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刘智勇、胡永远、易先忠,《异质型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检验》,《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CSSCI),2008(4):86-96[2] 刘智勇、胡永远,《人力资本、要素边际生产率与地区差异:基于全要素生产率视角的研究》,《中国人口科学》(CSSCI),2009(3):21-31[4] 欧阳峣、刘智勇,《发展中大国人力资本综合优势与经济增长—基于异质性与适应性视角的研究》,《中国工业经济》(CSSCI),2010(11):26-35/《China Economist》(《中国经济学人》)转载/《新华文摘》论点摘编,2011(3)[5] 柳思维、刘智勇,《大国经济战略、经贸关系及发展模式研究—“2009年湖南商学院大国经济国际学术论坛”综述》,《经济学动态》(CSSCI),2010(3)[6] 刘智勇、张玮,《创新型人力资本与技术进步:理论与实证》,《科技进步与对策》(CSSCI),2010(1):138-142[7] 欧阳峣、刘智勇、罗会华,《大国的经济特征及其评价指标体系》,《求索》(CSSCI),2009(9)/《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2010(3)/人大复印资料《世界经济导刊》转载,2010(1)[8] 刘智勇、胡永远,《异质型人力资本对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财经理论与实践》(CSSCI),2008(2):96-99[9] 刘智勇、胡永远,《全要素生产率、资本积累与地区差异》,《统计与决策》(封面文章,CSSCI),2008(12):67-70[10] 彭旸、刘智勇、肖竞成,《对外开放、人力资本与区域技术进步(1996-2005)》,《世界经济研究》(CSSCI),2008(6):24-28[11] 易先忠、张亚斌、刘智勇,《自主创新、国外模仿与后发国知识产权保护》,《世界经济》(CSSCI),2007(3):31-40[12] 胡永远、马霖、刘智勇,《个人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影响》(CSSCI),《中国人口科学》,2007(6):61-67[13] 张亚斌、易先忠、刘智勇,《后发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赶超》(CSSCI),《中国软科学》,2006(7):60-67[14] 胡永远、刘智勇,《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地区差异研究》(CSSCI),《上海经济研究》,2004(9):11-14[15] 胡永远、刘智勇,《不同类型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CSSCI),《人口与经济》,2004(2):55-58[16] 胡永远、刘智勇,《中国民办教育的地区差异分析》,《清华大学教育研究》(CSSCI),2004(3):111-115[17] 胡永远、刘智勇,《人力资本最优投资规模分析——以中国高等教育为视角》,《财经理论与实践》(CSSCI),2004(3):101-104[18] 胡永远、刘智勇,《民营企业的信誉成本问题及其治理》,《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