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

理工类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新的策略分析

2015-11-11 09:2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怎样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见微知著的观察能力是前提;通过想象激发创造动机是先导;鼓励求异思维、以疑求异、以异求新是源头;厚积薄发是基本条件;勇于实践是唯一途径。国家“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明确了占据前沿的自然科学、传承文化的哲学社会科学、服务行业的工程技术学科以及面向区域发展的地方政府管理四个主导,抓住了要害。偏离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高校的整体创新能力就是一句空话。就某一个具体专业而言,则只能牵住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机制转换、师资素质提升这三个“牛鼻子”,致力于思维训练和专业实践即理性的感知与感性的渗入,这应成为高校一切专业、一切教学、一切考核中不变的宗旨。
  摘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国内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在深入分析理工类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特点的基础上,从教学观念、教学体系和师资力量三方面分析影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原因,进一步提出在正确处理艺术与设计关系的基础上,注重设计思维训练和专业实践,丰富教学方法手段,拓宽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育;创新能力培养;理工类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9-0005-03
  要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的转变,一支高水平的设计人才队伍是不可或缺的。遗憾的是,由于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近年来规模迅速膨胀的艺术设计教育没有为国家培养出大量优秀人才。尽管具有扎实的绘画功底,但许多毕业生无论在前期分析、概念构思还是细节设计上都缺乏应有的能力和创造性,难以适应全球化经济浪潮对现代设计人员的要求,甚至被称为“设计蚂蚁”。[1]
  在我国艺术设计教育当前主要的两种模式中,较为“正统”的是在美术院校、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大学进行。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设计人才的就业市场不断扩大,为数众多的各类理工科院校(如建筑、机械、轻工、纺织等)也纷纷加入了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队伍。由于办学时间较短、人文教育底蕴缺乏,毕业生创新能力差的问题在后者显得更为突出。明确自身在创新能力培养上的问题,发挥已有学科群的特点,创造务实的、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培养出具备适当能力、能满足社会需求的优秀设计人才,已经成为理工类院校艺术设计教育亟待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理工类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特点
  籍着高校扩招的东风,许多理工院校相继依托原有学科设立了艺术设计专业。艺术设计本身是多学科、多专业相互交叉、共同作用的领域,同时也可以看成一个设计创作的综合方法系统,交叉互补的学科背景对于学生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塑造具有积极的意义。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导致设计教育的竞争日趋激烈,各类高校针对社会和市场的需求,结合自身条件,发挥各自的学科优势,倡导学科交叉,发展务实的、特色的设计教育已是大势所趋。从国际经验来看,努力发展学科交叉,使学生的知识结构由“深井型”向厚基础、宽口径的“金字塔型”转变,正是艺术设计专业不断发展和增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理工院校严谨的作风、科学与技术的学科组成背景、学术研究积淀和资源优势,结合艺术类生源特有的人文气质、学习方式及学术诉求,有利于使学科的道路越走越宽。
  艺术类学生逐渐走进理工院校,既为所在学校的校园文化增添了活力,成为学校的一道独特风景,同时也对教学和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由于在艺术专业考试上花费了大量时间,艺术类生源的文化基础普遍较为薄弱。尽管他们在艺术直觉、领悟能力、图解表达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同时也在逻辑思维能力、理论分析能力等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不足。当前艺术类高考对于文化成绩要求过低的现实,也导致相当一部分文化成绩较差的学生将艺术考试当作进入大学的捷径。倘若入学以后未能引导学生形成对专业正确的认识,学生极易丧失学习主动性或导致盲目学习;而如果缺乏对设计史论和相关支撑学科的认真研究与学习,则会使学生的综合素质低下,设计作品缺乏形式美感和思想深度,更无创新可言。
  二、影响理工类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原因
  1. 教学观念
  传统的“艺术”与“科学”在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上存在较大差异。理工类院校往往在对艺术设计专业的本质、内涵并不了然的情况下,片面地以“艺术”代“设计”进行教学。典型的表现就是对于艺术设计的理解停留在视觉和形式的“审美”范畴,对艺术设计创新的理解停留在设计形式、语言与手段变异的表层。无论在课程设置、学时比例,还是在教学重点上,都偏重于对造型、色彩、肌理、表现手法等设计所呈现形式因素的反复研习,甚至用素描、色彩等绘画基础课程替代设计基础课程,颠倒了美术与设计的关系,缺乏对创造性思维的有意识的培养。而机械地用视觉和形式审美原则评判设计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必然会造成设计教学中学科和人才培养定位的偏差。
  事实上,现代艺术设计最初是为了将科学技术迅速转化为生产力而发展起来的,是建立在“实用”基础上的。[2]正如大卫·瑞兹曼所说,设计“一直都在对产品、消费、社会和环境作出积极的回应,所有这些又反过来刺激设计的发展,为设计创造了永远延续下去的条件”。设计的“艺术性”不是视觉化的装饰展示,不是外在于人的生存活动的视觉层面的形式或形态之美,它的美学意义在于它与人的生命活动及生存行为建立的紧密联系。[3]设计艺术的形式语言也并非按照纯粹的审美法则构成的封闭体系,而必然受孕于一定的文化语境并反构着它。[4]因此,设计艺术的创新植根于生活,引领着生活,富有鲜明的人文性与科学性。如果缺乏对人生存方式、文化语境、精神诉求的深刻理解与研判,设计作品就不可能具有创新力。
  2. 教学体系
  (1)注重技能训练,轻人文素质培养。艺术设计涉及经济学、社会学、美学、生态学、管理学、行为学、心理学、地域特征和民俗文化、材料和工程技术等诸多领域,涵盖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范畴。目前,脱胎于传统美术教育的艺术设计学科即便在理工院校也较为偏重于艺术类、技法类课程,而对于设计专业课程中的科学性、经济性、社会性、文化性等内容则往往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由素描、色彩、三大构成统领的设计基础课重在训练造型基础技能,忽视了设计思维的引导;专业设计课程注重设计效果和表现技法的训练,对社会科学(行为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环境科学(生态学、植物学等)与工程技术(材料学、构造学、结构施工等)知识的讲解缺乏应有的深度,忽略了设计人文思想的传达。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设计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艺术设计的创造力主要体现在对社会、经济、文化、生活、技术、艺术等发展规律的综观把握及改造创新方面,因而必须经由多向度、过程性的陶冶与养成,无法简单通过技术性的训练而获得。

(2)注重知识传授,轻设计思维引导。造型基础、设计基础加专业设计的“三段式”教学模式能让学生较好地掌握相关知识体系,学习效率高,因而盛行于绝大多数理工类高校。在这个体系中,每一门课都有独立的逻辑和话语方式,学生必须在由不同课程组成的严密构架中,先完成基础课,再一步步地、由浅入深地进入专业学习领域。“三段式”教学的最大缺点是将整个教学过程塑造成完整的、静态的结构体系,把教学过程简化成技能传授的单极化活动。
  从教学结构上看,这种模式尽管重视知识的传承和技能的训练,但课程与设计思维、设计过程的关联性很少体现,往往使学生在各不关联的庞大课程内容和训练内容之间奔波,创造个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无从安放。同时,过于专注单一内容影响学生对相关领域的兴趣和探索精神,限制了学生的知识面,使一些学生的思维缺乏发散性、灵活性和创造性,不能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
  “三段式”教学是一种注入式教育方式,教师是主体,学生处于从属的地位,创新意识不受重视。在设计专业课上,多采用“以师带徒、口传心授”的授课方式,缺乏总体性的教学过程观,导致学生思维封闭、单一,创造能力受到制约。由于课程安排较为紧凑,教师在教学中强调技法的学习,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导致学生忽略设计作品的创新实质而执著模仿,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挥。
  (3)注重理论讲授,轻生产实践。设计理论是经过长期的设计实践与总结,将一般设计过程中的关键因素提取和推演而形成的概念和原理。设计理论是艺术设计学科教育的基石,担负着清晰阐述学科体系、学科内容构成的重要任务。设计理论课对学生艺术品味的培养、设计品格的建立至关重要。通过理论学习,学生能够获得审美素质、设计观念与人文精神。因此,理论讲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问题在于单纯的理论讲解和抽象的文字表述并不足以让学生真正理解设计的方法、价值和意义,反而容易令他们产生畏难甚至轻视理论等抵触情绪。倘若仅仅重视理论讲解而轻视实践学习,教学只能是“纸上谈兵”或者“闭门造车”,缺乏足够参与社会实践的条件,将使各种专业训练流于表面。如果一项设计仅仅拥有颠覆性的形式而不接受生产和消费环节的考验,其实际效果很可能与社会的需求相差甚远,所谓的创新就成了“镜中月”和“水中花”。艺术设计的实用性决定了其教学过程中较高的实践性要求,而实践教学是当前理工类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最薄弱的环节之一。
  3. 落后的师资
  没有合格的教师,就不可能有好的教育。扩招带来的不仅是大量的学生,还有短缺的师资。2000年我国各艺术院校的师生比为1:6.3,2006年上升到1:15.7,远远超出国外院校1:7.5的平均水平,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成为全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普遍情况。[5]理工类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由于办学时间短,教学队伍主要依靠引进其它艺术设计院校的毕业生,这部分教师虽然学历较高但职称偏低,缺乏教学和实践经验,教学水平有限。更严重的是,许多设计专业教师自身理论水平不高。事实上,一名合格的设计教师在具备一定设计能力的同时,还必须具有系统性、学理性的知识结构体系,对学科发展的动向形成清晰的认识,并能针对抽象或具体的设计问题展开探索和研究。
  三、对策与建议
  上述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利益的驱使,也有高校对艺术设计教育的误读。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理工类院校的艺术设计教育必须以更积极的心态努力适应、分析市场的需求走向,追求造物的专业化,认真分析、研读使用者的接受心理和审美发展的流行趋势。在正确处理艺术与设计关系的基础上,艺术设计教育必须在注重历史文化传承和现实应用的同时,实现由程式化的造型教育向发展设计创造性思维的全面转型,在教学中有效启发并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创新思维。
  艺术设计中的创新思维绝不是设计师头脑中随机的灵机乍现,而必须建立在充分继承前人的知识成果与现实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因此,艺术设计教育首先应注重相关理论知识方面的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与世界优秀文明是艺术设计汲取创新思想的重要源泉;同时,应积极投入到相关的社会实践中,掌握好第一手资料,在实践中积累相关的经验。如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获得生活经验一样,学生必须历经由感性认识逐渐上升为理性概括的阶段,才有可能在相关的法则链条上将灵感闪现的火花转化为创新的设计成果。
  教育是一种双向活动,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作用。设计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使学生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探索发现式、讨论式、案例式、PBL等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突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在专业设计课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就设计想法进行多次交流沟通,建构解决问题的新经验,实现由注入式学习到探究式学习的转变。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创造和组织良好的学习环境,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想象,启发和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设计才能、发挥自己的设计个性。通过改革专业课单一的技能训练模式,强调设计过程的连续性与完整性,深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彭亮.中国当代设计教育反思——制造大国的设计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装饰,2007,(5).
  [2](英)约翰·伍德,(李馨译).论时间和正在缩短的“设计未来”[J].装饰,2012,(3).
  [3]苏子东.艺术性不等于美术性——兼谈室内设计学科基础与美术教学[J].美术研究,2004,(3).
  [4]袁志准.多元文化背景下艺术设计思想教育探微[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11).
  [5]陆晓云.从“包豪斯”教育思想看我国设计人才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9,(30).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