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中国哲学论文
头条 陈独秀的中西文化评判及其价值取向特点

陈独秀的中西文化评判及其价值取向特点

中西文化取向之争一直是困扰近代思想界、文化界和学术界的显象问题。自19世纪末西力东渐,中国知识界就中西文化取向(包括融合与创新)问题,一直争论不休,长期给不出一个确切的。

2015-05-11 14:34
头条 浅析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矛盾

浅析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矛盾

一、当代中国主要社会阶层矛盾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根据多元化划分标准,主要分为7个阶层,分别是:工人阶层、农民阶层、知识分子阶层、管理者阶层、军人阶层、私有私营者阶

2015-05-05 15:20
头条 文史哲会通的人性自觉与中国哲学史的重写

文史哲会通的人性自觉与中国哲学史的重写

摘要:文史哲的目的在于能够探索宇宙中人性的奥妙以及感化人心、提升人的仁慈情感。而文史哲的会通,即是指在文学艺术对世间情怀的表达、史学对时光的延伸探索、哲学对宇宙万态的揭示之间融会贯通,形成知识共享。文史哲的会通是不同学科之间相互碰撞、相互影响的一个动态过程,它能引发出思考者对人世间的情感、善恶及各种事物的思考、探究,也能促进人类对人文

2023-12-07 20:31

浅谈中国哲学的基本结构

学习哲学,需要方法论;分析哲学问题,需要指导思想。中国哲学体系如此庞大,从任何一个侧面来谈论都显得不完整,但是在这个体系当中,影响力最大的当属儒、道两家思想。

2016-10-13 14:32

兼容并蓄:中国哲学的国际化演绎

还是个翩翩少年的男生自己动手做了条喇叭裤,并且以刚洗了一次就被偷走的结果证明了它不凡的设计水平。谁也没有料到,“喇叭裤事件”正是这位中国未来的服装大师成功的先兆。

2016-10-13 14:29

中国哲学史上的基本范畴之“道”

到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成为中国哲学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在此基础上,中国哲学在其两千多年的发展中出现了许多的哲学家和哲学流派,他们各自体现了时代的精神面貌,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不同基因,至今仍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2016-10-13 14:23

中国哲学史上的基本范畴之“五行”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古代哲学萌芽于殷周,西周初年的《尚书•洪范》就提出五行学说,以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作为构成世界最基本的事物。

2016-10-13 14:21

创造真正意义的“当代中国哲学”

 在我国,新启蒙运动的倡导者最初为了克服理论脱离历史和现实的倾向,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张。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第一次正式而完整地向全党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张:“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

2016-10-13 14:16

中国哲学的法眼

我望着窗外飘过来的白云,想寻宇宙的根,只见屋檐前的茅草无风自动。人说老子是条龙,别说捉住它,连琢磨都琢磨不透。我被老子这条龙用“道”网住,一时找不到天地的门户。

2016-10-13 14:06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开创者

胡适的书在当时的学术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有了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就好像在后来者面前砌起了一堵高墙,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如果没有新的突破,是很难超越的。

2016-10-13 14:03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有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

既然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那么,笔者还坚持认为,这是一个需要有中国特色而且一定能绽放中国特色的时代。

2016-10-13 13:58

论中国哲学精神

何谓“中国哲学精神”?不同的哲学家有不同的回答。问题不只是在于哲学家们给出了什么样的答案,而是看他们如何给出答案的。

2016-10-09 14:25

清钟烈鼓的中国哲学

 但在中国,哲学及其哲学家们却全不是这样。他们来自土地,爱慕自然,文字里总散发着平易近人的土地的芳香。他们的著作并非以体系博大、思虑精纯见胜,却多是文笔流畅,引人入胜;它们也许并不文采斐然,却总是思路清晰,文字干净,语气坚定,言之有物。

2016-10-09 14:21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