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侧重于专业教育,而忽视文化素质教育。英美文学课程作为我国高校英语专业中一门重要的主干课程,是人文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一方面要求学生掌握文学科目的专业知识,还要重视培养其人文精神。由于目前英美文学课堂教学存在不少问题,加强英美文学的教学改革十分迫切。
关键词:高校教学,英美文学,综合素质,教学改革
英美文学课程是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该课程的开设目的是通过对英美国家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文学作品的了解和分析,提高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和观察力,以及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沟通技巧、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这种内容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整体素质。但是,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英美文学课程被不断地边缘化,课程教学存在十分严重的问题。从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需求这个角度来看,加强英美文学课程建设和深化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1. 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目标
高等院校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高度文化修养的人,也就是说要开发智力,而智力的基础是文化知识。文学是社会生活的集中和典型反映。优秀的文学作品,为人类文明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可以从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作品中,了解各种不同时期的社会情况和问题,增加知识,丰富思想,扩大视野。对学习外国语言的学生来说,这种了解更为重要,也更为直接,更为深刻。
除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掌握英语听说读写基本功、扩大知识面和加深对西方文化的理解外,文学课还可以,也应该根据本身的规律和特点,使学生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和讨论,提高理解、分析和鉴赏能力。一名外语专业的大学生,尽管毕业后从事的工作千差万别,但对文学的最起码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文学鉴赏水平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文学及其文学理论的发展也是一个民族文化水平高低和兴旺发达的标志之一。
2. 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现状
2.1 市场经济下英美文学地位尴尬
近年来,市场经济,消费文化,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兴起,大学英美文学课的影响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再加上很多人倡导所谓的“实用型人才“观念,更直接影响到大专院校的英美文学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很可惜,我们看到,许多高校的急功近利和全然不顾压缩教学大纲和英美文学课的教学内容。从表面上看,这些安排似乎是合理的,符合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的需求,并帮助毕业生找工作,这似乎是聪明、务实的措施,但恰恰与大学培养人文精神的原则是想违背的。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英美文学课程实际上是素
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我们也发现,由于高考,许多学校往往忽视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指导。这导致大学学生对英美国家文学经典的了解很少。再加上有限的背景知识和老师过时的教学方法,除了教科书之外的书籍,许多学生都往往不感兴趣。这种尴尬的地位看似取决于商品化社会等客观因素,但也和英美文学课程本身在课程规划、教学实践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缺陷紧密相关。
2.2 课程教材参差不齐,缺少系统性的规划
现有的教材有很多不理想的地方,选用的英国文学史上的一些作品教学材料已经过时,涵盖内容不完整,一些更重要的作家被忽略。对当代艺术作品,包括非常有限;美国文学的版本多强调文学的历史,选读相对较少;教学的重点从知识背景到作家的生活不全面,虽然逐步形成了一定的系统,但不够全面。这导致学生思维僵化,缺乏见解。对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的解释不充分,使学生的认识是肤浅的;大部分学生对原著的阅读较少,而选择快捷、简单的索引版本或中文版本,或收看电视系列节目。通过这些方式,文学课程本身阅读实践意义消失殆尽。
23 教学手段等技术方面受限,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如今已经到了21世纪,但是在英语文学教学中,大多数学校仍然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缺乏教学设施和教学课件。单一的媒体往往很难对学生产生的感官刺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管一些教师也使用课件,教师对课件的依赖变成教师阅读PPT的教学方式。此外,由于缺乏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基本上都是教师单方面的解释和灌输,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的积极性被压抑,其结果将是一方面教师讲授无精打采或自我陶醉,另一方面学生听得沉闷或分心。
3. 改进英美文学教学之思考
3.1 加强合作
如今,多种媒体教学资源使得学生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去单兵作战的教师,缺乏教学方法的交流与合作,已不符合高素质人才要求。因此,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合作的教学方式是每个老师应该认真思考的一个新命题。
首先,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英美文学课是英语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教学,以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与理解的能力以及英语语言能力。教师之间广泛合作来研究文学,是必要的。俗话说,拾柴火焰高。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长处,互相沟通,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合作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集体备课,让教师讨论课程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交换意见、互相学习,使教学效果更加理想。
其次,加强师生之间的合作。教师和学生作为一个整体,形成一个有机互动的氛围,有利于促进学生活跃思维。一方面要突出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提出鼓舞人心的问题、任务。教师在课堂上适当地提出问题,通过讨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作为学生的合作伙伴,应该启发和鼓励学生表达他们的意见。即使他们的看法是有偏见的,但不要轻易否定他们,而是要正确的引导。另一方面,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应该学会多角度分析作品,使用更精确的语言和评论,并提高对原著的认识和个人人文素质。此外,学生间的合作是必不可少的。不管课内外,应积极参加小组讨论,共同提高。
最后,加强跨学科的合作。英美文学和哲学、心理学、美学等许多其他学科紧密相连,加强对相关学科知识的运用,能为教学开辟更广阔的空间。因此,建立相关学科的选修或聘请专职教师为学生演讲,丰富学生和教师的知识结构,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是必要的。
3.2 完善课程教学体系
课程建设是教学的中心环节。提高学科建设的同时,应重视课程改革。根据学科特点,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态度和价值观等,形成一个特
定主题的学习指标体系。完善英语文学的课程结构和系统,编制科学合理的课程大纲、课程评价体系和课程实践大纲。在师资队伍、课程、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等方面实现跨越式发展,并促进其他提高课程建设和专业团体的建设。优化人才培养过程中,促进课程体系建设。对教学内容进行的科学判断,精心挑选,大胆选择、有效整合。我们应该牢牢把握基本知识和核心竞争力。
在同一时间,要实现整个学科的学习。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以现代高等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为指导,在科学技术和知识经济的迅速崛起与飞速发展的紧密结合下,充分利用课内外时间通过各种形式的科技创新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育人才,以实现中国高等教育的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在课程体系中,要坚持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统一,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统一。
3.3 教师的教学观念需要与时俱进
在教育改革中,人们发现,传统观念强调知识的掌握和转移,更多的是用学生的知识量来衡量教学质量水平,不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无法培养创新人才。已悄然出现了一个新的质量概念,它主要是基于对学生是否具有适应社会的整体素质和实践能力,特别是创造力的质量标准的概念和专业需求。这个质量的概念,要求学生既要掌握一定的知识量,而且还能够使用掌握的知识,而且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我们必须促进质量标准问题上的改革,按照学生培训规格和质量标准,在新形势下,重新制定、修改培训方案、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
3.4 多媒体教学进入课堂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辅助教学方式,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而兴起。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中国的大专院校已经充分意识到利用现代技术,以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性。与此相应的是各大专院校每年加大投入,这一切都使得多媒体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各大专院校的教学实践中,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英美文学课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很多经典已经成为电影或电视连续剧,这使得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十分必要。实践证明,整个教学环节使用多媒体,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课堂对教师和学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教师要做到敬业,充分准备和设计每一堂课,在有限的时间,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让他们参与课堂活动。
4总结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优秀的文学家无一不是语言大师。他们的优美、丰富又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永远值我们借鉴和学习。学习本民族语文学是这样、学习英美文学更是这样。英语专业的学生会在卷峡浩繁的英美文学作品中沐浴到各种各样、无穷无尽和自然地道的语法、词汇等语言现象。
英语文学课虽然在我国已经开设了多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存在的问题还很多,其中突出的有计划性不强、教材和参考资料缺乏以及学生水平偏低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必将直接影响英语文学课的教学的效果,因而必须逐步加以解决。
文学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和人文素质为核心。改变以教师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模式,转变成以学生为中心、课堂内外结合的教学模式。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乐于学习、享受学习,通过自己的训练,领悟西方文化的深层本质,体味英语文学的精髓,并徜徉在美妙的文学经典,渐渐提高自身文化修养,英美文学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参考文献:
[1] 欧文.白碧德.文学与美国的大学.【M】张沛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 程爱民等.关于我国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J]外语研究,2002,1:14-18
[3] 董洪川主编. 走近经典: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第九届年会文集[C].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4] 蒋洪新.人文教育与高校英语专业建设.[J]中国外语.2010.3: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