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中国哲学论文
头条 陈独秀的中西文化评判及其价值取向特点

陈独秀的中西文化评判及其价值取向特点

中西文化取向之争一直是困扰近代思想界、文化界和学术界的显象问题。自19世纪末西力东渐,中国知识界就中西文化取向(包括融合与创新)问题,一直争论不休,长期给不出一个确切的。

2015-05-11 14:34
头条 浅析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矛盾

浅析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矛盾

一、当代中国主要社会阶层矛盾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根据多元化划分标准,主要分为7个阶层,分别是:工人阶层、农民阶层、知识分子阶层、管理者阶层、军人阶层、私有私营者阶

2015-05-05 15:20
头条 文史哲会通的人性自觉与中国哲学史的重写

文史哲会通的人性自觉与中国哲学史的重写

摘要:文史哲的目的在于能够探索宇宙中人性的奥妙以及感化人心、提升人的仁慈情感。而文史哲的会通,即是指在文学艺术对世间情怀的表达、史学对时光的延伸探索、哲学对宇宙万态的揭示之间融会贯通,形成知识共享。文史哲的会通是不同学科之间相互碰撞、相互影响的一个动态过程,它能引发出思考者对人世间的情感、善恶及各种事物的思考、探究,也能促进人类对人文

2023-12-07 20:31

冯友兰对中国哲学现代化的贡献

冯友兰一生致力于中国哲学的研究。他全面探讨中国古代哲学,提出“接着讲”的哲学方法,并从中西哲学的比较入手,创立了“新理学”体系,并且还引进西方哲学的理性主义和逻辑分析方法,提出中西哲学互释等思想,这些都是对中国哲学的现代化的贡献

2016-10-09 14:19

中国哲学思想与现代政府治道的会通

这是历史时代性的问题,不能说这些传统思想对当今的治理之道仍占主导的地位,但也不可否认它们合理部分所具有的永恒的价值;关键是如何区分和正确对待真理相对性和绝对性的问题。

2016-10-09 14:16

冯友兰对中国哲学的贡献

 王国维说:“伟大之形而上学,高严之伦理学,与纯粹之美学,此吾人所酷嗜也;然求其可信者,则宁在知识论上之实证论,伦理学上之快乐论,与美学上之经验论,知其可信而不能爱。

2016-10-09 14:11

论中国哲学人生  

本文将根据历史的实例,对中国三派的哲学人生作出具体的分析

2016-09-24 14:53

中国哲学研究的四个范式

,它试图建立一种超越康德的本体理论来揭示中国哲学的深度。这四个范式各有其优缺点,都一定程度上使古代文本在现代语境下获得了重新解读,但都未触及古代语境的自明前提。

2016-09-24 14:49

陈黻宸与中国哲学史

因此,可以说“早期形态”与“不成熟性”既构成了陈黻宸中国哲学研究成果的学术特色,又体现了陈黻宸中国哲学史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与历史贡献。

2016-09-24 14:45

从“感”看中国哲学的特质

基于这样的认识,如何在“不变、确定的思维”之中,保持“交易的、存在着的世界”的思想,已成为我们必须面对与承担的使命。

2016-09-21 15:58

雕塑和中国哲学

 雕塑是引领人们感悟世界、体味人生的一种造型艺术,其创作与接受都是受一定的哲学观念所支配的。这是因为哲学既是组成“文化”的核心要件,即“文化”整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文化”整体得以构筑的思想基础。

2016-09-21 15:55

邓小平与当代中国哲学革命

 邓小平作为中国哲学转向的首倡者和主要实践者,他变革哲学观念的倡导,揭开了中国思想解放的序幕。

2016-09-21 15:47

中华民族精神对中国哲学发展的影响

 哲学是追求智慧的学问,而一个民族必然要有追求智慧的品格,但由于每一个民族精神特质的差别,因而就决定了我们追求智慧的内容、取向、方式的不同。

2016-09-21 15:16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