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临床医学论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期降钙素原与A

2015-07-28 18:1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发病率及病死率高。COPD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AECOPD)可导致肺功能的迅速恶化,住院治疗费用占整个疾病花费一半以上,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1]。下呼吸道细菌感染在AECOPD中的作用已得到证实。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降钙素的前体激素,健康人血清中含量极低,作为一种全身炎症反应的指标,与感染和脓毒症的相关性很好,已经被推荐用于细菌感染性脓毒症的诊断、分层和预后评估[2-3]。然而,评价PCT与AECOPD患者预后方面的研究极少。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系统(APACHE Ⅱ)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普遍应用的危重症患者评分系统[4]。因此,本研究将AECOPD患者基于APACHE Ⅱ进行分组,检测其血清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计数(WBC)和血乳酸水平,研究各组间差异,探讨PCT与APACHE Ⅱ及各指标的相关性及评估预后的可行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入住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急诊科的AECOPD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3例,女性35例;年龄 (77.9±7.3)岁。存活74例,年龄(77.6±7.4)岁;死亡14例,年龄(79.6±6.5)岁。AECOPD诊断符合2007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COPD学组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疗指南》诊断标准[5]。排除标准:合并肺栓塞、充血性心力衰竭、气胸、慢性肾衰竭长期透析、入选前4周内应用过抗生素、呼吸系统以外的部位存在细菌感染,住院时间不足24 h者。研究期间多次住院患者仅收集第1次住院数据。全部研究对象均获知情同意。
  1.2 研究方法
  采用前瞻性设计。根据患者入院后24 h内临床表现最严重时的实验室资料进行APACHEⅡ评分,并根据APACHEⅡ评分将患者分为3组:APACHEⅡ评分>20分为高危组;APACHEⅡ评分10~20分为中危组;APACHEⅡ评分<10分为低危组。所有患者入院后24 h内采静脉血检测PCT、hs-CRP、WBC和血乳酸,比较各组间的差异,并研究PCT与APACHEⅡ评分、hs-CRP、WBC和血乳酸之间的相关性是否存在差异;将患者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两组间上述各指标的差异。
  1.3 实验室检测
  血清PCT测定,采静脉血4 ml,2000 r/min离心15 min,分离血清,置于-20 ℃冰箱中保存待测,采用免疫发光法测定,试剂盒由德国BRAHMS公司提供,严格按说明书操作。hs-CRP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 WBC、乳酸由检验科自动分析仪检测。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行正态分布检验,符合正态分布资料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 APACHE Ⅱ分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预后分组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非正态分布资料以中位数M(P25,P75)表示,APACHE Ⅱ分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预后分组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 检验。对PCT分别与APACHE Ⅱ评分、hs-CRP、WBC及乳酸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一般资料
  AECOPD患者共88例,根据APACHEⅡ评分,分为高危组17例,中危组60例,低危组11例;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74例,死亡组14例。各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住院天数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65例,其中有创通气20例、无创通气45例。
  2.2 高危组、中危组、低危组患者血清PCT、hs-CRP、WBC和乳酸的比较
  PCT在3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高危组PCT为(0.60±0.32) ng/ml,高于中危组(0.36±0.23)ng/ml(P<0.01)和低危组(0.24±0.19) ng/ml(P<0.01)。中危组和低危组P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hs-CRP在3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6),高危组hs-CRP为36.88(10.14, 47.16) mg/L,高于中危组15.00(3.64,30.33) mg/L和低危组14.77(4.35,15.80) mg/L。WBC在3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组间比较高危组WBC(11.26±4.53) ×109 L-1高于中危组(8.24±3.32)×109 L-1(P=0.002),但高危组与低危组及中危组与低危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6;P=0.075)。乳酸在三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但高危组乳酸(1.31±0.70)mmol/L高于中危组(0.96±0.52)mmol/L(P=0.019)。见表1。
  2.3 血清PCT与APACHEⅡ评分、hs-CRP、 WBC及乳酸的相关性分析
  PCT与APACHEⅡ评分和hs-CRP明显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69和0.2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CT与WBC和乳酸相关分析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系数分别为-0.037和-0.078,P=0.733和P=0.468)。
 2.4 存活组与死亡组各指标的比较
  死亡组的PCT、APACHEⅡ评分、hs-CRP和乳酸均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死亡组与存活组的WB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2),见表2。
  3 讨论
  PCT 是降钙素的前肽,由116个氨基酸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13 000的糖蛋白。正常生理状态下,由甲状腺C细胞产生,健康人血中PCT 质量浓度极低(< 0.1 ng /ml)。内毒素和细胞因子可以刺激、诱导PCT 的释放,当发生细菌感染和脓毒症等异常情况时,大部分由甲状腺以外的组织产生,PCT水平显著升高。室温下PCT体内外稳定性好,不被降解,不受体内激素水平的影响,且易被快速检测,故目前通常用它作为脓毒症的诊断生物学指标之一[6]。降钙素原急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组在呼吸道感染患者PCT水平的临床意义和处置建议中,将PCT>0.5 ng /ml作为很可能存在需要治疗的细菌感染并强烈建议使用抗生素[2]。Christ-Crain等[7]将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包括AECOPD患者)分为PCT指导治疗组(仅根据血清PCT质量浓度决定是否使用抗生素)和经验治疗组,结果显示,PCT指导治疗组使用抗生素的比例低于经验治疗组,而两组患者的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龙威等[8]的类似研究中也发现PCT指导治疗组的抗生素费用、住院费用和抗生素使用率均低于常规治疗组,而短期预后没有明显差异。以上这些都肯定了PCT在诊断和治疗下呼吸道细菌感染中的作用。常春等[9]的研究显示,尽管低于0.5 μg/L,但与稳定期

[1] [2]  下一页

相比,有细菌感染的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血清PCT水平显著升高,提示AECOPD患者血清PCT水平升高与细菌感染有关。Rammaert等[10]的研究提示PCT是AECOPD患者ICU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CT>0.24 ng /ml患者比PCT≤0.24 ng /ml患者的病死率明显升高。而APACHE Ⅱ评分系统是目前普遍应用的危重症患者评分系统。已有研究证实APACHE Ⅱ对AECOPD患者的预后有比较好的预测价值[11-12],但尚未有研究将PCT与APACHE Ⅱ的相关性进行评价。因此,本文探讨了PCT与APACHE Ⅱ的相关性以及PCT评估AECOPD预后的可行性。
  本研究结果表明, APACHE Ⅱ评分高危组(>20分)PCT为(0.60±0.32) ng/ml,明显高于中危组(0.36±0.23)ng/ml和低危组(0.24±0.19)ng/ml,PCT在3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高危组hs-CRP M(P25,P75)为36.88(10.14,47.16) mg/L,高于中危组和低危组,hs-CRP在3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乳酸在3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高危组乳酸(1.31±0.70)mmol/L高于中危组(0.96±0.52)mmol/L。将PCT与APACHE Ⅱ评分、hs-CRP、WBC及乳酸进行相关性分析后显示,PCT与APACHEⅡ评分和hs-CRP明显相关,PCT与APACHE Ⅱ评分的相关性更为明显。将AECOPD患者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结果显示死亡组的PCT、APACHE Ⅱ评分、hs-CRP和乳酸均高于存活组,其中PCT和APACHE Ⅱ评分的差异更为明显,提示可用来判断AECOPD患者的预后。
  Knaus等[13-14]的两项研究结果显示,ICU住院患者APACHE Ⅲ>80分和APACHE Ⅱ>20分的病死率分别为40%和75%。Connors等[15]也证实入院第3天的APACHE Ⅲ评分是6个月病死率的最重要的预测因子。APACHE Ⅱ评分通常用来评价重症监护室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而本研究证实入院24 h之内的APACHE Ⅱ评分同样适用于AECOPD患者预后的评价,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且与PCT的相关性好。APACHE Ⅱ评分越高,PCT值亦越高。PCT水平在APACHE Ⅱ评分高危组中的明显升高也反映了细菌感染的严重程度,提示AECOPD患者血清PCT水平升高与细菌感染有关,从而影响了患者的预后。APACHE Ⅱ评分中危组和低危组PCT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提示存在细菌定植。
  乳酸作为细胞无氧代谢的标志,用来衡量机体的氧代谢和组织灌注状态。研究表明,乳酸持续升高与APACHE Ⅱ评分密切相关,通常被用来评价重症感染和脓毒症的严重程度和预后[16]。本研究发现高危组乳酸高于中危组,死亡组的乳酸水平虽仅轻度升高,但与存活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是一个独立的预测因子,可能与严重动脉氧供不足引起的组织缺氧有关。但PCT与乳酸无明显相关性。hs-CRP水平的差异进一步证实了COPD是一累及全身炎症性疾病。
  综上所述,AECOPD患者PCT与APACHEⅡ评分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是判断AECOPD预后的敏感指标。但因本研究只检测了入院24 h之内的PCT,未进行连续检测,故未能发现PCT对抗菌治疗的指导作用及对预后的影响,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Sullivan SD, Ramsey SD, Lee TA. The economic burden of COPD[J]. Chest, 2000,117(2 Suppl): 5S-9S.
  [2] 降钙素原急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组. 降钙素原(PCT)急诊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2, 21(9):944-951.
  [3] Giamarellos-Bourboulis EJ, Tsangaris I, Kanni T, et al. Procal citonin as an early indicator of outcome in sepsis: a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J]. J Hosp Infect, 2011,77(1):58-63.
作者单位:100191 北京,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急诊科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3年3月第22卷第3期Chin J Emerg Med,March 2013,Vol.22,No.3

上一页  [1] [2]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