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确立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改革思路”。对于“人才培养模式”这个概念,国内很多学者对其做过解读,著名教育家周远清同志认为:所谓的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就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及实现这些培养目标的方法或手段。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现代大学所承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这三大功能依然不能改变,培养各类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大学的首要任务。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在核电事业的快速发展,各相关企业对核环境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加大,使得核特色专业的毕业生重新受到人才市场的欢迎。南华大学是一所具有深厚核行业背景与行业特色的地方高校。2000年以来,学校以“突出重点学科,发展优势学科,加强特色学科”为指导, 积极探索核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巩固学科特色方向、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优化核特色课程体系、探索核环境人才培养模式,收到了良好效果。
一、巩固学科特色方向
环境工程是一门与生物学、化学、气象学等基础学科与建筑工程等工程科学,以及社会学和管理学等多门学科相关的交叉学科,它同生物学中的生态学、环境物理学和环境化学以及医学中的环境卫生学和环境医学有关,是一门研究和从事防治环境污染和提高环境质量的科学技术学科。1982年我国有了自己培养的第一批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环境保护与人才培养的重视与投入的不断加大,环境管理能力得到了提高,目前已经发展到拥有251所院校、年本科招生规模达2万余人。30多年来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了一批环境工程类的专门人才。
南华大学是一所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具有55年本科办学历史的综合性大学。学校虽地处湘南腹地,与省会中心城市的大学相比,区位优势并不明显,但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始终坚持面向核工业及国防科技事业服务的宗旨,形成了核特色鲜明的优势,为中国的国防工业尤其是核工业基地培养了大批勤勉务实、甘于奉献的高素质专门人才,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和核电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南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招生始于2001年,设置此专业是基于进一步夯实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接国家战略需求的目标。学校根据学科门类对学科专业和院系进行了调整和重组,先后组建了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核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等,形成合力打造“核”特色,从体制、机制上全力保证“核”特色学科与专业的发展。环境工程专业在十余年的办学过程中,依托本校核类学科专业齐全、人才培养层次完善、办学规模大、特色鲜明、基础好等背景,不断凝练环境工程学科专业方向、增强学科优势,使环境工程专业的核特色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08年核环境工程专业被评为南华大学特色专业, 2009年所属实验室获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立项建设,“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等系列课程遴选为南华大学精品建设课程;2011年以来,该专业出版了核环境保护与污染控制系列著作与教材,获得1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有3个获湖南省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立项;毕业生在核工业环保公司及铀业公司等相关企事业单位就业率高并获得相关企业与单位的高度评价。
二、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相对环境类工程应用人才大军,虽然面向核环境专业队伍的人才为数不多,但由于核行业的特殊性,按照国家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通过的环境工程专业本科培养规范的要求,其从业者不仅需要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而且必须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包括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如具备声、气、水及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和环境规划、给排水工程和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包括环境工程方面的新理论、新设备和新工艺的研究与开发能力;还需具有进行污染控制工程的设计及制定环境规划、环境管理、运营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这些都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集中体现了高等教育理念与教育思想。
南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以“能适应国防工业以及核工业发展的需要,具有从事放射性环境监测与评价、核设施与核尾矿库退役治理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特色,构建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旨在培养能在政府部门、环保部门、规划部门、管理部门以及各设计单位、科研单位、工矿企业、学校等从事管理、教育、设计、规划和研究开发、技术改造方面工作的环境工程学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此,学校在强调突出坚持“核”特色的同时,要求具备时代所需的专业知识,着力拓宽相关学科领域方向,如掌握环境领域以外的专业知识(法律、经营、技术等),深刻理解其专业知识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灵活运用专业知识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国防工业、核工业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把环境工程专业建成南华大学的品牌专业之一,将甘于奉献的行业精神、安全保密的行业意识、爱岗敬业的行业道德、勤勉务实的行业态度以及科学严谨的行业作风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从而全身心地去感受和体验这一特殊事业所蕴涵的独特魅力。
三、优化核特色课程体系
培养核环境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对专业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与优化。环境工程专业涉及广泛的课程领域,在优化课程体系结构时,特别应加强特色专业课程的综合化。如设置学科与专业建设目标,需要高度重视未来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变革,并要积极设置、发展交叉综合性的学科、专业,这不仅是高等学校学科和专业发展的新方向,而且也是高等学校依托其强大的人才优势和丰富的学科背景,推动知识的繁衍生长,以及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
南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整个课程体系都是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本科环境工程专业专业规范》制定的,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两个方面。首先,为贯彻学校“加强学科基础、拓宽专业口径”的原则,环境工程专业搭建了三个理论教学课程平台(即
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在每一个平台下设有必修课与选修课2个模块,同时辅以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军训、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等),以及第二课堂(包括学科竞赛、社会实践、科技创作、创业活动、文化素质教育等)。这些课程体系符合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实践及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求,并突出了核特色人才培养的目标:如将“核工业概论”课程放在公共基础课程部分,作为选修,可以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为完善人格奠定知识、情感和意志基础;将“放射性三废处理”等课程设为必修特色课程,向学生传授从事某一学科方向所必须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既为学习专业课奠定扎实基础,也为学生提高综合研究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将富有“核”特色的课程如辐射防护基础、原子核物理、放射生物学等作为基础课平台选修课程,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对自己以后从事的专业有所了解,达到“宽口径”的要求;对基础课程设置尽可能采用综合化,如核辐射探测实验、核通风空气净化、辐射监测与评价、核环境学、核电运行及特殊分离方法与核安全法规等让学生自主选修,培养他们的就业、创业的意识和能力。
其次,在教学模式上,建立系统的课程链条,增强课程的系统性,注重知识与能力的综合传授及多种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培养学生多方位、多角度的思维模式与归纳综合素养。在教学方法上提倡师生互动,通过诱导、讨论、讲评、对话等多种方式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勇于创造。在实践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实验实习设备和基地,使学生掌握应用先进的技术操作过程、方法、技巧和原理,同时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求知欲望。
四、探索核环境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括培养目标、教学运行和组织机制、课程结构、专业设置、培养途径等要素,其中人才培养目标是根本。由于各高校办学规模、学科门类、培养目标以及师资力量和所处环境等的不同,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也必然存在较大差异,因而不可能完全按照同样的一个模式操作。尤其是随着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类生存环境面临着严峻挑战,人类自身必须改变传统观念和生活方式,除此之外别无选择。在这个意义上,高校自然应该致力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融入这个开放的大环境,成为与政府与社会及企业相互渗透、共同合作的开放型组织,让高校在参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影响社会,让学生在宽松开放的环境中成长和发展,以推进素质教育,适应个性化人才的培养、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贡献社会,引领社会。
随着南华大学办学规模的扩大,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不断提高。首先环境工程专业把创新的理念和举措贯穿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各个要素中,在贯彻环境工程专业教指委制定的环境工程本科培养规范要求的同时,积极探索和实施“4+x”(其中:“4”即本专业4年制本科教学计划;“x”即核特色培养),并同步实施,“规范+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始终不渝地坚持走特色办学道路,将核特色培养贯穿学生本科学习的各个阶段及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其次,合理调整人才培养方案。2012年,南华大学升为一本招生高校,学校及时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适时调整,在原10版、11版的基础上,又制定了12版人才培养方案。新方案中更好的体现了因材施教,实现模块化、差异化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第三,强化理论与实践教学。根据本科一批招生要求,环境工程专业不仅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数理基本功,而且要了解本专业的相关知识。为此,在对新生进行专业教育时,组织学生参观湖南省重点“氡”实验室、国防重点学科“铀矿冶生物技术”实验室和“核电模型室”等特色实验室。为了凸显核特色,提高实践教学的比例,环境工程专业与中国原子能研究院、核工业741矿、核工业743矿以及中核272铀业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事业单位签订了实习基地建设协议,为学生提供多方位环境监测与防护等方面的实习,使学生对环境工程专业的特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知,能够从多视角理解和认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艰巨胜与复杂性,不畏惧困难,形成积极主动从事环保事业的决心和热情。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增加核环境知识,在非核课程教学中引入核特色内容,使核特色体现在教学、实验、实习、课外科技活动、毕业设计(论文)等各个环节。这些举措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也加强了专业特色的内涵建设,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迎云,刘泽华.核特色环境工程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8)22.
[2]李元元.开放环境下的研究型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现代教育管理,2011(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