度来研究一切对象和对象的共性。对象先于自知,人总是以自己局限的对象性去认识宇宙,人所认识的宇宙永远只能是人对象性的宇宙,而不是宇宙的全部的实在。哲学研究的使命是:打破人对象性的怪圈,去递深递佳地揭示一切对象与对象的时空质连续统共性的现实,重点是宇宙第四代自知自组织系统、万物之灵人与对象的现实,探讨如何不断扩大自知对象和对象已知的层面,创造世上尚无的新对象,以满足递佳递大的自知自系统一一社会、国家、人类、人类一一地球系统不断发展的需要。关于这些,笔者在拙著《对象学一一大爆炸与哲学的振兴》中已作了系统的探讨,就不赘述了。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