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中国哲学论文
头条 陈独秀的中西文化评判及其价值取向特点

陈独秀的中西文化评判及其价值取向特点

中西文化取向之争一直是困扰近代思想界、文化界和学术界的显象问题。自19世纪末西力东渐,中国知识界就中西文化取向(包括融合与创新)问题,一直争论不休,长期给不出一个确切的。

2015-05-11 14:34
头条 浅析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矛盾

浅析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矛盾

一、当代中国主要社会阶层矛盾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根据多元化划分标准,主要分为7个阶层,分别是:工人阶层、农民阶层、知识分子阶层、管理者阶层、军人阶层、私有私营者阶

2015-05-05 15:20
头条 文史哲会通的人性自觉与中国哲学史的重写

文史哲会通的人性自觉与中国哲学史的重写

摘要:文史哲的目的在于能够探索宇宙中人性的奥妙以及感化人心、提升人的仁慈情感。而文史哲的会通,即是指在文学艺术对世间情怀的表达、史学对时光的延伸探索、哲学对宇宙万态的揭示之间融会贯通,形成知识共享。文史哲的会通是不同学科之间相互碰撞、相互影响的一个动态过程,它能引发出思考者对人世间的情感、善恶及各种事物的思考、探究,也能促进人类对人文

2023-12-07 20:31

大学士徐桐的学问

徐桐是晚清名臣,而且不是一般的名臣,是学问大家,是道光三十年进士,在徐桐所任的官职中,有三个是以“学士”命名的:内阁学士、协办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说明他的学识不在一般人之下;徐桐还是晚清著名的理学家,师宗宋儒,更说明他的学问是非常大的。因此,在晚清时代,徐桐被视为朝廷中知识最渊博的人,连慈禧太后都对他尊重有加。 按理说,这么大的学问

2023-12-08 12:22

试析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与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

中央苏区是毛泽东从事军事斗争实践活动的大舞台和从事苏维埃革命运动的大本营,中央苏区时期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形成的重要阶段。研究毛泽东军事思想,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研究课题,它对研究和探索毛泽东关于人民战争的地理条件、人民条件、战场选择、地方组织基础、根据地建设等事关军事斗争成败的定性分析以及条件选择具有重要价值。研究毛泽

2023-12-08 12:03

当代中国哲学话语体系建构的方法论问题探析

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次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是我党历史上迄今为止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最全面、最系统和最具现实指导性的论述。对如何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进行了深刻而全面的阐述。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重释 什么是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如卢卡奇所说,“这个问题本身很简

2023-12-08 11:46

民国年间的中国近代史研究

引言:民国时期,军阀割据、战乱频发、民不聊生,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偏重于近代中国所遭受的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外交史上的丧权辱国。鲁迅、蒋廷黻、郭廷以、钱亦石、李平心、梁启超等学者名家纷纷对中国近代史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本文立足于民国时期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对中国近代史、民国时期的历史环境进行简要说明,从名家名人、著作书籍中提取要点、进行比较

2023-12-08 11:13

唐宋时期中国茶文化与茶碗的主流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是我国主要特产之一。茶最早是被人们当作食物的,尤其在物资匮乏的原始社会,茶更是一种充饥之物。茶叶被食用以后,其药用功效逐渐被人们发现和认识,茶叶随之转化为养生、治病的良方。人们在把茶当作药用的过程中,逐渐发现其药用价值很低,但是具有一定的兴奋作用,因此茶开始转化为一种饮料,而且逐渐成为当时的一种商品。 唐代茶叶生产发

2023-12-08 08:48

自我规训的“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

中国政治思想史,并不是一个中国古典传统思想中的独立学科,在我国的古典传统思想分科当中,是不存在政治、思想等要素的。作为一个缉拿民族因素、历史严谨线索的现代学科,中国政治思想史是绝对的现代产物。本文从实际出发,就中国政治思想史究竟是什么学科,在何种意义上被人们接受等问题展开探索。 一、学科的自我规训与学术尊严 中国政治思想史是典型的新兴学

2023-12-08 05:59

谢赫“六法论”的哲学根源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思想文化的一个繁荣期,同时也是我国历史上绘画评论和绘画著作开始创立的重要时期,尽管不同的著作及理论体现了不同时代的思潮变迁,但都能从当时的社会背景中探寻出其独有时代的哲学内涵。南朝谢赫《画品》作为魏晋时期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绘画品评专著,其美学思想在当时具有极大的进步及指导意义。

2023-12-08 05:19

现代大学哲学系的出现与20世纪上半叶中国哲学的开展

[摘要]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与传统更新,是由诸多因素促成的。现代大学哲学系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出现,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现代大学哲学系的教育实践,不仅使“哲学”概念在20世纪中国扎下根来,而且建立了现代哲学教育制度,加强了哲学家之间的思想交流,形成了不同风格的哲学系,培养了一批从事哲学研究的专门人才,这些都对20世纪中国哲学的开展产生了

2023-12-08 04:49

建构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几个重要问题

摘要: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在我国社会科学理论研究和宣传界产生了广泛影响。本文结合对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学习,对当前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发展的现状作了一定分析;论证了建构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是当务之急;对建构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及其原则与意识问题做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当代中国;哲学社会

2023-12-08 03:11

基于文学典籍英译本的中国古代文化译介研究

摘要:中国古代文学典籍包含灿烂的中国文化,但由于文化差异在翻译过程中出现了文化缺失。本文参照译介学,主要探讨古代典籍英译本中体现的古代政治、思想、军事和民俗文化的译介研究,探讨翻译过程中出现的文化信息的失落、变形、扩伸、增生等译介现象。 关键词:古代典籍,英译本,译介学,古代文化 作者:刘石钰 文学名著的译介是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之一,

2023-12-08 02:54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