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心理学论文

小学生社会退缩行为的研究的理论综述

2015-07-16 19:5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对儿童社会行为的研究是当今心理学与教育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除了认知、技能方面的教育之外,如何做一个“社会人”也是儿童教育中关注的重点。儿童的交往行为对其心理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对儿童的社会化、个性与品德的形成、情绪情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学习等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社会退缩儿童由于其在社会交往情境中的挫折经历或其它原因导致社交能力缺失,这种缺失反过来又影响他们的交往活动,最终形成社交孤立状态。而且社会退缩行为如不及时加以干预与训练,会持续到成年期,对他们的行为功能的发挥造成严重障碍。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在小学生社会退缩行为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的综述。
  1小学生社会退缩行为的概念概述
  社会退缩行为被看做是内化行为行为问题,对它的研究起源于发展病理学的进展,并且在20世纪80年代,“研究个体行为的不适应原因和过程”成为发展病理学的新领域。80年代以后,关于社会退缩行为的研究日渐增多,但是,对社会退缩的概念界定,至今没有得出统一的标准。社会退缩行为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幼儿或中小学生,而且一般认为,社会退缩是指在社会环境下,游离于他人之外的独处行为。Rubin等(1993)用“抑制”定义儿童在新异环境中的敏感和害怕行为,用“社会孤独”来形容遭到同伴排斥的幼儿的孤独行为,但杨光辉等(2008)年提出社交退缩与社交孤立不同,前者是个体自愿、主动的脱离交往群体,没有对群体造成损害和干扰;后者是个体被群体所排斥、拒绝,被动地处于交往群体之外。
  郑淑杰(2005)根据Rubin1993年提出的社会退缩的概念,把社会退缩定义为孤独的行为,泛指跨时间、情境,在陌生与熟悉社会环境下表现出来的不与他人交往、独自游戏、消磨时光的行为和活动。社会退缩也称为退缩行为或行为退缩,指在群体背景下儿童独自玩耍的行为,但常与抑制、害羞和社会性孤独等属于混用,但他们之间是有区别的。
  退缩儿童在同伴互动中比较自我为中心,较少使用语言互动,施动行为积极性不高,且难以获得积极的反馈,与同伴互动的成功率也比较低。 “社会退缩”与“被拒绝”、“被忽视”相比,强调的是一种主动行为,是儿童主动从社会活动中退出来,是儿童拒绝与他人交往,而不是被他人拒绝。
  2小学生社会退缩行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社会退缩行为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中备受关注的课题之一。儿童社会退缩行为会预测青少年社交障碍,进而预测年轻的成年抑郁症。父母对儿童所施加的控制的类型和程度小学生社会化有很大的影响。
  关于社会退缩的亚型,不同的研究者得出了不同的分型。由于社会退缩不像攻击行为那么明显,因此早期的社会退缩行为并没有引起教育者的注意,只是将它视为“听话的表现”,研究很少,之后Rubin(1982)首次将社会退缩分为“安静退缩”和“活跃退缩”两种亚型,而Coplan(1994)采用方差分析将儿童社会退缩分为矛盾害羞和弱社交两类。有的研究更加深入地对社会退缩进行了分类,将其分为三种亚型,如Asendorp(1990)从行为、认知和动机的角度将社会退缩分为主动退缩、被动退缩和沉默行为。而孙玲等人(2004)则将社会退缩分为安静退缩、活跃退缩和焦虑退缩。Harrist等人(1997)又增加了第四种—悲伤沮丧,但未进行讨论。迄今为止,只有主动退缩和被动退缩两种类型得到了普遍认可,对其他类型分歧较大。
  影响社会退缩行为的因素有很多,研究者主要从内外两个方面来讨论。内部因素主要为生理特点、认知模式和动机。外部因素主要有家庭和同伴。家庭对儿童的影响是通过亲子间互动来完成的,不安全依恋与行为退缩有关且能对其进行预测(郑淑杰等,2005)。最新研究表明亲子依恋和自我知觉对4-5岁幼儿社会退缩行为具有预测作用。可见父母对儿童采取不同的控制方式将对儿童的社会行为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已经有研究试图通过干预来改善退缩儿童的状况。干预的对策主要有社会技能训练,以提高儿童的互动能力;将退缩儿童与社交能力好的儿童配对,后者提供榜样;让退缩儿童参与学校各类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提高互动动机;安排乐群和社交能力好的儿童主动与退缩儿童互动等。干预不仅要聚焦于训练社会技能,而且要调节情绪;不仅要让熟悉和非熟悉的同伴参与,而且让教师、家长等相关人员介入。
  综合国内外研究,有关社会退缩行为的研究成果还不多,对社会退缩行为的调查缺少数据报道,而且关于社会退缩的干预如技能训练和游戏也只是针对退缩行为本身,而很少考虑儿童成长环境,缺少生态效度。对社会退缩儿童的各种亚型特点和成因的研究不足,不同的社会退缩儿童是否有文化差异和地区差异等,几乎没有研究。众多研究儿童社会退缩的成果多是横断研究,几乎没有纵向追踪研究成果,导致很多问题(如儿童社会退缩行为的稳定性)不能更深入地分析和探讨。
  参考文献
  [1] 陈会昌,张越波.两岁儿童的行为抑制—非抑制特征[J].心理学报,2000(4).
  [2] 洪秀敏.儿童社会性交往的生态学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03(4).
  [3] 杨光辉,王宁丹.儿童社交退缩行为述评[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1(3).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