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临床医学论文

双钢板固定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2015-07-25 09:2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要】 目的: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双钢板固定和锁定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并对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2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4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观察组患者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双钢板固定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其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双钢板固定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均能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但相对于双钢板固定方式,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方式骨折愈合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更短,其应用前景更加广阔。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双钢板固定; 锁定钢板内固定
  中图分类号 R683.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34-0026-02
  胫骨平台骨折常由高能量损伤导致,其关节面多粉碎严重,并且易累及胫骨干骺端甚至骨干部,也常伴随邻近部位的软组织损伤,属于比较复杂的骨折现象,这会导致患者胫骨形态出现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压缩、塌陷、劈裂,如果处理不当将影响膝关节的正常生理功能[1]。本文回顾性分析近年来实施双钢板固定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两种固定方式进行统计学分析与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5月-2012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4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其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21~77岁,平均48.3岁。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膝关节CT平扫及膝关节MRI以完成术前评估。Schatzker分型:Ⅴ型11例,Ⅵ型29例。骨折全部为新鲜骨折,合并胫骨干骨折6例,合并半月板损伤7例,合并副韧带损伤6例,合并前交叉韧带损伤5例,合并脑外伤6例。将4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双钢板固定治疗组)和观察组(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组),各2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术前准备 开放性骨折的患者均先行清创缝合术,并予以预防性抗感染治疗。术前所有患者均给予抬高患肢、消肿、石膏外固定和牵引等治疗,消除明显的移位、成角和旋转畸形。
  1.2.2 手术方法 (1)观察组20例首先选择膝前外侧与内侧做长约8~10 cm的双切口,将关节囊切开,使关节面显露,借助C臂机恢复关节面的平整,如果平台塌陷可在直视下撬拨使之复位;如果平台骨缺损,则自髂骨取骨植骨并填充,以此达到解剖复位。在确定胫骨恢复正常轴线后,使用克式针进行临时固定,通过C臂机确定复位满意后再放置L或T型锁定钢板于内侧平台,放置高尔夫锁定钢板在外侧平台,保证平台受到良好的支撑,将自攻锁定钉拧紧。(2)对照组首先选择在胫骨内侧及后内侧切口,“鹅足”纵行劈开后向前牵开,将内后侧的干骺端骨折线充分暴露,行解剖复位,以达到内侧柱力线的恢复,随后进行固定,钢板选取有限接触加压钢板。选取外侧髌骨旁入路暴露膝关节和胫骨外髁,在直视下使关节面恢复平整,通过C臂机确定关节面恢复后进行固定,钢板选择胫骨平台外侧支撑钢板。
  分组固定后,将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完全负重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
  1.3 疗效评价标准
  膝关节功能恢复按如下标准评分:关节稳定性占4分(不稳定0分);关节活动情况占4分(活动范围达100者为1分,伸直完全者为2分,屈曲完全者为1分);疼痛情况占2分(无疼痛2分,轻度疼痛1分,疼痛较重0分)。凡评分达9分以上者为优,达8分者为良,达7分者为可,达6分以下者为差。优良=优+良。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后优良率比较
  实施不同手术方式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6~10个月。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0.89,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恢复时间比较
  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及完全负重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致伤原因很多,但大多数情况下为暴力创伤引起,其临床表现也复杂不一,多表现为骨缺损、关节面塌陷移位,并伴有患者关节韧带、半月板、血管神经的严重损伤[2]。这些均决定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原则以恢复关节面平整、牢固固定骨折位置为主,并有利于半月板及韧带软组织的修复。
  为了防止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活动时其骨折块向后下方发生脱位,这需要后方进行抗滑钢板固定。辛力等对于部分后内侧移位的劈裂[第一论文网www.dylw.net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前后联合入路改良双钢板固定,效果确切。本研究中笔者在总结以往双钢板固定胫骨平台骨折报道的基础上,采用膝内侧切口充分显露胫骨内侧平台前内侧关节面,并进一步暴露后内方关节面及骨折端,对患者进行内侧支撑钢板加后内侧有限接触钢板固定治疗。双钢板固定可以充分暴露胫骨内侧平台,兼顾前、后部骨折,同时进行有效的固定及复位。在患者的后内侧切口加用防滑钢板不仅可以对后内侧骨块进行复位固定,同时可增加内侧干骺端的支撑,更有效对抗患者行动时的内翻及轴向应力,大大提高固定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3]。
  锁定钢板螺钉目前临床应用越来越多,它具有内支架的结构,稳定性好,可获得对关节面的良好支撑,且螺钉被锁定,不易拔出,对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很少发生内固定失败。锁定钢板螺钉因其特殊的解剖构形,以及解剖复位加压固定的方法,有利于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可对患者关节面进行有效的支撑,螺钉与钢板形成了一种框架结构,遵循了BO原则。据文献[4-5]报道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骨折愈合时间短,固定稳定牢靠,临床效果好,手术后患者能够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本研究中笔者对复

[1] [2]  下一页

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分别进行锁定钢板内固定和双钢板固定治疗,并对两种固定方式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双钢板固定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70%,锁定钢板内固定组6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骨折愈合时间及完全负重时间上,锁定钢板内固定组短于双钢板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锁定钢板内固定和双钢板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骨折愈合时间及完全负重时间比双钢板固定治疗更短,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钱志松,邓仲元,黄山虎,等.双钢板内夹板式内固定治疗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8,23(6):519-520.
  [2]贾其余,郑曙翘,阎红旗.双切口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2007,10(3):271-272.
  [3]陈一心,王 俊,熊 进,等.双钢板或外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2007,10(5):426-427.

上一页  [1] [2]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