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

对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新思考

2016-06-12 11:0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高校是开展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阵地,在高校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是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的需要,是推进改革开放、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本文结合当前国内国际形式的新变化,为高校民族团结活动的深入开展,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推进民族团结教育教学的措施。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相互团结、共同和谐发展是党和人民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前提,是各族人民幸福安康、民族地区持续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前不久,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民委联合发出通知,明确要求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以民族团结教育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

 

对大学生开展和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造就以民族团结为根本行为准则的新时代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营造民族团结的良好校园氛围,推进多民族师生的团结和睦相处,大力加强和谐校园建设,具有重要的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高校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

 

高校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是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的需要,是推进改革开放、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当前,境内外敌对势力把民族、宗教问题作为突破口,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反渗透、反颠覆、反分裂的斗争日趋激烈。针对境外分裂势力破坏我国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妄图分裂祖国的恶劣行径,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民族宗教政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现实形势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高校是开展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阵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引导各族大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思想,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根本保证。

 

  二、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加强民族团结,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巩固反分裂、保稳定、促和谐教育活动成果,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

 

  党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工作的生命线,是党的纲领、路线、宗旨、任务、目标在民族工作上的具体体现。在高校师生员工中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宣传教育活动,是维护民族平等、增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发展、协调民族关系的重要前提。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要把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与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党的民族政策宣传教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结合自身实际,全面宣传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和党的民族政策,积极引导全校师生员工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坚持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不做,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和宗教观。

 

  三、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有效途径

 

  ()全面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让民族团结教育走进课堂

 

  十八大报告明确强调: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这既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宣传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工作目标和努力方向。

 对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新思考

  高校要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纳入到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总范畴,要让民族团结活动走进大学课堂,引导学生从历史的、世界的视野分析和探讨各种民族现象,进一步认识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优越性,将民族团结教育内容灵活有机地融入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式与政策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推进和完善民族知识、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教育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开展爱祖国、反分裂、保稳定、促和谐主题教育活动

 

  爱祖国、反分裂、保稳定、促和谐主题教育活动作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高校相关各部门和教学院系可以通过民族宗教理论的宣传讲座、观看民族团结教育影视片、报告会等形式,对全校各族师生进行一次广泛的、深刻的民族团结进步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广大师生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党,深刻认识祖国大家庭是各族人民最幸福的家园,深刻认识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深刻认识民族团结是高校发展进步的生命线,深刻认识民族团结是福,民族分裂是祸的深刻道理。不断增强和深化各族师生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拥护改革开放的真情实感,进一步夯实各族师生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为推进高校又好又快发展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振奋精神。

 

  ()在教职工中广泛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教育

 

  坚持以马克思主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教育广大高校教职员工,是我们做好民族工作,增强民族团结的一条基本经验。在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中,高校的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可以充分利用起每周政治理论学习时间,结合实际,组织并开展好本单位教职工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教育。通过集中学习、个人自学、观看纪录片等形式,不断提升高校教职工维护民族团结的思想意识,自觉把民族团结教育贯穿到育人全过程中,进一步增强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加强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巩固各民族师生员工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各党总支(直属支部)在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中,要认真总结好的经验做法,在巩固已取得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新的实践,探索新的途径和方法,切实做好事关学校民族团结稳定的各项工作。

 

  ()不断丰富宣传形式,营造和谐校园氛围

 

  高校应不断更新宣传形式,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扩大宣传覆盖面,通过校园网络、QQ群、飞信、橱窗、板报、校园广播、电子屏等形式,宣传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宣传维护民族团结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等,使三个离不开的思想观念深深扎根于我院各族师生心中,努力营造民族团结、和谐发展的校园氛围。高校要深刻认识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给民族工作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国内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宗教问题对我们进行渗透、分裂、破坏活动的新形势,有针对性地加强宣传教育活动;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打牢民族团结进步的思想基础,进一步促进民族团结,实现民族共同进步,巩固发展民族团结、和谐安定的良好局面。

 

  四、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保障措施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确保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顺利开展

 

  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敏感性很强的工作,是做好民族工作、营造良好氛围、促进民族和睦的重要举措。高校中的各级单位,都应该不断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充分认识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要切实加强对本单位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各项工作的领导,把民族团结工作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加强指导,确保宣传教育活动取得实效,积极推动我院民族团结教育制度化、经常化。

 

  ()联系实际,突出主题

 

  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如利用庆祝新中国成立周年庆典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有利契机,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实效的原则,宣传教育形式要多样,手段要新颖,组织实施一些特色鲜明、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切实增强宣传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进一步扩大广大师生对民族政策法规和民族团结重要性的知晓率、教育率。要找准宣传教育与民族情感的共鸣点,使宣传教育活动更好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民族团结宣传教育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教育为主,把正确导向贯穿始终。

 

  ()抓好落实,务求实效

 

  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要把宣传教育活动同为少数民族师生办好事实事结合起来,帮助少数民族师生解决学习、生活及工作中的实际困难。通过宣传教育活动把全体师生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对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增强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自觉性、责任感。要多运用各民族师生员工喜闻乐见的方式,多开展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使宣教育活动真正落实到基层,落实到各民族群众。要出实招、求实效,不断增强宣传教育活动的吸引力、感染力,使民族团结教育深入人心。

 

  作者:关健 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4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