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请计算各种招聘渠道录用比和实际录用人员的单位成本

发布时间:

请计算各种招聘渠道录用比和实际录用人员的单位成本

公司自己招人的情况不是特别清楚,但可以考虑公司的人力成本这个因素,比如HR打电话约面试,邀约成功来公司参加面试,至少需要两轮,HR加经理,如果级别高点,可能总监或总经理也要聊。他面试所经过的每一分钟都是在消耗着时间,而这些时间都是公司的人力成本,一个职位往往不可能面试两三个人就成功,往往需要HR面刷掉很多人,经理刷掉很多人,或者总监刷掉很多人才可能确定最终的人选。如果公司有些职位通过猎头来招人的话,那成本会更高,加上以上的成本之后,还要加上猎头费用,这个费用一般是候选人年薪的20%到30%左右。所以新招一个人到底有多高,那可以简单地先看看职位年薪是多少,那么招他的成本应给是他年薪的一半。公司最不希望的,或许就是有员工要跳槽。

一个员工的真实成本是难以通过计算来表达的;一般员工的人工成本大概包含工资与工资性开支的社会劳动保险费、福利费、工伤事故医疗费与补助费,基本的劳动教育培训费等;管理员工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人工成本就要加上专业技术业务的培训与送出参观学习的费用投资成本;高级管理人才还包含了送国外学习考察的费用投资,除此之外还包含各种级别待遇性补贴费用。 一般生产经营员工的投资成本可显而易见成效,高管与技术专业人员的投资成本有时需要一个或几个生产经营周期才能见到成效,所有你要问的计算员工的真实成本是很难用准确二字来加以说明的。我的意见可供探讨!你还有不同看法吗?

请计算各种招聘渠道的招聘录用比率

招聘分析报告的具体功能包括以下几点:一、透过日常招聘事务,从本质与内在机理层面把握招聘规律。招聘已日益成为一场数据化的战争,日复一日的筛选简历、通知面试、若干轮的面试、录取入职、转正与离职等数据的背后,隐藏着若干有用的信息,有必要抽丝剥茧、提炼总结,让招聘工作更上一个台阶。二、多角度反馈招聘工作的效果,给招聘工作改进提供客观依据。招聘工作有着多个客户,内部客户有公司领导、用人部门、其他相关部门(比如薪酬部、培训部)、内部员工(需要内部推荐时)等;外部客户有应聘者、潜在求职者等。招聘工作是否给客户提供了应有的价值,只有通过收集多方面的信息才能清楚地了解到。三、为制定年度招聘工作计划书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招聘分析报告系统分析了年度招聘工作的得失,有利于指导来年招聘策略与计划的制定。如果说招聘工作计划是作战地图,招聘分析报告就是敌我双方信息的分析报告,对作战的成功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另外,招聘分析报告还给招聘工作的发展创新提供有益的思路。因此,招聘分析报告与招聘工作计划书是年度招聘工作最为重要的报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数据统计与分析招聘数据统计与分析主要包括五类指标:关键绩效指标、过程管理指标、分类统计指标、入职异动指标、团队管理指标(详见表)指标类别指标计算方法关键绩效指标招聘计划完成率实际报到人数/计划招聘人数人均招聘成本总招聘成本/实际报到人数平均招聘周期总招聘时间/总招聘人数过程管理指标简历初选通过率人力资源部初选合格简历数/收到的简历总数有效简历率部门选择合格通知面试的人数/HR初选合格简历数初试通过率初试通过人数/面试总人数复试通过率复试通过人数/初试通过人数录用率实际录用人数/面试总人数报到率实际报到人数/发出录用通知人数分类统计指标招聘渠道分布不同招聘渠道录用的人数占录用总人数的比率录用人员分布不同性别、学历、层级、职类、区域的录用人数占录用总人数的比率入职异动指标招聘转正率转正人数/入职人数招聘离职率离职人数/入职人数团队管理指标招聘人员胜任率胜任工作的招聘人员数/招聘团队总人数招聘服务优良率服务优良的招聘人员数/招聘团队总人数内部客户满意度对招聘工作满意的内部客户数/内部客户总人数

算出各渠道的录用比率及实际录用人员的单位成本

1、成本效益的评估   单位直接招聘成本=招聘直接成本/录用人数 总成本效应=录用人数/招聘总成本,它反映了单位招聘成本所产生的效果 2、对录用人员质量和数量的评估  录用比率=(录用人数/应聘人数)×100%,该指标越小,说明录用者素质可能越高。 招聘完成比=(录用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该指标反映了招聘计划在数量上的完成情况。 应聘比=(应聘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该指标越大,越说明企业所刊登招聘信息发布效果越好,企业的认可度越高; 录用成功比率=(录用成功人数/录用人数)×100%,该指标越大,越说明招聘的成功率越高。 3、招聘所需时间评估 从提出需求到实际到岗所用时间与用人单位期望到岗时间之比。该指标反映招聘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的能力。

招聘有效度可用一个数值反映。一般企业会采用在某一招聘周期的录用人数作为参考值。但笔者认为,由于录用人数职位有高下,招聘难度不同,秀难反映真实的招聘情况。所以,用企业在某一招聘周期的所录用人数的薪金总额作为参考,可更直接而有效的反映出每一个时间段内的招聘有效度。例1:M公司2007年2月份参加三场招聘会,刊登两次报纸招聘广告,其招聘费用合共为64000元。招聘结果如下:录用财务主管1人,月薪8000元,文员3人,月薪共3300元;技术工人5人,月薪合共4700元。则M公司在2007年2月份的招聘有效值为:(1) 64000元/(1+3+5)=8000元/人。通过单位招聘成本分析,可反映企业在某一招聘周期的招聘成本的高低。招聘成本可分为直接招聘成本和间接招聘成本。直接招聘成本包括开展招聘活动的直接费用,如报纸广告费、招聘人员差旅费等。间接招聘费用则包括参加面试的面试官的时间成本及为准备招聘而付出的各项时间劳动成本。

招聘录用比率和实际录用人员的单位成本

 通过招聘评估,有助于企业分析人才招聘与录用的情况 招聘人员通过成本分析,可以了解员工招聘的实际成本,以便于从人力资源规划的角度上进行人力资源成本核算 通过评估,有利于招聘工作的改进。通过对招聘评估内容的分析,可以发现招聘工作的成功与不足之处,为下次的工作积累经验 招聘评估可以发现企业内部的问题。因为招聘效果的好坏除了外部因素的影响外,也受企业内部因素的影响。 1、成本效益的评估 单位直接招聘成本=招聘直接成本/录用人数 总成本效应=录用人数/招聘总成本,它反映了单位招聘成本所产生的效果2、对录用人员质量和数量的评估 录用比率=(录用人数/应聘人数)×100%,该指标越小,说明录用者素质可能越高。 招聘完成比=(录用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该指标反映了招聘计划在数量上的完成情况。 应聘比=(应聘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该指标越大,越说明企业所刊登招聘信息发布效果越好,企业的认可度越高; 录用成功比率=(录用成功人数/录用人数)×100%,该指标越大,越说明招聘的成功率越高。3、招聘所需时间评估:从提出需求到实际到岗所用时间与用人单位期望到岗时间之比。该指标反映招聘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的能力。 招聘直接成本包括:招聘人员差旅费、应聘人员招待费、招募费用、选拔费用、工作安置费用等。该指标反映了人力资源获取的成本。

实际录用人员的单位成本怎么计算

回答 1、采购成本的成本项目,一般包括买价和运杂费两项。材料买价一般来说均可直接计入各种材料的采购成本。对于材料的运杂费分为外地运杂费和市内运杂费,外地运杂费应计入材料采购成本,市内运杂费如果是大宗材料应计入材料采购成本,属于零星采购的,为简化核算工作应计入管理费用。应计入材料成本的运杂费如果是采购两种以上的材料共同发生的应按一定比例在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之间进行分配。分别计入各种材料采购成本中去。分配标准通常可以选择重量、体积、件数或价格比例。 2、产品成本计算主要包括制造费用的分配和完工产品单位成本和总成本的计算,制造费用的分配标准通常可采用生产工人工资比例、产品生产工时比例和机器工时比例等。完工产品成本计算是通过对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进行的,如果月末没有在产品,则本月生产合计就是完工产品成本,如果月末有在产品,则应将本月生产费用合计数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出完工产品总成本,总成本除以产品产量就是完工产品单位成本。 3、产品销售成本的计算,根据已售产品数量乘以单位销售成本计算,单位销售产品成本要求分别采用: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和加权平均法来进行计算。 您好亲,如果您还有问题可以继续追问,如果没有问题了可以点一下右上角结束一下咨询,给答主点个赞。 祝您生活愉快,事业顺心,天天开心喔! 更多3条 

一个员工的真实成本是难以通过计算来表达的;一般员工的人工成本大概包含工资与工资性开支的社会劳动保险费、福利费、工伤事故医疗费与补助费,基本的劳动教育培训费等;管理员工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人工成本就要加上专业技术业务的培训与送出参观学习的费用投资成本;高级管理人才还包含了送国外学习考察的费用投资,除此之外还包含各种级别待遇性补贴费用。 一般生产经营员工的投资成本可显而易见成效,高管与技术专业人员的投资成本有时需要一个或几个生产经营周期才能见到成效,所有你要问的计算员工的真实成本是很难用准确二字来加以说明的。我的意见可供探讨!你还有不同看法吗?

工资加福利,录用和留住他的成本和他如果不干会造成的影响,加起来就是全部成本

单位成本=产品总成本/该产品入库数=(直接人工、材料等等直接成本+管理员工资、设备折旧摊销等等间接成本)/产品总数(不包括未完工产品)。期末一般都存在没有完工的在产品,所以上述成本都应该按完工程度在产成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最后确定出产成品的总成本,除以这种规格产品的数量,就得到单位成本。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