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科论文>社会主义论文
头条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传统文化向现代化转换,同时也是我国新世纪文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探索过程,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选择性继承吸收传统文化。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化,批判继承 作者:臧延芬 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紧迫问题。自

2023-12-07 20:07
头条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新思考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新思考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我党的重大理论创新。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2016-10-08 15:13
头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技校学生德育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技校学生德育教育

技校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可塑性很强。他们是未来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生力军,其核心价值观的优劣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也决定着他们个人的前途。因此,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到技校学生的德育教育中,帮助其建立健康、科学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也就成为当前技校德育教育面临的主要难题。

2016-06-10 10:58

浅谈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摘要:近些年,为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得到推进,学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理论、困境、对策等问题进一步深化研讨,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增强了人们对其的认识和把握。本文将目前学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研究进行归纳和梳理,有助于该课题的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切实把社会社会主义核心

2023-12-09 12:27

当代中国需要弘扬什么样的爱国主义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只有坚持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这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最重要的体现。但在现实中,却一直有人大力鼓吹“爱国不等于爱社会主义”“爱国不等于爱共产党”“爱国主义是极权主义的宣传”“在全球化时代

2023-12-09 11:55

家庭抗逆力视角下流动儿童家庭社会工作服务实践重构

一、家庭化迁移浪潮与流动儿童家庭 社会工作服务困境20世纪90年代以来,家庭化迁移成为人口流动的新趋势。大批农村流动人口子女随父母进入城市,成为流动儿童。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0—17岁流动儿童规模已达3581万,其中0—15岁流动儿童中67.1%随同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①家庭化迁移改变了中国农村家庭结构和家庭形态,家庭小型化使其作为生活互助团体的

2023-12-09 10:50

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源流

摘要: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建立,经历了长期的孕育、发展和形成过程,源流深远,学习和实践是其创立的坚实基础,初心和使命是其形成的历史源头。学习掌握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考察其形成背景、理论来源、产生过程和流向影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伟大的科学思想理论,有三大

2023-12-09 06:35

创新辽宁省社会治理体制的内容与思路解析

一、辽宁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主要内容 1.完善社会政策 社会政策,是由国家立法机关针对性地为社会领域所颁布、实施的一系列法令、规章以及行动总则,即以行政干预的方式解决社会问题,改善社会环境,为社会增加福利,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它涉及社会福利、教育、就业、住房、人口、保健、社区发展、宗教以及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旨在协调各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

2023-12-09 06:2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渗透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二十四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山区中学历史教学中构建德育课程体系,就要根据山区中学学生的特点,结合历史教学,让广大山区学生也充分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从而让学生努力学习,将来为建设更富强文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而奋斗。 在学生思想教育中,将

2023-12-09 05:44

论中国古代时事政治剧的兴起与发展

中国古代时事剧虽然出现比较早,南宋时就有揭露现实中恶霸和尚的时事生活剧南戏《祖杰》(佚),但是真正涉及政治事件的时事剧则出现得比较迟,直至明代万历初年才出现著名的时事政治剧《鸣凤记》。此后,中国古代时事政治剧才逐渐兴起。 时事政治剧之所以兴起,首先,与时事政治事件给当时社会的重大影响有关。中国古代戏剧史上的时事政治剧都出现在重大政治事

2023-12-09 04:49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础及其实现形式

建国以来,我国经济从建国初期的物质匮乏、基础薄弱到现在21世纪的全方位发展,经济的快速发展给了我国不断追求新发展的动力,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制度基础是引导和保障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是体制基础,二是法制基础。体制为我国经济运行提供基础,法制为我国经济有序稳定运行提供保障。我国根据国情以及对经济认识先后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市场

2023-12-09 04:36

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治理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明确指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对基层贪腐以及执法不公等问题,要认真纠正和严肃查处,维护群众切身利益,让群众更多地感受到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果。”因此,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必须从最后一公里抓起,必须从神经末梢着手,正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只有切实维护好群众的最直接、最

2023-12-09 04:0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阶段的经济改革发展特征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其中有关我国经济改革发展方面的的重要论述为科学认识和把握我国经济改革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指明了方向:国民经济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推动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崭新局面;对美好

2023-12-09 03:43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