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2-0002-02
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由于所处地理位置特殊,民族团结在这里显示出十分突出和重要的位置,它是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一切工作的主线。《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文件中明确指出了民族团结教育的实施途径和方法,提出课堂教学是主渠道,同时辅助以多样化的教育活动和实践活动。本文以巴音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为例,探讨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途径,以期抛砖引玉,总结和探索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开展。巴音职业技术学院是于2002年2月19日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一所全日制、综合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自成立以来,以维、蒙、回、哈萨克等为主的少数民族学生占全校学生总数的近46%多,是目前新疆高职院校中少数民族学生比例较高的一所学校。长期以来,学校从具体实际出发,通过多种途径和措施进一步加强了各民族师生的民族团结教育,学校的具体做法是:
一、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定维护人人平等
民族平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也是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政治基石。作为一所多民族师生聚集的高职院校,巴音职业技术学院始终把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严格执行民族平等政策作为政治任务来抓,切实保障了各民族师生在政治、学习、生活、工作上的平等权益。学校每逢重大节日都要慰问各民族师生和离退休教职工,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在干部职工的任用上,学校致力于培养各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选派学习培训和挂职锻炼时,既考虑选派懂汉语的干部职工外出培养,也安排少数民族语种的干部职工外出培养;在日常生活中为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切实尊重少数民族师生的风俗习惯,学校拨专款分别修建了民、汉餐厅,聘请回民厨师并出台《学院关于加强清真餐厅伙食管理的意见》;在学生管理中,学校设置专人负责少数民族学生工作,及时妥善地处理好可能影响民族关系的各种问题;在生活中学校关爱家庭困难的各民族学生,在奖学金、助学金等政策上给予倾斜,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顺利完成学业,并教育他们学会感恩,懂得回报,以优异的成绩和业绩报效国家,回馈社会。
二、开好民族理论课程,团结意识根植于心
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开设地方特色的民族理论课程,对于帮助各族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自觉地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加强民族团结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为此,巴音职业技术学院把《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作为必修课,并规定学时和学分(56课时、3学分)。同时,学校要求思政理论课教师要注重创新教学方法,从内容上把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纳入民族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积极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民族团结教育知识点;从方法上,采用启发式、参与式、调研式、讨论式、案例分析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结合教材内容组织学生看民族团结教育光碟、讲红色故事、听革命歌曲、歌颂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伟大成就的演讲和朗诵等,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增强爱国热情;从形式上,进一步改进教学形式,充分利用讨论、专题讲座、辩论等,构建严肃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并引领学生走出校门,到博物馆、到教育基地、到基层、到社会,寻找体验“学和用”的结合点。
三、丰富课堂内外活动,项目带动积极参与
民族团结教育要不仅体现在对党的民族政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民族风俗习惯的传播中,更多的应体现在学生喜闻乐见的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活动中,以此强调师生的参与与体验,促使他们将民族团结知识的认知转化为情感,内化与为行动。巴音职业技术学院分别通过主题班会(团会)、演讲比赛、红歌演唱、中华经典诵读、社团活动、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形式,加深了各族师生的联系,融洽了民汉师生的感情。同时,自2011年9月开始学校以文明礼仪知识教育为先导,以行为习惯养成为基础,以检查评比为抓手,全力推进大学生文明行为“36个训练项目”,每月完成一项训练,分三年完成,使各民族学生成为在家做孝敬父母、关心亲人、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帮手”;在学校做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尊重他人、善于合作的“伙伴”,在社会做热爱祖国、举止文明、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标兵”。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课外活动和大学生“36个文明训练项目”带动,使广大学生在提高思想修养和文明意识的同时,成为了民族团结的自觉践行者和维护者。
四、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潜移默化点滴濡染
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师生由于民族的差异导致了风俗习惯、穿着饮食、传统文化等方面的不同,这时就需要构建一种多元共存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不同民族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扩大彼此之间的宽容与理解。巴音职业技术学院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在民族团结教育过程中的精神濡染和潜移默化作用,开展了“立体式”校园文化建设。学校注重挖掘地域文化精髓,突出校园文化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整合,在学生生活区修建象征自古以来新疆就统一于祖国版图的郑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使各族师生深刻了解中华文化、新疆历史、民族发展史;在休闲区修建孔子、轩辕黄帝、毛泽东、邓小平、鲁迅、雷锋及东归英雄——渥巴锡等雕像,使师生在欣赏品味之际,感受到高雅文化的陶冶;在宿舍区墙壁纂刻“三字经”,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餐厅大楼、教学楼墙壁镌刻“世界在变你不变吗”、“不怕困难 自强不息”、“把信送给加西亚”等红色标语,始终鞭策师生在工作和学习中要履行承诺,敬业和忠诚;在活动区树立塑造师生内在人格气质和体现时代精神风貌的“自觉学习、自重训练、自主创新、自求卓越”十六字文化墙,励志明心。与此同时,学校还每月举办一期“道德讲堂”,通过师生共唱爱国歌曲、看道德短片、诵国学经典、讲身边故事、学雷锋精神,许道德承诺、送吉祥祝福,有效激发他们投身实践道德、践行民族团结的热情,较好的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促使
学校形成良好校园风尚。
五、抵御防范宗教渗透,多管齐下防微杜渐
学校历来是民族分裂分子和非法宗教分子同我们党争夺下一代的前沿阵地,校园的平安与和谐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巴音职业技术学院坚持将防范和抵御宗教向校园渗透作为一项系统工作,建立健全了全员育人工作机制,与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紧密结合,成效显著。一方面,建立防范和抵制宗教向校园渗透工作责任到人机制,实行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另一方面建立形势政策报告制度,加强形势政策教育,组织力量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师生中宣讲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关于维护稳定的重要指示精神和新疆反分裂斗争新情况;其次,是加强网络管理和评论员队伍建设,做好网上舆论引导。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展正面思想教育,形成网上正面舆论的强势氛围。再次,是准确掌握师生思想动态和校园舆情,加强检查监督。学校加强建设思政辅导员工作博客和QQ群工作制度,注重以正确舆论引导来武装师生头脑,进而增强各族师生政治鉴别力和思想免疫力,使民族团结意识牢牢占领师生意识形态阵地。
参考文献:
[1]艾政文.对新形势下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若干思考[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1).
[2]马金福.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加强民族团结教育[J].中国民族教育, 2009.
[3]《民族政策文献汇编》第二编,人民出版社,第113页.
作者简介:
蔡虹(1976-),女,汉族,教育硕士,副教授,现任新疆库尔勒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长期从事高职院校民族团结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