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临床医学论文

ER、PR和AR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中的表达的价值

2015-07-25 09:2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常见妇科疾患之一,其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其发病机制不清,治疗效果不理想。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雌激素依赖性疾病,其发病于育龄期,卵巢激素对它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子宫内膜作为性激素的靶器官,存在着性激素的受体,性激素与其受体结合发挥作用。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三种性激素受体在EMs患者的在位及异位内膜的表达,以探讨内异症的发病机理及激素治疗等问题。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6月-2013年8月在山西省妇幼保健院行手术治疗的70例患者,经过患者的知情同意,研究对象年龄在20~45岁之间。其中研究组50例为经腹腔镜检查确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标本为腹腔镜[www.dylw.net第一论文网提供专业写作论文和发表论文服务.]手术切除卵巢囊肿的囊皮及其在位子宫内膜。按美国生育协会修正(r-AFS)的分期标准,均为Ⅲ~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对照组20例为因卵巢冠囊肿或子宫中隔行手术治疗的非内异症患者,标本为患者的子宫内膜。所有术中取得组织立即用10%甲醛固定,常规脱水及石蜡包埋,置-20 ℃冰箱保存备用。所有患者月经周期规律,无其他内分泌、免疫和代谢性疾病,术前常规化验肝、肾功能均正常,检查肿瘤标记物以排除恶性肿瘤,术前3个月内未接受激素治疗。
 1.2 实验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R、PR及AR表达。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主要步骤:石蜡切片,常规脱蜡;灭活内源性过氧化物酶;抗原修复;山羊血清孵育;滴加一抗,4 ℃过夜;滴加二抗,37 ℃孵育30 min;滴加辣根酶标记链霉卵白素,37 ℃孵育30 min;DAB显色;自来水充分冲洗,复染;脱水,封片。
  1.3 检测方法 由显微摄像机将免疫组织化学取得的切片图像输入计算机,应用BI-2000医学图像分析系统(成都泰盟科技有限公司)对图片进行灰度定量分析。每个样本随机选取5个不重叠400倍视野进行测量,计算每视野的ER、PR及AR的平均灰度值。利用平均灰度值代表ER、PR及AR在子宫内膜中的表达水平。指标表达的强弱与灰度值呈负相关,灰度值越小则阳性表达越强,灰度值越大则阳性表达越弱。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采用LSD-t法进行多重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ER在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 EMs患者在位子宫内膜ER的灰度值为(111.88±6.01),均明显低于EMs患者的异位内膜灰度值(137.88±3.73)及正常对照子宫内膜灰度值(140.35±6.2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R在EMs患者的异位内膜及正常对照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PR在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 EMs患者异位子宫内膜PR的灰度值为(154.12±5.77),高于EMs患者的在位内膜灰度值(134.29±4.84)及正常对照子宫内膜灰度值(132.40±4.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R在EMs患者的在位内膜及正常对照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AR在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 EMs患者异位子宫内膜AR的灰度值为(149.26±5.12),高于EMs患者的在位内膜[www.dylw.net第一论文网提供专业写作论文和发表论文服务.]灰度值(132.88±2.89)及正常对照子宫内膜灰度值(131.87±6.2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R在EMs患者的在位内膜及正常对照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笔者发现性激素及其受体可能在EMs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有研究显示,EMs的发生可能与细胞凋亡的抑制而导致的腺体上皮过度增生存在相应联系,说明EMs是性激素依赖性疾病,提示其发生与雌激素和孕激素有关[1]。尽管异位与在位内膜的结构和功能基本相同,但激素调节水平不同,其变化的幅度不如正常内膜明显[2]。异位子宫内膜病灶的纤维化及组织分化的程度不同,局部生长环境不良,激素异构体的含量及其生物活性的不同以及腺体细胞中激素受体的变化等,造成了对激素反应的差异[3]。
  研究表明,雌激素可以直接刺激异位病灶的细胞增殖,还可刺激多种因子参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过程[4]。ER分为ERα及ERβ两种亚型。有学者认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组织上ER的表达可能是局部内异症病灶种植和生长的必要条件。Matsuzaki等[5]运用RT-PCR及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发现在位及异位内膜腺上皮和间质细胞均有ER mRNA表达,异位内膜中ER的表达率均低于在位内膜。亦有研究显示,子宫腺肌病患者在位内膜ER表达高于肌层异位内膜及对照组子宫内膜,异位内膜ER蛋白的表达高于对照组子宫内膜[6]。与Mehasseb等[7]的研究结果一致。同一EMs患者取自不同部位的异位内膜组织,其对雌激素的反应性也不同,提示了在位内膜特性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更能反映内异症的病因[8]。本试验结果显示在位内膜中ER的表达,不仅显著高于正常内膜,而且高于异位内膜。由此证明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的应用可延缓EMs的发生发展。
  孕激素与雌激素有相互协同的作用,同时,孕激素对雌激素又有拮抗作用,雌激素促进子宫内膜增生和修复。而孕激素则限制子宫内膜增生,并使增生的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孕激素类药物是治疗EMs的经典药物,有研究推测其机制是通过使异位子宫内膜发生蜕膜样改变,进而萎缩[9]。孕激素是通过孕激素受体(包括PRA和PRB)起作用的,PR的合成依赖于ER的合成通路。有研究显示,在子宫内膜的增殖期和分泌期,EMs患者在位内膜PR表达均高于异位内膜,这种改变减轻了体内性激素周期性波动对在位子宫内膜细胞生长的影响,使在位子宫内膜细胞能够持续低水平增殖[10]。亦有学者认为,腺肌病组ER、PR在腺肌病病灶的表达低于在位内膜[11]。本研究显示,异位内膜中PR含量不仅低于在位内膜,且低于正常对照子宫内膜。相较于在位内膜,异位内膜上PR含量的相对减少,可能导致其降低或失去对雌激素控制的反应性,对揭示EMs的发病机制及选择更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案具有一定意义。现阶段孕激素受体调节剂(SPRM)如米非司酮在临床上已得到很好的应用。

[1] [2]  下一页


  大量研究表明,雄激素过多会对雌激素产生拮抗作用,可减缓子宫内膜的生长和增值。对雄激素受体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研究较少,王姝等[12]通过检测人类雄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对内异症病灶的克隆特征进行了深入的检测分析,结果显示,内异症病灶的腺上皮细胞具有单克隆性,从组织克隆性的角度佐证了内异[www.dylw.net第一论文网提供专业写作论文和发表论文服务.]症是一种干细胞疾病的假说。本研究结果显示,异位内膜中AR含量不仅低于在位内膜,且低于正常对照子宫内膜。推测增加EMs患者异位内膜中AR的含量,可延缓异位病灶子宫内膜的增长。
  尽管EMs患者异位内膜的播散及种植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通过检测其在位、异位内膜中三种性激素受体的表达,为探讨其发病机制、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李静勉, 张小丹.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与凋亡基因蛋白在子宫腺肌症中的表达[J]. 中国实用医药, 2009, 4(26): 17-18.
  [2] Jiang J, Wu R, Wang Z, et al. Effect of mifepristone on estrogen and progesterone receptors in human endometrial and endometriotic cells in vitro[J]. Fertility and sterility, 2002, 77(5): 995-1000.
  [3]黄坚, 石一复, 周彩云. 芳香酶 P450 与雌激素受体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及异位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J].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5, 40(3): 171-174.
  [4] Lebovic D I, Mueller M D, Taylor R N. Immunobiology of endometriosis[J]. Fertility and Sterility, 2001, 75(1): 1-10.
  [5] Matsuzaki S, Murakami T, Uehara S, et al. Expression of estrogen receptor alpha and beta in peritoneal and ovarian endometriosis[J]. Fertility and Sterility, 2001, 75(6): 1198-1205.
  [6]李斌, 王璐, 范颖, 等. bcl-2, bax 和ER蛋白在子宫腺肌病患者病灶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J].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2, 47(12): 923-927.
  [7] Mehasseb M K, Panchal R, Taylor A H, et al. Estrogen and progesterone receptor isoform distribution through the menstrual cycle in uteri with and without adenomyosis[J]. Fertility and Sterility, 2011, 95(7): 2228-2235.
  [8] Wang Q, Zhao H, Xiang Q, et al. Effect of yikun neiyi wan on the expression of aromatase P450, COX-2, and ER related receptor in endometrial cells in vitro from patients with endometriosis[J].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09, 29(4): 296-300.
  [9] Schroder A K, Diedrich K, Ludwig M. Medical management of endometriosis: a systematic review[J].The Investigational Drugs Journal, 2004, 7(5): 451-463.
  [10] Wang J,Li B,Fan Y. Expression of PR and BcI-2,bax in ectopic and eutopic endometrium in patients with endometriosis[J]. Journal of Practical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2010, 26(1): 45-47.
  [11]王瑾蔚, 蒋树娟, 张羽. 雌, 孕激素受体在子宫肌瘤, 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J]. 现代医学, 2009, 37(4): 268-270.
  [12]王姝, 郎景和, 章蓉娅. 人类雄激素受体基因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克隆性[J].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0, 45(8): 593-597.

上一页  [1] [2]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