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

艺术类专业学生管理工作的问题和创新分析

2015-09-16 08:5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艺术类思想工作学生管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思维的转变,越来越多的高考生选择艺术类专业。如何对艺术类专业学生结合专业特点实施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是摆在辅导员和班主任面前的一个重要话题。
  一、艺术类专业学生的行为特点及思想状况
  1.文化基础底子薄,专业情结浓厚
  艺术类专业招生规模扩大后很多高中阶段文化课基础较差对其它普通专业高考无望的学生把报考艺术类专业当成曲线入学的“捷径”,临时决定走“艺考”的独木桥。这些临时突击强迫出的“艺术灵性”,对于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必然造成巨大的隐患。
  2.思想活跃,理想信念淡薄
  艺术类专业学生思想活跃,但受专业教育的影响,普遍缺乏政治热情。“艺术超越政治”的超然论,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都有着很深的影响。他们大多在思想认识上不太完善,社会公德意识淡薄,容易滋生以自我为中心,以实现个人目的与价值为取向的个人主义思想。
  3.个人主体意识较强,个性张扬
  艺术类学生在对形象、情节、情感、行为的把握和运用,善于求新、求异、求变。他们在思想行为上力图打破陈规,不受世俗观念的拘束,敢想、敢闯、敢说、敢干。在日常生活中,他们较多地强调自我,喜欢标新立异,籍以引人关注或以高傲自居。
  4.自由散漫,组织纪律性差
  艺术类专业学生在生活中,每每遇事不够冷静,情绪调控与管理能力较差。这些学生认为“不走寻常路”是学艺术的学生的个性所在,认为常规管理束缚了艺术天赋的发展,在外形上、服装上、行为举止上体现出玩世不恭的现象,集体组织观念、社会公德等在一部分学生中有弱化的趋势。
  5.缺乏合作意识,注重个人利益
  艺术类专业的学生个人本位主义较强,集体观念弱。比较重视个人在专业以及其它领域的突出能力,而不太注重协力合作,表现在校内集体活动中大都比较冷漠,追求意想不到和一鸣惊人的个人理想。容易养成一切从个人实际出发,从个人的利益的获得、个人价值的实现等方面考虑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
  6.外出实践机会多,容易物质化市场化
  艺术类学生因专业学习的需要而有机会多次去各地实践,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在实习期间就可以“接”不少“活,赚取不菲的报酬,这并非坏事,但因此更容易受到社会负面因素的影响。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容易侵蚀一些学生,使他们表现得冷漠现实,缺乏公德心。
  二、艺术类专业学生特性的形成原因
  艺术类学生在他们的成长经历和成长环境中,受到来自社会、家庭、学校和青年学生自身等诸方面综合因素的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社会对艺术根深蒂固的思想影响到学生对艺术的认识。在教育界上谈起艺术类学生,就会令人想起学生明显的个性。在社会上,强调自由、个性张扬等已成为艺术生的标志。二是艺术类教师“言传身教”的影响。大部分的艺术老师本身就是从艺术类院校毕业,有着艺术类人才的典型特性。无疑对学生来说就是权威的带动,促使自身的发展也就成为必然。三是专业学习思维的培养带来生活方式的变化。艺术类专业学习上讲究夸张、抽象、个性、随意等,随之就会带来思想认识上的变化,而思想认识的变化就会带来行为的改变,进而影响到个性的形成。
  三、采用行之有效方法开创艺术类专业学生工作新局面
  1.重视学管队伍建设,以身作则
  辅导员或者班主任要注重自身人格修养,要有一颗爱心,在学生的学习、生活过程中融入细腻的感情。特别是作为艺术教育专业的学管人员,必须做到严以律己,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以身作则,而且最好还应该具备深厚的艺术素养,惟有如此,才能得到学生的心服和尊重。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让专业扎实、思想过硬的专任老师兼任班主任。
  2.以人为本,教育与管理并重
  对艺术类学生的培养既要依靠教育,又要依靠管理,两者相互配合,相辅相成。具体表现在要坚持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不能单纯的采取严加的办法约束学生的行为。管理上应以疏导的方式,与学生建立和谐健康的师生关系;在工作中应该努力作到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尊重学生的个性表现;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中应该注意把握学生心态,注重因人而异,既要遵循学生的个性发展但也不能脱离全面发展的总体要求。
  3.开展多样文化活动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和育人环境,通过组织开展人文讲座、影视评论、文艺汇演、绘画活动、校园写生、设计比赛等,给他们充分发挥和展示自己的空间,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受到启迪,发散思维,发挥他们的个性优势,同时,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集体主义意识、相互协作精神等方面起了很好的效果。
  4.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学生心理咨询体系
  因其艺术类专业的特殊性,学生要缴纳高额学费,过重经济负担直接影响到正常的学生和生活,经济压力大,从而产生一定的消极心理。再加上艺术类学生过于感性,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偏激思想,导致心理失衡。这就要求学校应当进一步加强学生心理辅导,建立健全学生咨询工作体系。这个体系包括专业学习、心理健康和就业指导三个方面。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干预协调,防范于未然。
  5.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净化艺术实践环境
  针对艺术类学生与社会接触较多,易受负面影响的特点,可有针对性地开展先导性的艺术伦理及艺术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初步具有职业道德规范方面的心理准备,从一开始就以正确的价值观对待自己的专业和职业。这样才能让学生正确认真对待艺术实践,不仅锻炼了专业技能还提高了艺术素养。
  总之,对艺术类专业学生的思想管理工作要求学校、家庭、社会结合起来。营造以学校为主体,以社会为依托,以家庭为基础的德育环境。只有这样才能让艺术类专业学生的管理工作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长恩.艺术类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状况解析[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11).
  [2]翟惠根.辅导员教育艺术的思考[J].中国青年研究,2006,(7).
  [3]杜爱民.高职艺术类专业学生思想特点与应对策略[J].辽宁高职学报,2006,(8).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