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艺术理论论文

艺术类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优势分析

2016-12-13 15:1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201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部署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面对大众创业的时代,作为高校大学生更是其中的生力军。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校的不断扩招,民办高校的蓬勃发展,大学生的数量日益增加,形成了这个社会的一个独有群体,在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就显得更加重要。而艺术类人才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很多学生在大学毕业后无法在专业道路上继续发展或是迫于就业压力改行从事别的专业,而此时创业就成为了一个很好的选择。


一、开展艺术类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意义


(一)进行艺术类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创新产业潜在的巨大能量已经逐渐被世人发现,尤其是中国正处在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阶段,各高校已经意识到了培养一大批艺术类创新创业人才,是发展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条件。有了高素质的文化创新产业人才,才能孕育一块文化创新产业的好土壤,进而将创意文化事业发展起来。所以,在艺术类高校开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对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进行艺术类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能够帮助教育可持续发展。在如今高校竞争生源的背景下,所有高校包括艺术类高校都要面向市场办学,其生存和发展直接受控于学生家长和学生,而国家的经济发展对于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使得高校要应对这项需求。此外,大学生在毕业后面临自主就业的问题,随之而来的就业难也就成为了突出问题。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应用型人才,有了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大学毕业生可以自主创业,这就有效缓解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从而提升本校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创新创业人才的特征和培养要求


(一)具有扎实广泛的专业基础。创新是在知识和技能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发明创造,如果不了解一些专业基础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创新就只是凭空想象,缺乏理论基础和可行性,变成妄想。很多创新成果也是在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验后,开阔思路,博采众长,然后融会贯通创造出来的。


(二)具有发散思维的能力。创新人才的思维不能是单一化的思维,只从一个角度考虑问题,而是要求其不仅能定式地进行顺向思维,还能进行逆向思维并进行发散思维。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注重锻炼其思维的灵活性和多元性,要求这些学生在面对问题时能够打破思维定式,另辟蹊径,创造性地分析问题,给出解决方案。


(三)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领导力。创新创业人才一定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学习意识,能敏锐洞察一切机遇,并具备汇集各种资源为我所用的能力,在面对商机时既要谨慎并对风险有预知和承担的能力,又要有大无畏的进取精神和开拓精神。具有一定的领导力,做有人格魅力的领导者。执着敬业、勤劳进取、诚实守信,具有良好的经营管理能力和沟通能力,能适应高压的工作并具有良好的危机应变能力。


三、艺术类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优势分析


(一)外部条件。国家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了一系列的政策优惠和扶持。大学生在进行创业贷款时的申请条件会适当放松;在成立创业公司时的注册程序也会适当放松;大学生创业项目在税收上也会获得优惠和扶持。同时,各大高校响应国家和教育部的相关政策,开设大学生创新创业专项课程,还与劳动就业部门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了各种全面免费的创业培训,以增强创业者的专业及理论素养,提高创业成功率。这些都为大学生成功创业创造了宽松和谐的外部社会环境。


(二)艺术类高校学生思维活跃、敢于尝试。同所有的大学生一样,艺术类院校的大学生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在思考问题和做事上都有着他们青春年少的一面。他们有冲劲,对创业充满了信心与激情,而信心和激情对成功创业是很重要的两个因素。大学生对新知识、新技术和新事物的接受领悟能力特别强,可以迅速接受并利用这些。尤其是艺术类专业的学生,他们个性鲜明,有独特的想法,又有着艺术家的执着与纯真,会积极将想法付诸实践,创新能力极强,他们善于头脑风暴,创业时思维活跃、集思广益,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


(三)专业知识系统全面,有较好的创业软环境。艺术类高校大学生除了从小学习艺术特长外,也同样接受了十几年的正规、系统的教育,形成了较为全面完善的理论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大学生在创业时,大部分都是从自己所学专业,或是其延伸领域,或是自身很有兴趣的研究方向入手进行,这样能够充分地发挥在校大学生较好的专业理论基础和技术基础,在成功创业方面很好地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再者,大学校园是一个汇聚各种人才的地方,在这里可以轻松找到适合自己创业项目的各种人才组成创业团队,并且这里有着老师和专家的技术指导以及校园的各种硬件设施,所以这也是艺术类高校学生成功创业中的一项关键因素。


(四)家庭支持提升艺术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很多人在解决了基本生活所求后开始注重精神层面,追求艺术享受,并且给子女艺术上的教育和培养。众所周知,培养一个艺术专业大学生,从小到大在其特长上的投入非常多,同时艺术类大学生的学费和各种学习材料的消耗费用也最多,这就意味着大部分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家庭条件相对较好,有富余的收入投资其学习。这样的家庭更容易支持子女去创业,而不是一毕业就因为生活所迫必须去找工作养家,疲于奔命。甚至很多家长就是子女创业的天使投资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其创新创业。在面临创业的风险压力时,也相对更容易缓解。同时,这些让子女选择艺术类专业的家长更注重孩子的素质培养,而非死读书本,所以这些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创新能力都相对较高。 


四、大连艺术学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对策建议


(一)以文化艺术管理为主体的创业教育。要想使创新创业教育在一所学校内得到蓬勃发展,应该以某一单位为主体开展,而不是各部门各忙各的,各自使用自己那些有限的资源故步自封地进行。而应在一个统一的管理下,结合各自艺术领域进行创新和创业,发展创意文化。以大连艺术学院为例,这个主体单位可以是文化艺术管理学院,这里有懂得文化艺术管理的人才,可以给艺术类学生普及管理知识,帮助他们去运营创业项目,电子商务专业可以结合“互联网+”的热潮,在互联网上做宣传、推广,真正组建一支多元化过硬的创业团队,统一进行运营管理,各司其职,各补所长,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因此,我院应该以文化艺术管理学院为主体,统筹考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和对策。


(二)构建全方位的创业支持体系。基于对我院大学生创业的调查情况及审视,大学生创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是需要学院从不同层面、多渠道构建全方位的艺术院校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现在正可以利用全社会都在积极引导创新创业的大好时机,注重大学生创业观的树立,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从思想认识上首先正视起来。再者,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鼓励本院教师和学生成立公司或工作室,将自己的艺术设计、作品和好的理念转化成为商品。对此,我院专门建设了大连艺术学院创意产业园,给这些好的创新创业项目提供场地进行孵化。


(三)建立艺术院校特色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我院在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时,可以从创新创业意识类、知识技能类、能力素质类和实践类几个方面入手,根据自身的特点设置包括艺术专业课、管理学和商业普及课、公共文化课、创新创业教育课,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将这些课程结合起来,在授课过程中延伸创新创业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创业才能。同时,加强和创新创业教育有关的专业实践课或创新创业实践课。从社会上聘请优秀的创业成功人士、企业家、尤其是我院毕业生中的创业成功者组成专家小组,定期来学校给学生进行培训或开设创新创业专题讲座。他们的讲授内容可以选取企业的实际创新案例,让学生更身临其境地理解创业,从而向他们学习,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


(四)创业教育形式多样化。为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艺术专业教育的结合,人才培养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并且分层次。首先,在新生入学时进行创业教育。这时候学生对于未来比较迷茫,就要对新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规划,帮助其构建未来的职业构想;其次,在大二、大三可以引入创业导师辅导制。选派有创业经历经验和创新能力素养的校内外人士担任导师,为专业实践考核、创业大赛等做准备,此阶段不是真正参赛,而是选取其中一些环节作为项目模块来完成,指导学生模拟创业;第三,进行产学研多维合作,积极利用实践基地和实习基地,学生以项目小组的形式与基地企业进行合作;第四,在学生大四时,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省市、校级的各种学生创新创业比赛,提高学生的创业积极性。


(五)组建创新创业学生社团。通过组建创新创业学生社团,让拥有创业梦想的各专业人才聚集在一起,通过彼此的沟通,找寻自己感兴趣的创业项目,自由组建团队,将彼此共同的艺术梦与创业梦结合,优势互补提高我院整体创新创业能力。通过对一些学生的调查,了解到很多不同院系的学生组队在外边自己创业,文管学院的学生负责项目策划与网络推广,编导专业的学生负责微电影等视频的制作与剪辑,美术、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负责广告设计、海报制作等,表演、舞蹈、音乐等专业学生负责宣传活动的现场演出等。这是对本校人才资源的高效合理利用。


五、结论


要想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艺术类高校创新创业人才,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任务:一是在艺术类高校的校园乃至整个社会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二是增加各层次的创新创业活动,学校联合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继续办好创新创业大赛和创业培训活动,同时继续健全导师创业辅导制度;三是推进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在艺术类高校的实施,学校给大学生创业适当提供场所、公共服务和资金支持;四是利用高校资源培育发展天使投资群体和完善创业投融资机制。


通过几年的探索,艺术类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培养的创新人才还是少数,很难满足国家文化产业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艺术类高校应该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培养更多的艺术类创新创业人才,以人才带动产业发展,同时文化产业的繁荣又进一步促使高校尤其是艺术类高校适应其发展改革自身人才培养方式,实现共同发展。


作者:王俊奇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