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李家瑞出生在云南剑川县,这是一个白族之乡,民族民间文艺非常发达。1910年,李家瑞考入剑川小学读书。1916年升入到大理第二中学继续学习,次年,他考取了昆明成德中学,以后,又转入昆明二部师范学习,以优异的成绩争取 了当时为数极少的公费待遇。1920年夏,李家瑞从温暖二部师范毕业后,为自谋生计,去嵩明高等小学读了半年书,尔后又回到昆明参加高考,被南京东南大学所录取。入学后,他因不满该校的文科教学,决定再次报考,以入他校。1922年秋,二十七岁的李家瑞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在这个“五四运动的发源地,他耳目目染,接受到不少新鲜的知识和思想。不久,北大的《歌谣》周刊创刊问世了,这张“小小的报纸”唤起了他对童年生活的回顾,同时,也使他慢慢懂得了流传在民间的文艺和风格,也有那么高深的学问可作。两年以后,李家瑞升入高校中国文学系攻读。随着专业知识的增长,他对民俗学和民间文艺学的兴趣也逐步加强。1925年秋,刘半农从法国留学归来后,担任了李家瑞的老师。从此,李家瑞就在这位著名的民间文艺学先驱者的指导下,刻苦学习,博览群书,为日后从事民间文艺学和民俗学的研究,做着系统的准备工作。1928年秋,李家瑞以优异的成绩从北京大学毕业后,经刘半农先生介绍,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所做了练习助理员,后又转为正式助理员。并在刘半农先生的指导下,专刊从事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的资料搜整和研究工作。1929年,李家瑞在协同刘半农编写学术专著的同时,发表了《中国傀儡戏考略》等研究论文。1930年2月,李家瑞与刘半农合作《宋元以来俗家谱》一书,由历史语言研究所作为专刊印行于世。此后,他又积极帮助刘半农搜整《中国俗曲总目稿》〈1931年5月刊行〉,为此书的编校和出版付出了巨大的劳动,同时,也使自己在实际的锻炼中走向成熟。1931年秋开始,李家瑞将其主要精力投入到了对北京俗曲的搜索中,他把自己多年来积累的大量材料汇集起来,进行系统地分类和研究,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写出了专著《北京俗曲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印行〉,该书于1933年出版后,得到了当时学术界的高度评价。同一时期,他还写了《乾隆以来北京儿歌嬗变举例》等与民间文艺有关的重要论文,1934年,李家瑞又遵循刘半农先生生前的嘱咐,将学术探寻的注意力,转回到两年前就已开始的另一个课题上,即从浩如烟海的古代史书、方志、笔记、民间俗曲等书籍中,去查寻有关涉笔到北平风俗民情的材料,并将它们系统地抄整和编排出来。1935年,李家瑞结合自己的研究课题,撰写和发展了《打花鼓》、《说大鼓书的起源》、《劈破玉》等专题文章,并开始进行元明两代戏曲里的方言俗语的研究。1936年,是李家瑞学术撰述生涯中最为高产的时期。在这一年中,他除继续积极抄录和整理北平地区的风俗材料外,还撰写和发表了《唱本词》、《说弹词》、《两处码头调之比较》、《关于妓家供种的传说》、《谈嫁娶喜歌》等近二十篇研究民间文艺和民间风俗的文章。1937年5月,李家瑞推出了自己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北平风俗类征》上、下册〈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是他继《北平俗曲略》一书之后,奉献给当时学术界的又一部重要著作。与此同时,他还发表了《说新编弹词考证》、《十杯酒》等论文。“七、七芦沟桥事变发生后,李家瑞为避寇乱,携眷随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辗转迁徙由北平至上海,尔后又由上海至南京,淞沪战事后,他亲眼目睹到了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日,仓惶溃逃,国土破碎,百姓落难的种种劣迹,从而失去了对国民党的信任和希望。回到剑川后不久,李家瑞接到历史语言研究所的电邀(1938年初该所亦迁至昆明),立即赶回该所继续从事于1935年就开始的元明两代戏曲里的方言俗语的研究。与此同时,他还曾打算编撰一部《北曲方言俗证》并对《北平俗曲略》一书作一些修补。但无奈一些原有的主要资料,已在避难中散失,许多工作都得从头做起。加之当时昆明又常遭日寇飞机轰炸,几个藏书较多的图书馆都无法正常开馆,这样就大大减慢了李家瑞学术研究的进程。1940年,亚当李家瑞开始全力投入撰述时,又不幸患上了严重的神经衰弱症,不得不离所回乡休养,以致使《北曲方言议证》成了未能完成的书稿,《北平俗曲略》也未能修订再版,这对中国现代的民间文艺学研究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损失。1941年,李家瑞的病势稍有好转,即应大理中学之聘,担任了该校高中部的国文教师。他一面授课,一面进行学术研究。但由于他当时所处的环境和条件所限,李家瑞不得不中断自己所喜爱的民间文艺研究,转而从事对云南地方的民族文物和考古的探索。他曾多次深入剑川县石钟山窟等古文化遗址,进行实地考查,并在自己经济较为拮据的情况下,花钱请相馆的师傅去古文化遗址拍摄昭片,采集到了许多珍贵的文物资料。1943年秋,李家瑞离开大理中学,到丽江中学任教。在此之后的六年多时间里,他一直工作在中学教育战线上,并继续从事一些学术活动,曾利用假期去滇西地区作考古调查,并撰写了《滇西白族火葬墓初探》等一些研究云南地方的民族古迹和风俗的文章,1949年12月,李宁瑞在自己的家多,迎来了三南省的解放。1950年春,他受云南省文教厅的委派,到鹤庆中学高中部任教,不久,又调至云南省文物保管委员会工作。在此之后,他曾先后担任过云南省文物保管委员会顾问、省博物馆副馆长兼研究员、省史学会理事、云南省第三届人大代表,省政协第二届委员会委员等职。同时,兼为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和中国作家协会云南分会的会员。1951年至1953年,李家端除随中央和地方的文物机构,多次赴剑川县石钟山石窟作科学工作考查外,还织极参加了云南省博物馆的筹建工作。1955年,李家瑞参与了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文物展览会的组织和领导工作,又多次带领考古工作人员赴晋宁、剑川等县的古文化遗址调查,发掘出不少重要的文物。与此同时,他还积极从事云南的民族历史和文物古迹的研究工作,先后发表了《剑川县海门口新石器时代遗址和发掘情况及我的一些看法》、《古代云南用贝币的大概情况》、《用文物补正南诏及大理国的纪年》等近二十篇论文,并与周泳先等同志合作,编著了《大理白族自治州历史文物调查资料》〈云南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一书。六十年代初,李家瑞在担任云南省博物馆领导工作的同时,还参与组织云南地区文献史料讲座等学术教学活动,并亲自讲授了南诏、大理国时期的有关文献,为促进云南的民族文化研究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十年内乱期间,李家瑞虽已年近古稀,但仍不能免于其难。在“史无前例的冲击下,他被迫放下了手中的学术研究,以后又被“疏散回乡,生活上遇到了诸多困难,精神上也颇受压抑,因而成病,加之他年老体衰,所以未能等到“严冬散尽,就于1975年11月在云南逝世,享年八十岁。在中国现代民间文艺学史上,李家瑞是一位颇有影响的研究家。他较早地闯入了民间说唱文艺的园地,为系统搜集、整理和研究流传于北京地区的民间曲艺和民俗材料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北平俗曲略》,是中国第一部系统介绍和研究多类民间曲艺的专著。在这部重要的学术著作中,对说唱鼓书、大鼓书、竹板书、快书;蹦蹦戏,傀儡戏,济南调、湖广调、福建调、马头调、四川歌;打花鼓、跑旱船,儿歌、秧歌、夯歌等六十二种民间说唱文艺,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一方面,他从“微观”的角度出发,一一介绍了各类民间说唱的特点,并对其渊源和流变作了必要的考证,同时还修正了一些为前人所弄错了的问题〈如指出别人在大鼓书研究中的某些错误等等〉。另一方面,他又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对“北平俗曲的“来源、“材料、“分类、“特点”、“唱者和“歌唱地方等问题,作出了初步的探索。他指出:北平俗曲“中间保存了许多史料,研究者们“可以由此看一点人民对于各种事件的见解和态度。由于李家瑞的这部《北平俗曲略》材料丰富,涉面甚宽〈其研究对象虽是在“北平唱过的俗曲,但所涉及的民间曲艺种类却广及大半个中国〉,加之有介绍,有考订,有实例,所以它作为一部带有某些工县书性质的学术著作问世后,不仅为人们提供了许多民间说唱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材料,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中国民间说唱艺术研究的发展和深入。也正因为如此,刘半农先生才称《北平俗曲略》“是中国人研究民间文艺以来,第一部比较有系统的叙述。1937年出版的《北平风俗类征》〈上、下两册〉,是李家瑞继《北平俗曲略》之后又部颇有影响的著作,同时,也是中国现代第一部较为详细而系统地搜集北平民间风俗的类书。在这部言近四十万字的资料辑本中,李家瑞不仅收录了许多珍贵的民俗材料〈其中包括一些主要的民间文艺材料〉,而且把它们分成了“岁时、“婚丧、“饮食……、等十三个类别〈每一类别下面又分若干小类〉”并按各类材料的时间顺序将其编排了起来,李家瑞所做的这项工作。不但为搜整和保存古代书籍中关于北平地区的民俗记载,帮助人们广泛了解北京地区传统的生活习俗,进而深入进行民俗学和民间文艺学的研究提供了丰富、详实、可靠的直接或间接材料,而且,也为后人进一步搜集和整理民俗材料,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因此,这部书于1937年出版以后,颇受民俗、民间文艺学界的重视和欢迎,直到1985年上海文艺出版社还应读者的要求,将这部书原版付印出版,足见它在中国民俗、民间文艺学史上的价值和影响。
刘半农在其1917年翻译的英国戏剧《琴魂》中,试用了自己创造的新字“她”,引来保守势力的攻击和反对,舆论争论十分激烈。随后,刘半农撰写学术论文《“她”字问题》,并将文章寄回上海发表,结束了汉语中第三人称男女表达混乱的现象,丰富发展了汉语言文字。
大家都知道,一般在形容男性的时候会用“他”,在形容女性的时候会用“她”。但是你知道吗,在以前是没有“她”的,所以就很容易造成一些混淆,下面就来和大家说说她字是谁造的。
刘半农(1891-1934),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原名寿彭,改名复,字半侬,后改半农,晚号曲庵,后以字行,笔名有寒星、范奴冬等,1891年05月27日(农历4月20日)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县城内西横街,祖籍湖南省南沙市。他4岁从父识字,6岁入塾。光绪三十年(1904年)入江阴翰墨林小学,三十三年入常州府中学。宣统三年(1911年)初,回翰墨林小学任教。辛亥革命爆发,刘半农北走靖江,以书牍翻译之事佐戎幕。民国元年(1912年)2月,因不满军队内部的混乱,旋回乡参加演文明戏,筹款支援革命。3月,和弟弟刘天华同往上海,先后任开明剧社编辑,《中华新报》特约编译员,中华书局编译员,发表了《玉簪花》、《髯侠复仇记》等小说。民国6年,他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在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上发表了《我之文学改良观》、《诗与小说精神上之革新》两文,阐述对改革散文、韵文、诗歌、小说、戏曲等方面的意见,主张以白话文为正宗,吸收文言的优点,不用不通之文字,破坏旧韵,重造新韵,增多诗体,注意分段,采用标点等,尤其强调“将古人作文之死格式推翻”。是年夏,受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之邀,出任国立北京大学预科国文教员。民国7年,他与钱玄同一起在《新青年》上“合演双簧”,钱化名王敬轩写信给《新青年》,提出种种理由反对白话文,刘写文从正面逐条驳斥,为当时新旧文学争论的著名事件。刘还创造了“她”、“它”字用法,受到鲁迅称赞。他在北大教授应用文时,反对八股程式,重视实用,发表了《应用文教授》,著有《中国文法通论》及《学徒苦》、《卖萝卜人》、《叫我如何不想她》等白话诗。他的无韵诗语言明快,思想进步,广为流传。还征集到几千首歌谣,整理发表140余首,开创了研究民间文艺的先河。 民国8年4月,刘半农被推选为国语统一筹备会会员,起草《国语统一进行方法案》,提出改国文为国语及编纂辞典等主张。民国9年5月,被推为国语辞典委员会委员。不久,经北京政府教育部派遣出国留学。初至英国,入伦敦大学,次年转入法国巴黎大学,主攻实验语言学。民国12年,撰写《守温三十六字母排列法之研究》和《实验 四母之结果》两文。次年出版《四声实验录》,除介绍有关语言知识和实验方法外,对四声的本质做了探讨。民国14年,写了法文《汉语字声实验录》、《国语运动略史》博士试论文;并发明“刘氏音鼓甲种”与“声调推断尺”(即刘氏尺)等测算语言乐律的仪器,获得法国国家文学博士学位,被巴黎语言学会推为会员。同年夏,又获法兰西研究院伏尔内语言学专奖。是年秋回国,任北大中国文学系教授及研究所国学门导师,致力于语言学研究。民国15年,所译《茶花女》剧本出版。翌年,奉系军阀控制北京政府,刘半农为表示对教育部长刘哲的不满,辞去国立各校讲席。次年,国民党南京政府任命刘为特约著述员和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特约研究员。民国18年,复任北大国文系教授,兼任辅仁大学教务长。次年5月,又兼北平大学女子学院院长。在此期间,他先后调查方言二三百种,编成《调查中国方言音标总表》一册,出版《宋元以来俗字谱》一书。民国20年夏,任北大文学院研究教授,主管研究院文史部事,从事语音乐研究和大辞典编纂工作,陆续发表《释吃》、《释来去》诸文。“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撰写《反日救国的一条正路》等文章,坚决主张抗日。民国22年,编成《中小词典》,并附有他创造的“点直曲检字法”。是年4月,他不顾白色恐怖,与钱 玄同等12人联名发出为李大钊烈士举行公葬的募款书,并书写墓志和墓碑。同年暑期,他走访河南、上海,亲测古乐器音律,并在巩县石窟市及洛阳龙门发现北朝和唐代的乐舞造象。次年,发表《西汉时代的日晷》等文章。同年暑假,带领白涤洲等4人沿平绥线去调查西北地区方言,染回归热,医治无效,于7月14日在北平逝世。蔡元培为之撰写碑铭。刘曾自编《半农杂文》集,他的主要作品大部分收集在里面。 刘北茂(1908-1981),字寿元,著名的二胡演奏家、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1908年生于张家港市南沙镇(原属江阴)。在其兄长刘半农和刘天华的指点和熏陶之下,他自幼酷爱音乐,学生时代便已掌握了多种中外乐器的演奏技巧,对二胡、琵琶、笛子等民族乐器尤为擅长。 在两位兄长的全力资助下,1927年,刘北茂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燕京大学。尔后,他曾先后在暨南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女子文理学院、西南联合大学等校从事英语专业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北京沦陷,日伪以重金相聘,刘北茂断然拒绝,表现了华夏子孙伟大的民族气节。后来,为继承和发扬先兄刘天华“改进国乐”的遗愿,他于1942年毅然放弃英语副教授的职衔,到重庆青木关国立音乐学院任教,全身心地投入到了音乐教学和演奏工作之中。由于自幼就在这方面有着颇为厚实的基础,加上又潜心地作了矢志不渝的刻苦努力,他终于在音乐领域里取得了极为出色的成绩。 解放以后,刘北茂出任中央音乐学院教授。1955年到1957年,他临时任教于中国盲人训练班,培养出了甘柏林等一批著名的盲人二胡演奏家。1958年,他借调到安徽省艺术学院、安徽师范大学任教,并任安徽省第三届政协委员、文联委员以及音乐协会理事等职,为培养音乐新人,发展我国的民族音乐事业,作出了他所能作出的最大贡献。 跟他的两位兄长一样,对生他养他的香山大地,刘北茂也“情眷眷而怀归”,曾数度返回故里,去田塍间采风,为乡亲们演奏,跟故乡人民一直保持着深深的血肉之情。 到了晚年,刘北茂不幸双腿瘫痪,但他仍以顽强的毅力坚持音乐创作。他一生写下了百余首二胡曲,其中较为著名的有《汉江潮》、《前进操》、《漂泊者之歌》、《乘风破浪》、《小花鼓》、《太阳照耀着祖国边疆》、《欢乐舞曲》、《独弦曲》、《欢送》、《千里淮北赛江南》、《缅怀》、《迎朝晖》、《流芳曲》、《哀思》等。后来,《哀思》一曲又在他的指导下由其子刘育熙改编为小提琴独奏曲,曾在纪念周总理等老一辈革命家音乐作品比赛中荣获国家创作和演出一等奖。 1981年,刘北茂不幸与世长辞。次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北京二胡研究会、北京乐器学会等单位,为纪念刘北茂逝世一周年,联合举办了“刘北茂作品广播音乐会”,介绍了他创作的15首二胡独奏曲和4首民乐合奏曲,以表示对他的深深的怀念。 刘天华(1895-1932),字寿椿,江苏省江阴县城内西横街人,民族器乐作曲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杰出的民族音乐家。1895年02月04日出生。父刘宝珊是个寒士。系刘半农之弟,刘北茂之兄。幼时就读于翰墨林小学,酷爱音乐。家近涌塔庵、孔庙,每逢僧家佛事或春秋丁祭,好静听钟鼓、管弦之声,乐而忘返、清宣统元年(1909),考取常州府中学堂,参加校内军乐队,吹小号、军笛。宣统三年,武昌起义,学堂停办,辍学回家。时江阴光复,他参加维持地方治安的青年团,掌军号。民国元年(1912)随刘半农去上海,进开明剧社乐队工作,业余加入万国音乐队学习,掌握多种西洋管弦乐器演奏艺术,并萌生改进国乐的想法。2年剧社解散,失业回澄。先后在华士澄华小学和城区澄西小学任音乐教员。曾以顾山丝竹高手周少梅为师,学习二胡、琵琶演奏技艺。4年春,父丧,又失业,贫病交迫,每日拉二胡,抒发内心的忧愤,形成《病中吟》初稿。4年秋,受聘常州母校担任音乐教员,后利用暑假外出寻师学艺和采风,向崇明派琵琶演奏家沈肇洲学瀛洲古调,去河南开封学古琴。10年暑假返回江阴,约音乐爱好者组织国乐研究会,切磋江南丝竹和吹打乐。并邀周少梅、黄致君、澈尘和尚等国乐名家数十人公开演奏,极一时之盛。11年去北京,先后在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和北京艺术专门学校执教。为沟通中西乐理,丰富演奏艺术,发扬祖国民族音乐的特长,于17年创办国乐改进社,主编《音乐杂志》。以二胡为中心,开展演奏、创作、教学研究活动。广泛搜集民间乐曲,京昆小曲,请街头杂耍艺人到院中一起吹奏,记下曲调,谱作新声,改进民族器乐二胡、琵琶。借鉴欧洲小提琴的教学方法,创作一批二胡和琵琶练习曲,使二胡、琵琶的教学规范化、科学化。并对我国传统的工尺谱作了比较科学的改进。18年,曾为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的《嫦娥奔月》、《天女散花》、《霸王别姬》等记录唱腔曲谱,翻成五线谱,写出《梅兰芳歌曲谱》,开创京剧唱腔固定成谱的先河。19年12月,刘天华在北京饭店大厅举行音乐会,把中国民族音乐介绍给中外音乐家和音乐爱好者,演奏代表作二胡曲《良宵》、《光明行》、《空山鸟语》和琵琶曲《十面埋伏》、《霸王卸甲》等。每当一曲终了,全场掌声雷动。21年5月31日,去北京天桥听写锣鼓经,不幸染上猩红热,治疗无效,于06月08日去世。 半梦恍惚中,这首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初期由刘半农词、赵元任谱曲的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又再次萦绕我脑海.......说是一种冲动,不如说是一种情结! 儿时是在极“左”笼罩下的中国长大,带“情”字的东西如情歌、情诗、情感电影等等,除能被贴上所谓“革命”红色标签的东西外,多数都被扣上了“封、资、修”的帽子而被打倒。人们的思想被禁锢、情感被压制、嘴被贴上了封条、言论失去了自由,五彩的世界被“左”的“红色海洋”吞食........!人性被压抑、人格被扭曲、良知被泯灭、文化遭践踏、历史被颠倒、真理被掩埋而谬误猖獗、法律制度与文明几乎丧失殆尽殆.....还有什么比那个世道更黑暗呢?! 就在那样的情形下,我从父亲嘴里知道了屈原的《离骚》、白居易的《红线毯》、岳飞的《满江红》,以及大仲马《基督山伯爵》、维克多.雨果的《悲惨世界》......,也听到蔡文姬搜集整理的《胡笳十八拍》、刘半农的《教我如何不想他》、邓丽君的《何日君再来》......。我们没能听到父亲高亢嘹亮的歌声,只能听到父亲用浑厚低沉的男中音在夜色的家中低吟。从此,它们走进了我的精神世界从不曾离去,而且随着日后重温那些书籍和重听那些歌曲,了解它们的背景和内涵后便深根蒂固了! 夜里3点醒来后,却怎么也无法再入睡,“.......天上飘著些微云, 地上吹著些微风。 啊!微风吹动了我头发,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恋爱著海洋, 海洋恋爱著月光。 啊! 这般蜜也似的银夜, 教我如何不想她? 水面落花慢慢流。水底鱼儿慢慢游。啊! 燕子你说些什麼话? 教我如何不想她? .......”,几句男士美声演唱的歌声一直在耳边回荡.......!躺在床上,实在按奈不住想欣赏这歌曲,于是在这寒夜里披衣起来,打开电脑搜索,可哪里也找不到。 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歌《叫我怎能不想她》,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文学家、语言学家、摄影学家刘半农于1920年在英国伦敦大学学习实习语音学时所作。 刘半农生于1891年5月29日,卒于1934年7月14日,年仅43岁。原名寿彭,后改名复,初字半侬,时用瓣秾,后改字半农,号曲庵。江苏汀阴人,是我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之一。同时,他又是我国语言及摄影理论奠基人。他的《汉语字声实验录》荣获“康士坦丁语言学专奖”。是我国第一个获此国际大奖的语言学家。 刘半农到伦敦后不久,于1920年9月4日创作了一首题为《教我如何不想她》的小诗。这首诗很快便被同在伦敦留学的赵元任谱成歌曲,随后在国内传唱开来,流行至今。有人说,《教我如何不想她》是一首写给女友的情歌。但更多的人认为,"她"字在这里代表的是中国,这首诗应该是刘半农在异国他乡思念祖国家乡的心声。《教我如何不想她》之“她”字,也是刘半家所首创。汉字中之“他”本无男女之分,因此翻译外国文学作品,或自行创作文学作品,均感不便。初时,人们以“伊”字作为女性之“他”,如鲁迅早期小说《阿q正传》、《祝福》等,均用“伊”字来代替女性之“他”。然而,“他”与“伊”为截然不同之二字,用起来仍有不少麻烦,刘半农考虑及此,反复琢磨,乃首创“她”字以作女性之“他”,后来得到社会认可,“她”字到处通行,并载入了字典。 1917年到北京大学任法科预科教授。 刘半农到北大后,自知资历浅,所以十分勤奋,讲课很受学生欢迎,创作也十分活跃,但在北大这个学院派占统治地位的地方,像他这样—个连中学都没有毕业的大学教授依然被一些人视为“下里巴人”,对他能否胜任教学工作常常表示怀疑。—次在《新青年》编委组成人选上,胡适就直接提到了人选的学历问题,这地刘半农无疑是一个很大的刺激。同时,刘半农在上海滩染上的才子气,包括衣着打粉等作派也遭到一些人的诟病。鲁迅后来在《忆刘半农君》中也指出:“那些人批评他的为人,是肤浅。”“但这些背后的批评,大约是很伤了半农的心,他的到法国留学,我疑心大半就为此。” 人说愤怒出诗人,对于刘半农则是发奋读博士。在蔡元培的支持下,刘半农考上了公费赴英留学的资格。1920年2月7日携夫人朱惠和女儿小蕙自上海启程,乘坐日本货轮“贸茂丸”赴英留学。1920年到英国伦敦大学的大学院学习实验语音学,1921年夏转入法国巴黎大学学习。1925年获得法国国家文学博士学位,所著《汉语字声实验录》,荣获法国康士坦丁·伏尔内语言学专奖。1925年秋回国,任北京大学国文系教授,讲授语音学。 1926年出版了诗集《扬鞭集》和《瓦釜集》。1934年在北京病逝。病逝后,鲁迅曾在《青年界》上发表《忆刘半农君》一文表示悼念。。他开创了我国新诗流派“白话诗”,影响甚广。同时,他又是我国语言学及摄影理论奠基人,他的《汉语字声实验录》荣获“康士坦丁语言学专奖”,是我国第一个获此国际大奖的语言学家。他一生追求真理,积极投身革命,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之一。 后来扬名于国内的许多大教授,当时在国外苦读,都是苦得不堪回首。像陈寅恪,像徐悲鸿。谈中国历史的时候,常常会说当年红军爬雪山过草地不容易,其实中国的读书人,也怪可怜的。好在历史还是愿意给人良好的回报。刘半农在巴黎学的是“语音实验”,这是一门全新的学科,多少含有一点高科技成分,起码当时是这样。中国的语音学研究方面,刘半农做出过极其突出的贡献,而这种贡献很容易默默无闻,很多人或许知道,刘半农发明了“它”和“她”这两个常用字,但是对于语音的摸索和实验,一般都不太明白。事实上,在这方面,他的研究卓有成效,还是在法国的时候,他就经巴黎大学语音学院院长提名,成为巴黎语音学会会员,他的博士论文《汉语字声实验录》荣获“康士坦丁·伏尔内语言学专奖”,是由《法国最高文艺学院公报》宣布的。 刘半农从法国学成归国,受到北大热烈欢迎。在蔡元培的关心支持下,成立了我国第一个语音实验室。他制订了一个宏大的计划,决定完成一中《四声新谱》、一部《中国大字典》和一部《中国方言地图》。 斯文·赫定是第一位同意与中国学术界合作的西方探险家,并且在合作过程中平等对待中国科学家,最终赢得了刘半农和整个中国学术界对他的谅解,双方的关系逐渐由相互敌视转为相互尊敬。而刘半农的死,竟然也在一定程度上归因于他对斯文·赫定的尊敬。1935年2月19日是斯文·赫定的七十大寿,瑞典皇家地理学会计划出版纪念文集,向刘半农约稿。刘半农出于对斯文·赫定的尊敬,从1934年5月起就开始着手写祝寿文章。据刘半农1934年5月16日日记载:"下午到研究所,白涤洲为余邀来辅大甘籍学生十数人,拟研究其声调,备作为论文,以应瑞典地理人类学会之请,刊入赫定七十生辰纪念册。"后来刘半农决定再写一篇有关北平、绥远沿线方言声调的论文,为斯文·赫定祝寿。为了写这篇文章,刘半农于1934年6月19日携白涤洲等助手离开北平,前往内蒙古等地实地调查方言音调和声调。但在考察途中,刘半农遭到昆虫的叮咬,不幸传染上致命的回归热。他于1934年7月10日抱病提前返回北平后,又被庸医误诊,7月14日才入北平协和医院,当日下午便与世长辞,年仅43岁,葬于北平西郊香山玉皇顶南岗。刘半农去世后,斯文·赫定曾专程前往刘家吊唁,将西北科学考查团的纪念邮票赠送给遗属,以示纪念。刘氏三兄弟刘半农、刘天华、刘半茂,都是我国现代文化名人。 刘半农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文学家、语言学家、摄影学家。他一生追求真理,积极投身革命,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之一。他在担任《新青年》杂志编辑时,发表了《我之文学改良观》、《诗与小说精神之革新》等震惊文坛的进步论著,成为新文化运动中一位“斗士”和“闯将”。他开创了我国新诗流派“白话诗”,影响甚广。同时,他又是我国语言学及摄影理论奠基人。 刘天华是我国著名的民族音乐家,二胡学派的创始人。他一生最大的贡献就是把“不登大雅大堂”的二胡从民间推向世界,建立了一个新型的学派。他在我国音乐史上第一个沿用西方五线谱记录整理民间音乐,大胆借鉴“西乐”,“改进国乐”,使二胡的表现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境地!他不仅创作了《病中吟》、《良霄》、《空山鸟语》等流传广泛的不斐名曲,而且培养了大批二胡、琵琶传人。他把“学习、研究、创作、演出和教学联系在一起,构成他全部的音乐生涯”。 刘半茂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民族音乐教育家、作曲家,也是刘天华事业的忠实继承者和发展者。天华逝世后,刘半茂为了继承其“改进国乐”的遗志,毅然放弃西北大学英语教授的席位,改任音乐教授。先后在四川、南京、安徽、中央音乐学院任教,他一生创作了《汉江潮》、《小花鼓》、《流芳曲》等一百多首二胡独奏曲,是我国现代音乐史上一位多产的作曲家。 刘氏兄弟纪念馆位于江阴市西横街49号,是江阴市人民政府为纪念我国现代文化名人刘半农、刘天华、刘半茂三兄弟而利用刘氏后裔捐赠的祖籍故居改建的。它坐西朝东,前后二进十间三庭院,是一座具有江南民宅特色的清未建筑,距今约有150年,与古兴国塔、文庙南北呼应,浑然一体,构成江南古城的一个游览区。纪念馆还有“百年天竹”、“石鼓墩”、“酱台”、“竹园”等遗迹和景点。纪念馆由原文化部部长朱穆之题写馆名,著名女作家谢冰心为纪念馆写了序文。陈列分“事迹介绍”和“故居景点”两大部分六个展室,共陈列展品300余件。
175 浏览 3 回答
287 浏览 4 回答
224 浏览 5 回答
320 浏览 2 回答
256 浏览 3 回答
138 浏览 5 回答
246 浏览 5 回答
272 浏览 3 回答
132 浏览 5 回答
307 浏览 5 回答
347 浏览 4 回答
303 浏览 4 回答
235 浏览 2 回答
278 浏览 5 回答
302 浏览 3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