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儿科学论文

血清降钙素原对儿童发热性疾病的诊断的问题和

2015-07-23 10:5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发热性疾病是儿童常见病,其鉴别诊断历来受儿科关注。其病因及病原学的早期鉴别对儿童的早期治疗及预后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感染与非感染疾病的鉴别、病毒感染与细菌感染或支原体感染的鉴别对于早期是否应用抗生素药物治疗,意义重大。炎性指标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外周血白细胞(WBC)的检测在儿童发热性疾病诊断中的作用引起了广泛重视。本试验针对150例发热儿童,进行这3项指标的检测,旨在探讨降钙素原在儿童发热性疾病中的诊断意义及抗生素药物的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2年5月-2013年5月本科收治的发热患儿150例,其中男80例,女70例;年龄1~14岁;入院时发热时间1~10 d,平均4.5 d。入院时全部进行PCT、CRP及WBC检测。患儿分为两组:细菌感染组60例,包括细菌性肺炎34例,化脓性扁桃体炎18例,化脓性脑膜炎3例,败血症5例;非细菌感染组90例,包括毛细支气管炎50例,支原体感染12例,病毒性肠炎28例。抽取非发热性疾病患儿40例儿童的血样作为对照组进行PCT、CRP及WBC检测。其中发热患儿中入院即应用抗菌素者78例。
 1.2 方法 受试对象在入院前均进行外周血WBC检测。入院当天抽取静脉血2 mL用于检测PCT及CRP。PCT测定采用化学发光法,CRP采用免疫比浊法,均为定量指标。正常人血清PCT值<0.1 μg/L,以≥0.5 μg/L为阳性。CRP正常值为0~10 mg/L,以≥10 mg/L为阳性。外周血WBC正常值为(5~12)×109/L。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9.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细菌感染组外周血WBC数较对照组明显升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与非感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细菌感染组CRP值明显升高,与非细菌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非细菌感染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细菌感染组PCT值与非细菌感染组、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非细菌感染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三组炎性指标的检测结果比较(x±s)
  组别 WBC
  (×109/L) CRP
  (mg/L) PCT
  (μg/L)
  细菌感染组(n=60) 16.37±4.60△ 18.07±10.67△* 2.54±2.24*#
  非细菌感染组(n=90) 11.62±5.13* 8.23±2.49 0.11±0.05
  对照组(n=40) 7.09±1.88 5.01±2.84 0.09±0.05
  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非细菌感染组比较,P<0.05
  3 讨论
  在儿科临床中,发热是儿童最常见的症状,多数由感染引起,而病毒感染占据首位,细菌感染也不乏少数。因此,临床治疗中,细菌与病毒感染的早期鉴别对患儿意义重大。本研究中,150例发热患儿在入院时有78例患儿外周血WBC数明显升高,且中性粒细胞数也明显升高,入院时即用抗生素治疗。在回顾性分析中发现,只有60例患儿为细菌感染,抗生素使用率明显高于实际需要的应用频率。在研究中发现,细菌感染组与非细菌感染组患儿外周血WBC数并无明显差异,因此,单纯外周血WBC数并不能用来准确判断是否为细菌感染。所以,快速、简便的方法来鉴别细菌与病毒的感染显得尤为重要。
  CRP是急性时相蛋白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炎症反应的重要标志,主要由肝脏合成,具有激活补体系统和促进粒细胞及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参与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
  因此,在明确细菌感染后,需应用足量的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在本资料中,笔者也发现,单纯通过外周血WBC及CRP检测,很难进行病原学的鉴别诊断。而通过联合PCT的检测能够大大提高细菌和病毒的鉴别诊断率,从而减少抗生素的滥用。有资料表明,PCT组抗生素处方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抗生素使用水平比对照组低25.7%~38.7%。
  单纯的外周血WBC检测,很难进行病原学的判断,联合CRP和PCT的检测,有助于对儿童发热性疾病的诊断,能够进一步区分是否为细菌感染及感染的严重程度,大大提高细菌检测的阳性率,并结合患儿的临床表现,指导临床是否选用抗生素及应用时间,从而减少抗生素的滥用,提高患儿的治愈率,减少医学资源的浪费。综上所述,联合应用外周血WBC、血清PCT及CRP对儿童发热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抗生素的应用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瑾,张蓉,邵肖梅.降钙素原在新生儿感染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儿科杂志,2005,23(2):105-107.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