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科论文>三农问题论文

读上博楚简(二)札记 (壹)

2015-10-05 15:0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于 2002 年 12 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正式出版,企盼已久的材料终于陆续公布,关注者纷纷撰文讨论,仅发表于《简帛 研究 》网站上的文章春节前就有 40 多篇,其速度之快,参与讨论的年轻学者之多,可以说是空前的。我从网上看到论文后才托谢维扬、朱渊清教授购买,所以得到此书甚晚,春节后浏览一过。

读罢此册,深感上海博物馆抢救回来的这些材料是多么重要!整理者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不仅竹简文字经过放大处理后更加清晰可辨,方便读者,而且相关考释多很精到。由于竹简包含的 内容 甚为丰富,涉及面广,疑难 问题 多,整理者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大家参与讨论的意见正好作了很好的补充。可见,学术讨论的方式、手段及传播,已进入了一个飞跃的阶段,形势喜人,也咄咄逼人。《简帛研究》网站为促进学术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功不可没。

我对楚简很感兴趣,由于工作的关系,近些年没有过多的时间来专门研究有关内容,甚为遗憾。看到的问题,有的已见于网上发表的文章,较难的问题一时还难以弄清楚。故下面仅仅列出几条阅读中感觉还可以议论的文字,供大家 参考 。 [i]

一、  子夏曰:“其才  也, 矣,厷矣,大矣。”   《民之父母》简九

   字左从言,右上从午,午下从又,整理者疑为“许”繁文字,义为听。又云或释为“设”,义为陈设,义也通。  字释为“败(快)”。 [ii]

此句今本《孔子闲居》作“言则大矣!美矣!盛矣!”刘信芳据此认为“许”与今本“言”对应,疑读为“语”。 [iii] 李锐也有类似的看法。 [iv] 何琳仪主张与今本对应“败”可读“美”。 [v]

全按:“许“字右下从又,与战国文字“作”字从又类似, [vi] 释为“许”是正确的。与今本对应读为“语”,指的是孔子所说的言语,不无道理。揣摩文义,我们以为“其在许也”,也可能相当于今本《孔子闲居》中记述子夏几次提问孔子回答后的转折语“既得而闻之矣”句,表示听信、明了。“其”字也许代表了孔子的言语,为代词。这一句式,如同《礼记·礼器》:“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其”代表的是陈述的“礼”。《孟子·梁惠王上》:“则王许之乎。”赵氏注:“许,信也。”败字右旁上部与一般的攴形上部有别,但也不是“媺”字所从,值得注意,然据今本释为“败”,义为“美”,文义顺畅。此句似可译为,子夏说:“您说的这些道理令人信服,真是完美、充分、伟大呀!”

二、孔子    《民之父母》简十

   此处“孔子 ”的“ ”字下部不很清晰,整理者作了摹写,释为“曰”。

   全按:此字是“于”字,对照后面的简 11 “ ”就清楚了,只是下部竖丿墨迹脱落。曰,匣母月部。于,匣母鱼部。以“于”为“曰”,典籍似未见。此当类似于典籍“曰”或作“粤”。

三、内 (恕) (巽)悲    《民之父母》简十一

   此句今本《孔子闲居》作“内恕孔悲”。 对应的字为“孔”。整理者疑为“巽”字,引《说文》“巽,具也”作解。扬泽生认为此字释为“巽”是对的,怀疑应该读作“洵”。 [vii]

    全按:此字上部虽与“巽”字类似,但下部不同。我们怀疑是“皆”字异体。其形与皆下部相同,上部只是并列的人形变为并列的卩形,其义相近。皆字上部人下加饰笔,见包山楚简 270 、 273 等。皆,见母脂部。孔,溪母东部。声母同属牙音。郑注;“孔,甚也。”整理者引孔颖达疏:“内恕孔悲者,初则亲族之内悲哀其处,近也;二则施及四国所被,远也;三则以畜万邦,皆为孝也;四则纯德孔明,益甚也;五则施于子孙,垂后世也。”《十三经今注今译》:“恕:指推己及人。悲,指恻隐之心。”此句译为“无服的丧事,由自己的内心推广到他人。” [viii] 典籍孔、皆有广大、遍布”之义。《老子》“孔德之容”。注:“孔,大也。”《诗·丰年》:“降福孔皆”。郑注:“皆,遍也。”二字音义相近,或可假借。巽、皆音义也比较相近,或许此字一体二形兼而有之?赖人寻味。

   四、又(有)吴(虞)是(氏)之乐正之子也    《子羔》简一

   从宀从占,整理者认为从占声,即乐官质,与夔也应视为一音之转。 字从宀从卉,整理者认为是“占”之父,古籍未详,待考。

   陈剑重新拼接断句,去掉之间的逗号,前后作为一句 [ix] 。曹建国认为“陈说至确”。并进一步认为“占卉”即“质夔”,也就是舜的父亲瞽叟。 [x] 我们怀疑 E 似可直接释读为“瞽叟”。理由

1,    形宀下所从的“占”,有可能是“贵”省。郭店楚简《语丛》四的 25 简“贵”就从“占”。贵,见母物部。夔,群母脂部。瞽,见母鱼部。三字音近。

2,     从宀从卉的“卉”可以释读为“草”,宀下所从与同篇简五“草茅之中”的“草”形完全相同。草,清母幽部。叟,心母幽部。草、叟二字音近。“卉”本是草的总称,但当时有可能二屮、三屮不别,故均可释读为“草”。

3,     郭店楚简《唐虞之道》简九的“瞽寞”之瞽从宀从瓜,寞字从宀从莫,构形与类似,只是宀下所从的声符各别。

当然,这只是大胆作的推测,不敢肯定,聊供关心这一问题的学者考虑。

近日上网看到扬泽生文,与拙见不谋而合,但其论述较详,读者可以参阅。 [xi] 由此牵涉到的有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理顺。

五 、则 众    《从政》甲简八

整理者认为  从水,其右旁有异於“西”,释暂缺。周凤五认为右旁从“舟”,可以读为辀张、譸张训“诳也”,为政者如果欺诳不实,就会失去民心。 [xii] 王中江据《左传·襄公》十八年“社稷之主不可以轻,轻则失众”,释  为“轻”。 [xiii] 何琳仪认为  右旁为“西”字无疑,洒当训“散”或“播”。 [xiv]

    全按:战国文字“西”与“卤”每每混同,不易区分。如 包山楚简的△(盬)、盐等字,所从的“卤”有的就与“西”字写法一模一样。 [xv] 因此,  就是“卤”字,见于《玉篇》、《集韵》。卤即 卤。《尔雅·释言》:“ 卤,苦也。”《汉书·沟洫志》注苏林引作 卤。卤字已见于金文。 [xvi] 《庄子·则阳》记长梧封人问子牢曰:“君为政焉勿卤莽,治民焉勿灭裂。”疏:“卤莽,不用心也。灭裂,轻薄也。夫民为邦本,本固则邦宁,唯当用意养人,亦不可轻尔搔扰。封人有道,故戒子牢。” [xvii] 这段文字可以与简文相互印证。释  为卤当无疑问。

六 、 先王之游,道不奉  ,王者亦不大    《子羔》简七

  字整理者只作隶定,未释。安徽大学诸位有讨论,或认为从四从皿读作“驷”,或认为可能是从四从益,或疑读为“监”。 [xviii] 李锐认为从四从皿,柶与觯通,疑读为觯。 [xix]

    全按: 上部与“四”有别,所谓“四”下两丿并非与其相连,释读为“觯”文义可通,然却不宜释从“四”。仔细琢磨,所谓“四”下从“益”的意见可能是正确的。“益”字皿上少一小画当是因空隙太小之故。益上疑从贝省, [xx] 也许“八”就是“贝”下与“益”上部分的共用笔画,似可释作从贝从益的賹,读为镒。益(镒)本来是金属称量货币单位(重量)名,如包山楚简贷金简中的贷黄金多少“益”便是,这里泛指货财。这种句子,类似于“奉之以玉帛”(《左传·庄公 22 年》),“奉束帛匹马”(《仪礼·觐礼》),楚人和氏得玉璞“奉而献之厉王”(《韩非子·和氏》),燕国之相子之“使人遗苏代金百镒”(《韩非子·外储说右下》),“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谨奉千金以币从者”(《庄子·说剑》)等。此句可能是说先王外出巡守,沿途没有奉献货财的,说明当时 社会 风气很正,圣人就是受命的普通老百姓,与下面“孔子曰舜其可谓受命之民矣”相照应。

   字书从贝从益的賹字,见于《广韵》,云“记人物也”。《集韵》、《类篇》作“记物”。古文字有从贝从 △(嗌之古文) 之字,学术界一般均释读为“賹”,见于齐国圜钱及楚国铜量、包山楚简、郭店楚简等材料,与黄金货币的賹(镒)不是一字,应当释为别字(这里暂不作讨论)。 [xxi] 如此释不误,则与黄金称量货币有关的益,或可从贝作賹。简文是东周时期记述“先王”之事,所记之“賹(镒)”名则为东周的用语,非谓尧舜时期即有这种称谓。

至于 字,从水从弁,可释读为“弁”,为喜乐之义。《诗·小雅·小弁》:“弁彼鸒斯。”毛传:“弁,乐也。”是假弁为“盘乐”字。 [xxii] 此句是说出游的先王也不贪图享乐。《韩非子·十过》记述“昔者齐景公游於海而乐之。”颜涿聚曰:“君游海而乐之,奈臣有图国者何?君虽乐之,将安得。”于是齐景公接受了颜涿聚的批评意见。   

   整理者引述《管子·戒》及《晏子春秋·问下四》中有关“先王之游”的内容来理解此句的意思,无疑是正确的。如果引全《晏子春秋·问下四》的内容则更有说服力。现补引后段

······“今君之游不然,师行而粮食,贫苦不补,劳者不息。夫从南历时而不反谓之流,从下而不反谓之连,从狩而不归谓之荒,从乐而不归谓之亡。古者圣王无流连之游,荒亡之行。”公曰:“善。”命吏计公掌之粟,藉长幼贫氓之数。吏所委发廪出粟,以予贫民者三千锺,公所身见癃老者七十人,振赡之,然后归也。 [xxiii]

注    释  

[i]  需要说明的是,讨论涉及的文章主要见于《简帛 研究 》网站,限于资料,其他刊物所发表的有关论着笔者未能读到。

[ii]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 167 页,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 年 12 月。

[iii]  刘信芳《上博楚竹书试读》,见《简帛研究》(03/01/09), http://www.bamboosilk.org/Wssf/2003/liuxinfang01.htm

   又见程燕《上海楚竹书(二)研读记》,《简帛研究》 (03/01/13), http://www.bamboosilk.org/Wssf/2003/chengyan01.htm

[iv]  李锐《上博馆藏楚简(二)初札》,《简帛研究》 (03/01/06), http://www.bamboosilk.org/Wssf/2003/ lirui01.htm

[v]  何琳仪《沪简二册选释》,《简帛研究》 (03/01/14), http://www.bamboosilk.org/Wssf/2003/helinyi01.htm

[vi]  可 参考 汤余惠主编《战国文字编》 183 页,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1 年 12 月。

[vii]  扬泽生:《上海博物馆所藏竹书(二)补释》,《简帛研究》 (03/02/15), http://www.bamboosilk.org/Wssf/2003/ yangzesheng02.htm

[viii]  岳麓书社, 1994 年本 952 页。

[ix]  陈剑《上博简「子羔」、「从政」篇的拼合与编连 问题 小议》,《简帛研究》 (03/01/08), http://www.bamboosilk.org/Wssf/2003/chenjian01.htm

[x]  曹建国《读上博简「子羔」札记》,《简帛研究》(03/01/12), http://www.bamboosilk.org/Wssf/2003/ caojianguo01.htm

[xi]  扬泽生:《上海博物馆所藏竹书(二)补释》,《简帛研究》 (03/02/15), http://www.bamboosilk.org/Wssf/2003/ yangzesheng02.htm

[xii]  周凤五《读上博楚竹书「从政(甲篇)」札记》,《简帛研究》 (03/01/10), http://www.bamboosilk.org/Wssf/2003/zhoufengwu01.htm

[xiii]  王中江《「从政」重编校注》,《简帛研究》 (03/01/16), http://www.bamboosilk.org/Wssf/2003/ wangzhongjiang02.htm

[xiv]  何琳仪《沪简二册选释》,《简帛研究》 (03/01/14), http://www.bamboosilk.org/Wssf/2003/helinyi01.htm

[xv]  可参考黄锡全《卤刀新考》,收入《先秦货币研究》,中华书局, 2001 年。林沄《读包山楚简札记七则》,《江汉考古》 1992 年 4 期。

[xvi]  容庚《金文编》 766 页,中华书局, 1985 年版。

[xvii]  据新编诸子集成《庄子集释》 897 页,中华书局, 1985 年本。

[xviii]  程燕《上海楚竹书(二)研读记》,《简帛研究》 (03/01/13), http://www.bamboosilk.org/Wssf/2003/chengyan01.htm

[xix]  李锐《读上博简「子羔」札记》,《简帛研究》 (03/01/10), http://www.bamboosilk.org/Wssf/2003/lirui02.htm

[xx]  战国文字贝及从贝之字,可参考汤余惠主编《战国文字编》 396 - 410 页,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1 年。

[xxi]  可参考汤余惠主编《战国文字编》 408 页,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1 年。黄锡全《先秦货币通论》 313 页,紫禁城出版社, 2001 年。

[xxii]  可参考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与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覍。

[xxiii]  引自新编诸子集成《晏子春秋集释》 241 页,中华书局, 1982 年本。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