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科论文>三农问题论文

读上博楚竹书《从政》甲篇“ 则亡新”札记

2015-10-05 15:0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从政》甲篇第八简云:“则亡新”  。张光裕先生考释云:“‘  ’即”‘怲’。‘新’读为‘亲’。《说文 ‧ 心部》:‘怲,  也。’《诗‧小雅‧ 頍 弁》:‘未见君子,忧心怲怲。’毛传:‘怲怲,忧盛满也。’”

 

   对於“  ”字的考释,学者颇有异辞。周凤五先生云:

   

“  怲则亡亲”,整理者引《说文》“怲,忧也”与《诗‧小雅‧頍弁》“未见君子,忧心怲怲”为说。但,何以君子心中烦忧,人民就不亲附?这点似乎费解。其实,此字可以读为“梗”。《方言‧二》:“梗,猛也。”《广雅‧释诂》:“梗,强也。”简文是说,为政如果刚猛强悍,人民就不亲附。

   

案: “怲”字古音帮纽阳部,“梗”字见纽阳部,二字韵部虽同,但声纽相去甚远。此外,“梗”训为“猛”或“强”,在传世文献中,从没有用来形容治道,也从没有与“人民”并提。因此,读“怲”为“梗”,解为“为政刚猛强悍”,似缺乏文献上的证据。

   

   除周先生外,徐在国先生也提出新的说法,徐氏说︰

   

《从政甲》第八简“  怲则亡新(亲) ”。原书作者训“怲”为忧。我们怀疑“怲”字当读为“妨”。楚简“病”字或从“方”声。《说文》“仿”,籀文或从“丙”声。“枋”又作“柄”。《仪礼‧士昏礼》:“皆南枋。”注:“今文枋作柄。”《礼记‧礼运》:“以四时为柄。”《释文》:“柄本又作枋。”因此,“怲”字可读为“妨”。《说文》:“妨,害也。”《左传‧隐公三年》:“且乎贱妨贵、少陵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所谓六逆也。”孔颖达疏:“妨,谓有所害。”简文“妨则亡(无)新(亲)”意为伤害则失去亲近。

   

徐氏读“怲”为“妨”,在声韵上没有问题。不过,从大旨看,解“妨”为“伤害”,似与下文“罚则民逃”之义相重,恐非。

   

   此外,陈剑先生读为“猛”,陈氏云︰

   

“猛”原作从心从“丙”的繁体(加“口”旁)形,“丙”与“猛”音近可通。“猛”即“威而不猛”之猛,《左传‧昭公二十年》云︰“大叔为政,不忍猛而宽。……仲尼曰︰‘善哉﹗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可与简文讲“从政”的“猛则无亲”参读。

   

考“猛”字古音明纽阳部,与“怲”字之帮纽相距较远。  

   

   案:张光裕先生释“怲”为“忧”,其实不一定有问题。忧也有许多种不同的情况,如果是忧国忧民、忧公忘私,人民不会不亲附。但如果在上位者终日忧虑不安、忧愁恐惧,其下属便很容易对他失去信心而不亲附。不过,细审“怲则亡亲”上下文所说的“七几”,如“狱则兴”、“愄(威)则民不道”、“罚则民逃”等,其中的“狱”、“愄”、“罚”,均属於相当具体的 政治 措施及手段,而“忧”则属於内心的状态,似与其他几项不符。但与其释“怲”为“梗”、“妨”、“猛”,似不如读之为“迫”。《淮南子‧原道》云:“昔在冯夷大丙之御也”  ,高诱注:“‘丙’,或作‘白’。” [10] 而枚乘《七发》《文选》李善注引《淮南子》此文,“大丙”作“太白” [11] ,是“丙”声与“白”声古通之证。案“怲”古音帮纽阳部,“迫”并纽铎部,二字帮纽双声,阳铎对转。因此,读“  ”为“迫”,在音韵上没有问题。

   

《说文‧人部》:“促,迫也。”  [12] 《广雅‧释诂一》:“迫,急也。” [13] 是“迫”字有“促迫”、“急迫”之义。本文“迫则亡亲”,可能谓为政急迫,则人民不愿亲附。《管子‧正世》篇云:“制民急则民迫,民迫则窘,窘则民失其所葆。” [14] 人民一旦“失其所葆”,必然产生离异之心。因此本文作者,主张为政宽缓。同篇第五简云:“五德:一曰  。 ” [15] 又第五至第六简云:“  (君子)不  则亡(无)  颂(容)百眚(姓)。 ” [16] 又《容成氏》第六简形容帝尧为政“甚缓而民备(服)” [17] 。“宽缓”之与“促迫”,义正相反。可见读“  ”为“迫”,实与上下文文义密合,可备一说。

  

参马承源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 )页 222 。

同上,页 223 。

参周凤五〈读上博简楚竹书《从政(甲篇)》札记〉,简帛 研究 网( 03/01/10 ), http://www.bamboosilk.org/Wssf/2003/zhoufengwu01.htm 。

参《陆志韦语言学着作集(一)》(北京︰中华书局, 1985 )页 229 ,帮、见二纽在《说文》谐声仅二见。

同上。

同注1。

见陈剑〈上博简《子羔》、《从政》篇的拼合与编连问题小议〉,简帛研究网( 03/01/09 ) http://www.bamboosilk.org/Wssf/2003/chenjian02.htm 。

参《陆志韦语言学着作集(一)》页 230 。

见《淮南子》(台北︰艺文印书馆, 1974 )页 9 。

[10]  同上。

[11]  见《文选》(北京︰中华书局, 1977 )页 483 。

[12]  见《说文解字诂林》(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 1970 )页 3603b 。

[13]  见《皇清经解》(台北︰复兴书局, 1961 )页 7725 。

[14]  见《管子》(《四部丛刊》本)卷 15 页 10b 。

[15]  同注1,页 219 。

[16]  同注1,页 219-221 。

[17]  同注1,页 254 。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