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

高校学风建设问题的解决方式

2015-08-10 08:5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从高校自身发展来看,学风直接关系到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所具备的综合素质的高低。在良好的学风的影响下培养出来的高素质人才就会在当前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学风建设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思想、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培养优良学风既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学风建设也是高校自身建设的主题,是关系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
  人才培养学风学风建设思想政治教育
  一、引言
  高校学风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全面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更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举措。它对于促进高校学生全面成长与成才,深化改革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模式,全面推进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实现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等都有重要意义。
  各大高校已经普遍认识到“班风兴则学风兴,学风兴则校风兴,校风兴则学校兴”这一准则。学风不仅是衡量一所高校的治学精神,教育质量及其办学水平好坏的重要标准,同时也体现着在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学习精神及其综合素质的高低,是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风既是学识之风,同时更是做人之风。一所高校的学风建设成果直接体现着该校教学改革的深化程度、在多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及其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各高校的优良学风的培育,是其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对人才的高素质培养目标的实现、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以及充分实现教育的以人为本的根本保障。加强学风建设是贯彻落争先创优,以及促进宏观学校到微观个体的学生全方位、协调的最大程度的可持续发展。大学生在校学习过程及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学习作风和精神风貌即为大学生的学习风气,是长期教育、建设过程中积淀形成的一种风尚,是学习者在求知目的,治学态度,认识方法上长期形成的,具有一定稳定性和持续性的精神倾向和外在表现。学风具体体现在学习者的世界观与人生观的统一上.其学习过程中的创造能力的大小及创新活动的后发力为学风的重要体现点。学风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之一。
  大学生学风建设的关键,是要根据时代发展的新要求,把握高校学风建设的新趋势,拓展高校学风建设的新思路,开创学风建设的新途径,才能使大学生学风建设取得非凡的成效。本文拟对河南省农业大学近千名在校大学生学风情况的调查,结合当前大学生学风的实际,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和有益探索,以此为基础总结出大学生学风及学风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对今后高校大学生学风建设有所启示和指导。
  二、高校学风目前存在的问题
  我国当前,从重点高校到普通高校的学风主流都很好。部分大学生能够充分利用各种先决条件,积累知识,充实自己。多数大学生都能够做到自觉培养学习的创造性及创新能力,并保证自己身心健康,思想积极向上。许多大学生都能够胸怀远大的理想与崇高的信念,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学习过程中能够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思想积极向上,具有强烈的时代紧迫感和历史责任感。但是,确有不少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受各种因素影响,高校学风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
  (1)大学生学习动机与态度问题
  学习动机是能够驱使人自身去学习的内部主观原因,很多大学生是以个人功利为主轴,学习者对集体、社会、国家的责任意识比较模糊,容易造成停滞不前、满足于现状的局面。学习上采取应付老师、应付作业、应付考试,怎样轻轻松松地去获取大学文凭的消极态度,不能很好地利用大学学习环境,大学生不重视的学习的状况在大学校园普遍存在。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比较被动,考前临时抱佛脚的现象普遍存在。
  (2)大学生专业式学习缺乏认知
  大多数新生入校前仅为了考大学而学习,缺乏对专业的了解,专业的选择多数是听从家长或老师的推荐。入校后有些学生发现所选择的专业并非自己的兴趣所在或与内心期望值相差较远,就会产生一些消极想法,觉得“入错了行”。另外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专业选择强调热门、强调个性发展,使得一些“非热门”专业学生觉得即使学习再好也无法确保将来有好的出路,由此产生了怠学、厌学、混学的情绪和行为。
  (3)大学生学习纪律松懈
  缺乏较高的学习热情,厌学情绪强烈。在学分制度下,曾经的整齐划一的教学管理模式被打破,学生学习习惯懒散,无视学习纪律。一般高校对于实用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的要求,使部分大学生存在专业思想淡薄,降低自身的专业知识方面的学习要求。学习生活中不严格要求自己,学习生活纪律散漫,精神颓废。不积极要求上进,作业、实验报告乃至别业学位论文都普遍存在抄袭现象;部分学生沉迷于电子游戏,更有一部分大学生在校期间最大的精神支柱就是网络游戏。挥霍学习时间与经济、精力;不分学生干部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实践工作的业务能力的提高上,片面追求“能力至上”,无视文化知识学习的重要性。
  三、高校学风问题的影响因素
  (1)社会因素
  当前我过大学生处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全球化时代背景、社会转型时代背景和网络化社会环境为学生的学习成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影响着新时期大学学生的思想政治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习风气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古人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社会是一个大熔炉,即使生活在学校中的学生也时时刻刻都在接触社会。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利已主义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也在向高校这一洁净之地不断渗透,从而引起了学生在思想上的波动。
  (2)学校因素
  新形势下,部分高校学风建设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解决。一些高校对加强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好。学校培养目标不太明显,缺乏培育特色。教学设施较落后,校园环境不能够使学生心情舒畅,校园氛围不够好,还没有真正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有些教育教学改革措施明显滞后,办学观念也有待更新,教学管理机制尚未完善。教学管理是否严格,校园文化是否丰富,学生对部分所学课程或专业设置是否感兴趣,都对大学生学风建设产生了很 大的影响。
  (3)学生因素
  在新的形势下,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群体出现一些显著的新变化,及大地影响着学风建设的展开。大学生构成多样化,有来自农村贫困家庭的,也有出自城市富裕家庭的,大学之前的生活和学习经历差别很大;价值观多样化,当前社会,信息已经全球化,经过开放的信息环境的冲击和各种思维理念的冲撞,大学生的价值观逐渐表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心理问题严重,由于家庭及其他原因影响,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越来越差;就业形势严峻,压力剧增,随着我国大学毕业生数量的增多,以及社会对于大学生的接受情况,在校期间就会有种“毕业即失业”的心理,甚至质疑大学期间学习的价值性。
  四、高新学风建设的对策
  (1)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
  社会是影响学风建设的大环境,每个学生都生活在社会中,不可避免地受着社会舆论导向的熏陶。进一步深化全社会知识经济观念、尊师重教的传统,争取全社会的广泛支持,在全社会形成重教育、重知识、重人才的良好舆论氛围显得尤为重要。高校要经常组织专家学术讲座、演讲比赛、知识竞赛、调研报告评比等,充分利用校报、展板、橱窗、广播、校园网等媒介对创建优良学风进行积极宣传,营造一种尊重知识的良好氛围。在校园内要营造良好的学习研究氛围,培养学生钻研探索知识的兴趣。
  (2)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学风建设的关键是解决好学生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问题,它涉及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在学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在高校学风建设中贯穿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可以站在更高层次上给大学生指明努力的方向,取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主渠道的作用,联系思想实际帮助他们认清所肩负的历史重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和处理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物质利益和精神追求、国家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他们的头脑,使其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只有这样,学风建设才有坚实的思想基础。
  (3)培养高校的良好教风
  教师的思想行为、学识水平等对学生的思想行为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所以必须注重教师队伍和教辅队伍的建设及其素质的提高,加强导向能力和作用,以良好的教风促进良好的学风。引导教师教书育人,以良好教风促进学风建设。教师树立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理念,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同时注重为人师表,加强与学生交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他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应当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用自己的好思想、好道德、好作风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
  (4)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应当源于社会又高于社会,具有较高的格调和品味,起到引导社会文化的作用。
  高校要积极开展集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于一体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建设和学风建设有着重要的联系,良好的校园文化对人具有很大的熏陶作用。大学生身处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中,自然会受到熏陶,将会促进良好的学风建设。
  总之,高校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高校一项长期性的根本任务。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高校的学风建设,进一步提高对高校学风建设的认识,树立长期建设的思想,调动社会、学校、学生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全员意识和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进行全过程参与和全方位服务,大力推进学风建设,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杨道武.加强学风建设促进学生成长成才[J].湖北教育,2011,(5).
  [2]李晓翼,乔湘平.基于全过程的高校学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当代教育论坛,2010,(6).
  [3]位新建.高校政治理论性社团的困境及对策探析——以郑州大学为例[J].青年与社会,2012,(02).
  [4]张文远.制度执行力——学风建设的重要着力点[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02).
  [5]刘超,王宇翔,何学敏.学校学风建设及其评价体系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0,(27).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