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医学护理论文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腹腔镜诊断和治疗

2015-11-09 10:3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目的:观察腹腔镜诊断和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价值和疗效。方法:对110例疑似患者行腹腔镜检查和病理检查,统计内异症病灶分布情况、治疗效果及术后妊娠率等。结果:110例疑似患者,经腹腔镜诊断为EMs症者95例(敏感度为86.4%),与病理检查的敏感度(72.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与病理诊断总的符合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诊断可应用于各期内异症及其引起不孕症的盆腔因素,腹腔镜手术治疗可减灭或消除病灶,减轻或解除疼痛。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诊断;治疗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一种具有侵袭性的妇科常见病,异位的内膜具有从盆腔向远处脏器浸润扩散、种植的特性,以痛经、盆腔包块、原发或继发不孕、月经失调为主要临床表现[1]。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手术的广泛应用,已成为公认的诊断和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最佳方法。现对2006年10月~2010年6月间行腹腔镜检查的11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分析,探讨腹腔镜诊断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6年10月~2010年6月间来我院行腹腔镜检查的 11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疑似患者,其中不孕者75例。年龄22~49岁,平均31岁。患者均有不同程度上的继发性、进行性痛经加重或非经期下腹痛,性交痛等症状。排除妊娠或哺乳妇女;严重肝肾等内科疾病;子宫腺肌症;血皮质醇异常;已行子宫切除和(或)单(双)侧卵巢切除。所有病例3个月内未服过任何激素。
1.2  腹腔镜诊断: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常规下腹三孔手术。观察子宫直肠陷凹腹水颜色是否为血性并予吸出,观察盆腔内异症病灶分布情况,对卵巢异位内膜病灶和分解粘连,卵巢与腹膜及周围组织的粘连,镜下诊断的不同部位及不同类型的内异症病灶进行切除,留下标本送病检。
1.3  手术治疗:均在腹腔镜检查的同时进行下列各种手术及检查:根据切除病灶的范围对育龄妇女采用保守性手术,而年龄较大的患者采用半根治性和根治性手术。对于腹膜表浅的病灶,电凝或烧灼病灶;深部浸润型病灶,由浅到深连续烧灼破坏或切除病灶。小的病灶直接切除,大的病灶采用水分离式分离周围组织后再切除。粘连者按粘连分离、囊肿剥除、妥善止血和预防粘连4个步骤进行粘连部位的切除,粘连严重者术后放置盆腔引流,注意要尽量保留正常的卵巢组织。
1.4  药物治疗:术后第3天开始药物治疗,于月经期第1~5天内开始口服孕三烯酮,2.5 mg/次,2次/周,连服6个月。
1.5  随访:术后随访24周,每6周患者到医院就诊1次,并行性生活指导。同时行超声检查以证实是否妊娠及是否正常妊娠。确定妊娠后每10周电话联系1次,直至妊娠20周。
1.6  统计学方法:采用U检验比较临床累计妊娠率,χ2检验比较术后24~36周妊娠率以及临床妊娠后流产率。
2 结果
2.1  110例疑似患者腹腔镜诊断和病理检查结果比较:本组经腹腔镜诊断为EMs症者95例,经病理检查诊断为EMs症者80例,其中腹腔镜诊断和经病理检查诊断均为阳性者77例。腹腔镜诊断的敏感度为86.4%,病理检查诊断的敏感度为72.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同部位腹膜内异症病灶病理与腹腔镜诊断比较:腹腔镜下共诊断出 240个EMs腹膜病灶组织,其中取自盆腔左侧的异位病灶132个(55.0%),右侧 53个 (22.1%),膀胱腹膜反折30个(12.5%),子宫表面25个(10.4%);病理共诊断出155个EMs腹膜病灶组织,其中取自盆腔左侧的异位病灶92个(59.4% ),右侧 38个(24.5%),膀胱腹膜反折16个(10.3%),子宫表面9个(5.8%);腹腔镜与病理诊断总的符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3  治疗效果:EMs不孕患者75例中40例妊娠,妊娠率为53.3%,无异位妊娠发生;痛经和下腹痛的72例患者,术后明显好转51例,缓解21例。用药3个月后复发5例(5.23%),表现为痛经或盆腔包块。
3 讨论
  目前腹腔镜检查已成为早期诊断的首选方法,尤其对不孕症患者,腹腔镜下可全面了解卵巢、子宫、输 卵管及盆腔情况,判断有无盆腔粘连、内异症、盆腔结核,易发现子宫直肠陷凹、骶韧带、阔韧带后叶等病灶,腹腔镜下的放大作用还有利于发现小病灶。因此腹腔镜检查已成为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金标准[2]。本研究结果显示,腹腔镜诊断腹膜内异症的腹腔镜诊断的敏感度为86.4%,与病理组织学诊断的72.7%比较,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近年来也已广泛用于临床,其被认为是治疗EMs最好的方法。选择手术可减灭或消除病灶,减轻或消除疼痛,改善和促进生育,减少和延迟复发。腹腔镜下可应用电烧灼、激光或剪刀破坏或切除内异症病灶,达到减灭病灶的目的。本组94例内异症患者经腹腔镜 手术后达到了减灭或消除病灶,减轻或解除疼痛,结果显示EMs不孕患者75例中40例妊娠,妊娠率为53.3%,无异位妊娠发生,提示腹腔镜手术可提高妊娠率,达到改善或促进生育的目的。
4 参考文献
[1] 丰靖卿,李兆艾.药物治疗现状及研究进展[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9,29(3):474.
[2] 林金芳,孙翠翔,华克勤,等.应用腹腔镜诊断和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及不孕症的疗效[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5,40(1):9.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