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计量经济学论文

浅论全面预算管理的应用

2015-11-10 10:0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全面预算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管理机制的一种,对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率有着很大的作用。全面预算管理通过编制全面预算、有计划、有步骤的将企业长期战略规划、短期经营策略和发展方向予以具体化和有机结合。对完善企业产权制度,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 预算编制
全面预算管理起源于上个世纪 20年代,最初在美国的通用电气、杜邦等公司应用,很快就成了大型工商企业的标准作业程序。从最初的计划、协调,发展到现在的兼具控制、激励、评价等诸多功能的一种综合贯彻企业经营战略的管理工具,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内部控制中日益发挥核心作用。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概述
  全面预算是指在企业战略目标的指导下,为合理利用企业资源,提高经济效益,而对企业的经营、资本和财务等方面进行总体的规划和统筹安排。
  二、全面预算管理的内容
  全面预算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业务预算、资本预算 (投资性预算)、筹资预算和财务预算,企业在对自身业务情况进行充分调查与评估的基础上编列业务预算,以生产或销售预算为起点,编列相应的资本预算、筹资预算并最终形成财务预算,用以指导企业日常的经营管理活动。
     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特征   
  (一)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下的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是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共同治理下”的预算管理。企业董事会最重要的工作是审批、考核子公司的预算,不干预子公司经理层的日常经营行为,但要对经理层的行为进行监督。子公司经理层负责单位预算的编制工作。子公司的预算一经批准,就需严格执行,不得随意变更。
  (二)全面预算管理是“全过程监控”的预算管理
  对于“全过程”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
  1、预算管理贯穿于从原材料供应到最终消费者的全过程,涉及营业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是对集团各单位、各部门所属的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预先进行合理的规划和测算,并对其执行过程与结果进行控制和考评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2、预算管理是涵盖预测、试算、平衡、执行、调整、分析、评价、奖惩等环节的完整管理过程。由于能够提供实际业绩与预期目标的比较,因而预算是一种业绩评价体系和奖惩体系,能够激励各成员单位努力实现组织的目标。实行预算管理后,经营者任免、年薪和职工工资都将与预算执行挂钩。
  四、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与实施
  全面预算管理实施是指按照企业既定的战略目标,层层分解、下达于企业内部各个经济单位,自始至终将各个经济单位的经营目标同企业的战略目标联系起来,对其分工负责的经营活动的全过程进行控制和管理,并对实现的业绩进行考核和评价的内部控制管理系统。
  (一)必须明确企业发展目标,制订中长期发展规划(通常是三年、五年规划)
  预算管理是在企业发展目标和中长期规划的指导下,将年度计划和业务指标进行量化分解,据以执行、考核的管理方法。
  (二)要有完善高效的预算管理组织体系
  企业成立预算管理委员会,统一组织、管理、协调全面预算工作。预算管理委员会对董事会负责。全面预算的编制工作由公司预算管理委员会组织领导,具体工作协调由各部门预算委员会负责。
  (三)应当建立一套完整的预算制度
  企业在广泛听取各部门意见和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制订了《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及相关细则,将其作为指导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四)编制预算要保证较高的准确性
  预算的准确性 (相对准确)是预算管理中的关键问题。一旦丧失准确性,上述职能的发挥都将受到极大的限制。
  五、预算的执行与控制
  全面预算编制完成并批准下达,就意味着企业预算期内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1、各部门要严格控制预算,对于预算外的项目支出,应当由预算委员会审批决定。2、各部门严格执行生产和成本费用预算,努力完成利润指标。要及时发现预算执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查明原因,提出解决办法。3、各预算执行单位必须按预算管理委员会要求报告全面预算的执行情况。对于全面预算执行中发生的新情况及出现偏差较大的项目,预算委员会要责成有关预算执行单位查找原因,提出改进的措施和建议。
  六、提高预算准确性应从多方面入手:
  1.要保证销售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对于生产企业而言,销售预算是全面预算管理的起点和基石,其准确性直接关系预算管理的效果。
  2.加强预算管理分析。要根据年度预算计划,分解编制月度预算,建立月度分析制度,定期召开预算执行情况讨论会,总结预算执行过程出现的问题。
  3. 预算管理要以现金流管理为核心。现金预算是按照现金流量表主要项目内容编制的反映预算期内一切现金收支结果的预算,要根据经营性活动净现金流量的要求并以销售预算、资本预算和筹资预算为基础,来组织有关现金收支的汇总。
  4. 严格控制资本预算。在保证重点项目支出的前提下,兼顾一般项目的资金需求。固定资产投资预算应当根据有关投资决策资料和年度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编制。
  七、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实现经营目标的影响
  以目标利润为经营目标的全面预算管理模式是以出资者的目标收益为经营目标,根据马克思的平均利润学说,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因此投资者投资是要求获得的报酬可以量化。其公式为:
  投资者要求的报酬=总投资额×平均利润率
  其具体编制程序为:(1)由出资人根据预算编制方针及对企业的有关预测、决策分析确定目标利润,提出预定期间内企业各部门的具体目标;(2)由经营部门以市场需求预测为基础编制销售预算;(3)以改善内部管理为基础编制成本费用预算;(4)预算管理部门汇总审计并协调各单位预算,形成最终的全面预算方案;(5)全面预算报董事会批准。
  以目标利润为经营目标的全面预算管理模式较符合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它最适合于两权分离的现代公司,两权分离程度越高的公司越应该采用该预算管理模式。
  总之,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有利于企业开展现代化管理,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和抗御风险能力。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可以调动管理人员和广大员工开动脑筋,挖掘企业内部潜力和改善经营管理,降低和控制产品成本,增强企业凝聚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抗御风险能力,提高企业长期的、稳定的持续经营能力。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