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金海,男,1972年2月出生,福建莆田人,教授,博士。1993年毕业于河海大学港口及航道工程专业,1998年获海岸工程博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2005 年10月~2006年10月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作为中国政府派遣研究员在日本京都大学开展访问研究。曾任河海大学交通学院、海洋学院副院长,海岸灾害及防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2010年1月起任河海大学科技处处长。主要从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主持或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交通部“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以及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等工程的相关科学研究项目 20余项。参加编写专著《中国台湾水利》(第九章“港口建设与海岸开发”),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40余篇,编写科研报告9份,研究成果均被设计、建设部门采用,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科研成果中获奖的有:“东江及东江三角洲水沙及数学模型研究”获中国航海科技三等奖(负责完成东江三角洲水沙数学模型研究),“上海泰和路沉管隧道深槽管段抬高对流态和河床变化影响的研究” 获2001年度交通部优秀水运工程咨询成果三等奖(负责完成黄浦江三维水流数学模型计算研究)。先后承担本科生课程《海岸动力学》以及研究生课程《河口海岸工程》的教学工作,指导硕士研究生15名、工程硕士生2名。教学成果中获奖的有:本科课程“海岸动力学”获2002年江苏省高等学校一类优秀课程和2007年度国家精品课程(主讲教师),“《海岸动力学》双语教学” 获第二届江苏省高校多媒体教学课件竞赛三等奖(负责课件建设)。先后获得“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南京市新长征突击手”和“中国水利学会先进青年科技工作者”等表彰奖励,被列入江苏省高等学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人选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1)教育部高等学校水利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2008~2010)(2)《水运工程》第三届理事会常务理事(2009.1~)(3)中国水利学会青年科技工作委员会委员(2005.10~)(4)中国海洋工程学会理事(2007.9~)(5)中国力学学会第八届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水动力学专业组成员(2007.9~2011.9)(6)第二届南京市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2007.12~)(7)《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编辑委员会委员(2008.1~)(8)《热带海洋学报》编辑委员会委员(2007.1~) (1)河网分汊河道地貌演变对中国珠江三角洲及荷兰Rotterdam Rijnmond 河网洪水灾害的影响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荷兰科学研究组织(NWO)共同资助合作研究项目(51061130545),2011.1-2014.12,项目负责人。(2)河口海域波浪堆积的产生机理与数值模拟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0979033),2010.1-2012.12,项目负责人。(3)扭王块体护面斜坡堤胸墙波浪力的计算方法研究,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2010),2011.1-2013.12,项目负责人。(4)东南沿海海堤现状调查与防护关键技术研究,水利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0901062),2009.10-2012.09,项目负责人。(5)重大水利工程影响下河口水沙和地貌变化过程,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2010CB429002),2010.1-2014.9,主要参加人(第三)。 (1)“复杂水文和地形条件下港口航道工程随机波浪数学模型的研发与应用”获2010年度中国水运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0,排名1)(2)“珠江三角洲航道网水沙动力要素长期演变趋势研究”获2010年度中国水运建设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10,排名2)(3)江苏省第十二届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010年)(4)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2010年)(5)“珠江三角洲河网复杂水道航道整治数学模型的建模与应用”获2009年度中国水运建设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09,排名2)(6)“长江近期入海水沙变化规律和河口水沙运动特征研究”获2009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9,排名3)(7)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 第六批高层次人才项目A类计划(2009年)(8)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2008年)(9)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7年)(10)“海岸动力学”获国家精品课程和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007年,排名2)(11)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教学类)三等奖( 2006 年)(12)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005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