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师范教育论文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儿童观的研究综述

2015-09-11 08:4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在科学心理学不断发展壮大并逐步走向成熟的历史过程中,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于1913年发起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在该领域占统治地位达半个世纪之久,其时间之长、影响之大被誉为西方心理学史上第一股势力。其在研究对象上主张摒弃内隐的心理、意识,而代之以外显的行为;在研究方法上拒绝内省法而强调严谨、客观的观察与实验;在研究任务上主张将从动物和人类行动的实验中获得的规律,应用于解释和控制人类行为。笔者将从行为主义心理学发展的三个阶段分别论述其儿童观的发展变化,并分析其进步和不足之处。
  一、旧行为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华生的儿童观简述
  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以一篇题为《 一个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 》的论文,宣告长期以来专注意识研究的传统心理学破产,一种新的以外显行为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诞生,即行为主义心理学。
  1.否定遗传、本能,坚持儿童的“习性论”
  在行为主义崛起的几年里,华生对本能的看法存在着巨大的转变。“1914年,本能在他的理论中有着突出的作用。但到了1919年,华生却认为本能存在于婴儿那里,习得习惯很快就取代了它。到了1925年,他完全抛弃了人类本能的观点,主张只有一些称作本能的简单反射,而没有复杂的、天生的行为模式。”[1] 他认为,我们经常称之为“本能”的东西大多是训练的结果,且心理学也并不需要本能的概念,并得出了以下结论“我们并不曾遗传才智、才能、气质、性情及特性那些东西,那些东西都同本能一样,是由学习而得来的,且大致是在摇篮时代学得的”[2] ,即在旧行为主义心理学眼中人出生就如同一块白板,不存在遗传也不存在本能,同时儿童大抵是不成熟的、是贫瘠的,除了从遗传而来的身体结构之外,空空如也等待别人灌输知识、技能、情感等。
  2.持“分子式行为”,否定儿童的主观能动性,持环境决定论
  旧行为主义的研究对象是从有机体适应环境的意义上客观的、可观察的行为,即机体用以适应环境的反应系统。该反应系统中刺激—反应的连接是行为的基本单位,其中刺激是指环境中的任何客体或有机体的内部状态,反应意指由刺激作用于有机体时随时准备引发的一种固定不变的活动(肌肉收缩、腺体分泌)。因此,旧行为主义者关注的是由特定刺激引起的特定反应,有着明显的起点和终点,且行为仅仅涉及整个有机体,并不应强调意识等在行为中的作用。同时,旧行为主义者认为刺激—反应之间不需要任何间隔时间,且不同情境下的相同刺激会即刻产生固定的一成不变的反应。
  华生依据其分子式行为观,指出不论多么复杂的行为都可以通过条件反射这一机制建立起来,因而得出婴儿可以任意塑造的论断 [3] ,将儿童简化为一架被动地对外界刺激做出相应行为反应的机器,忽视了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华生曾声称“给我一打健全的、没有缺陷的婴儿……也可以把他训练成为一个乞丐或窃贼”[4] ,由此可以看出,旧行为主义者眼中儿童行为的形成完全依赖于刺激和反应的被动连接,儿童只能对环境的刺激做出回应,而自身对环境的控制能力却很弱。这无疑片面夸大了环境、教育的作用,忽视了儿童意志的自由和主观能动性。
  3.否认语言和思维的区别,抹杀了动物与人的区别
  以华生为代表的旧行为主义心理学否认意识代之以行为为研究对象,否定内省法代之以客观的观察法。[5] 因此,思维过程能否归结为可观察的客观现象俨然成为行为主义走向严格的客观心理学道路上的重大问题。华生据其机械行为观主张语言是一种动作习惯,主张“思维外周论”,因而进一步认为语言和思维没有根本区别,都同属于言语习惯。换而言之,言语是外显(出声)的言语习惯,而思维则是内隐(不出声)的言语习惯。
  众所周知,思维是人与动物最主要的区别,行为主义将人的思维依据其机械行为观简化为刺激—反应,并将其和语言归于言语习惯。如此,不仅否认思维与言语的根本性区别,同时还降低了人作为万物之灵长的地位,使之与动物别无二致。华生认为“行为主义是二十世纪头十年期间研究动物行为的直接的结果”[6] ,可行为主义的目的是为了预测和控制人类的行为。不可否认,华生前期对动物的研究对推动行为主义的发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且人与动物之间确实存在许多共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无视差异,在人与动物之间划等号。纵观其上,不难看出行为主义者否认思维的特殊性,混淆了人与动物的界限,无视人与动物的区别。
  4.情绪
  华生力求将有机体的所有反应客观化,在将语言和思维作了行为主义的论述之后,又将情绪这一问题简单地归结为有机体特定刺激下的某种特定的反应,并对婴儿进行实验研究证明了情绪的形成与消退。华生将情绪定位 通过许多实验研究发现,在新生儿身上可以找到由特定刺激所引发的三种原始情绪:爱、恐惧、愤怒,并论述了以上三种原始情绪在通过条件作用的基础上产生更为复杂的各种情绪。
  情绪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大特性,因此行为主义研究情绪行为的对象就必将是人,且为明晰成人情绪反应的复杂性不得不从发生的角度研究儿童。华生以儿童为研究对象,利用客观操作的物质环境下的特定刺激进行情绪行为实验。在一定的程度上表明,行为主义者从对动物的研究转为对人的研究,从人身上得到的研究成果递推于人的身上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而实际上,人所处的环境是复杂的、多变的,其在单一背景下研究,结果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再者,以身心不完备的婴幼儿作为实验对象,并对其造成巨大影响的做法严重违反了实验的伦理性原则。
 二、新行为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斯金纳的儿童观简述
  在20世纪20年代以后大约10年中,旧行为主义由于华生刺激—反应公式过于简单,只能研究如感觉、动作等低级的心理过程,行为主义内部酝酿着一种变革,并于20世纪30年代初期正式形成新行为主义心理学。
  1.新行为主义者未公开否定遗传,并提出了“遗传环境”概 念
  斯金纳承认先天行为的存在,认为先天行为是遗传列联的产物,并具体分析了有机体的强化性列联和生存性列联。其中,生存性列联即人类的遗传禀赋,强化性列联即习得行为。并在其论述个体行为的形成与维持的过程中,两者都提及到,只是更加强调环境的作用。即表明新行为主义者不再持“白板论”的儿童观,表面上也不再持环境决定论观点,这应算作是对旧行为主义的发展,可也并不意味着改变了华生所提出的环境决定行为的基本观点。
  深受华生影响的他以另一种方式响应了华生的环境决定论,即将先天行为被认为是环境的另一种形式(遗传环境)决定的。斯金纳将遗传也归结于环境,从而成就其环境决定论观点。斯金纳借以“玩弄”概念的方法来挽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旧行为主义,实质上却并未有所革新,但值得欣喜的是新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儿童不再是一张等待被涂抹、填充的白纸。
  2.新行为主义承认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的存在,同时承认人具有自我认知
  斯金纳说过:“一门恰当的行为科学必须考虑在有机体皮肤内部的活动”[8] ,即说明新行为心理学承认这些人的内部心理过程不仅存在且可以作为心理学研究对象(虽然斯金纳并未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斯金纳虽承认人具有自我认知,但反对内省法的他却认为人不能准确报告自我认知的内容。新行为主义虽承认人具有自我认知,能够认识自己,但同时又认为人是无能的,不能准确报告出自我认知。
  3.新行为主义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在一定程度上承认儿童具有主观能动性
  新行为主义者同旧行为主义者都认为遗传对行为的决定作用是最小的,人类大部分行为是习得的。斯金纳分析了条件作用之下的两种行为,一种是应答性行为,即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另一种是操作性行为,即受到强化而形成的,是操作的效果而引发的。斯金纳持第二种行为观,认为环境决定的选择性相互作用,否认行为主体内在的某种意图,仅仅注重于行为发生密切关系的环境条件。
  不难看出,斯金纳并未公开承认儿童具有主观能动性,且将内部状态归结为伴随行为出现的附属现象。但斯金纳反对华生的“刺激—反应”理论,在其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中,要求当儿童做出一个符合期望的行为时呈现一个积极刺激或者撤消一个厌恶刺激,儿童的这种行为就会再次出现,反之则不同。同时,斯金纳主张行动的主动控制,主张强化反对惩罚。可见,新行为主义眼中的儿童是有生命力的,至少其认为儿童是有主观能动的个体。
  三、新的新行为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班杜拉的儿童观简述
  20世纪50年代,旧行为主义和新行为主义严格的环境论和人与动物的观点遭到了越来越多的反对,同时认知主义心理学的崛起使得过去为行为主义所拒绝的意识、思维、记忆等概念再次成为心理学的合法研究对象。在这种境况下,以班杜拉、罗尔特、米契尔等为代表的行为主义者在坚持行为主义基本观点的前提下,大胆吸取了认知主义心理学中一些合理的观点和成果,新的新行为主义应运而生。
  1.新的新行为主义辩证地分析了先天遗传和后天习得的关系
  班杜拉认为机体具有先天皮层结构和感觉—运动等生理特征,这些生理特征的不同导致个体在行为上的不同。因此,班杜拉认为先天生理因素和后天习得因素共同决定着行为,但后天习得因素在其中占主导作用。[9] 可以看出,新的新行为主义既不持旧行为主义“白板论”的观点,也不持新行为主义“遗传环境”的概念,而是认为遗传和环境共同决定着人的发展,这无疑较之前有很大的进步。
  2.新的新行为主义否定环境决定论,坚持环境是决定行为的潜在因素观
  新的新行为主义者班杜拉在否定前期行为主义强调环境是行为的唯一决定者的基础上,提出了环境是决定行为的潜在因素的观点。该观点具有两层含义:其一环境对行为确实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二这种影响作用是潜在的,只有环境和人的因素相结合才能发挥作用。该论断表明,新的新行为主义者看到了在行为前后环境因素仅起着潜在的可能性,要想环境的影响作用成为现实就必须考虑人自身对其的选择、组织和加工。
  3.新的新行为主义强调自我调节是行为的中介
  班杜拉否认行为主义片面强调环境决定行为的机械观,主张人是环境的产物同时承认人也能主动调节改造环境,肯定了人的内在动力和个体能动性,强调自我调节是行为的中介。其自我调节是个体、行为、环境三种因素的交互作用,换言之自我调节不仅是个体对行为的调节,同时还需要个体对行为调节的思想、情感等被旧行为主义排除在外的东西进行调节。其儿童观是儿童再也不是被动地接受环境刺激的动物,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能自我调节行为和改造环境的独特个体。
  四、行为主义心理学儿童观的评价
  如何评价行为主义往往毁誉不一,一种看法认为行为主义是西方心理学史上的一次革命,另一种则认为其毫无价值。面对这褒贬不一的评价,对行为主义儿童观的评价应从客观立场出发,既看到受当时社会科学发展限制之下其儿童观的进步之处,又要看到其儿童观较之当代儿童观的不足之处。
  1.行为主义心理学儿童观的进步之处
  (1)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发展丰富了研究领域。首先,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发展促进了动物心理学的发展,且有望使得动物心理学合法化;其次,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极其重视对动物学习的研究,且力图用动物研究得出的规律来说明儿童的学习规律,在当时还找不到合适的研究儿童学习规律的情况下,通过先研究动物来推进人类学习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时代性意义。
  (2)行为主义心理学儿童观处于不断吸收、融合、进步之中。首先,研究从动物到人的变化,说明行为主义者随着时间的流逝、科学的进步发展逐渐意识到人与动物存在本质上的区别,动物的研究不能简单机械地推广到人,人除了具有动物所具备的特性之外还具有其特有的东西;其次,行为主义在发展的过程中从排除意识到排斥意识到承认研究意识是其儿童观演变的基本前提,研究人的内部心理过 程是确立人独特性的前提,也是心理学科学化的过程;最后,行为主义者后期从实验上证实,儿童是具有自我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这在当时的情况之下是最难能可贵的,尤其在今天的教育教学中仍然需要这样的儿童观。
 2.行为主义心理学儿童观的不足之处
  (1)陷入了生物主义。早期行为主义者主要以动物为研究对象,在继承进化论思想的基础上,肯定了人与动物的相似性或相同性,忽视了人是社会历史的存在物。将研究猫、白鼠、狗等动物而得出的研究成果推广到人类,以期达到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从而混淆了人与动物的界限,抹杀了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2)否认或轻视遗传的作用。各时期的行为主义者都在一定程度上否认或轻视遗传在儿童行为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因而陷入了环境决定论。从而使其儿童观陷入洛克的“白板论”,认为儿童是不成熟的、是贫瘠的,除了从遗传而来的身体结构之外,空空如也的如同容器一样等待别人灌输知识、技能、情感等。
  (3)主张客观主义,否认意识与行为的差别。行为主义者力图将心理学构建为像生物学、物理学那样的自然科学,从而要求仅以外显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摒弃内隐的心理和意识。与此同时,也贬低了作为有机体的人在心理和行为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处于被动状态之中。
  (4)主张机械训练,否认儿童的主观能动性。行为主义否认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存在一定的差别,但早期行为主义者大都将儿童当成是接受的容器,忽略儿童自我学习的意愿。因而在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眼里,儿童是完全被动且与动物无异的个体,只要精心设计控制的条件便可以“创造”出符合要求的人与行为,完全否定了儿童的意志自由和主观选择,儿童被看成是接受机械化操作的物体。
  儿童是一个社会的人,儿童观也是一个社会建构的结果,儿童是生活在社会变迁中的、社会结构特定设置中的、特定环境境遇中的儿童。[10] 因此,一个时代或一个理论流派的儿童观并不是永恒固定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迁的,是特定阶段的儿童观。现在的儿童观可以对行为主义儿童观进行批评,但儿童观的科学化不能绕过这个过程,因此对行为主义儿童观的演变进行客观的分析,对于认识儿童和为儿童创造美好的未来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重庆 北碚,400715)
  参考文献:
  [1][美]赫根汉.心理学史导论[M].郭本禹,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4][5][7][9]张厚粲.行为主义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3][美]E. G. 波林.实验心理学史[M].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6]李阳,肖雯,李晓军.心理辅导三大理论之人性观之剖析[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2). 本文由第一论文网选自《基础教育研究》2014年第3期,版权归原作者和期刊所有。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