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薯蓣科研究论文

2023-03-08 17:4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薯蓣科研究论文

在植物化学成分的分离、结构、化学修饰、合成和应用的研究工作中有较多发现,先后发表植物化学论文210多篇其中SCI收录40篇,发现植物新化合物340个,其中有6个新类型。近10多年来在国际上率先开展了石竹科等植物环肽的研究,可能成为植物化学研究中一个新领域。周俊鉴于中药多用水煎剂,故率先用近代技术在国内系统开展药用植物水溶性成分配糖体的研究。三萜配糖体:1982年周俊、伍明珠、田中治等报告中药三七中三七皂苷多种新配糖体的结构,为国内人参皂苷方面的最早化学研究;其后杨崇仁与他发表人参属植物皂苷方面论文16篇。1992~1994年指导博士生谭宁华等运用化学转化和酶解等手段研究了九子参中难度较大的带芳酰基糖链的复杂三萜配糖体结构。C21甾体及其配糖体:1980年周俊、杨崇仁、杨仁洲发表通光藤苷元甲、乙及丙的结构,并提出三者相互转化的机制。1982~1983年发表杯冠藤的C21甾体配糖体研究;他和张壮鑫等发现中药白薇中存在新型C21甾体的配糖体。在萝摩科C21甾体苷方面发表论文11篇。C27甾体及其配糖体:1965年周俊、吴大刚发表国产薯蓣科及龙舌兰科甾体皂苷元的研究;后在C27甾体及其配糖体的研究方面已发表论文12篇,他负责有陈昌祥参加的重楼属植物的活性皂苷成分研究,发现了重楼中偏诺皂苷结构(“宫血宁”有效成分)的糖联结形式与活性相关。

有关药用植物学的论文怎么写

谈药用植物学的实践教学改革
赵宜红,李寅超
(郑州大学药学院,河南郑州 450001)
摘要:对药用植物学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探索,改进传统验证性实验,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重视野外实
习,并在实验教学中增加自由开放型实验,旨在提高药用植物学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药用植物学; 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805(2007)12-3148-02

  在药用植物学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和野外实习是药用植物
学的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其教学要求既涵盖实验教学和野外
实习的一般原则,又要突出药用植物学的学科特点[1]。本文结
合自身教学工作实践和文献报道,就如何提高药用植物学实践教
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性,以及在实验教学中如何
进行自由开放型实验室初步尝试,谈谈自己的见解。
1 改进传统实验教学方法,确保教学质量
1. 1 传统的实验教学传统的药用植物学实验内容多为验证性
实验,在实验教学中采取的教学方法一般是带教老师介绍实验目
的、实验材料、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然后由学生根据实验材料,
按照实验内容、实验方法的描述验证学过的理论知识。虽然通过
教师的讲解,学生对实验内容和方法己经有了较详细的了解,并在实验过程中对学生实验操作也有较详尽而规范的要求和不断
的督导,但是学生因为缺少实验学习的能动性,在实验过程中大
多敷衍了事、照本宣科,不去分析实验的机理,不去探讨实验中的
问题,使实验教学的质量在教学活动中大打折扣。
1. 2 传统实验教学方法改进为了配合药用植物学的教学改
革,对药用学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要进行一些必要改革。
在实验内容方面,可以把实验内容分为四部分,即基本实验技术;
基础的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在实验教学方法方
面:对于不同的实验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目的是让学生能
积极主动的通过实验课的学习获取知识[2, 3]。
1. 2. 1 基本实验技术基本实验技术是指一些基本的实验技能,
如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临时装片的制作、生物绘图技术、显微化学
方法以及实验室常用药品、试剂、染液等的配制,玻璃器皿的洗涤
方法等等,这些基础性的实验技术,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能熟练掌
握,并在期末的实验考核中能有所反映。实验教学方法就采用传
统的教师先讲授,然后学生进行验证的教学方法。
1. 2. 2 基础的验证性实验以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为目的,
通过药用植物学中的经典实验和观察性实验,使学生掌握基本的
实验方法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如植物细胞的基本形态与结构
观察;植物组织的主要类型及结构观察;植物营养器官和生殖器
官的结构观察等实验。这些实验按传统的教学方法虽然有利于
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但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不能调动学生进行
积极的思维,实验课显得枯燥,没有生机和活力。
如果我们尝试把“验证性”实验转变为“探索性”的实验,就
会有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如在实验教学方法上,采取让学生在
课前预习实验,上课时教师通过提问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对实验
要点和实验注意事项简要提示,留出较多时间让学生自己动手观
察,然后通过相互讨论来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最后由教师做
总结。对有些实验的材料,除了教师准备的实验材料外,鼓励学
生自己准备实验材料,如细胞、植物营养器官、生殖器官的观察、
分类学上的实验都可以通过鼓励学生自己准备实验材料,提高学
生学习积极性。同时在实验过程中,穿插徒手切片法、染色法、生
物绘图法等基本实验技能的培养。
1. 2. 3 综合性实验主要针对的是植物分类学的实验,以基本实
验技术和基础的验证性实验的技能为基础,变实验室单一观察的
方法为实验室与野外观察相结合的方法,把传统分类学实验设计
为以比较解剖和野外资源调查为主的综合实验。比如,先通过学
习让学生直观的认识不同类群的植物,总结各类植物的特征,然
后带学生到野外进行对比和扩展实验,巩固理论知识。如对裸子
植物、被子植物常见重要类群的特征和分布特点;校园常见物种
的鉴定,检索表的编制;某一地区的药用植物资源的调查;珍惜濒
危植物的调查等均可设计为综合实验。
通过综合性的实验,使学生既了解植物物种的多样性、植物
资源的丰富性,又增强学生保护植被,保护生态环境的决心。
1. 2. 4 探索性实验通过基本技能实验,基础实验和综合性实验
的训练,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植物学基础知识、操作和动手能
力,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实验室的具体情况确定几个研究
方向,让学生自己查资料,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经教师检查修改
后,利用野外实习和课外假日时间来完成实验的题目。通过探索
性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学生创造力和科研能力,为学生完成毕业论文和将来的自我发展
打下坚实的基础。
2 重视野外实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4~6]
2. 1 对生态环境的观察任何生物的生存都必须依托于一定的
环境,药用植物也不例外。野外实习首先要指导学生认识各种生
态环境。指出各类生态环境的特点,尤其指出重点考查的药用植
物的主要生态环境。
2. 2 对单株植物的观察在观察其形态后,要注重从植物的分类
学特征上进行观察,观察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器官。对于
一些当地特产的药用植物要重点观察药用部分器官的形态特征。
对于细部的观察可以在采集后整理标本时进行。
2. 3 培养学生的采集标本能力
2. 3. 1 对采集标本的选择药用植物的采集要特别注意其标本
的典型性和完整性。所谓典型性是指所采标本要具有明显的分
类特征,在同种植物中有较强的代表性。所谓完整性,是指整株
标本的根、茎、叶、花、果俱全,尤其要采带花的,因为花是鉴定种
类的主要依据。对于地下部分有突出特征的药用植物,如百合
科、薯蓣科等,应注意采集这此植物的鳞茎、根茎等,它们也是鉴
定物种的重要依据。遇到雌雄异株的植物,应分别采集雌、雄株。
草木植物的茎生叶和基生叶不同时要注意采集基生叶,如茵陈、
荠菜等。寄生植物采集时要把寄生全部或部分采下,并注明
关系。
2. 3. 2 采集的注意事项采集标本要注重质量,尽量减少野外
采集的数量,对于植物的产地、生活环境、性状、花的颜色、采集日
期等都要做详细记录,这对标本的鉴定和研究有很大帮助。一份

写山药的营养价值和功效与作用作文6oo字

薯蓣,通称山药。多年生草本植物,茎蔓生,常带紫色,块根圆柱形,叶子对生,卵形或椭圆形,花乳白色,雌雄异株。块根含淀粉和蛋白质,可以吃。基本信息种名:薯蓣(yù)别 名:山药、怀山药、淮山药、土薯、山薯、玉延。气味:(根)甘、温、平、无毒。《本草纲目》记载,薯蓣由于唐代宗叫李豫,为避讳而改为薯药,又因为宋英宗叫赵曙,为避讳而改为山药。山药是六味地黄丸的组成药物之一。生长习性喜光,耐寒性差。宜在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壤土中生长。忌水涝。地下茎为圆柱形,或者椭圆形。也可能因为生长地质不同而变形,肉质,肥厚。地理分布薯蓣,单子叶植物,10属650种,广布于全球的温带和热带地区,中国有薯蓣约80种。原产山西平遥、介休,现分布于中国华北、西北及长江流域的江西、湖南等地区。栽种者称家山药,野生白薯称野山药;中药材称淮山,淮山药、怀山药等。因其营养丰富,自古以来就被视为物美价廉的补虚佳品,既可作主粮,又可作蔬菜,还可以制成糖葫芦之类的小吃。中国主产于河南省北部,山东、河北、山西及中南、西南等地区也有栽培。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切去根头,洗净,干燥。中国栽培的山药主要有普通的山药和田薯两大类。普通的山药块茎较小,其中尤以古怀庆府(今河南焦作境内,含孟州、博爱、沁阳、武陟、温县等县)所产山药名贵,习称“怀山药”,素有“怀参”之称,为全国之冠。现国内有三个地方的山药已申请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一种是“铁棍山药”其产自河南焦作温县、孟州等地;一种是“陈集山药”其产自山东省菏泽市陈集镇,包括“鸡皮糙山药”和“西施种子山药”;一种为“佛手山药”,产地为湖北武穴;另外,江西瑞昌市南阳乡的山药最近也申请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另外,江西省南城县作为江西省最大的淮山种植基地、中国三大淮山生产基地之一,在2011年经国家农业部审核,准予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实施保护。主要品种山药的主要品种有薯蓣、参薯、褐色薯蓣、山薯、野山药、日本薯蓣,日本大和长予等。中药属性药材概述【来源】 该品为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干燥根茎。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切去根头,洗净,除去外皮及须根,用硫黄熏后,干燥;也有选择肥大顺直的干燥山药,置清水中,浸至无干心,闷透,用硫磺熏后,切齐两端,用木板搓成圆柱状,晒干,打光,习称“光山药”。【性状】该品略呈圆柱形,弯曲而稍扁,长15~30cm,直径1. 5~ 6cm。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有纵沟、纵皱纹及须根痕,偶有浅棕色外皮残留。 体重,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白色,粉性。 无臭,味淡、微酸,嚼之发粘。光山药呈圆柱形,两端平齐,长 9~18cm,直径1. 5~3cm。表面光滑,白色或黄白色。【鉴别】该品粉末类白色。【性味与归经】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功能与主治】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麸炒山药补脾健胃。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用法与用量】15~30克。【禁忌】该品养阴能助湿,所以湿盛中满、或有积滞、有实邪者不宜。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食用山药一般无明显禁忌症,但因其有收敛作用,所以患感冒、大便燥结者及肠胃积滞者忌用。【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功能效果《本草求真》:“入滋阴药中宜生用,入补脾肺药宜炒黄用。”“本属食物,气虽温而却平,为补脾肺之阴。是以能润皮毛,长肌肉,味甘兼咸,又能益肾强阴。”山药水提液能显著抑制Cu2 + 对γ 球蛋白的变性作用,表明具有抗关节炎的作用。山药水提液还可消除尿蛋白,对突变细胞具有抑制产生的作用。1、补中益气:铁棍山药因富含18种氨基酸和10余种微量元素,及其它矿物质,所以有健脾胃、补肺肾、补中益气、健脾补虚,固肾益精、益心安神等作用,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有“健脾补益、滋精固肾、治诸百病,疗五劳七伤”之说。2、消渴生津:该山药有消渴生之功效:中医治疗虚劳消渴(糖尿病)处方中常有山药单味使用,或与其它药物合用,效果更佳。3、保健:由于鲜山药富含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和矿物质,可以防治人体脂质代谢异常,以及动脉硬化,对维护胰岛素正常功能也有一定作用,有增强人体免疫力,益心安神,宁咳定喘,延缓衰老等保健作用。4、养颜:元代脾胃专家李杲说:“治皮肤干燥以此物润之。“李时珍写到:“山药能润皮毛。“山药对滋养皮肤,健美养颜有独特疗效。5、铁棍山药特殊药理功能:山药中的铜离子与结缔组织对人体发育有极大帮助,对血管系统疾病有明显疗效,铁棍山药中的钙,对伤筋损骨、骨质疏松,牙齿脱落有极高的疗效,对冻疮、糖尿 病、肝炎、小儿泻泄、遗尿症、婴儿消化不良、溃疡性口腔炎、肺结核、妇女月经带下等患者也有很好的疗效,久用可耳聪目明,延年益寿。功效作用及吃法都说“冬吃萝卜夏吃姜”,那秋天又该吃些什么呢?10月8日的台湾雅虎健康网站推荐:不论男女老少,山药都是秋季最佳滋补食品。【全家】:为秋冬进补打基础。秋冬进补前吃点山药,更有利于补品的吸收。山药为补中益气药,具有补益脾胃的作用,特别适合脾胃虚弱者进补前食用。将山药、大枣20克、米(粳米、糯米各一半)熬成粥,就是很好的选择。【女性】:益气养血暖手脚。手脚发凉常对女性“情有独钟”。中医认为,手脚冰凉与体质虚弱有密切关系,而山药具有很好的补中、益气、养血作用,特别适合手脚发凉症患者。【男性】:防止“老胃病”复发。在“老胃病”病人中,有相当多属于溃疡病,而秋季是溃疡病容易发生或复发的季节。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山药中所含尿囊素有助于胃黏膜的修复。可用鲜山药制成山药扁豆糕、或小米山药糕,蒸熟后食用。【老人】:补益中气防感冒。山药具有健脾益气的作用,因此,多汗、反复感冒的气虚患者在秋季应该适度增加山药的摄入量。可以把山药炒食、蒸食、拔丝,也可以与大米、小米、大枣一起煮粥食用。【儿童】:防治腹泻好帮手。每年8—12月是小儿腹泻的多发季节,用山药粉治疗腹泻,比较容易被接受。具体做法为:将山药研细磨粉与米粉按1∶2的比例给患儿混合服用,每天喂食2—3次即可。营养分析1.健脾益胃、助消化:山药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是一味平补脾胃的药食两用之品。不论脾阳亏或胃阴虚,皆可食用。临床上常与胃肠饮同用治脾胃虚弱、食少体倦、泄泻等病症。2.滋肾益精:山药含有多种营养素,有强健机体,滋肾益精的作用。大凡肾亏遗精,妇女白带多、小便频数等症,皆可服之。3.益肺止咳:山药含有皂甙、黏液质,有润滑,滋润的作用,故可益肺气,养肺阴,治疗肺虚痰嗽久咳之症。4.降低血糖:山药含有粘液蛋白,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糖尿病,是糖尿病人的食疗佳品。5.延年益寿:山药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能有效阻止血脂在血管壁的沉淀,预防心血疾病,取得益志安神、延年益寿的功效;6.抗肝昏迷:近年研究发现山药具有镇静作用,可来抗肝昏迷。山药[薯蓣,大薯]的营养素含量(指100克可食部食品中的含量)热量(千卡)56硫胺素(毫克).05钙(毫克)16蛋白质(克)1.9核黄素(毫克).02镁(毫克)20脂肪(克).2烟酸(毫克).3铁(毫克.3碳水化合物(克)11.6维生素C(毫克)5锰(毫克).12膳食纤维(克).8维生素E(毫克).24锌(毫克).27维生素A(微克)3胆固醇(毫克)0铜(毫克).24胡罗卜素(微克).7钾(毫克)213磷(毫克)34视黄醇当量(微克)84.8钠(毫克)18.6硒(微克).55食用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1.适宜糖尿病患者、腹胀、病后虚弱者、慢性肾炎患者、长期腹泻者2.山药有收涩的作用,故大便燥结者不宜食用;另外有实邪者忌食山药。食物相克山药与甘遂不要一同食用;也不可与碱性药物同服。山药与猪肝。山药富维生素c,猪肝中含铜、铁、锌等金属微量元素,维生素c遇金属离子,则加速氧化而破坏,降低了营养价值,故食猪肝后,不宜食山药。山药与黄瓜、南瓜、胡萝卜、笋瓜。黄瓜、南瓜、胡萝卜、笋瓜中皆含维生素c分解酶,若山药同食,维生素c则被分解破坏。山药与海味。一般海味(包括鱼虾藻类)除含钙、铁、磷、碘等矿物质外,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山楂、石榴等水果,都含有鞣酸,若混合食用会化合成鞣酸蛋白,这种物质有收敛作用,会形成便秘,增加肠内毒物的吸收,引起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制作指导1.山药切片后需立即浸泡在盐水中,以防止氧化发黑。 新鲜山药切开时会有黏液,极易滑刀伤手,可以先用清水加少许醋洗,这样可减少黏液。2.新鲜山药切开时黏液中的植物碱成分易造成奇痒难忍,如不慎粘到手上,可以先用清水加少许醋洗。用加热的方法促使它分解,如用火烤或用稍热的水淋洗,过一会就没事了。千万不要抓痒,抓到哪里痒到哪里。3.山药质地细腻,味道香甜,不过,山药皮容易导致皮肤过敏,所以最好用削皮的方式,并且削完山药的手不要乱碰,马上多洗几遍手,要不然就会抓哪儿哪儿痒。食用油涂于手上可有缓解。4.好的山药外皮无伤,带黏液,断层雪白,黏液多,水分少。皮可鲜炒,或晒干煎汤、煮粥。去皮食用,以免产生麻、刺等异常口感。5.山药鲜品多用于虚劳咳嗽及消渴病,炒熟食用治脾胃、肾气亏虚。山药皮中所含的皂角素或黏液里含的植物碱,少数人接触会引起山药过敏而发痒,处理山药时应避免直接接触。山药不要生吃,因为生的山药里有一定的毒素。山药也不可与碱性药物同服。

周俊是谁啊?

周俊,曾用周岱,匡人等名。1932年2月5日生于江苏东台县富安镇里下河以东崔念乡吴家坝(现富东乡许灶村)的一个两代在农村设馆教书(私塾)的家庭,祖父在有钱人家设馆,伯父无子和父亲未分家,伯父在家设馆。父亲年轻时出外谋生,中华民国时期在家乡任过短期乡长,抗日战争时期他的父亲成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县参议员和乡拥军优属委员会主任。由于东台里下河以东当时是一个贫穷落后地区,周俊有兄弟五人,其家庭也仅能供其大哥一人读洋学堂,周俊从五岁起读家办私塾。1945年初,大哥高中毕业,回家设馆教书。周俊用一年半时间学了一些数学、历史、地理、英语。1946年秋由家庭及亲友筹集了一些钱赴国统区南通读中学,到达当晚就被巡夜警察以解放区“民兵”罪逮捕,关押一周后由大哥赴南通营救出狱,出来后几乎身无分文。1946年11月由表兄杜度和大哥周倜设法插班入江苏丹阳国立社会教育学院附属中学读初中二年级,这是他第一次读洋学堂。进校不久和家庭失去了联系,学习和经济都遇到极大困难,但周俊终于以坚强毅力和优异成绩于1948年夏完成初中学业,普通高中是无钱读了,只好读职业学校。1948年夏考取了三所职业学校,最后就读国立药专(现中国药科大学)的附设高级药剂职业科,从那时至今,周俊与药学结缘了54年。 1953年9月,调任华东卫生局保健委员会任司药。1954年夏,他认识到祖国建设时期不能只凭激情,决心再读书学科学,这一要求得到领导同意,同年9月他考入华东化工学院(现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制药工程专业。1957年冬他到内蒙赤峰制药厂,作麻黄碱生产设备改进的毕业实习。他通过车间劳动和大量化工计算,认为设备潜力远未发挥,为该厂工艺改进提供了依据,同年他和黄以诚用廉价原料代替昂贵试剂改进了甲硫氧基嘧啶(肥猪粉)生产工艺,被学校树为敢想敢做标兵。毕业时曾分他到中央一重要单位工作,但他却力争到边疆云南,从1958年9月起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从事植物资源和植物化学研究特别是药用植物资源和化学研究。四十三年如一日为药用植物资源和化学发展特别是西南地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958年到昆明时,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还不叫所,是北京中科院植物所的一个工作站,被分配到刚成立仅有8人工作的资源植物化学组。这年底周俊任该组学术秘书,不久工作站改成研究所,此组改名为野生植物资源研究室。1964年研究室改名为植物化学研究室。周俊一直是植物学家蔡希陶、吴征镒领导下这一研究室的实际学术负责人。“文化大革命”后,周俊先后任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副所长、所长,中国植物学会副理事长等学术团体职务,1990 年3月周俊辞去所有行政职务,集中力量进行植物化学的新领域和新方向的探索。 贡献 周俊领导其助手、学生系统地进行了中国山毛榉科、薯蓣科、人参属、重楼属、白前属、天麻属、乌头属及石竹科中10个属的酚类、甾体、萜类、配糖体、生物碱和环肽的植物化学研究,并将上述植物化学与植物亲缘系统及植物地理分布相结合,发现18个有应用前景或重要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天然药物研制成果已在生产上长期应用(如盾叶薯蓣的薯蓣皂素、秋水仙碱、天麻素和宫血宁),这些研究富有学术意义和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代表性研究工作有如下:1961年他和同事在推广木本粮油食品的实践中,根据对山毛榉科的淀粉、油脂和鞣质的分析结果,在《云南学术研究》5期发表了《植物体内有用物质积累和亲缘关系的探讨:鞣质在山毛榉科植物中的分布规律》,是国内正式发表的最早的植物化学分类研究论文,并收入冯国楣、周俊编著的《橡子》一书,这一成果被国内木本粮食植物书籍大量引用。1959年,国家急需合成甾体激素和避孕药原料薯蓣皂苷元(即薯蓣皂素)的国产原料。周俊等承担了这一任务。终于在1959~1963年完成国产薯蓣属植物皂苷元的化学成分及分布规律研究,首次发现盾叶薯蓣、正三角叶薯蓣和黄山药为合成甾体激素的理想原料。1962年他和吴征镒在上海有机化学所召开的一次天然产物化学讨论会上,首次提出薯蓣属根茎组是中国乃至世界寻找薯蓣皂苷元最有希望的一组,这一推断为长期生产实践证明,并在1964年获科学院优秀成果奖,1978年与江苏植物所等共获科学大会奖。1962~1964年完成秋水仙碱国产资源丽江山慈菇的化学和生产工艺研究,1973年这一成果为昆明制药厂接受投产。1975年周俊、伍明珠、杨崇仁、冯国楣、吴征镒发表《人参属的三萜成分及分类系统和地理分布的关系》研究,首次从化学上揭示三七与人参和西洋参的皂苷化学组成近似,在植物形态上人参、西洋参和三七的根茎是直立型根茎,化学成分不随地理分布而影响。而人参属的另一组植物,如珠子参、竹节参、羽叶竹节参的根茎为横卧型根茎,其皂苷的化学组成以齐墩果烷皂苷为主,药用价值低,化学成分、植物形态与地理分布有一定关系,这一研究成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药学界采用,澄清了人参属植物研究上的混乱,从而推动了三七及人参属植物的研究与开发利用。1978~1980年周俊、杨雁宾、杨崇仁相继发表天麻及同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天麻素合成研究5篇论文,合成的天麻素应用至今,其合成中间体活性更好。与上述研究类似,他在研究萝摩科牛皮消属C21甾体配糖体化学的基础上,与分类学家合作,提出牛皮消属细根类植物的成分与粗根类不同,应恢复萝摩科白前属这一属名,这一观点很快为国内外植物分类学家接受。这样将来新版药典的中药白前、白薇和徐长卿的属名必须据此修改。同样,中国油脂植物分布规律的研究,亦未发现国内外有相同研究。1988年周俊、吕春朝发表《发展云南潜在优势生物资源的若干设想》,他是最早提出《国产红豆杉植物资源的利用保护的建议》的科学家,此意见为省和国家采纳实施。

薯蓣(山药)的功效作用经得起不断地考验

薯蓣(Potatoes)皂苷广泛存在于薯蓣科、百合科、石竹科和蔷薇科等药用植物中,尤其是在薯蓣科植物根茎中含量丰富,入穿山龙、盾叶薯蓣、福州薯蓣等。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说薯蓣恐怕有点儿不接地气,说山药大部分人才知道说的是什么。

山药是一种既好吃又好“用”的食物,将山药做成菜,小孩老人都喜欢,就算时候牙口不好的人也仍然可以轻松的品尝到山药的美味;将山药做成保健品,也仍然广受欢迎,因为山药本身就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是每个人都需要的补充的微量元素。

山药作为一种中药最早出现在唐代侯宁极的《药谱》之中。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胃、肾经。 从山药的性味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山药是一种人人都适合食用的食物,因为其“性平”。我们身边大多数的食物要么就是性寒或者性温,这样的食物就有很大的一群人不适合食用。

中国食用山药的历史久远,同样的,中国栽培山药的历史也一样久远,中国主要栽培普通的山药和田薯两类。 因此,关于山药的功效在中国的医术中也有相当多的记载。不过这里主要从现代医学以及临床试验着手详细讲述关于山药的功效。

无论是山药具有药理功效还是食用功效,都是建立在山药本身所特含的营养成分上。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显示,山药中含有丰富的功能保健成分,其中包括人体所需的蛋白质、多糖以及维生素等物质。

下面,我们具体来看一下山药中所含的重要的几个营养成分。

第一,山药中含有粘液蛋白质。 这个特点也是山药的标志之一,不论我们吃山药还是用手摸山药,很明显都有“粘”的感觉,正好有很多人都很喜欢山药的这种别具特色的口感。

山药中所含的蛋白质占了1.5%。通过对山药进行提取研究发现,山药中含有赖氨酸、组氨酸等十余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张兵以湖北省利川产的山药为样品,对其营养成分做了较全面的测定,测得山药中粘液质的氨基酸组成全面,人体必需氨基酸的含量较高。

氨基酸使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语,到底什么是氨基酸恐怕很少有人能说得上来。氨基酸的营养价值主要体现在用于合成机体内各种蛋白质,其次就是它的氧化分解功能。因此氨基酸就具有养肝护肝、提高免疫力以及增强记忆力等功能。

第二,山药中含有多糖物质。山药多糖是山药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很强的功能保健作用。 [2]同时,这种多糖还可以继续分解成为酸性多糖与中性多糖两类。其实每一种物质中所含的多糖的功效是不一样的,例如云芝中也含有多糖成分,冬虫夏草中也含有多糖成分,

第三,山药中含有皂苷成分。 这是一种很重要的营养物质,广泛存在于薯蓣科植物根茎中,且含量丰富。如果说皂苷的概念太过于抽象,那么我们可以落实到具体的功效上来说,山药中所含有的皂苷成分具有抗肿瘤、抗骨质疏松以及抗炎的功效。

上述所提到的功效都是经过临床试验,通过给小鼠或者蚕蛹做实验而得出来的结论,因此,可以说山药的功效是经得起考验的并不是只写在书中的。

首先,山药具有降血糖的功效。 有学者在在做相关实验研究的时候表明: 山药有一定的抗糖尿病作用,有较明显的降血糖作用。

糖尿病是一个无法根治的疾病,虽然全世界都一直在研究,糖尿病严重的患者要靠打胰岛素,时不时的还会出现严重的水肿情况,非常困扰糖尿病的患者。因此,可以考虑在饮食上做更近。

总之,这个山药的相关实验已经表明了对治疗或者缓解糖尿病病症具有作用。

其次,山药具有抗衰老的功效。 在山药中主要具有抗衰老功效的一种物质就是山药多糖。有相关学者利用家蚕做实验,并得出了这样结论,因此这也是有可信度的。所以,薯蓣真的不是仅仅好吃,可以做菜,它背后的实用功效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需要的。

再次,山药具有降血脂的功效。 关于这一功效仍然是通过临床试验证明的,这里是拿小鼠做的实验,实验表明: 山药在较大剂量时可明显降低糖尿病小鼠的高血脂水平,而且山药明显能降低糖尿病小鼠组织内过氧化质量含量,尤其对心组织作用最强,其次为胰、肾和肝组织。

最后,山药具有营养功能。 山药的这一功能主要体现在山药的保健功能上,山药中的皂苷、酚类以及维生素等物质都具有很强的保健功效。目前澳洲的保健品很受世人的欢迎,去看详细的配方,也可以看到这些物质。

因此可以说,山药这种食物,可谓老少皆宜。

因为山药的口感十分好,所以在食用薯蓣这方面,就为生产者或者是发明者提供了很多选择。将山药入菜其实都是最普通的一种做法了, 有学者在这方面取得了更加新颖的方法,即将山药做成软糖。

因为一般的软糖都是具有粘性的,而山药自身就带着粘性,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山药就是一种天生的软糖,这是自带的属性和优势。 潘明等探讨了以山药、琼脂、白砂糖、葡萄糖浆等为原料腌制山药保健软糖;宋照军等以山药为原料并配以辅料,研制出山药保健果冻。

这两位学者研究出来的山药食品都有“保健”二字,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用山药制作的糖的经济前景是十分可观的。

有一款美国的软糖特别流行,据说具有促进快速入睡的功效,主要是针对那些有失眠情况的人,这款软糖的价格是按照保健品的价格卖出的,并不便宜,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糖果。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