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在《权力意志》中这样预言:我所陈述的是最近两百年来的历史,我描述那即将到来而又不再能避免的事情:虚无主义的到来。作为心理状态的虚无主义必定会到来。首先是在下面
摘要:《黑格尔辩证法(逻辑学)的纲要》中,列宁明确提出了逻辑学、辩证法、认识论三者同一的论断,大大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明确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不同之处,是列宁《哲学笔记》的思想精髓。列宁三者一致的思想,并没有否认逻辑学、辩证法、认识论三者的差异性,承认就研究范围、对象等三者存有差异,并非完全等同。事实上,在列宁那里三者是
人类在潜意识里蕴藏着巨大的非逻辑思维的创新能量。逻辑思维可以转化为非逻辑思维。要最大限度地发挥逻 辑学这门学科在创新思维中的作用,就需要把它内化为在创新思维中起关键
逻辑学的开端演绎是解决如何从纯有合 乎逻辑地分析出定在的演绎,但黑格尔在逻辑学的开端演绎中,从无过渡到变易,从变易过渡到定在的逻辑分析,缺乏一些必 要的逻辑环节,致使其逻辑学开端演绎显得缺乏内在的必然性。按照黑格尔的逻辑演绎原理,有必要对无过波到变易,变易过渡到定在作内在的逻辑分析,使黑格尔逻辑学开端的演绎更合乎其一贯的逻辑分析风格。
逻辑对科学研究、科学理性精神培养和民主法治建设等方面都具有重大价值。当前我国逻辑学存 在学科孤立主义、被边缘化、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混淆等误区,需要摆正逻辑学的地位和功能,消除学 科孤立主义的影响,既要加强专业的前沿研究,又要加快逻辑学的普及与应用。
中国近代教育重视逻辑教学。这与中国近代文化学人重视和宣传逻辑的工具性质有 关,他们把逻辑作为引进西学、冲破旧有思维方式、改变人们文化价值观念、变革中国社会和中国学 术、提高国人的素质、培养新人、富国强民的重要工具。20多年来逻辑教育令人堪忧,逻辑学人有不 可推卸的责任。一直围绕逻辑研究对象和逻辑教学而论争,尤其是用现代逻辑取代其他逻辑的观念
从防治“逻辑恐惧症”谈起,辨析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提出逻辑学的直接研究对象是语言,进而论 述加强符号语言与自然语言的结合,体现逻辑学应有的实用价值和社会地位。
课程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始于20世纪初。一百多年来,“不同课程学者又按照各自不同的‘课程’价值观来解释什么是‘课程’”气因此就表现出课程概念的多义性特征。
从1904年梁启超的著作《墨子之论理学》问世以来,中国逻辑史的研究已经百年。梁启超开了在普通逻辑框架下研究墨家 逻辑学 的先河,这种研究范式效仿者有之,批评者有之,时至今日效仿者与批评者依然争论不断。近几年读了中国逻辑史方面的一些著作和论文,如崔清田的《墨家逻辑与亚里士多德逻辑比较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周云之主编的《中国逻辑史》(山西教育出
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是我国逻辑学研究取得长足发展的30年。在这30年中,随着国家的日 益重视、国际交流的曰益频繁,通过几代逻辑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我国逻辑学研究取得了历史性进步。当 然,与国际逻辑学研究相比,我国的整体水平仍然不高,仍需继续努力。
对逻辑哲学进行研究,其最直接的作用是明确逻辑研究的对象范围,因为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研究,把讨论中的逻辑问题和哲学问题加以区别。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波兰的逻辑学研究曾一度获得了蓬勃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