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中国哲学论文
头条 陈独秀的中西文化评判及其价值取向特点

陈独秀的中西文化评判及其价值取向特点

中西文化取向之争一直是困扰近代思想界、文化界和学术界的显象问题。自19世纪末西力东渐,中国知识界就中西文化取向(包括融合与创新)问题,一直争论不休,长期给不出一个确切的。

2015-05-11 14:34
头条 浅析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矛盾

浅析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矛盾

一、当代中国主要社会阶层矛盾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根据多元化划分标准,主要分为7个阶层,分别是:工人阶层、农民阶层、知识分子阶层、管理者阶层、军人阶层、私有私营者阶

2015-05-05 15:20
头条 文史哲会通的人性自觉与中国哲学史的重写

文史哲会通的人性自觉与中国哲学史的重写

摘要:文史哲的目的在于能够探索宇宙中人性的奥妙以及感化人心、提升人的仁慈情感。而文史哲的会通,即是指在文学艺术对世间情怀的表达、史学对时光的延伸探索、哲学对宇宙万态的揭示之间融会贯通,形成知识共享。文史哲的会通是不同学科之间相互碰撞、相互影响的一个动态过程,它能引发出思考者对人世间的情感、善恶及各种事物的思考、探究,也能促进人类对人文

2023-12-07 20:31

《中国思想学说史》的哲学史研究

《中国思想学说史》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中国哲学的历史。该书继承了候外庐对中国哲学内涵的基本定位,在本体论、认识论、历史观之外增加了心性论、境界论的内容,拓展了哲学史研究的内涵;从哲学与文化的互动揭示中国哲学发展的历史,对中国哲学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提出了一些新的判断;继承侯外庐中国哲学史研究的社会吏、学术史研究视野,提出文化史研究视野。

2016-08-25 11:05

关于医学科学与医学人文整合的哲学反思

医学整合的关键在精神理念的整合,而不在于知识层面的融通。在医学科学与医学人文整合中应当对医学知识的整体性、医学科技的价值负载、医学人文理念的养成、医学整合的评价标准等问题给予高度的关注。

2016-08-25 10:48

浅析形而上学在西方哲学史的发展与变革

本文试图从形而上学的一般概念入手,历史的考察形而上学的形成、演变及其地位,研究现代西方哲学对形而上学的批判及其途径,在此基础上对形而上学做出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的评价。通过对其研究发现,形而上学在科学的发展中是不可或缺的,只要还有哲学,就少不了形而上学;只要还有科学,就摆脱不了形而上学。因此,研究这一课题对于确立正确的哲学观具有极其重要

2016-08-16 14:17

浅析庄子的人生哲学及其对高校德育的启示

 庄子人生哲学思想发端于个人生存和生活展开的困境,通过对来自自然的生与死、来自社会的命与礼、来自自我的情与欲的人生困境的观察、体验和分析,以自然为基础提出超脱的方法,来追求精神上的超脱。这种思想对改变当代大学生生活、学习和思想困惑有着积极的意义,使他们能够更容易摆脱人生困境。

2016-08-16 14:1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一部生动教材

 《知之深 爱之切》一书忠实记录了习近平同志主政正定县时的工作实践,追溯了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源头,堪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一部实践经典。

2016-08-15 13:56

涛教授《体育哲学研究》简析

中国体育哲学作为体育学一门新兴的理论型学科,其本身发展历史较短,但已具有相当成熟的学科理论基础及研究成果。

2016-08-04 14:43

中西方传统思维方式差异探究中西哲学

本文试图通过对中西哲学不同思维方式的比较,探求整合中西哲学两种思维方式的有效途径。

2016-08-03 15:13

哲学史上的哲学民族性问题

中国哲学史上一些哲学家就哲学是否具有民族性做了专门讨论并伴有争议,这些讨论丰富了哲学民族性的研究视角。

2016-08-02 14:56

中国哲学思想对书籍设计的影响

本文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与书籍设计,书籍设计本土化以及书籍演变,论述中国书籍设计“本土化”的必要性。

2016-08-01 16:32

探究《中国哲学简史》中的文化经典

 《中国哲学​简史》是由冯友兰先生根据演讲稿改编而来的,演讲稿是1947年冯友兰先生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讲授的关于中国哲学报告。随后数十年间,《中国哲学简史》被翻译成多个版本,《中国哲学简史》十分短小精悍,而且内容十分扼要,《中国哲学简史》准确地表达了冯友兰先生对中国哲学的观点,《中国哲学简史》对人生、处事等对个方面进行了系统论述,反映出中国人

2016-07-21 16:28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