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内科学论文

4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卡托普利治疗的临床疗效

2015-10-04 15:1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诊治的44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2例,治疗组应用卡托普利,对照组应用牛黄降压丸治疗。180 d后进行治疗效果判定,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22例患者中有9例(40.9%)优,11例(50%)良,2例(9.09%)差,2例感受不良反应。优良率达90.9%。对照组22例患者中有6例(27.3%)优,8例(36.36%)良,8例(36.36%)差,3例感受不良反应。治疗组优良率达90.9%,显著高于对照组63.66%(P<0.01)。结论:临床使卡托普利(Captopril)治疗老年高血压显著、确切,安全性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好,完全可以成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首选用药。

关键词:卡托普利;老年高血压;疗效
  近年来,高血压病呈年青化、蔓延化的趋势,此病也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可以导致脑出血、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是一种严重威胁着老年人健康的疾病[1]。2009年11月~2010年3月,江苏省吴江市横扇卫生院通过使用卡托普利(Captopril)治疗老年高血压患,取得比较令人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11月~2010年3月诊治的44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其中男23例,女21例;年龄60~87岁,平均64.31岁;病程5~15年,平均6.8年。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组44例患者均符合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1.2  治疗方法:治疗组应用卡托普利(Captopril),给药量6.25~12.5 mg/次,给药频率2~3次/d。对照组给予牛黄降压丸,给药量1丸/次,给药频率3次/d,本研究组患者均口服药。
1.3  疗效判定:优:患者临床症状消失,60 d以上血压稳定在正常值内;良:患者临床症状消失,血压偶尔高于正常,进行适当地自我调节可恢复正常值内;差:患者临床症状未减轻,血压经常高于正常,患者必须经住院治疗才能降至正常值内。
1.4  研究方法:本研究组患者经治疗180 d后实施疗效判定,并进行比较分析治疗组、对照组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本研究组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治疗组22例患者中有9例(40.9%)优,11例(50%)良,2例(9.09%)差,2例感受不良反应。优良率达90.9%。对照组22例患者中有6例(27.3%)优,8例(36.36%)良,8例(36.36%)差,3例感受不良反应。治疗组优良率达90.9%,显著高于对照组63.66%(P<0.01)。
3 讨论
  老年性高血压作为高血压病的一种特殊类型,具有血压波动大、并发症多、顽固性强、危害性大等特点,简单地自我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2]。我门诊通过应用卡托普利(Captopril)治疗4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组疗效优良率达90.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66%(P<0.01),其疗效令老年患者满意。
  卡托普利(Captopril)系一种人工合成的非肽类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剂,该药品的抗高血压机理为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从而促进血管紧张素Ⅰ转变为血管紧张素Ⅱ减少,这样就可以促进血管舒张[3];并且也可以进一步降低醛固酮分泌,以利于排钠;由于卡托普利(Captopril)可以抑制缓激肽的水解,这样可以减少缓激肽的灭活,并且还可以不断抑制局部血管紧张素Ⅰ在血管组织及心肌内的形成,从而提升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4]。在此基础上,还能有效抑制心室重构、降低肾小球压力,从而确保降低慢性肾病患者尿蛋白排泄,确保能够保护患者心肾功能[5]。一般临床认为,中药系抗高血压药物的不良反应比较小,而西药系抗高血压药物的不良反应相对比较大。但是本研究组观察发现卡托普利(Captopril)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中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卡托普利(Captopril)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临床使卡托普利(Captopril)治疗老年高血压疗效显著、确切,安全性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好,完全可以成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首选用药。
4 参考文献
[1] 郑世兰.应用卡托普利治疗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疗效观察[J].职业与健康,2004,20(6):135.
[2] 王志军,柯元南,周建芝.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10(4):246.
[3] 孙宁玲.高血压研究及治疗的新趋势[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11(8):721.
[4] 陆为俊,赵夫文,张宁宁.2134例高血压患者治疗研究及体会[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9(10):123.
[5] 张育彬.六味地黄丸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β2-微球蛋白的影响[J].重庆中草药研究,2006,54(2):28.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