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字词的误用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字词的误用研究论文

容易误用的成语 A 安之若素:在不该心安的情况下安然相处,和往常一样,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不能表示一般情况的“心里安稳”。 B 不耻下问 :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发问为耻辱。不可用于比自己高明的人。 不寒而栗:不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不能用于非心理状态。 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常被人用来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且写作“不温不火”,真是不伦不类。 不胫而走 :消息传得很快。表示东西丢失用不翼而飞(“不翼而飞”也能用于消息传得很快)。 不以为然 :不认为正确,不赞同。 不以为意 :不当回事,不放在心上。以上两个成语常被混用。 不知所云: 批评说话人说得不好,内容混乱,无法理解。不能用来批评听者理解力差。 不负众望: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 不孚众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贬义。孚,使信服。以上两个成语常被混用。 不可思议 :不可想象,不能理解,出乎意料,也强调神秘奥妙。 不可开交: 无法摆脱或结束。前面加“忙得”、“打得”等。 不可收拾:事物败坏到无可挽救 。常有人在“一发而不可收”这句惯用语后加一“拾”字,说成“一发而不可收拾”, 没有这种搭配。(“一发而不可收”:行为不受控制或无法停住。“一发不可收拾”:更加无法整顿) 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态度蛮横或愚昧无知。容易误解为“不可理解”。 不可终日 :形容形势危急或心中惶恐。有人理解为“没过完一天”。 不刊之论:正确、不可更改的言论。刊,删改。常被误解为“不可刊登”。 不亦乐乎 :不一定非乐不可,常用来表示达到极点的意思 。 不足为训: 不值得作为准则。与教训无关。。 C 参差不齐 :长短高低大小水平不一致,不用于时间等。 出奇制胜:作谓语,不带宾语。说成“出奇制胜叛军”之类则错。 差强人意:大体上使人满意。多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 侧目而视:不满而又惧怕地看着。常误解为“目光轻蔑地看”。 处心积虑: 贬义。费尽心思筹划干坏事。褒义用”殚精竭虑”。 D 鼎力相助:只用于对方或他人,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 E 耳提面命 :表示长辈的谆谆教导。不用于同辈之间和贬义场合。 耳闻目睹 :就是听到和看到,不能代替“耳濡目染”。 F 翻云覆雨 :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不能表示气势宏伟。 风声鹤唳:惊慌疑惧,自相惊扰,常与“草木皆兵”连用。有人用“杀得风声鹤唳”来形容战斗激烈,错。 G 改头换面 :只改形式,不换内容,贬义。 不用于中性的改换样子。 改弦更张: 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法。 改弦易辙: 比喻改变方法或态度。以上两词都不代替”改邪归正”。 耿耿于怀 :不能忘怀,萦绕于心,形容有心事。不能用于“记住别人的好处”。 鬼斧神工:建筑、雕塑等技艺精巧,象是鬼神之作。常被误用来形容自然景物。 光怪陆离 :色彩纷繁,现象奇异,中性,不要误认为贬义。 H 汗牛充栋: 只形容藏书很多,不用于其他事物。 骇人听闻 :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使人听了吃惊。强调客观效果。 火中取栗: 比喻冒险为别人出力而不知上当。 即使冒险为别人出力,没有上当的意思,也不可用。 绘声绘色 :形容描写生动逼真,常误用作代替“有声有色”。 浩如烟海: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不能形容商品。 好为人师:喜欢当别人的老师。形容不谦虚,自以为是,爱摆老资格。贬义。不能用于表示热爱教师工作。 J 见异思迁: 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不表示选择时犹豫不定。 见仁见智 :意见不统一。使用中要注意防止前后矛盾。 集思广益:广泛吸收群众有有益的意见。主语应该是领导者,不能是提意见得群众。 敬谢不敏:谢,推辞;不敏,无能。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婉辞,意思是“我因为无能所以推辞重任”。常错用于拒绝别人的要 求。 济济一堂: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不能形容一般人多,更不能形容商品。 K 侃侃而谈:“侃侃”本为刚直之意。谈得理直气壮才叫侃侃而谈。人们大多用此语形容聊天,属误用。 空穴来风:空穴是来风的条件,既能来风,必有空穴,传闻有一定根据。大多用来表示毫无根据,完全用反了。 苦心孤诣: 苦心钻研或经营,达刭了很高造诣,常误当作“苦口婆心”。 L 良莠不齐:一群人中有好有坏,侧重于品质。不用于能力、水平、成绩等参差不齐。 略胜一筹:比较起来,稍微好一些。用于“质量”的比较,不用于价格高低数量多少的比较。 M 明日黄花 :过时的新闻报道或事物.不能写作昨日黄花. 无可厚非 :不必作过严厉的批评。与“无可非议”程度不同。 面目全非:事物的样子变得很厉害,贬义。指变得很糟。不能表示“变化大得不认识”。 美轮美奂:只能形容房屋高大美丽。媒体上凡形容美好事物皆用此语,错。 N 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不形容两个人方向相反。 P 蓬荜生辉:谦敬之辞,对方的来访或赠送的字画使自己的寒门增添光辉。广告语说“让您的居室蓬筚生辉”,简直是骂人。 抛砖引玉:自谦之辞,不能用于对方或第三方。 评头品足: 比喻在小节上过分挑剔.与中性的评议不同. 平铺直叙: 可用为褒义,指文章不讲究修辞,只把意思直接叙述出来。不要以为用于褒义就错。 目无全牛: 技艺十分纯熟。常误解为没有全局观念。 迫不及待: 心情急迫得不能等待。不能用于表示某项工作亟待开展。 扑朔迷离: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不形容变化莫测。 Q 期期艾艾: 口吃。不理解为懦弱犹豫等。 茕茕孑立 :孑然一身 处境孤单,无依无*。 使用时句中不能有“独自”、“孤独”、“一个人”等语义重复的词语。 奇文共赏 :原是褒义,现多用于讽刺。 情不自禁:无法控制感情,与“不由自主”易于混淆。 R 人满为患:强调人多的坏处,贬义。错用于表示人很多的情景,如“柜台前人满为患”之类。 忍俊不禁: 俊,笑。不能说“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如丧考* :像死了父母一样,形容坏人失算之后的可悲,贬义。不能用于中性。 s 首当其冲:首先受到攻击,一般作谓语。常被人误用为定语,代替“首先”。 首鼠两端:迟疑不决。常误解为言行前后不一致。 始作俑者:首先干某件坏事的人。常滥用于一切倡导人。 三人成虎:传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多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身临其境:自己亲自到了那个境地。 常误用为代替“设身处地”。 耸人听闻: 故意夸张使人震惊。强调主观目的。 赏心悦目 :主浯是人。如果主语是景物,要说“令人赏心悦目 ”。而且一般用于美好的景色。(后面的相似,叹为观止:主语是人。如果主语是事物,耍说“令人叹为观止”。而且只能用于赞美。) 上行下效:贬义,不用于表示群众以干部为榜样。 水落石出 :事情的真像已经弄清,不表示追求正确答案或道理。 石破天惊 :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媒体多用于惊人消息,误。 T 脱颖而出:比喻人才崭露头角。陆星儿曾误用于“脱颖出来,潇潇洒洒地活一辈子”;还有人说“从母鲸腹中脱颖而出”。 弹冠相庆: 贬义。一个坏人作了官,同伙们也互相庆贺有官可作。常被误解为中性的互相庆贺。 即使是坏人互相庆贺,如果与上台掌权无关,也不可用。 叹为观止:主语是人。如果主语是事物,耍说“令人叹为观止”。而且只能用于赞美。 投桃报李: 报答他人的好处,除非特意幽默,不表示报复。。 痛心疾首:形容痛恨到了极点。只能形容人的态度,不能形容事情的性质;只表示痛恨,不表示痛心。 W 望其项背:可以赶上。只用否定形式。不少人用“只能望其项背”表示“赶不上”,错。 文不加点:写文章一气呵成,不须删改。不可理解为“不加标点”。 危言危行: 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褒义。不能理解为“危险的言论和行为”。 无所不为:什么坏事都干。常有人用于赞扬,错说成“以无所不为的勇气……”。 无所不至 :什么地方都去,什么坏事都干 。与“无微不至”有天壤之别。 望尘莫及: 比喻远远地落后,赶不上。与“鞭长莫及”不同 X 休戚与共: 同欢乐共悲哀 。与“患难与共”不同 。 息息相关: 呼吸相关连,比喻关系密切。 休戚相关 :比喻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连。 以上两个成语常被随意互换。 相濡以沫: 患难中互相救助 ,不能用于非患难环境。与表示互相依偎的“相依为命”不同。

喜欢搞非主流

不胫而走 :消息传得很快。表示东西丢失用不翼而飞(“不翼而飞”也能用于消息传得很快)。 不以为然 :不认为正确,不赞同。 不以为意 :不当回事,不放在心上。以上两个成语常被混用。

毕业论文题目1.现代汉语语音研究2.汉语新词语研究3.汉语外来词语研究4.汉语字母词研究5.汉语媒体语言特点研究6.汉语修辞研究7.汉语多音字研究8.汉语复活词研究9.当代汉语科技词语研究10.现代汉语成语变化研究11.当代汉语词语语音形式的发展变化12.汉语惯用语研究13.当代汉语新谚语研究14.当代汉语青年流行语研究1.现代汉语同音误用研究2.谈谈副词“终于”的用法3.论正极意义和负极意义4.语用正误与语频统计5.因果关系与转折关系的上位义比较6.给病句一个理由1.作为文化符号的语言符号2.文化符号“道”和“道”族词汇的研究(说明:本题中的“道”也可换成“气”、“心”、“性”、“理”、“天”、“命”、“神”等字,分别成为不同的题目)3.当前我国社会称谓的使用问题4.“女士、先生、小姐、太太”使用情况调查5.“同志”的尴尬6.文学语言研究7.汉语语气词研究8.书名和社会文化心理9.店名和中国文化(说明:本题中的“店名”也可换成“人名”、“姓氏”、“地名”、“菜名”、“品牌名称”等等词语,分别成为不同的题目)10.鬼神名称和宗教文化11.命名和艺术世界——谈小说《西游记》的人物、地点命名在艺术建构中的作用12.成语和中国文化(说明:本题中的“成语”也可换成“歇后语”、“惯用语”、“俗语”等词,分别成为不同的题目)13.汉语动物名称研究14.汉语植物名称研究15.新时期小说语言粗鄙化现象研究16.“X吧”类新生店名研究17.说“秀”(英show)18.汉语象声词研究19.泛义动词“整”与“搞”的比较研究20.汉语感叹词研究21.东北方言动词“造”的研究22.东北方言语气助词“呗”的研究23.东北方言后缀“——巴”的研究24.新时期以来新生句法现象研究25.话语与政治的关系研究1.字词误读研究、字词误用研究2.汉字形体演变及识记研究3.褒义词考查分析4.同义词辨析与运用5.贬义词考查分析6.汉英词语对比研究(包括对外汉语教学)7.成语运用研究、习语运用研究8.新闻语言研究9.广告用语研究10.法律、商贸语言研究11.社交用语研究、文艺用语研究(小品、歌词等)12.词类区分研究13.语境与语言表达研究14.新辞格研究或辞格发展研究15.语境对词义(句子结构)的影响16.有特点的句法结构考察分析1.现代汉语语法2.汉语应答句研究3.标题语法研究4.标题语用研究5.标题语义研究6.东北官话地点方言研究7.东北官话语音研究8.东北官话词汇研究9.东北官话语法研究10.东北官话语用研究11.现代汉语词典编纂研究12.现代汉语修辞研究1.现代汉语主谓谓语句研究2.现代汉语补语研究3.程度副词与状态形容词的组合研究4.程度副词与特殊的动词性结构组合研究5.“副+名”的社会运用考察6.句法结构中的语义分析7.动词和名词的句法语义关系研究8.现代汉语歧义问题研究9.歧义现象和语境研究10.现代汉语形容词重叠式研究11.现代汉语程度副词重叠式研究12.成语和中国文化(说明:本题中的“成语”也可换成“歇后语”、“惯用语”、“俗语”等词,分别成为不同的题目)1. 当代作家语言研究(包括词汇、语法、修辞)2. 报刊语言研究3. 节目主持人语言特点考察4. 少儿节目语言特点考察5. 流行歌曲中的若干语言现象6. 法律语言研究7. 辩论、演讲语言的特点8. 对外汉语教材的对比研究9. 留学生汉语习得的语误研究10. 汉语各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研究11. 现代汉语插入语的个案或宏观研究12. 现代汉语委婉语的个案或宏观研究13. 汉语口语中的话语标记研究(如:对了、嗯、好、得了、回头、然后、我说等)14. 代词“人”、“人家”使用情况考察15. 句末语气词使用状况调查16. 谈“俗话”17. 汉外对比研究(如:亲属称谓、外来词、具体语法现象)18. 状语的类型与状语的位置(是否可以前置)19. 《现代汉语词典》收词情况分类考察20. 夫妻互称的历时、共时研究21.交际语言的若干问题研究1.对外汉语语音教学2.俄罗斯留学生汉语声调学习研究3.韩国留学生汉语单字音学习研究4.歧义格式的实验语音学研究5.哈尔滨方言单字音研究6.歧义结构的语音分化研究7.黑龙江方言语音研究8.“都”字歧义句的实验语音学研究9.哈尔滨方言声调研究10.实验语音学11.对外汉语单字音教学研究12.语音史研究13.语音的规范与发展毕业论文题目1.《审音表》与《现代汉语词典》定音比较研究2.第二语言教学流派研究3.对外汉语教学技巧研究4.对外汉语词汇教学5.对外汉语语法教学6.对外汉语汉字教学1.语言文化教学策略与方法2.汉语中介语研究3.对外汉语教学史研究4.对外汉语教材分析5.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听力训练6.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口语训练7.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技巧1.关于中国文化教学问题的宏观讨论2.语言课的文化教学3.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4.对外汉语口语课堂教学5.任务型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6.情景教学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7.对外汉语中的俗语教学8.交互式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9.对外汉语教师的职业角色10.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近义词辨析1.惯用语与对外汉语教学2.对外汉语中的成语教学3.对外汉语写作教学4.对外汉语形容词教学5.对外汉语虚词教学6.程度副词的对外汉语教学7.祈使句的对外汉语教学8.疑问句的对外汉语教学9.感叹句的对外汉语教学

字形在词义研究上的作用论文

其实汉字的性质说的是:汉字是一种义音结合的文字,是形、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这是汉字区别于印欧文字的主要特征。我们之所以可以通过分析汉字的字形来帮助理解词义,是因为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尤其是古代象形文字,在创造汉字时即能够以形辨义,虽然经过历史的发展,汉字在形体上有所变化,但汉字总体上改变不大,通过字形依然可以帮助理解意义。

答: 汉字的性质:汉字属于构意文字,一般也称表意文字,它的形体结构是通过描写事物的外形或勾画事情、动作的情境来反映词义。 为什么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汉字的字形来帮助理解词义:正应为汉字是因意构形的,这就使汉字与它所记录的词的意义直接发生了联系;汉字的字形可以直接用它的意义来解释;反之,汉字单音词的词义,可以从记录它的汉字形体中来探索。

首先,一定要以时代较早的没有讹变的字形作为研究的根据,不能选择变形的,讹变的字形作为研究。其次,借助字形来研究词义时对文字和语言的关系有正确的理解。

第一,字的本义并不等于词的本义,字的本义不能和词的本义直接划等号。第二,字形表示的意义跟字的本义不能直接划等号,例如,“大”的字形象一个成年大人,这是以一种具有“大”这个特征的具体事物来表示一般的“义”,如果根据“大”的字形得出结论,认为“大”的本义专指人的大,其它事物的人也叫大是词义引申的结果,那就错了。第三,在词义研究发展变化的时候不要被本义就是假借义的引申义引入歧途。第四,曾经使用同一表意字字形的两个字,并不一定有亲属关系,例如,“大”和“夫”曾经使用同一表意字,从研究词源的角度上看,并不能得出它们之间有亲属关系。

你好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语言文化热的影响下,汉字文化研究逐渐形成一股热潮,一批中青年学者纷纷著书立说,表现出对汉字文化研究的极大兴趣,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不容否认,这些研究还缺乏应有的深度,其中多数是对某些个体字符所反映的文化现象的孤立描写,一些著作在具体操作时还经常出现种种失误,缺乏必要的科学性。问题的关键在于,汉字文化研究的理论探讨还十分贫乏,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理论框架。一些重大的基本理论问题,如汉字文化概念的界定、汉字与文化关系的解说、汉字文化功能的量度等,目前还存在着许多模糊的认识。因而,迅速进行理论建设,是当前汉字文化研究的当务之急。一、“汉字文化”概念的界定正确界定“汉字文化”的概念,科学解释汉字与文化的关系,是汉字文化理论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目前,人们对于“汉字文化”概念的界定,虽然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汉字文化的某些特点,但总体的研究力度还不够,挖掘还不太深刻,概括也不太全面。我们认为,界定“汉字文化”应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着眼。宏观的汉字文化,是指汉字的起源、演变、构形等基本规律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微观的汉字文化,是指汉字自身所携带的、通过构意体现出来的各种文化信息。宏观的汉字文化是建立在微观的汉字文化基础之上的,因而,在研究的步骤上,应从微观起步,逐步积累材料,总结规律,然后再上升到宏观的研究上。但微观的研究并不是对单个字符的孤立分析,而是要从整个汉字系统出发,着眼于宏观的背景,并以宏观的研究为最终目的。无论是宏观的汉字文化研究,还是微观的汉字文化研究,都必须围绕汉字这个中心,要以汉字的自身因素为根本的出发点,而不能脱离汉字,把本不属于汉字的东西生拉硬扯进来。科学解释汉字与文化的关系,必须首先了解“汉字”和“文化”各自的本质。就汉字而言,它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体系,它的产生,主要是为了满足有声语言的不足。对此,清代陈澧曾做过精彩的描述:“盖天下事物之众,人日见之,则心有意;意欲达之,则口有声。意者,象乎事物而构成之者也;声者,象乎意而构成之者也。声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书之为文字。文字者,所以为意与声之迹也”。[1](P8)意义是抽象的,是感觉器官所不能感知的;声音是一纵即失的,只能作用于听觉器官,而不能作用于视觉器官,它虽然能够成为意义的符号,但在技术落后的古代,却无法传之异地,留于异时。而人类社会的日益发展,迫切需要在更加广泛的时空范围内进行思想交流。这种需要,促成了文字符号的诞生。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以一种特殊的符形将汉语的意义和声音物化下来,从而扩大了汉语的交际功能。可见,汉字的最根本的功能是记录汉语,是否与汉语的词相对应,是判断某一符形是否为汉字的决定性条件。汉语是各种社会文化的载体,汉字记录了汉语,因而也就与文化发生了联系。就文化而言,由于社会文化的复杂性,对“文化”概念的界定也就成为难题,各家之说竟多达几百种。有人认为文化专指人类的精神活动,有人认为文化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两个方面,也有人认为文化泛指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我们比较倾向于17世纪德国法学家S·普芬多夫的说法。他认为,文化是社会人的活动所创造的东西和有赖于人和社会生活而存在的东西的总和。它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使人得到完善的、社会生活的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的总和。根据这个定义,汉字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整个社会文化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汉字”和“文化”这两个概念,应该是上下位的种属关系。然而,在社会文化结构中,汉字这一结构成分必定要跟其他成分发生关系,所以“汉字”与文化的关系,并不仅仅表现为汉字与整个文化体系的关系,而更多地表现为汉字与整个文化体系中除汉字之外的其他文化元素的关系。关于这一点,王宁先生曾作过明确的辩证:“‘汉字与文化’这个命题实际上属于文化项之间的相互关系范畴,具体说,它是指汉字这种文化项与其他文化项之间的关系。文化项之间是彼此有关系的,在研究它们的相互关系时,一般应取得一个核心项,而把与之发生关系的其他文化项看作是核心项的环境;也就是说,应把核心项置于其他文化项所组成的巨系统之中心,来探讨它在这个巨系统中的生存关系。如此说来,‘汉字与文化’这个命题,就是以汉字作为核心项,来探讨它与其他文化项的关系。”[2](P78)许多学者谈汉字与文化的关系时,总是笼统地将“汉字”和“文化”这两个概念简单地对应起来,让人觉得汉字似乎是独立于文化之外的,这种割裂“汉字”与“文化”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汉字在整个文化体系中的地位是十分特殊的,它既是各种文化项之一,又是书写和表达其他文化项的载体。它通过记录语言中词的方式,保存了词的意义所反映的各种文化信息,因而同其他文化项之间建立了极为密切的联系。汉字的悠久历史与其跨时代性的特点,更使它具有了很大的文化考古价值,成了研究历史文化及其变迁的重要依据。汉字与文化的这种密切联系,使得二者之间具有着特殊的互证关系。人们既可以从汉字的角度去研究文化,挖掘汉字的起源、演变及其构形等各种规律中所包含的整体文化特质和具体文化信息;又可从文化的角度去研究汉字,探讨其他文化项对汉字自身发展规律的影响。汉字自古至今一直顽强地坚持自己独特的表意性,始终没有割断同文化的联系,这使汉字文化的研究对各个历史阶段都有一定的适用性。因此,汉字文化研究不仅在理论上具有合理性,而且在实践上具有可行性。二、“汉字文化”与“汉语文化”的区别在汉字文化研究领域,一些人往往混淆“汉字文化”和“汉语文化”这两个基本概念,将汉语中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内涵当成汉字文化现象来研究,从而影响到汉字文化研究的科学性。其实,“汉字文化”和“汉语文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着各自不同的内涵。汉字和汉语虽然同是文化的载体,但二者之间却存在着本质差别。就其构成要素来说,语言只有音、义两要素,而文字则有形、音、义三要素。汉字的音、义要素是从汉语那里承袭过来的,而形体要素才是它自身所独有的。字形虽然与音义有关,但却有着自己独立的作用和价值,具有自身的构造规律和系统。这就决定了汉字既与汉语有密切关系,又与汉语有着本质的不同。汉字与文化发生关系,一方面是以汉语为中介的,即通过记录汉语而成为文化的载体;另一方面,由于汉字形体的特殊性,使得汉字具有了汉语所不具备的文化功能。汉字是表意文字,特别是早期汉字,形体与所记事物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人们可以从字形当中,窥探出与所记事物相关的文化信息,这些文化信息有些是词义能够反映的,有些是词义所不能反映的。从主观上讲,汉字构形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记录汉语中的词,它的表意特征是在字形和词义之间建立联系的一种手段和方式。也就是说,人们采用表意构字法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据形知词,而不是据形知物。但从客观结果上看,汉字的表意构形不仅记录了词,而且还记录了除词以外的其他信息。如甲骨文中的“王”字,除了记录了“王”这个词外,还以其像斧头之形的构形告诉人们,古代统治者是靠武力统治天下的。这些信息,由于远古文献的贫乏,我们无法从“王”的词义本身获得。在最初造字时,古人并不是有意识地要将这些信息保存在字形之中,而是由于当时统治者必然拥有武器,人们看到武器极易联想到拥有武器的人,于是,便用武器之形作为记录“王”这个词的字形,以期在字形和词义之间建立一种明确的联系。后来,统治者的形象发生了变化,“王”的词义也随之改变,人们通过“王”的词义本身已无法了解到古代统治者的特点,而“王”的字形则成了古代统治者形象的历史见证,具有了十分重要的文化考古价值。由此可见,汉字的文化功能实际上有两个来源:一个来源于汉语中的词,一个来源于汉字的自身形体。前者是汉语的文化功能在汉字形体中的物化,是与汉语文化相重合的,因而仍应归于汉语文化的范畴。后者是汉字自身所独有的,因而才是真正的汉字文化。在具体研究中,不少人把汉语文化贴上了汉字文化的标签,把许多本属词汇范畴的现象也归到汉字身上。如有人在名为汉字文化研究的文章中,用《说文》“牛”、“马”二部字多的事实,去印证我国古代曾经历过畜牧业时代。我们且不说这种印证有何实际价值,仅在理论上,就存在着混淆汉字文化与汉语文化的倾向。“牛”、“马”二部的字多,只能反映出当时语言中与牛、马有关的词多,除此之外,汉字字形本身并不能提供更多的文化信息。因此,对“牛”、“马”二部字所反映的文化现象的研究,只能算是词汇文化问题,而不能称为汉字文化。假如把属于词义的东西都归于汉字,汉字的文化功能就确实无所不包了。如果这样的话,任何文字都是记录词义的,因而也就必然记录文化,那么,汉字与其他文字还有什么不同之处呢?我们研究汉字的文化功能,必须从汉字的特殊构形出发,只有这样,才能发掘出汉字文化的本质特点。三、汉字文化功能的量度对汉字的文化功能把握不准,甚至随意夸大,是目前汉字文化研究中存在的一个较严重的问题。不少学者受“汉字优越论”的影响,将汉字夸得神乎其神,说“汉字是一串怪异的密码”,“是古代社会的活化石”,“每个汉字都成为了一定文化的镜像”。这些说法明显与汉字文化功能的实际量度不相符合。汉字与文化之间虽然存在着互证关系,但这种互证关系并不是完全对等的。从总体上来讲,文化对汉字的证明功能要大于汉字对文化的证明功能,因为汉字毕竟是一种记录语言的符号,而且是历史积淀的产物,尽管它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但它并不具备细致描写文化的功能,也不具备最终确认文化的功能,更不具备确认文化所属时代的功能。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汉字文化研究时,一定要对汉字文化功能的有限性有清醒的认识,准确把握汉字文化功能的量度,而不能随意加以夸大。在这方面,王宁先生等人所著的《〈说文解字〉与中国古代文化》可谓成功的典范。该书《前言》中明确表示:“汉字中所贮存的文化信息,只能从每个字的构形——一个小小的方寸之地,简化了的线条、笔画,以及字与字的关系中得到,所以是有限的,如果夸大它,从自己的主观臆测出发,弄出许多玄之又玄,广之又广的新鲜事来,其实是难以说服人的,也就把《说文解字》与中国古代文化这个题目给糟蹋了。”[3](P2)汉字创造的最初目的是为了记录语言,而不是为了细致描写文化。汉字字形所体现出的除词义之外的其他文化信息,只是其创造过程中的副产品。如果将这种副产品上升为其主要功能,就会导致对汉字本质的误解。受夸大汉字文化功能观念的影响,一些学者不能正确摆放汉字的位置,不能正确看待汉字和文化的关系。他们不是把汉字看作记录汉语的工具,而是把它当成了考证和确认文化的灵丹妙药,试图通过汉字构形去构建整个中国古代文化史。于是,他们任意夸大汉字的文化功能,将本来毫无联系的汉字构形和文化现象牵强附会在一起。如有人说:“它的存在无疑是一个活化石,能使我们透过文字的静态形体步入到古人动态的文化意识中去,把文字内蕴所包含的深刻的政治、经济、宗教、艺术观念以及古人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认识事物的方式等揭示出来。汉字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脊梁。”[4](P15)作者把汉字比喻成中华民族文化的“活化石”、“脊梁”,说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似乎中华民族文化的所有方面都可以在汉字字形当中找到根据,这无疑是对汉字文化功能的过分夸张。我们认为,汉字构形当中确实保存着不少有关古代社会状况的文化信息,但汉字并不具备细致描写文化的功能,它对文化的反映是有限的,而不是面面俱到的,因而,仅靠汉字构形无法确认文化,更无法全面构建古代的文化系统。汉字构形系统是历史积淀的产物,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逐步形成的,这就决定了它必然具有很强的历史层次性。但当汉字积淀为一个完整的构形系统时,这种历史层次性已深深地隐藏在整个构形系统的背后,变得很难甚至无法考察了,因而也就无法运用汉字去确认文化所属的时代。汉字构形中包含的一些文化现象,究竟应归属于哪一历史层面,是很难有确切的结论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运用汉字考证文化时,一定要持谨慎的态度,要尽可能排除主观随意性,在汉字构形和文化现象之间建立起客观、真实的联系。有人不了解这一点,而是笼统地不分时代层次地去考察汉字的文化功能,其结果只能导致错误的结论。如同样是《说文·女部》字,有人根据从女的字多,认为“男女地位的不平等完全可以从汉字字形中得到充分的证明。《说文》中女部下面有258个字,可以看出早先妇女的社会地位是比较高的。”[5];又有人认为,女部中的“大量贬义词,反映了古代社会女子地位低下,受歧视受侮辱”[6];为什么会有如此差异的结论呢?问题的关键在于《说文·女部》字本身的复杂性,它们决不可能是同一时代产生的,因而也就不可能反映某一个时代的社会观念。究竟哪些汉字起源于母系社会,哪些汉字起源于父系社会,现在已无法考察,所以,单凭女部字,既不能证明“早先”妇女的社会地位高,也不能证明“古代”社会女子地位低。《从女偏旁字看古代妇女的尊卑嬗变》一文[7],更是试图通过女部字去描述古代妇女地位的演变史。作者认为,我国古代妇女在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地位极尊,从商代开始由尊向卑转化,到西周以后地位极卑,这种演变过程都可以在汉字构形中找到证据。作者似乎对哪个字起源于什么时代、反映哪个时代的文化现象胸有成竹,但实际上,他在证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妇女地位高时,用的是商代的甲骨文;在证明商代是妇女地位的转化期时,用的还是甲骨文;甚至在证明西周时期妇女地位低时,仍然用甲骨文就已产生的例字。那么,究竟哪些甲骨文反映的是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现象,哪些甲骨文反映的是商代的现象,又有哪些甲骨文预先反映了西周时期的现象呢?这种缺乏历史观念的做法恐怕值得商榷。汉字是一个符号系统,每个字符的存在都受着系统的制约,它既以某种方式与其他字符相联系,又以不同的构形与其他字符相别异。联系和别异是每个字符存在的两个必要条件,是汉字符号的本质内涵。汉字符号的系统性特点要求我们在分析汉字构形时,一定要从系统性原则出发,而不能孤立地分析单个字符。有些学者受夸大汉字文化功能观念的影响,总是戴着有色眼镜去审视汉字字形,习惯于到字形当中去为某种文化现象寻求印证。如有人认为甲骨文“母”字中的两个指事符号象征“胸前两乳十分发达”,并据此论证原始社会存在女性生殖崇拜。[8]我们认为这种论证是十分牵强的。汉字造字最初采取的是依类象形的方法,而象形就是要突出事物的显著特征,只有如此,才能将相类似的事物区分开来。如“牛”、“羊”二字的构形就突出了牛角和羊角一个向上弯、一个向下弯的特点,从而使二字的形体有了明显的区别。“母”字的构形之所以突出两乳,也是出于与其他字符相别异的考虑,因为“女”字所表示的母亲和“女”字所表示的女子在外形上很难区别,除了母亲的乳房比一般女子较为发达外,其他特征很难在字形中体现出来,于是,古人便在“女”字的基础上加上表示乳房的两点,作为“母”字的构形。这种构形,既保持了与“女”字的联系,又体现了与“女”字的区别,显然是为了满足汉字构形系统性特征的需要,而不是为了表示什么生殖崇拜。可见,汉字是一个具有严密系统性的符号体系,每个字符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受整个系统制约的。因此,我们不能为了一时方便而胡乱讲字,否则就会造成讲了一个乱了一片的严重后果,给读者造成困惑。总之,“汉字文化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不能违背汉字的发展规律,也不能违背文化的发展规律。汉字文化学是科学,不是幻想,更不是个人无根据的联想和猜测。”[9]汉字构形确实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文化研究方面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但是,我们在研究汉字文化时,一定要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用谨慎的态度去操作,要树立正确的汉字文化观念,准确把握汉字文化功能的量度,合理分析汉字的构形;要明确汉字文化研究所要达到的目的,弄清汉字文化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能够解决什么问题,正确认识汉字文化学方法的适用对象,避免出于赶时髦心理的随意滥用。只有这样,才能使汉字的文化功能得到正确的体现。不过,要想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既需要有坚实的汉字学功底,又需要有较高的文化学修养,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研究论文中常用的词汇

在研究论文中,“study”和“paper”是常用的主语词汇。当“研究”(study)做主语时,该接怎样的谓语动词?而当以“论文”(paper)做主语时,又应接怎样的谓语动词?        如果以“研究”(study)为主语,所搭配的谓语动词必须和所完成的研究工作相关;而当“论文”(paper)为主语时,谓语动词必须为呈现研究内容的动词,而不是实际的研究工作。以下分别列出可用于以及不可用于搭配“研究”和“论文”的常见动词: allude to  / confirm / imply / indicate / reveal / discover/ show/ signify / verify / address / apply / seek / aim / investigate / examine explore / consider / find / demonstrate / advance /analyze describe / report / address  /  present /   review /  explain /  propose conduct   use  design  conclude find   demonstrate   investigate   explore  consider  confirm  conclude 例如: Section 5 concludes the paper = OK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the behavioral theory = NOT OK

3-5个词语

一篇论文可选取3~8个词作为关键词。

关键词或主题词的一般选择方法:

由作者在完成论文写作后,纵观全文,选出能表示论文主要内容的信息或词汇,这些住处或词江,可以从论文标题中去找和选,也可以从论文内容中去找和选。例如,关键词选用了6个,其中前三个就是从论文标题中选出的,而后三个却是从论文内容中选取出来的。

后三个关键词的选取,补充了论文标题所未能表示出的主要内容信息,也提高了所涉及的概念深度。需要选出,与从标题中选出的关键词一道,组成该论文的关键词组。

扩展资料

写作要求

1、题名;

2、作者姓名和单位;

3、摘要;

(1)从事这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

(2)研究的主要内容,指明完成了哪些工作;

(3)获得的基本结论和研究成果,突出论文的新见解;

(4)结论或结果的意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学术论文

语言使用错误研究论文

摘 要: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是由于母语影响、教学习惯、文化差异等所致。多年来,我国的外语教学一直把语言知识的传授作为教学的中心,将语言的准确性作为追求的目标,而忽略了学生语言得体性的培养,致使学生语用能力低下,语用失误频频。因此,外语教师应转变观念,将文化知识、语用知识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改变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语用失误 对策 外语教学 引言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包括语用语言方面的失误和社交语用方面的失误。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是由于母语影响、教学习惯、文化差异等所致。外语学习实际上就是一个文化学习,要学好外语就必须了解目的语文化,尤其要熟悉本族语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差异。 多年来,我国的外语教学一直把语言知识的传授作为教学的中心,将语言的准确性作为追求的目标,而忽略了学生语言的得体性的培养,致使学生语用能力低下,语用失误频频。因此,外语教师应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提高学生语用能力的必要性,将文化知识、语用知识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改变传统的外语教学方法及内容,加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帮助他们在增进语言能力的同时,提高语用能力,减少语用失误。 一、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模式分析 1.什么是跨文化交际。随着全球人们之间交往的日益深入,培养外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越来越重要。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受者)之间的交际。正因为个体之间的文化背景存在着差异,跨文化交际才得以存在。总之,不仅具有相同母语背景的主体之间存在着跨文化交际,而且以不同母语为背景的主体之间的跨文化交际更为突出。具体地讲,跨文化交际指任何两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际。跨文化交际不仅包括国际间的跨文化交际、还包括跨种族交际、跨民族交际,以及属于同一文化背景的不同群体之间的交际,包括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社会阶层、不同教育背景等人之间的交际。本文所指的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国别、语言的人之间的交际,或者说本族语使用者和非本族语使用者之间的交际。 2.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的成因。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是由于母语影响、教学习惯、文化差异等所致。 (1)语用失误是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常见现象。它由英国语言学者Jenny Thomas提出,专门指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对语用意义做出不到位的理解或不恰当的反应。它不是指一般遣词造句中出现的语言运用错误,而是指说话不合时宜、说话方式不妥、表达不合习惯等导致的交际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的失误。通常认为,负语用迁移是造成语用失误、影响外语学习者语用能力的重要因素。负语用迁移则是指由于不同语言、文化的排斥性或差异,对学习者新语用知识的获得和进行跨文化交际产生干扰作用的迁移现象。 (2)我国的外语教学一直把语言知识的传授作为教学的中心,将语言的准确性作为追求的目标,而忽略了学生语言的得体性的培养,也致使学生语用能力低下,语用失误频频。 (3)文化差异是另外一个造成语用失误的重要原因。美国语言学家Edward Sapir 指出:“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续下来的各种做法与信念,这些做法与信念的总和决定了我们生活的性质。”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不仅需要外语学习者具备良好的语言能力,而且也需要了解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增强其对目的语文化的领悟力和敏感性,提高社会文化能力,避免因文化差异而带来的跨文化语用失误。 3.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模式的分类。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包括语用语言方面的失误和社交语用方面的失误。 (1)语用语言失误是指对语言语境把握不当,导致语用失误。当我们对一个句子进行语法分析后,句子中仍有我们不明白的内容。因为语境不同,所以句子的意义也就不同。如:John is like a fish.当John游泳时,说话人的意思是John swims well. 如果是在party上,说话人则想说John can drink a lot of wine. 在别的场合,这个句子可能是John is as cold as a fish. (2)社交语用失误是指交际中因不了解或忽视谈话双方的社会文化背景差异而出现的语言表达失误。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一方对另一方的社会文化传统缺乏了解,交际双方各持不同的文化观点参与跨文化交际,从自己的文化角度去揣度其它文化背景的人,结果两种文化观念不能相互融合,发现与自己预期不同,就会产生交际误解。汉语里熟人一天中初次见面总是热情招呼道“吃饭了没有?”“去干什么?”然而,如果你在吃饭时间这样问一位西方人“Where are you going?” “Have you eaten ?” 他肯定会误以为你要邀请他一起用餐或因他没钱而邀他一同进餐。中国熟人途中相遇,常习惯寒暄道“你去哪?”但如将“Where are you going ?” 用在向西方人打招呼时, 那就有多管闲事之嫌了。 4.语用失误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学习者说出的如果是不合乎目的语的本族人的表达式,则会让对方感到不知所云,造成误解,甚至发生冲突,产生尴尬的局面,影响交际。外国人能够宽容外语学习者在语法方面所犯的错误,却很难容忍外语学习者所犯的语用错误。如不同的文化都有一些禁忌的话题,如果外语学习者对此不了解,就会带来尴尬的局面。年龄、收入、婚姻、贫穷、衰老、发胖等对于西方人来说是禁忌话题,外语学习者在交际的过程中就应尽量避免这些话题。此外,语用问题给交际双方造成的误会也是很常见的。 二、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模式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1.在外语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对外语词句的恰当把握。在外语教学中要结合语境教授语言知识,而不能孤立地去学习词汇和句子,形成对语言的运用有着更为正确的认识。这样,可以解决说什么和怎样说得体的问题。何自然指出:“造成运用英语能力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习者脱离语境学英语。”情景学习法就是为了避免脱离语境来学习目的语。因此,为了更好地培养语用能力,应将情景教学法引入到我们的外语教学中。 2.在外语教学中要注重文化导入及对比。由于不同的民族在与大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会有相同或相似的生活体验和经历,这种相似性反映到语言中来,就会产生文化的偶合现象。外语教师要充分利用这种偶合现象,促进正迁移的发生,加速目的语的习得。如“懒惰是万恶之源”、“趁热打铁”、“蓝图”的英语表达式与汉语表达式都极为相似,分别为“Idleness is the root of all evil”、“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和“blue print”等。然而,由于各国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不同,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及其使用规则差异必然成为跨文化交际的最大障碍。外语教师要善于利用中西方文化对比,找出两种语言、文化间的交汇点,分析其异同,促进正语用迁移的产生,减少负语用迁移的干扰。如,在介绍圣诞节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比较其与中国的春节的异同。通过对比,中西文化差异不仅不会成为影响目的语习得的障碍,而且会强化学生的文化知识,促进学生的外语学习。 3.在外语教学中注重课后延伸,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要想获取外语文化知识,广泛阅读、积累知识、增强对目的语文化的敏感性和领悟力是最佳途径。只有通过大量阅读原版外文书刊、杂志、小说,才能真正了解中西文化差异,从而知道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对什么人说什么话,有效避免交际中的文化干扰,增强社会文化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除了教授书本中的知识以外,还要注重课外知识的延伸,为学生们推荐课外读物,提供学习资料,真正扩充学生的知识量是减少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的根本方法。 4.在外语教学中还要加强语言实践,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美国语言学家Douglass Brown 说:“语言的最高境界不只是掌握语言形式, 而是掌握语言形式以完成语言的交际功能。”学语言的目的就是交际,只有通过广泛的语言交流和实践才能准确运用语言知识。教师应指导学生组织英语角、英语沙龙、晚会、辩论会、目的语国家文化背景专题讲座等活动,鼓励学生多与外教接触交流,使学生了解中西文化差异,以减少语用失误。 结论 交际中的跨文化语用失误是中国学生在外语学习中经常遇到的现象,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学生缺乏对西方文化的系统学习,尤其是缺乏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洞察力和领悟力。外语学习是语言技能和文化技能双重能力的学习,只有将这两种技能完整结合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语用障碍和语用失误。 参考文献: [1]戴炜东,张红玲.外语交际中的文化迁移及其对外语教改的启示.外语界. [2]胡文仲.文化教学与文化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 [3]何自然.语用学概论.湖南教育出版社. [4]郭建红,黄田.交际过程中的跨文化语用失误及其对策.中国教育信息网. [5]李平.导致语用失误的母语语用迁移现象分析.兰州商学院. [6]唐祥金.论外语教学中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外语与外语教学.

论文摘要:在跨 文化 交际中,由于文化的差异,常常会出现一些语用失误和误解。这些误解常常能导致交际失误乃至失败。本文对招呼言语行为、恭维言语行为、请求言语行为在英两种不同的文化中进行对比。举例并说明三种言语行为产生的语用失误给来自不同文化人交际所带来的麻烦.提醒外语学习者在跨文化的言语交际中注意文化差异,避免语用失败(pragmaticfailure),保证交际意图的顺利实现。 论文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言语行为;语用失误 一、引言 我们生活在言语的世界之中.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制造“言语行为”.实施的言语行为也是多种多样的.很难想象没有言语行为我们的世界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奥斯汀和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为语言的调查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一定程度上,他们的言语行为理论是以 句子 为中心的。言语行为会凶文化模式,地域,价值观,传统,以及 思维方式 有所差异.而这为交际带来困难意识到这些差异之处对于我们认识交际活动和改善交际状况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在与英语国家人民进行交际时总会无意识地用我们本民族的文化准则,社会规范,社会语言规则来判断和解释别人的言语行为.因而语用失误在所难免。 二言语行为理论框架 奥斯汀和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对语言研究的发展可以说有杰出的贡献。根据奥斯汀的解释,一个话语的言语行为是同时由三个次行为来实施的:言内行为illocutionm’yact)、言外行为(iUocutionaryact)~言后行为(perlocutionaryac0。言内行为泛指一切用声音说出的有意义的话语:言外行为涉及说话者的意图,为断定、疑问、命令、描写、解释、致歉、感谢、祝贺等;言后行为涉及说话者在听话者身上所达到的效果为使之高兴、振奋、发怒、恐惧、信服。促使对方做某件事或放弃原来的打算等。达到了说话的效果,这是言后行为。也就是说.言内行为是通过说话表达字面意义。言外行为是通过字面意义表达说话人的意图。如果说话人的意图能适当地被听话人所领会。便可能带来结果或变化,这便是言后行为。但是,说话人的意图未必一定被听话人领会.因而说话人希望出现的结果并未发生.这时候就会导致交际的失败。 三、文化差异与语用失误 语用失误的研究始于JennyThomas她在1983年发表的《跨文化语用失误》一文中首次提出语用失误这个术语,专门指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对语用意义做出不到位的理解或不恰当的反应。它不是指一般遣词 造句 中出现的语言运用错误,而是指说话不合时宜、说话方式不妥、表达不合习惯等导致的交际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的失误。这种语用失误是语用规则迁移所造成的.即不同文化的们在相互交际时直接把自己语言的话语翻译成目的语.而不考虑这些话语应该遵循的交际规范.其结果是一种言语行为的施为之力在不同文化中失去作用。说话人的言外行为不能完满地被听话人所正确理解.形成多义、歧义。言后行为不能圆满完成。使言语行为的表达意图与效果之间出现矛盾。 四、几类具体言语行为中由文化的差异产生的语用失误 人们在实际交往时所实施的言语行为会因为文化、区域、地区、职业、性别、乃至个人不同,为交际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在那些较为程式化的言语行为中,如问候.请求、恭维等等文化差异就更加突出了。 (一)招呼言语行为中的语用失误 招呼语在 人际交往 中是非常重要的。它往往是言语交际的开始.其使用恰当与否有时会直接影响到交际过程能否圆满完成,一句不合时宜的招呼语有时会直接导致交际的失败。不同文化背景下.招呼语的使用及其功能存在较大差异中国人问候他人,内容并不一定就是说话人所要表达的真实意图。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你吃了吗?”并不表示说话人真的关心你是饿还是饱,言外行为不过是打个招呼、问候一下对方。在中国人看来.对他人表示关心和热情是礼貌的行为.甚至初次见面也会相互询问对方的年龄、婚姻状况、子女情况、职业、收入等等。他们认为.相互询问一些情况可以缩短彼此之问的社会距离。我们看下面一段对话: 我:你多大了? 同乡:十九。 我:参加革命几年了? 同乡:一年。 我:你是怎样参加革命的? 同乡:大军北撤时我自己跟来的。 我:家里还有什么人呢? 同乡:娘,爹,弟弟妹妹,还有一个姑姑也住在我家里。 (茹志鹃《百合花》) 这似乎不是在谈话.倒有些像是在审讯.或查户口。但在汉文化里,这却是关心、亲热的表示,不是不礼貌的言语行为。但对操英语的人来说.如果在日常生活中有人向他们以这样的方式询问这样一些问题.他们就会感到对方在粗暴地干涉他们的privacy。因为西方人见面打招呼时不会涉及到实质性的内容.一般总是说一些纯属客套的 问候语 。不了解汉文化习俗的外国人并不会认为这是一种起交际作用的问候诏.“问候”这一原有的“言外之力”就会失去比如问对方:“Haveyoueaten、,et?”对方可能认为这不是单纯的见面问候的话,而误认为你在发出对他的邀请当一个中国人见到他或她所认识的美国人时.也许会脱口而出“Whereareyougoing?”如果美国人不懂中国人的语用习惯.误以为是在探究他的行踪和去向.语用失误就发生了,以至于所以他或她对这一问话的反应极有可能是:…ItSHoneofyourbusiness”。 (二恭维言语行为中的话用失误 恭维也是一种礼貌言语行为.是说话人对听话人所具有的某种双方认可的优势或长处积极言语评价的行为.在人们日常交际中被频繁地使用。 根据赫伯特、尔姆斯和沃尔夫森等的调查,英语中恭维语的主要功能一是表示欣赏.二是协调交往中双方关系的“一致性”.即恭维者把它作为一种融洽社会关系、增进彼此感情或交情的手段在中国文化环境中.恭维语却似乎不是一个有力的协调“一致性”的行为.贾玉新的调查显示.只有占5%的人认为恭维语主要是用于完成此日的汉语中恭维话的功能主要集中在:(1)使对方感觉良好;(2)欣赏;(3)利用他人。因此要确定一句恭维语的功能.必须要依据文化语境和现实交际中双方的关系来分析其次恭维的话题也不同在西方文化中,男性称赞女性的容貌、身段、穿戴打扮等,可以说是很平常的但是.在中国 传统文化 中基本上是个禁忌。现在情况虽然有了一些变化.类似对女性外貌方面的恭维逐渐多了起来.但依然要受具体情境中各种因素的限制如果学了汉语的美国男子用“你是个挺性感的(sexy)姑娘”这种话来恭维他见到的中围女孩.特别是第一次见面.这个女孩恐怕因此对这个男孩子产生反感.起不到恭维的效果。然而对美国人来说,这似乎没有什么不合适。在这种情况下,“恭维”之力被减弱。美国比较喜欢“变化”、“差异”,因此凡是某种变化、某种新意都有可能受到恭维:而中固传统文化所强调的是“趋同”.因此某些变化和差异受到恭维的程度就远远低于美国文化。 (三)请求言语行为中的语用失误 请求这一言语行为是各社会、各群体所共有的普遍交际行为,其特点是听话人有接受或拒绝请求的选择自由。但是由于英汉民族在文化价值观、思维方式、礼会规范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所以说请求言语行为也会随着语言文化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是如果我们用自己的社会规范向英语国家人士实施自己的请求行为和解释他人的请求.很有可能请求语会失去请求之力.或者不能正确理解他人的请求意图从而产生语用失误。 在西方社会.即使上对下、长对幼实施请求行为.也通常使用婉转词“Please”以示礼貌;同级或下对上的请求表达更是婉转相比而言.中国人实施“请求”行为之语句在西方人看来或者过于“直接”.或者过于“间接”。对于中国人“直接式请求”的方略,英美人可能会感到过于突兀,视之为缺乏礼貌;而对于中国人“暗示”式的“问接式请求”方略.西方人可能又会感到茫然不解.认为其迂回的说法或冗长的解释会使话语失去“请求”之力。我们看下面的一段对话。思考一下为何谈话的结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ChinesePoliceman(A)goestohisBirtishsupeiror(B)andasksforaleavetotakehisgirfriendtohospim1.) A:Sir? B:Yes.whatisit? A:Mygirlfirendisnotverywel1.sir. B:So? A:Shehastogointo hospita1.sir. B:Wel1.getOilwithit.Whatdoyouwant? A:OnThursday.sir. B:Bloodyhel1.,man,whatdoyouwant? A:Nothing,sir. 我们知道.上述对话中的言内行为无论是词法还是句法均毫无差错.言外行为的语用意义则为“CanvOUalowmet0leave?”言后行为应为主管允许或拒绝下属的请求.可以从上述对话中不难看出.由于言外行为未被理解.也就未能对言后行为的预期效果。造成这种失误的原因是说话者误认为字面意义相同的汉英言语.其功能也完全相同.因而就只注意了语的形式或意义,却忽略了受话者由于文化不同而无法准确地把握言外之意。 五、结语 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几类言语行为均在交流中遇到障碍,说话人的意图不能正确的被听话人领会。本文启示学习者在学习一种新的语言时,要深入了解该语言的社会和文化背景知识,并且将它与自己的母语相比较,认识异同点.尊重不同点。注意培养对语言的社会文化差异的敏感性。避免由于语言用迁移造成的语用失误和交际失败.保证言语行为中话语的得体性和礼貌程度,这样我们的外语交际能力才会提高。

语用研究语误分析论文

论文摘要:在跨 文化 交际中,由于文化的差异,常常会出现一些语用失误和误解。这些误解常常能导致交际失误乃至失败。本文对招呼言语行为、恭维言语行为、请求言语行为在英两种不同的文化中进行对比。举例并说明三种言语行为产生的语用失误给来自不同文化人交际所带来的麻烦.提醒外语学习者在跨文化的言语交际中注意文化差异,避免语用失败(pragmaticfailure),保证交际意图的顺利实现。 论文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言语行为;语用失误 一、引言 我们生活在言语的世界之中.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制造“言语行为”.实施的言语行为也是多种多样的.很难想象没有言语行为我们的世界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奥斯汀和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为语言的调查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一定程度上,他们的言语行为理论是以 句子 为中心的。言语行为会凶文化模式,地域,价值观,传统,以及 思维方式 有所差异.而这为交际带来困难意识到这些差异之处对于我们认识交际活动和改善交际状况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在与英语国家人民进行交际时总会无意识地用我们本民族的文化准则,社会规范,社会语言规则来判断和解释别人的言语行为.因而语用失误在所难免。 二言语行为理论框架 奥斯汀和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对语言研究的发展可以说有杰出的贡献。根据奥斯汀的解释,一个话语的言语行为是同时由三个次行为来实施的:言内行为illocutionm’yact)、言外行为(iUocutionaryact)~言后行为(perlocutionaryac0。言内行为泛指一切用声音说出的有意义的话语:言外行为涉及说话者的意图,为断定、疑问、命令、描写、解释、致歉、感谢、祝贺等;言后行为涉及说话者在听话者身上所达到的效果为使之高兴、振奋、发怒、恐惧、信服。促使对方做某件事或放弃原来的打算等。达到了说话的效果,这是言后行为。也就是说.言内行为是通过说话表达字面意义。言外行为是通过字面意义表达说话人的意图。如果说话人的意图能适当地被听话人所领会。便可能带来结果或变化,这便是言后行为。但是,说话人的意图未必一定被听话人领会.因而说话人希望出现的结果并未发生.这时候就会导致交际的失败。 三、文化差异与语用失误 语用失误的研究始于JennyThomas她在1983年发表的《跨文化语用失误》一文中首次提出语用失误这个术语,专门指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对语用意义做出不到位的理解或不恰当的反应。它不是指一般遣词 造句 中出现的语言运用错误,而是指说话不合时宜、说话方式不妥、表达不合习惯等导致的交际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的失误。这种语用失误是语用规则迁移所造成的.即不同文化的们在相互交际时直接把自己语言的话语翻译成目的语.而不考虑这些话语应该遵循的交际规范.其结果是一种言语行为的施为之力在不同文化中失去作用。说话人的言外行为不能完满地被听话人所正确理解.形成多义、歧义。言后行为不能圆满完成。使言语行为的表达意图与效果之间出现矛盾。 四、几类具体言语行为中由文化的差异产生的语用失误 人们在实际交往时所实施的言语行为会因为文化、区域、地区、职业、性别、乃至个人不同,为交际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在那些较为程式化的言语行为中,如问候.请求、恭维等等文化差异就更加突出了。 (一)招呼言语行为中的语用失误 招呼语在 人际交往 中是非常重要的。它往往是言语交际的开始.其使用恰当与否有时会直接影响到交际过程能否圆满完成,一句不合时宜的招呼语有时会直接导致交际的失败。不同文化背景下.招呼语的使用及其功能存在较大差异中国人问候他人,内容并不一定就是说话人所要表达的真实意图。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你吃了吗?”并不表示说话人真的关心你是饿还是饱,言外行为不过是打个招呼、问候一下对方。在中国人看来.对他人表示关心和热情是礼貌的行为.甚至初次见面也会相互询问对方的年龄、婚姻状况、子女情况、职业、收入等等。他们认为.相互询问一些情况可以缩短彼此之问的社会距离。我们看下面一段对话: 我:你多大了? 同乡:十九。 我:参加革命几年了? 同乡:一年。 我:你是怎样参加革命的? 同乡:大军北撤时我自己跟来的。 我:家里还有什么人呢? 同乡:娘,爹,弟弟妹妹,还有一个姑姑也住在我家里。 (茹志鹃《百合花》) 这似乎不是在谈话.倒有些像是在审讯.或查户口。但在汉文化里,这却是关心、亲热的表示,不是不礼貌的言语行为。但对操英语的人来说.如果在日常生活中有人向他们以这样的方式询问这样一些问题.他们就会感到对方在粗暴地干涉他们的privacy。因为西方人见面打招呼时不会涉及到实质性的内容.一般总是说一些纯属客套的 问候语 。不了解汉文化习俗的外国人并不会认为这是一种起交际作用的问候诏.“问候”这一原有的“言外之力”就会失去比如问对方:“Haveyoueaten、,et?”对方可能认为这不是单纯的见面问候的话,而误认为你在发出对他的邀请当一个中国人见到他或她所认识的美国人时.也许会脱口而出“Whereareyougoing?”如果美国人不懂中国人的语用习惯.误以为是在探究他的行踪和去向.语用失误就发生了,以至于所以他或她对这一问话的反应极有可能是:…ItSHoneofyourbusiness”。 (二恭维言语行为中的话用失误 恭维也是一种礼貌言语行为.是说话人对听话人所具有的某种双方认可的优势或长处积极言语评价的行为.在人们日常交际中被频繁地使用。 根据赫伯特、尔姆斯和沃尔夫森等的调查,英语中恭维语的主要功能一是表示欣赏.二是协调交往中双方关系的“一致性”.即恭维者把它作为一种融洽社会关系、增进彼此感情或交情的手段在中国文化环境中.恭维语却似乎不是一个有力的协调“一致性”的行为.贾玉新的调查显示.只有占5%的人认为恭维语主要是用于完成此日的汉语中恭维话的功能主要集中在:(1)使对方感觉良好;(2)欣赏;(3)利用他人。因此要确定一句恭维语的功能.必须要依据文化语境和现实交际中双方的关系来分析其次恭维的话题也不同在西方文化中,男性称赞女性的容貌、身段、穿戴打扮等,可以说是很平常的但是.在中国 传统文化 中基本上是个禁忌。现在情况虽然有了一些变化.类似对女性外貌方面的恭维逐渐多了起来.但依然要受具体情境中各种因素的限制如果学了汉语的美国男子用“你是个挺性感的(sexy)姑娘”这种话来恭维他见到的中围女孩.特别是第一次见面.这个女孩恐怕因此对这个男孩子产生反感.起不到恭维的效果。然而对美国人来说,这似乎没有什么不合适。在这种情况下,“恭维”之力被减弱。美国比较喜欢“变化”、“差异”,因此凡是某种变化、某种新意都有可能受到恭维:而中固传统文化所强调的是“趋同”.因此某些变化和差异受到恭维的程度就远远低于美国文化。 (三)请求言语行为中的语用失误 请求这一言语行为是各社会、各群体所共有的普遍交际行为,其特点是听话人有接受或拒绝请求的选择自由。但是由于英汉民族在文化价值观、思维方式、礼会规范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所以说请求言语行为也会随着语言文化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是如果我们用自己的社会规范向英语国家人士实施自己的请求行为和解释他人的请求.很有可能请求语会失去请求之力.或者不能正确理解他人的请求意图从而产生语用失误。 在西方社会.即使上对下、长对幼实施请求行为.也通常使用婉转词“Please”以示礼貌;同级或下对上的请求表达更是婉转相比而言.中国人实施“请求”行为之语句在西方人看来或者过于“直接”.或者过于“间接”。对于中国人“直接式请求”的方略,英美人可能会感到过于突兀,视之为缺乏礼貌;而对于中国人“暗示”式的“问接式请求”方略.西方人可能又会感到茫然不解.认为其迂回的说法或冗长的解释会使话语失去“请求”之力。我们看下面的一段对话。思考一下为何谈话的结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ChinesePoliceman(A)goestohisBirtishsupeiror(B)andasksforaleavetotakehisgirfriendtohospim1.) A:Sir? B:Yes.whatisit? A:Mygirlfirendisnotverywel1.sir. B:So? A:Shehastogointo hospita1.sir. B:Wel1.getOilwithit.Whatdoyouwant? A:OnThursday.sir. B:Bloodyhel1.,man,whatdoyouwant? A:Nothing,sir. 我们知道.上述对话中的言内行为无论是词法还是句法均毫无差错.言外行为的语用意义则为“CanvOUalowmet0leave?”言后行为应为主管允许或拒绝下属的请求.可以从上述对话中不难看出.由于言外行为未被理解.也就未能对言后行为的预期效果。造成这种失误的原因是说话者误认为字面意义相同的汉英言语.其功能也完全相同.因而就只注意了语的形式或意义,却忽略了受话者由于文化不同而无法准确地把握言外之意。 五、结语 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几类言语行为均在交流中遇到障碍,说话人的意图不能正确的被听话人领会。本文启示学习者在学习一种新的语言时,要深入了解该语言的社会和文化背景知识,并且将它与自己的母语相比较,认识异同点.尊重不同点。注意培养对语言的社会文化差异的敏感性。避免由于语言用迁移造成的语用失误和交际失败.保证言语行为中话语的得体性和礼貌程度,这样我们的外语交际能力才会提高。

外语教学语用失误的启发论文

摘要: 探讨对语用失误的理解,以及语用失误对外语教学的启示两方面内容,将语用失误理解为“由于交际活动的参与者赋予合乎语法的话语以不同语用含义,致使交际活动的结果偏离预期”;将现有的语用失误二分理解为彼此关联的连续体;在客观认识语用失误的基础上,激发学习者对充满“不同”的世界的好奇心,引导他们思考语用失误的深层动因,带着平和、开放、宽容的心态,通过学习、探究、协商和交流,真正理解不同文化和浸润其中的人。

关键词: 语用失误;外语教学;启示

“语用失误”自确立以来,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PadillaCruz对迄今国外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1]孙亚对国内近二十年间的研究作了回顾,[2]在此不复赘述。本文试从语用失误的理解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两个方面,结合相关研究,提出一些思考。

一、语用失误

Thomas将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定义为“不能理解所言之意”,指出听者对言者话语意义的感知不如言者所愿时,就会产生语用失误。[3]何自然认为,“语用失误不是指一般遣词造句中出现的语言运用错误,而是说话不合时宜的失误,或者说话方式不妥、表达不合习惯等导致交际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的失误”。[4]钱冠连提出:“说话人在言语交际中使用了符号关系正确的句子,但不自觉地违反了人际规范、社会规约,或者不合时间空间,不看对象,这样性质的错误就叫语用失误”。[5]么孝颖将语用失误界定为:“表达者和接受者赋予了同一个词汇语法上正确的话语以不同的言外之力而导致的跨文化交际中断。”[6]前三种定义阐明了语用失误产生的原因。然而,以交际过程中的一方为出发点的观测视角,可能引发读者对于语用失误“是谁之过”的困扰。我们知道,言语交际是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一方都可能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事与愿违。例中的交际困难,分别源自听话人和说话人。例:(第一次打电话叫taxi。)对方问:“Whereareyoufrom?”我回答:“China”,还在奇怪叫taxi还分国籍?对方可能以为我在搞笑,很郁闷的说:“Sorry,wecannotdothat.”我一听,火大。怎么有种族歧视啊。就问:“Why?”对方楞了半天,挂了……由此可见,在定义语用失误时,似乎无法纠结于是谁之过。Thomas认为,从本质上说,failure关乎跨文化交际的中断。[3]相比之下,笔者比较赞成么孝颖基于交际过程的定义方法。[6]在此试将语用失误理解为:由于交际活动的参与者赋予合乎语法的话语以不同语用含义,致使交际活动的结果偏离预期。在笔者看来,在探讨语用失误定义的同时,不可避免的问题是:语用失误由谁来判定:是当局者(交际过程的参与者),还是旁观者(研究者)?Bara认为,“只有交际者才可以断定交际是成功还是失败……例如,A向B要5美元而B给了她4美元,在一般情况下,A可能会认为这是成功的交际,而如果从她实际需要足足5美元去自动贩卖机上买东西来看,这就是一个失败的交际。还是这个例子,如果B给了她50美元,这也会被视为是失败的交际。”[7]这段论述虽然并非针对语用失误而作,却向我们展示了交际活动结果的复杂性,也预示了局外人对此进行判断时可能遇到的困境。对语用失误作出判断的前提,是认为有较为普遍接受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方式,而众多可能性中哪些属于多数人的共识,是需要考量的。

二、语用失误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一)客观认识语用失误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对语用失误的客观分析,帮助学习者达成客观的认识。语用失误源于“不同”,是交际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不是洪水猛兽。索绪尔指出,任何要素的价值都由围绕着它的要素决定,“语言中只有差别”。[8]语言单位的价值,需要通过其在系统中与其他单位的关系,特别是差别来体现。语言价值理论绝不囿于语言学领域:与此同理,如果将交际活动看作一个系统,正是最终导致交际偏离参与者初衷的语言、文化、社会等种种不同,使得参与交际活动各方自身的价值得以确立,边界也逐渐清晰,促使我们从对比的角度审视各方,通过反思及协商,探寻通往理想交际的途径。换言之,无论对交际结果产生怎样的影响,交际活动中各方的差异,是自然也是合理存在的。对语用失误,应有客观的认识。从语言的层面看,语言的结构和意义,可以是一一对应,一对多,或多对一。从语用层面看,使用语言的个体赋予语言结构以不同的意义,或言外之力。这些都可能使交际过程纷繁,编码和解码复杂。同时,事物存在于系统之中,构成不同事物的众多要素中,也有共性,所以有“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之说。这些共性,就是归纳、细分“不同”的依据,也是语用失误研究的基础。而在共性研究方面,尤其需要避免过度概括。无论是对个性的过分强调,还是对共性的.过度概括,都会阻碍我们对事物本质的理解和体验。

(二)二分的对应与联结

俞东明指出:“跨文化交际中的许多语用失误是由于会话参与者对许多英语会话活动类型不够熟悉造成的,不恰当地将汉语会话活动中使用的语言和非语言手段简单地照搬到英语会话活动中去。”[9]而之所以会照搬,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获得的语言知识、积累的语言表达缺乏与语用情境的对应。学习者较为熟悉的基于语法规则或中英互译的语言学习,由于语言输入的质(与情境对应,因而有意义)和量(大量的阅读、视听)上皆有欠缺,学习者的语言知识“不能被有效激发和调用”,[10]交际能力与语言知识无法匹配。因此,教学中关键之处在于引导学习者认识到症结所在,以此为起点,探究教学中语用能力的培养。首先,我们不必把“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当作互不相容的两极,而是可以将两者视作一个连续体。分类只是认识途径,从类目的精研到彼此联结的整体把握,才是最终目的。在这个连续体上,对于几近“闭合类”的交际类型,如生活中问候、致谢、致歉、要求及拒绝等,可以通过显性教学,[11]实现比较好的学习效果。[12]而更为复杂的类别,尤其是社交语用失误层面,需要更多的设计与验证。原因在于:言语的语用成功往往不是取决于语法性(句法标准)或可解释性(语义标准),而是它在特定场合中的得体性或合适性。[13]而无论交际活动以外语还是母语为媒介进行,要做到得体,都是需要一番功夫的。得体需集认知、思维、表达于一体,恰到好处是多方面能力合力的结果。这种能力本身的复杂性和不可量化,使得语用失误研究注定需要从多视野的角度,合认知、心理、社会等众多学科之力;而与之相关的教学活动,必定从传统的讲授为主,转向引导、帮助学习者在有意义的境脉下探究、积累、深入理解自己小世界的文化,关怀相联相异的多元世界文化。笔者也由语用失误的二分,联想到语用学和语言学其他领域的关系。研究的主体与客体,对象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我们习惯并执着于二分,固守一个平面,安心于非此即彼、泾渭分明,不意分类由最初理解整体的途径幻化为割据、固守的目标。而当我们醉心于各个类目的精进时,心中的大图景也逐渐模糊,终于失去了对整体的把握。就语言研究而言,我们在俯视、近观、解析研究对象的同时,也不能忘记置身其中,建构、塑造、阐释意义,使意义因这些创造性的活动得以生发、流转和传承的自己。在笔者看来,这也是语用学不同于语音学、音系学、形态学、句法学以及语义学的价值所在。

三、结语

需要补充的是,虽然现有语用失误研究较为集中于狭义的“跨文化”交际中本族人和非本族人的言语行为,主流文化及亚文化语内语用失误(包括口语与书面交际)以及非言语语用失误都同样值得深入探究。我们关注、研究语用失误,无关价值判断,也不是为了纠错,更不是为了根除差异,而是希望引导学习者以语用失误的表象为切入点,学会思考和探究其深层动因。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同情,在交际过程中,自觉地由“以己度人”逐步转化为认可差异、接纳不同,进而学会换位思考,得以入乡随俗。较之求同,这个世界更令人感念的,是存异的力量。关照差异,理解不同;同与不同,各得其所。帮助、引导学习者携着宽容的智慧自由生长,或许就是理想的教育最大的福音。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