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中国哲学论文
头条 陈独秀的中西文化评判及其价值取向特点

陈独秀的中西文化评判及其价值取向特点

中西文化取向之争一直是困扰近代思想界、文化界和学术界的显象问题。自19世纪末西力东渐,中国知识界就中西文化取向(包括融合与创新)问题,一直争论不休,长期给不出一个确切的。

2015-05-11 14:34
头条 浅析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矛盾

浅析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矛盾

一、当代中国主要社会阶层矛盾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根据多元化划分标准,主要分为7个阶层,分别是:工人阶层、农民阶层、知识分子阶层、管理者阶层、军人阶层、私有私营者阶

2015-05-05 15:20
头条 文史哲会通的人性自觉与中国哲学史的重写

文史哲会通的人性自觉与中国哲学史的重写

摘要:文史哲的目的在于能够探索宇宙中人性的奥妙以及感化人心、提升人的仁慈情感。而文史哲的会通,即是指在文学艺术对世间情怀的表达、史学对时光的延伸探索、哲学对宇宙万态的揭示之间融会贯通,形成知识共享。文史哲的会通是不同学科之间相互碰撞、相互影响的一个动态过程,它能引发出思考者对人世间的情感、善恶及各种事物的思考、探究,也能促进人类对人文

2023-12-07 20:31

构建“强起来”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摘要: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和文明素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以“强起来”为目标对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自身进行系统而认真的理论建构。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立足中国发展和世界变化的格局,以马克思主义为领航,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哲

2023-12-07 20:52

浅谈中—越两国儒家思想的异同

一、中越儒家的同质 即使中国儒家从不同的方式、不同的道路传入到越南,但这些差异方式在社会经济,文化中得到折射。所以可以说,越南儒家与中国儒家具有一些相同之处。 (一)儒家在社会中的作用及其生存基础。越南儒家与中国儒家的相同在于它的存在基础,甚至日本儒家、朝鲜儒家也如此。依笔者所知,儒家长时间在中国、越南、日本、朝鲜等国家生存下来的基础是

2023-12-07 20:37

文史哲会通的人性自觉与中国哲学史的重写

摘要:文史哲的目的在于能够探索宇宙中人性的奥妙以及感化人心、提升人的仁慈情感。而文史哲的会通,即是指在文学艺术对世间情怀的表达、史学对时光的延伸探索、哲学对宇宙万态的揭示之间融会贯通,形成知识共享。文史哲的会通是不同学科之间相互碰撞、相互影响的一个动态过程,它能引发出思考者对人世间的情感、善恶及各种事物的思考、探究,也能促进人类对人文

2023-12-07 20:31

论《毛概》课对高职工科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摘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结晶,对高职工科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职工科创新能力培养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结晶,其深厚的理论素养、创新的思维对高职工科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积极的作用。 一、深厚的理论

2023-12-07 20:25

中国古代人生哲学论文范例赏析(共2篇)

第1篇:中国传统人生哲学的当代价值探析 在当代中国建设市场经济、社会矛盾尖锐对立的背景下,我们以新的理性眼光重新思考和审视中国传统人生哲学,可以发现,它对当下中国存在着极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将在阐述中国传统人生哲学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对中国传统人生哲学的当代价值进行探索并对其实现路径进行思考。 一、中国传统人生哲学的基本理论体系 中国传统人生哲

2023-12-07 19:42

对中国古代哲学与心理健康终极目标的思考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核心应该围绕学生的优良人格塑造,因为每个人心理健康的终极目标是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与稳定,而人格的核心和灵魂、标志人格成熟的关键则是自我意识。何谓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与自己以及自己与外界事物关系的认识。中国古代哲学的的基本命题是“天人关系”问题,即宇宙、社会、人生问题,不同于西方哲学提出的问题“世界是什么

2023-12-07 18:37

中国哲学界缺乏思想创造力的学理根源探究

摘要:中国哲学界缺乏思想创造力的学理根源,既不在于从事哲学史研究的人太多从事哲学研究的人太少了,也不在于错把哲学史研究当成了哲学研究。从外在的表现来看,问题的症结恐怕在于:在国内哲学界,哲学史研究与哲学研究之间的相互脱节是相当普遍的理论现象。造成这种理论现象的学理根源,一方面在于国内通行的哲学二级学科和哲学类研究生专业的划分模式及其缺

2023-12-07 17:45

推动当代中国哲学向“大哲学”转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深刻转型,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应科学把握时代发展的基本态势,继续发挥思想与行动先导的重要作用。当代中国哲学承担起这一时代使命,一个基本着力点就是积极向“大哲学”转型。 当代中国“大哲学”的内涵与特质 当今时代,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

2023-12-07 16:52

优秀的论语哲学论文范例赏析(共3篇)

第1篇:试论语文教育的哲学视角 语文教育应当属于“人”,属于大写的“人”,这应当成为我们的共识。而当今语文教育最大的问题,是应试教育绑架了日常教育,造成人性的分裂和人的片断化。不管是什么文本类型,一律被肢解为生字新词、好词佳句、段落大意、表现手法、主题思想等若干考点,情感的体验渐行渐远,整体的美感不复存在,言语的智慧消失殆尽。西方哲学已

2023-12-07 16:40

孔子哲学思想教育发展综述论文(共3篇)

第1篇:孔子的哲学思想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启示 进入了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时代的中国,人们在思想上处于东西方思想交流、碰撞的时期,价值理念工具理性的倾向性明显,多元化的思想理念常常让人无所适从,特别是对青年大学生,不知如何鉴别和选择,容易造成思想混乱、是非不分。而现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大”、“空”的多,言必称西方,关注西方理念的多,有实效

2023-12-07 16:23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