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英国医学杂志测血压

发布时间:

英国医学杂志测血压

澳大利亚乔治全球健康研究所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大多数人都可以通过少吃盐来降低血压,坚持的时间越长效果越好。对于那些老年人和高血压患者来说,效果更为明显。高血压是导致中风或心脏病过早死亡的最大原因之一,而饮食中含盐过多又是导致高血压的原因之一。据统计,在全球范围内,过量的盐摄入每年会导致大约300万人死亡。乔治全球健康研究所开展了一项国际随机对照试验,并进行了最新的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这些试验研究了减少盐摄入量对血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几乎所有受试者的血压都有所降低,并且在血压较高、年龄较大和非白人人群中,盐的减少导致血压降低的效果最为明显。那些血压正常的人通过减少盐摄入,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潜在地预防或延缓高血压的发展。乔研究人员表示,这一发现为减少全民食盐摄入量作为降低血压、中风和心脏病风险的重要健康策略提供了依据。那些加工食品和包装食品中盐含量往往都过高,但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这会使血压升高并减少寿命。因此,为了实现到2025年将平均盐摄入量减少30%的承诺,需要迅速实施行动,为食品工艺设定可行性的目标,并密切监控食品公司,以确保他们达到这些标准。澳大利亚的平均盐摄入量约为每天9克,几乎是世卫组织建议的两倍。减少盐的摄入不仅每年将挽救数千人的生命,同时也将节省巨大的医疗费用。王者之心2点击试玩

11月13日,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制订的《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发布,将中国成人的高血压诊断界值由≥140/90mmHg下调至≥130/80mmHg。消息一出,立即冲上热搜。一夜之间,很多人忽然成了高血压。然而,针对热度不减的讨论,昨晚,国家卫健委出面回应。“健康中国”发布消息称,国家对于高血压等疾病诊断标准的制发有规范程序要求。也就是说,国家没有对成人高血压诊断标准进行调整。这两天,围绕高血压诊断标准的讨论十分热烈,各路专家有的支持,也有的明确表示反对。 媒体评高血压诊断标准之争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我一起看看吧。

红星深度|130/80还是140/90?2亿人“被高血压”背后的“正常高值”之争

图据东方IC

红星新闻记者 胡伊文 吴阳 北京报道

编辑 邱添

据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微信公众号,11月13日,《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发布。《指南》推荐将我国成人高血压的诊断界值由≥140/90mmHg下调为≥130/80 mmHg。该《指南》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联合制订。相关消息经媒体报道后,引发广泛关注。

11月15日,国家卫健委则发布消息称,目前国家未对成人高血压诊断标准进行调整。由专业机构、行业学协会、个人等自行发布的指南、共识等,为专家的研究成果,不作为国家疾病诊断标准。

红星新闻记者发现,目前,《指南》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的网络预发表链接已经失效。上述微信公众号消息指出,《指南》将于11月24日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2年11期正式发表。

标准改变影响几何?《指南》表示,全国调查数据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中,SBP(收缩压)130~139 mmHg和/或DBP(舒张压)80~89 mmHg的人群占比达,预计总人数近亿,且该血压范围人群主要为18~54岁的中青年。《指南》还表示,根据最新国际指南推荐的降压药物治疗启动标准,在我国35岁及以上成人中,SBP130~139 mmHg和/或DBP80~89 mmHg的人群有需要进行降压药物治疗,预计总人数为3990万。

福建省心血管病研究所教授、主任医师陈慧了解过这份《指南》制定的情况,在《指南》发布后,她也曾与《指南》发起人和首席专家、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教授蔡军交流过。她向红星新闻记者表示,《指南》制定的初衷是好的,但临床《指南》修改牵扯面广,国家卫健委做出回应很有必要。有研究显示,强化降压对人体有好处,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来说有好处,所以希望关注正常高值的群体。

但是,陈慧认为,修改高血压标准稍微激进了一点,可能会在执行过程中走样,导致服药人数翻倍,增加个人和国家医保负担。她认为,应该回归到对正常高值人群加强生活方式干预。

诊断标准的分歧

国际上早有不同声音

国家卫健委指出,关于高血压诊断标准,2005年、2010年、2017年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宣传教育要点、防治指南、临床路径等均明确:成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非同日3次血压超过140/90mmHg。

据第一财经:目前,未参加前述《指南》制订的中国高血压联盟、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高血压分会、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高血压分会、国家卫健委高血压诊疗研究重点实验室、上海高血压研究所已经联合向国家卫健委提交声明,阐述相关立场,并给出相关建议。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2010年发布的防治指南为《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该指南的最新版为2018年修订,作者为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高血压联盟(中国)、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高血压分会、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高血压分会。两版均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北京高血压联盟研究所所长、世界高血压联盟前主席刘力生领衔。

从国内外相关指南来说,世界卫生组织1977年提出≥160/95mmHg的标准,1997年改为≥140/90mmHg,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并沿用至今。

2017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协会(AHA)高血压指南率先将高血压诊断标准降低到≥130/80 mmHg。但是跟进这一标准的机构和学协会极少。美国糖尿病学会就一直坚持≥140/90 mmHg的诊断标准。2018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欧洲高血压学会(ESH)的高血压管理指南、2020年国际高血压学会(ISH)的《国际高血压实践指南》均维持≥140/90mmHg的诊断标准。

2022年5月,中国台湾心脏病学会和台湾高血压学会联合发表的《2022年台湾高血压指南》,把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下调至130/80mmHg。中国台北荣民总医院教授江晨恩教授曾在一场对此的两岸学术研讨会上指出,随着相关的研究不断深入,国际上在设定高血压方面也出现了差异,不同学术组织在降压目标有所不同,大体分为积极降压、传统降压以及消极降压三派。

《指南》制订组专家、河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郭艺芳则在个人微信公众号发文表示,不同学者之间、不同学术机构之间存在不同的学术观点是很正常的事情。这次标准下调,正方或反方都有理由与依据,但其出发点与根本动机却是一致的,就是更好的管控血压,最大程度地降低高血压对我国居民生命健康的危害。

血压处于130-139/80-89 mmHg者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人群。郭艺芳认为,《指南》引起的争议,让普通民众关注自己的血压健康,关心自己可能是病人,就是件好事。“如果这样,就会有更多的人去自觉主动的少吃多动减体重、戒烟限酒少吃盐、生活规律少熬夜、精神放松足睡眠。”

正常高值的定义

血压不是单一、不变的数值

不过,并不是低于诊断标准就代表血压正常。国际上普遍把正常血压定义为

国际上一般只推荐对于SBP130~139mmHg的高危者启动降压药物治疗。而《指南》的另一重大调整在于,推荐对血压130-139mmHg/80-89mmHg范围合并0-2个心血管危险因素者,生活方式干预3-6个月后血压仍不达标的,立即启动降压药物治疗。

陈慧解释,人的血压本身就不是一个单一、不变的数值。目前使用的140/90mmHg,也是人群调查的结果。这个数值适用于大多数人,但对于一些个体来说,达到了也未必就可以真正确诊为高血压。

陈慧认为,医生首先要加强130/80mmHg到140/90mmHg之间这类正常高值人群的教育,通过生活方式干预,看是否可以逆转,过去的指南也强调这一点。

“任何一级高血压,首先是非药物治疗,健康生活方式不能达标再考虑药物治疗,这是高血压治疗的一个原则。但如果这个指南中130/80mmHg成为标准,药企就会借此宣扬高于该标准的人都来服药。这会导致服药人数会大批增加,个人和国家医保都承受压力。”陈慧说。

标准调整的争议

不仅考虑临床研究,还要考虑国情

对于标准下调的依据,《指南》推荐意见说明引用多项国内外研究表示,基于观察性研究证据,危害存在;基于临床试验证据,干预有效。但是随即学界发出了不同的声音。

北京高血压联盟研究所所长、世界高血压联盟前主席刘力生近期表示,没有高质量的证据指出,血压在130~139mmHg/80~89mmHg范围内,药物治疗会取得明显收益。

中国高血压联盟主席、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教授王继光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也指出,到目前为止,国内外没有任何一项发表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证实,对血压130-139/80-89mmHg的非高危患者进行药物降压可以取得获益,也没有研究证实对这部分人进行药物治疗的安全性。王继光表示,高血压诊断标准下调不仅不适合我国的国情,而且反而可能会对血压非高危者导致严重的健康危害。

对于美国ACC/AHA2017高血压指南的调整,国际上也一直争议不断。例如,《英国医学杂志》(BMJ)2018年刊发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与美国耶鲁大学合作研究认为,若使用美国高血压指南新定义,中美卫生系统都将不堪重负,难以为继。

陈慧解释,美国将高血压指南中的标准降低到130/80mmHg,主要是因为美国有大量肥胖人群,影响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已经很难控制。为了更好使血压达标,减少心脑肾并发症,美国的高血压标准低于其他国家。同时这与美国的医疗资源相对更好也有关系。但是,这个标准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显得过于激进,绝大多数国家都在使用140/90mmHg的标准。

从成本效益来看,发布会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教授赵冬介绍,血压水平在130~139 mmHg和/或80~89 mmHg的人群多为中青年,下调诊断标准体现了防线前移、加强初始预防的理念,否则我们将错过减少高血压导致的心血管疾病和其他疾病危害的关键时机。针对血压130~139/80~89mmHg人群开展生活方式干预以及非药物治疗无效时启动降压药物治疗就是减少高血压不良后果的重要窗口期。高血压诊断标准的下调虽然可能造成前期用于治疗费用的增加(基于目前国家医保和药品集中采购政策,这种增加是完全在可负担范围之内的),但长期看来未来用于严重并发症治疗的高额费用有望大幅度下降,总体是符合成本效益的。

记者暂未注意到《指南》给出卫生经济学评估证据的依据文章或具体测算过程。

陈慧说,中国与美国国情不同,中国的肥胖人群没有美国那么多,正常高值人群可以采用非药物治疗。同时中国的医疗资源相对不足,医保负担能力有限。“临床《指南》的制定不仅要考虑临床研究,还要考虑到国情,比如国家医疗的承受能力,国民的健康水平等。”

药企股价一度大涨

背后是否有利益推动?

一份医学指南的制订需要邀请各方面、各科室的专家。根据《指南》全文,指南制订工作组成员除了心血管领域的临床医师、专家,还包括肾脏病科、内分泌科、泌尿外科、血管外科、精神心理科、流行病学、护理学、临床药学、卫生经济学等领域专家以及患者代表。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外审组专家有4名政策制定者。

《指南》发起人蔡军近期接受媒体采访时称,高血压诊断界值的下调经50位全国心血管领域顶级专家一致投票通过。据经济观察网,指南制订委员会一位核心成员也表示,“绝大部分专家投票都是很支持的”。

红星新闻记者从相关人士处获悉,这份《指南》发布前后,在国内心血管领域举行过相关讨论和座谈。

11月14日星期一股市开盘,华海药业、人福医药、润都股份等高血压药物板块企业股价应声大幅上涨。对此,有网友提出药企利益推动的质疑。

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资金来源方面,《指南》表示制订所需资金来源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与控制局项目(T2021-ZC02)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项目(2021-I2M-1-007)。资金主要用于支付劳务、资料、差旅和会务费用,指南推荐意见未受资助影响。

利益冲突方面,《指南》表示,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经济观察网采访的上述指南制订委员会核心成员也表示,《指南》用的全部是自有项目的科研经费,“没有拿过药企一分钱”。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高血压诊断标准陷入争议,管理好血压有多重要?

11月13日,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制订的《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发布,将中国成人的高血压诊断界值由≥140/90mmHg下调至≥130/80mmHg。消息一出,立即冲上热搜。一夜之间,很多人忽然成了高血压。

然而,针对热度不减的讨论,昨晚,国家卫健委出面回应。“健康中国”发布消息称,国家对于高血压等疾病诊断标准的制发有规范程序要求。由专业机构、行业学协会、个人等自行发布的指南、共识等,为专家的研究成果,不作为国家疾病诊断标准。也就是说,国家没有对成人高血压诊断标准进行调整。

高血压标准之争

这两天,围绕高血压诊断标准的讨论十分热烈,各路专家有的支持,也有的明确表示反对。根据《医师报》报道,中国高血压联盟原主席刘力生教授表示,在130-139/80-89 mmHg中低危心血管风险成年人群中,降压药物治疗不仅不能有效降低心血管风险,反而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此外,采用130/80 mmHg作为高血压的诊断切点,将不可避免地对我国社会和医疗保障体系带来重大冲击。

11月15日,中国高血压联盟主席、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所长王继光教授也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高血压诊断标准下调不仅不适合中国的国情,而且反而可能会对血压非高危者导致严重的健康危害。

昨天,国家卫健委的文章说,2005年、2010年、2017年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宣传教育要点、防治指南、临床路径等均明确:成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非同日3次血压超过140/90mmHg。

上海市胸科医院心内科主任何奔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按照SBP≥140 mmHg和/或DBP≥90 mmHg的诊断标准,2012至2015年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者人数约为 亿。如此庞大的基数,但我国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 和,总体仍处于较低水平。

而根据全国调查数据,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中,130-139/80-89 mmHg的人群预计总人数近亿。如果调整高血压诊断界值,高血压病人的数量几乎翻了一倍。患者人数的急剧增加将不可避免地对我国社会和医疗保障体系带来重大影响。

何奔教授认为,高血压治疗的目标就是降低它带来的临床后果。而血压是连续曲线,血压增高的程度与并发症呈正相关。而高血压高危人群是指明确诊断的高血压病史伴10年心血管风险,包括脑出血、缺血性卒中、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肾衰等临床合并症,经评估风险超过10%。因此,对于血压合适控制的强调是再怎么都不过分的。但要找到合适的“切点”;就是既不左也不右,这是很难的,所站的立场不一样,就会产生争论。从临床医生的角度,经常会看到病人有严重高血压自己根本不知道,治疗率、控制率也很低,服药依从性很差等问题,这让我们需要更加重视高血压防控。

77岁患者蒋先生,高血压病史10年,目前血压为180/106mmHg,伴高血脂、糖尿病。冠脉造影冠状动脉轻度狭窄,心脏超声提示:左心房明显扩大,室间隔增厚,左心室收缩功能明显减退,左室射血分数为45%。何奔说,该患者长期高血压,控制欠佳,导致心脏结构和功能也发生改变,且伴有高血脂,糖尿病,属于心血管高危患者。何奔叮嘱患者低盐饮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注意休息,同时给予药物治疗。“像这样的高血压患者,在血压控制欠佳时,还需要调整治疗方案,通过多药联合治疗并改善心衰;同时,降糖降脂也需要跟上。”何奔说,这样的高危患者在家也要每天自测及监测血压,定期复诊,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预防并发症发生。

改指南会产生什么影响?

何奔教授认为,高血压的防治,最重要的就是关口前移,对患者进行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有效减缓疾病的进展,减少心、脑、肾等临床并发症的发生。

上海市胸科医院心内科高血压与康复亚专科主任邵琴也表示,参照指南,更多人可能会开始尽早关注自己的血压,尽早发现高血压,及时就诊,早期加强管理,以防疾病的进展。而医生也会更关注此部分患者,是否存在其他危险因素,以便早期干预。

当然,对于血压130-139/80-89mmHg的患者,也就是本次指南修订中的“有争议人群”,此部分人群如没有明确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可先进行3~6个月的生活方式干预,而不是马上就吃降压药。

患者小刘23岁,总是头晕胸闷,运动或情绪激动时尤其明显。由于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检查均未发现异常,而诊室血压为138/88mmHg。通过询问病史,医生发现该小伙因工作压力大,近几个月经常通宵熬夜,且夜间暴饮暴食,并经常失眠,也无运动习惯。虽然按照现行诊断标准,小刘还不是“高血压患者”,但他的症状已经为他的健康敲响了警钟,医生叮嘱其先改善生活方式,调整压力,注意休息,清淡饮食,适当运动,包括每次30~60分钟的中等或高强度有氧运动,每周5~7天;每周2~3次抗阻训练等。3个月后复查,小刘的血压降至121/74mmHg,头晕胸闷症状得到很大改善。

期待更多人关注自身血压

随着新版高血压指南的更新,这两天来医院咨询的患者也相应增多。更有不少市民在电商平台下单,购买了血压计,正式开始关注全家人的血压。

患者小王恰好血压处于130/80mmHg,但是没什么不舒服,他不知是否要吃药。邵琴说,这类患者应充分评估,是否伴有临床合并症,是否有超过3个心血管危险因素等。如果评判下来是非高危患者,可从生活方式干预入手。“其实,无论是低危或高危患者,所有高血压患者均应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如饮食、运动、减压、减重、戒烟限酒等;对于高危患者,建议立即启动降压药物治疗。而对于非高危患者,可先进行3~6个月的生活方式干预,效果不好时可考虑启动降压药物治疗。”邵琴说。

总之,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是遏制心脑血管疾病流行的核心策略之一。何奔教授坦言,国内高血压患者中,老年人群体仍是主角,医生会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和临床经验,给予患者最适合的干预方案。从另一个角度讲,借此机会,可呼吁更多人群引起重视,更早地关注自己的血压,通过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把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降下去,这才是医生患者都希望看到的结局。

新民晚报记者 左妍

我觉得理想的血压值是高压低于130,低压低于80;我认为一般情况下保持到高压低于130,低压低于80,是比较合适的。

成年人的理想血压值应该是收缩压低于120毫米汞柱,收张力低于80毫米汞柱;只要高压保持在120~139,低压保持在90~89之间就是非常正常的状态。

关于血压测量医学论文

哈哈!你也太懒了吧,这也求人啊?找本资料照着念就行啦!下面介绍给你,供你参考吧: 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与效果评价 1、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的意义和内容 高血压规范化管理,有利于提高高血压治疗率和达标率,有利于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有利于改善国民的健康状况。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的主要内容: 2。1 健康教育 对正常人群,易患高血压的人群和高血压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和高血压防治知识的教育,主要内容: ① 正常人群:了解高血压,建议每年测量一次血压。 ② 易患人群:干预有关危险因素(如肥胖、高盐饮食、过量饮酒、长期精神紧张等),预防高血压的发生。 ③ 高血压人群:认清高血压危害,坚持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坚持规范化药物治疗,预防心脑血管病发生。 非药物疗法 长期坚持非药物疗法。高血压是一种“生活方式病”,必须改善不良生活方式,才能全面控制高血压及有关危险因素。要做到合理饮食,限制脂肪摄入量,戒烟,限酒(男性饮白酒每天不超过1两),限盐(每人每天5克食盐),适当运动,保持好心情,避免长期过度精神紧张。 规范化药物治疗 根据病人具体情况,使用合适的降压药。利尿剂,β阻滞剂,钙拮抗剂,ACEI,ARB及小剂量复方制剂均可作为初始和维持治疗药。坚持长期治疗,平稳控制血压。不可随意停用降压药。定期测量血压,提倡自测血压。 规范化管理 把高血压从人群中检出来,进行危险评估。按低、中、高危/很高危分一、二、三级管理。 一级管理 二级管理 三级管理 对象 低危 中危 高危/很高危 建立健康档案 立即 立即 立即 开始非药物疗法 立即 立即 立即 开始药物治疗 观察6个月 观察3个月 立即开始 随访问期及血压测量次数 每3个月至少一次 每2个月至少一次 每1个月至少一次 化验检查 根据病情 根据病情 根据病情 3、高血压管理效果评估 高血压社区考核指标: ①管理覆盖率 ②规范管理率 ③血压控制率(血压〈140/90mmHg) ④高血压知识知晓率 以上第①、②、④条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标准。 关于糖尿病的管理: 资料与方法 对象:本社区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患者,年龄41~77岁。 形式:采取每月1次在本站由全科医师或上级医院内分泌科教授主讲,并与居委会合作等多种方式向患者讲授: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的症状,心、脑、肾、眼、足并发症的危险性,特别是足部护理的重要性;合理的生活方式和饮食方案,有规律锻炼的重要性;饮食、运动、口服降糖药、胰岛素或其他药物的相关性;血糖和尿糖的自我监测,其结果意义及需要采取的措施;患者应掌握对血糖、血压、血脂、体重达标标准的认识。每次讲授结束时,患者可根据自己的病情向教授或医师咨询,结合自己实际找出控制病情的最好方法。还向患者发放健康教育处方,通俗易懂,实用性强。每半月为患者播放《糖尿病防治》、《糖尿病饮食、运动疗法》影碟。 糖尿病家属也应该接受健康教育: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家庭的支持可以给患者一个良好的治病养病环境,帮助患者克服因疾病折磨而产生不遵医嘱的懈怠情绪,同时起到有效督促、引导患者自我管理和预防保健。教会家属学会患者在家用药时出现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低血糖的预防及忘记用药时对策。 建立健康档案:对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档案1式3份:基本情况、随访表、年检表,每张表项目均详细填写,无空项。摆放时按照其居住的小区、单元楼、门牌号依次编号,只要患者说出自己的住址,就可以迅速地找出他的档案。对血糖稳定的患者每月2次测血糖,每3~6个月测糖化血红蛋白,每6~12个月测尿微量蛋白、血脂、心电图,每年测肝功、肾功和眼底。发现指标异常的给予个体化治疗和保健方案。通过建立健康档案,保持了与患者的联系,并能及时将保健知识、保健技能传达给患者,以提高患者的医疗依从性〔1〕。 讨论 扎实的理论知识,良好的职业素质,娴熟的沟通技巧是做好糖尿病人教育的保证。本服务站的医护人员在初次与患者接触时,既体现医生的尊严又要尊重患者,使患者不感到拘束,为以后患者能坚持来接受健康管理打好基础。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护理是复杂的,需要有感性认识、克制能力、行为应变能力和实施的意志。在糖尿病的保健教育、调治护理过程中需要许多步骤。如老年性糖尿病患者易发生低血糖 ,在健康宣教时除须教会患者使用胰岛素时如何计算计量,选择部位和掌握方法外,还须教会他们灵活应变饮食,嘱患者运动后加餐,避免餐前洗澡等。再有,老年患者夜间熟睡时若大汗淋漓,告之应提高警惕,以防发生低血糖昏迷。血压的增高是危险的因素,应进行血压的控制。糖尿病患者自身遵医行为的程度高低,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的好坏。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能提高患者遵医嘱的自觉性,为实现治疗的最佳目标奠定基础〔2,3〕。 健康档案的建立,起初多数患者对健康档案不了解,还有抵触情绪。通过医护人员与患者的沟通,逐步建立档案。如定期检查糖化血红蛋白时,若患者遗忘,便打电话通知患者及时检查,较系统地指导患者促进健康。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疾病,对糖尿病的治疗应该坚持饮食治疗、体育疗法和药物治疗的综合治疗方法。其中饮食治疗是最基本的治疗方法,如果控制得好,可以过正常人的生活。糖尿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控制不好可引发一些并发症。治疗方法常用饮食、运动、药物相结合,其中饮食疗法又是所有疗法的基础。对于轻型糖尿病,仅用饮食疗法即可控制病情。饮食疗法的基本原则是根据病人的体重和活动量,估计所需总热量,合理安排每天的饮食。含糖量高的食品不吃,含脂肪和淀粉的食品少吃,以吃蔬菜杂粮类为主,配以一定数量的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牛奶、鸡蛋、豆制品等。 水果中都含糖,那么能否吃水果呢? 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纤维素和矿物质,这些对糖尿病人是有益的。水果中含的糖分有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其中果糖在代谢时不需要胰岛素参加,所以,糖尿病人在血糖已获控制后并非一概排斥水果。再者,水果中含糖量多寡不一,所以不可等同看待。每100g食品量在10g以下的有青梅、西瓜、甜瓜、椰子乳、橙、柠檬、葡萄、桃、李、杏、枇杷、菠萝、草莓、甘蔗、椰子、樱桃、橄榄等,糖尿病人可以选用。含糖量在11~20g的水果有香蕉、石榴、柚、橘、苹果、梨、荔枝、芒果等,应谨慎选用;超过20g的有枣、红果,特别是干枣、蜜枣、柿饼、葡萄干、杏干、桂圆等,其含糖量甚高,则禁忌食用。不少蔬菜可作为水果食用,如西红柿、黄瓜、菜瓜等,每100g的糖含量在5g以下,又富含维生素,完全可以代替水果,适合糖尿病人食用。此外还要配合食量,不要一成不变。西瓜含糖虽少(4%),但吃上500g,就相当于香蕉(含糖20%)100g、梨(含糖12%)170g了,所以上述水果食量也不可过多。水果的吃法也要讲究,不要在进餐后马上吃,可在两餐之间或睡前进食。最好还是试探着吃,即在吃后2小时测尿糖,若尿糖增加则需减量;如水果减量后尿糖仍高时,应适当减少主食量。 总之,对于糖尿病、高血压等社区慢性病病人,社区医务人员的工作不应限于传统的疾病治疗和护理,而应重视教会病人如何预防疾病、对待疾病,如何坚持正确治疗,坚持正确的生活习惯。因此做好行为实施方面的健康管理,不仅能提高患者遵医的自觉性,使患者积极主动参与到健康的维护计划中来,减少和延缓并发症,而且能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医疗费用。

高血压性心脏病是高血压晚期的一种并发症。由于长期的血压增高,必然导致循环阻力逐渐增加,左心室为了克服外周阻力,必须加强收缩,才能将血液射入主动脉,这样左心室逐渐发生代偿性向心性肥厚。肥大的心脏重量常常超过400g,甚至可达800g,(我国成年人正常心脏重量在250g左右),左心室壁厚度可达2cm以上(正常心脏左心室壁厚度约),其肌纤维厚度为正常的一倍。虽然心肌纤维肥大明显,但肌纤维间的毛细血管数量并无相应的增加,所以,在单位体积内毛细血管的密度相对地比原来降低了,这样使肥大的心脏纤维处于一种相对缺血状态;另一方面,冠状动脉由于长期高血压的影响,而发生血管壁营养障碍,内膜通透性增强,有利于血液中类脂质向内膜浸润而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这样心肌长期处于缺血缺氧状态。加之左心室长期负荷加重,久而久之,收缩力减退,失去了代偿能力,而发生左心衰竭。左心衰竭后,舒张期左心房血液向左心室灌注受阻,左心房压力增高,进而导致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因而逐渐肥厚并扩大,最后发生右心衰竭,而导致全心衰竭。 由此可见,高血压所引起的心脏病通常要经历一个漫长过程。早期只有心肌代偿性肥大,并无症状。随着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发展,可出现心律失常,心前区和主动脉瓣听诊区听到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一旦发生心慌、气急、乏力、咯血、浮肿等一系列症状,便是已发展到心力衰竭的标准。因此,要减少该病的发生率,最重要的是尽早控制血压,避免长期持续性高血压状态。 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应遵守以下注意事项 : 1. 定时规范服药; 2 、清淡饮食; 3 、加强运动; 4 、回避不良环境(如紧张环境); 5 、注意气温变化; 6 、细心体会身体变化,对照中风预兆信息; 7 、保证充足的睡眠; 8 、保证心情愉快、恬淡; 9 、一定要制怒。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2004年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估计全国患病人数超过亿。近几年来发病率却呈直线上升趋势,其中中青年比例占了34%。 这一方面是由经济发达,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与以往相比发生了较大改变,以精细饮食为主的生活习惯导致人体摄入过多的高热量食物,血管硬化加速而过早出现高血压症状;另一方面则是因工作压力、生活压力过大和劳累造成精神紧张从而诱发高血压。 中青年人大多为生活和前途疲于奔波,加上总认为自己精力旺盛,患了高血压却仍然蒙在鼓中。多数人在患感冒或其他疾病求医时才得知自己已患上高血压。 提醒中青年人,要多关注自身身体健康,定时体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做好心理调适,利用各种途径舒缓心理压力。在治疗上应明确自己的症型,在医生的帮助下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王主任还说,对于一些服用西药降压不甚理想的患者,不妨尝试中医药降压治疗,中医药治疗高血压平稳、缓慢,不会导致血压过低,并可减少血压反弹现象。 对于目前还没有高血压的人来讲,最重要的就是预防高血压的发生。遗传因素我们是很难改变的,所以预防高血压发生最重要的就是注意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就高血压而言,第一,不要吃得太咸,每天每个人摄入的盐要少于6g。 这个包括所吃的所有食物里面的盐,不仅仅是指在炒菜里加进的盐。人每天真正需要的盐量不是太多,口很重的人要慢慢地改。 年轻人少吃盐,如果吸烟的人尽量戒烟,喝酒的人最好不要喝酒,还有控制自己的体重。有一个公式,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如果大于24,就是超重了,就要限制体重。 还有精神紧张。精神紧张其实是一个比较难量化的东西,怎么叫精神紧张,我们现在中年人大部分在单位里都是骨干,青年人也都是重任在肩,而且生活中也会发生很多事情,都会对中青年人精神上产生一种压力。现代人的压力越来越大,精神紧张其实也是高血压非常重要的原因。要注意缓解自己的压力,不要自己给自己增加压力,就是尽量注意规律的生活,不要对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过分的在意,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如果都能够注意到、做到这些,是能够预防很多高血压的发生的。 还有一个也很重要,就是要经常的测量血压,对于中青年人来说,我觉得一年至少要测一次血压,在很多城市针对35岁以上的人群,首诊都要量血压。中青年人自己也要注意,现在血压计买起来也不是很贵,一定要注意一年至少量一次血压,如果觉得有点儿头疼、头晕的时候,要想到可能是血压高了。要有这么一个意识,再加上要控制生活方式。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是运动,我刚才忘了说了。运动其实是一个非常非常好的方式,可以使你解除紧张,身体达到一个和谐的状态。像很多年轻人工作特别紧张,上下班坐公共汽车,很多人买车,这种生活方式都趋向越来越不运动,年轻人一定要特别注意。

中国高血压医学杂志

一般三类,五年一评。

你具体看看你的文章方向和这个期刊相关性吧

有很多 《健康必读》《求医问药》《中国现代医生》,如果需要投稿可以找我,我是《健康必读》的编辑

核心期刊 第五编 医药、卫生R 综合性医药卫生R1 预防医学、卫生学R2 中国医学R3 基础医学R4/8 临床医学/特种医学R9 药学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1、中华医学杂志2、第四军医大学学报3、第三军医大学学报4、第二军医大学学报5、第一军医大学学报(改名为:南方医科大学学报)6、解放军医学杂志7、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8、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9、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10、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1、中国现代医学杂志12、复旦学报.医学版13、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14、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15、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16、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17、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18、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广东医学20、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1、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2、上海医学23、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4、江苏医药25、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6、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7、实用医学杂志28、山东医药29、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30、重庆医学31、重庆医科大学学报32、天津医药33、安徽医科大学学报34、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35、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36、首都医科大学学报37、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预防医学、卫生学类核心期刊1、中国公共卫生2、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3、中华流行病学杂志4、卫生研究5、营养学报6、中华预防医学杂志7、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8、中华医院管理杂志9、环境与健康杂志10、工业卫生与职业病11、中国卫生统计12、中国工业医学杂志13、中国职业医学14、环境与职业医学15、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6、中国卫生经济17、毒理学杂志18、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19、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现代预防医学21、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2、中国妇幼保健23、中国学校卫生24、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5、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6、生殖与避孕中国医学类核心期刊1、中草药2、中国中药杂志3、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4、中国针灸5、中成药6、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7、中药材8、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9、中药药理与临床10、中华中医药杂志11、针刺研究12、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13、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4、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15、辽宁中医杂志16、时珍国医国药17、中医杂志18、新中医19、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中国天然药物基础医学类核心期刊1、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中华微生物和免疫学杂志3、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4、解剖学报5、中国免疫学杂志6、免疫学杂志7、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8、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9、生理学报10、解剖学杂志11、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2、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13、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改名为: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14、生理科学进展15、中华病理学杂志16、神经解剖学杂志17、现代免疫学18、病毒学报19、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1、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改名为:国际免疫学杂志)22、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3、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4、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改名为: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5、基础医学与临床临床医学类核心期刊1、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中国医学影像技术3、中国临床康复(改名为: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4、中华检验医学杂志5、中国超声医学杂志6、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7、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8、中华护理杂志9、临床检验杂志10、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11、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2、中国急救医学13、检验医学14、中华急诊医学杂志15、中国全科医学16、中国实用护理杂志17、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18、中国输血杂志19、中国实验诊断学20、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1、护士进修杂志内科学类核心期刊1、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中华内科杂志3、中华心血管病杂志4、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5、中华血液学杂志6、中华肝脏病杂志7、中华消化杂志8、中国地方病学杂志9、中华肾脏病杂志10、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1、中华糖尿病杂志(改名为:中国糖尿病杂志)12、世界华人消化杂志13、中华传染病杂志14、中华风湿病学杂志15、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6、中国动脉硬化杂志17、中国循环杂志18、高血压杂志(改名为:中华高血压杂志)19、中国老年病杂志20、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1、中国内镜杂志22、肠外与肠内营养23、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4、中华消化内镜杂志外科学类核心期刊1、中华外科杂志2、中华骨科杂志3、中华泌尿外科杂志4、中华创伤杂志5、中国实用外科杂志6、中华实验外科杂志7、中华显微外科杂志8、中华神经外科杂志9、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10、中华烧伤杂志11、中华麻醉学杂志12、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13、中华普通外科杂志14、中华手外科杂志15、中国矫形外科杂志16、中华整形外科杂志17、中国脊柱脊髓杂志18、中国器官移植杂志19、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1、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2、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3、临床麻醉学杂志24、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5、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6、中华男科学杂志妇产科学类核心期刊1、中华妇产科杂志2、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3、实用妇产科杂志4、现代妇产科进展儿科学类核心期刊1、中华儿科杂志2、中国实用儿科杂志3、临床儿科杂志4、实用儿科临床杂志5、中华小儿外科杂志6、中国当代儿科杂志肿瘤学类核心期刊1、中华肿瘤杂志2、癌症3、中国肿瘤临床4、肿瘤5、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6、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7、肿瘤防治研究8、中国癌症杂志9、实用肿瘤杂志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类核心期刊1、中华神经科杂志2、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3、中华精神科杂志4、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5、中国行为医学科学6、临床神经病学杂志7、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8、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改名为:国际脑血管病杂志)9、中华神经医学杂志皮肤病学与性病学类核心期刊1、中华皮肤病杂志2、临床皮肤科杂志3、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耳鼻咽喉科学类核心期刊1、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改名为: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3、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4、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眼科学类核心期刊1、中华眼科杂志2、中华眼底病杂志3、中国实用眼科杂志4、眼科研究5、眼科新进展口腔科学类核心期刊1、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华西口腔医学杂志3、实用口腔医学杂志4、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5、口腔医学研究特种医学类核心期刊1、中华放射学杂志2、临床放射学杂志3、实用放射学杂志4、中华核医学杂志5、中国运动医学杂志6、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7、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8、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9、放射学实践10、介入放射学杂志药学类核心期刊1、药学学报2、中国药学杂志3、中国药理学通报4、药物分析杂志5、中国新药杂志6、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7、中国医院药学杂志8、中国医药工业杂志9、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0、中国抗生素杂志11、沈阳药科大学学报12、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13、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14、中国药房15、中国生化药物杂志16、中国现代应用药学17、华西药学杂志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 (每4年更新一次,最新一次是2015年8月出版第七版)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分为核心库以C为标记和扩展库以E为表记)

关于血压测量的医学论文

高血压性心脏病是高血压晚期的一种并发症。由于长期的血压增高,必然导致循环阻力逐渐增加,左心室为了克服外周阻力,必须加强收缩,才能将血液射入主动脉,这样左心室逐渐发生代偿性向心性肥厚。肥大的心脏重量常常超过400g,甚至可达800g,(我国成年人正常心脏重量在250g左右),左心室壁厚度可达2cm以上(正常心脏左心室壁厚度约),其肌纤维厚度为正常的一倍。虽然心肌纤维肥大明显,但肌纤维间的毛细血管数量并无相应的增加,所以,在单位体积内毛细血管的密度相对地比原来降低了,这样使肥大的心脏纤维处于一种相对缺血状态;另一方面,冠状动脉由于长期高血压的影响,而发生血管壁营养障碍,内膜通透性增强,有利于血液中类脂质向内膜浸润而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这样心肌长期处于缺血缺氧状态。加之左心室长期负荷加重,久而久之,收缩力减退,失去了代偿能力,而发生左心衰竭。左心衰竭后,舒张期左心房血液向左心室灌注受阻,左心房压力增高,进而导致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因而逐渐肥厚并扩大,最后发生右心衰竭,而导致全心衰竭。 由此可见,高血压所引起的心脏病通常要经历一个漫长过程。早期只有心肌代偿性肥大,并无症状。随着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发展,可出现心律失常,心前区和主动脉瓣听诊区听到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一旦发生心慌、气急、乏力、咯血、浮肿等一系列症状,便是已发展到心力衰竭的标准。因此,要减少该病的发生率,最重要的是尽早控制血压,避免长期持续性高血压状态。 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应遵守以下注意事项 : 1. 定时规范服药; 2 、清淡饮食; 3 、加强运动; 4 、回避不良环境(如紧张环境); 5 、注意气温变化; 6 、细心体会身体变化,对照中风预兆信息; 7 、保证充足的睡眠; 8 、保证心情愉快、恬淡; 9 、一定要制怒。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2004年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估计全国患病人数超过亿。近几年来发病率却呈直线上升趋势,其中中青年比例占了34%。 这一方面是由经济发达,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与以往相比发生了较大改变,以精细饮食为主的生活习惯导致人体摄入过多的高热量食物,血管硬化加速而过早出现高血压症状;另一方面则是因工作压力、生活压力过大和劳累造成精神紧张从而诱发高血压。 中青年人大多为生活和前途疲于奔波,加上总认为自己精力旺盛,患了高血压却仍然蒙在鼓中。多数人在患感冒或其他疾病求医时才得知自己已患上高血压。 提醒中青年人,要多关注自身身体健康,定时体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做好心理调适,利用各种途径舒缓心理压力。在治疗上应明确自己的症型,在医生的帮助下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王主任还说,对于一些服用西药降压不甚理想的患者,不妨尝试中医药降压治疗,中医药治疗高血压平稳、缓慢,不会导致血压过低,并可减少血压反弹现象。 对于目前还没有高血压的人来讲,最重要的就是预防高血压的发生。遗传因素我们是很难改变的,所以预防高血压发生最重要的就是注意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就高血压而言,第一,不要吃得太咸,每天每个人摄入的盐要少于6g。 这个包括所吃的所有食物里面的盐,不仅仅是指在炒菜里加进的盐。人每天真正需要的盐量不是太多,口很重的人要慢慢地改。 年轻人少吃盐,如果吸烟的人尽量戒烟,喝酒的人最好不要喝酒,还有控制自己的体重。有一个公式,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如果大于24,就是超重了,就要限制体重。 还有精神紧张。精神紧张其实是一个比较难量化的东西,怎么叫精神紧张,我们现在中年人大部分在单位里都是骨干,青年人也都是重任在肩,而且生活中也会发生很多事情,都会对中青年人精神上产生一种压力。现代人的压力越来越大,精神紧张其实也是高血压非常重要的原因。要注意缓解自己的压力,不要自己给自己增加压力,就是尽量注意规律的生活,不要对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过分的在意,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如果都能够注意到、做到这些,是能够预防很多高血压的发生的。 还有一个也很重要,就是要经常的测量血压,对于中青年人来说,我觉得一年至少要测一次血压,在很多城市针对35岁以上的人群,首诊都要量血压。中青年人自己也要注意,现在血压计买起来也不是很贵,一定要注意一年至少量一次血压,如果觉得有点儿头疼、头晕的时候,要想到可能是血压高了。要有这么一个意识,再加上要控制生活方式。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是运动,我刚才忘了说了。运动其实是一个非常非常好的方式,可以使你解除紧张,身体达到一个和谐的状态。像很多年轻人工作特别紧张,上下班坐公共汽车,很多人买车,这种生活方式都趋向越来越不运动,年轻人一定要特别注意。

高血压论文的参考文献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你写论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高血压论文的参考文献,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杨京楠,姬春,刘新萍等。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接受医护人员健康教育比较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2,27(11):82-84。

[2]温绍君,张蓓。高血压的正确诊断及恰当治疗[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6(4):337-339。

[3]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7):579-616。

[4]黄雪颜,李美婷,何咏欣等。健康自我管理模式信息平台在社区老年性高血压防治中的作用[J]。广州医学院学报,2013,41(3):100-103。

[5]袁华,李文涛,彭歆等。我国社区高血压健康教育评价研究现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5(35):4190-4193。

[6]梁小华,顾东风,张欢等。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药物治疗和直接医疗费用分析[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1,45(8):732-736。

[7]李淑霞,汤嘉敏。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与自觉健康控制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1):13-14。

[8]胡晓林,游桂英。社区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模式效果评价[J]。重庆医学,2013,42(11):1263-1265。

[9]李顺珍。个性化健康教育干预老年高血压效果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5):2258-2259。

[10]侯鲜桃,马晓红,张艳辉等。两种健康教育方法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比较[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3,29(2):73-75。

[11]王安龙,李玲玲。高血压社区健康管理模式对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3,24(7):1074-1076。

[12]梁颖,鲍勇。社区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社会功能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2):188-191。

[1]刘国树。白领高血压特点及处理[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2,32(1):15。

[2]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J]。高血压杂志,2004,12(4):483-486。

[3]宦红梅,白小明。糖尿病社区联动管理新模式实践与探讨[J]。医学临床研究,2012,9(29):1736-1740。

[4]董元丽,刘振东,赵颖馨等。老年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家庭自测血压变异与冷加压试验的.相关性[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7(1):29-33。

[5]魏永平,阙伟东,叶定村等。家庭动力学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不良生活方式改变情况的影响[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5,29(2):69-71。

[6]庄润森,向月应,韩铁光等。深圳市社区居民自我健康管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4,48(7):587-591。

[7]孟建勋,欧立华,徐磊等。影响社区高血压病患者遵医嘱服药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4,28(8):31-33。

[8]常永智,王少彬。家庭在实施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0):98-100。

[9]魏威,熊巨洋,童雪涛等。贵阳市高血压患者药物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医学与社会,2014,27(1):11-13。

[10]赵雅荣。试析家庭医生责任制的实施对社区高血压管理的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5):125-126。

[11]李芳,郭燕,王亮等。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现状及影响因素[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4,25(5):100-102。

[12]徐小玲,唐新华,黄歆然等。浙江省城市社区高血压管理患者家庭自测血压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心血管杂志,2013,18(6):459-462。

[13]卢海霞,宋艳,许彬等。探讨家庭固定伴侣干预对高血压患者健康生活方式知信行的影响[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3,30(6):471-474。

[1]张筠婷,范书英,王勇。体位性高血压和体位性低血压诊疗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6):107-108。

[2]林仲秋,张金霞,冯国飞等。老年高血压患者体位性低血压与降压治疗的关系[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4,33(01):49-51。

[3]陆名婷,林仲秋,张金霞。综合护理干预预防老年体位性低血压的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27):22-24。

[4]吴闻慧,汪海娅,方宁远。老年人体位性血压变化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研究[J]。老年医学与保健,2013,19(04):206。

[5]唐建国。老年高血压患者体位性血压改变及其对神经认知障碍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3,11(20):112-113。

[6]刘乾惠,刁晓兰,周锡平。老年高血压患者体位性低血压与体位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与护理风险防范[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06):37。

扩展阅读:

高血压的日常护理

一、要避免饮酒及浓茶,必须戒烟。

二、适当摄入糖,以补充热量,但不宜摄入过多,以免增高血脂,加速动脉硬化。

三、饮食上应限制食盐量,一般肾性高血压患者每日摄入食盐量不应超过5g,若伴严重水肿、心功能不全,严重高血压时,每日食盐量应限制在3g以下。

四、劳逸结合是高血压肾病生活护理的重要内容。适当减轻工作量和工作强度,采取半休或全休。

五、肾性高血压可能起源于身、心两个方面,所以一旦有高血压症状,心理应正确对待,不能过分紧张,顾虑重重,那样反而会使血压升高,应放松情绪,保持乐观,自我调节到最佳心理状态。

六、睡眠应充足,不能睡得太晚。高血压肾病患者要避免操劳,所以规律的引起也是高血压肾病生活护理必不可少的内容。

七、轻度患者可按时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做体操、打太极拳等,伹必须以不感觉疲劳为原则。因为按时锻炼可带来精神上的良好感觉以及放松情绪,这样均对身体有益。但重症病人,肾功能不全或血压过高的患者,则应限制运动。

八、控制食用动物脂肪,因动物脂肪会加重血管硬化,不利于肾功能的保护,应食植物油,如大豆油、花生油、香油等,因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多,能降低胆固醇。

英国高压氧医学杂志

可以治疗减压症减压症,减压病或俗称潜水夫病,亦名潜水箱病(caisson disease),英文:decompression sickness Decompression sickness (DCS) ,泛指人体因周遭环境压力急速降低时造成的疾病。减压症可因下列几种状况发生:潜水者上浮时 未有加压设施的飞机往上飞时 飞机的加压系统失效时 潜水者于从事潜水后马上搭乘飞机 工程人员从隧道出来时高压氧治疗利用了几个原理:利用增加的压力来治疗潜水造成的减压症。 在其他应用方面,高压氧利用其增加的氧气分压来提供治疗。 增加血液携带氧气的能力。在正常大气压时,氧气在体内的运送大部份经由血红素,小部份经由血浆。在高压氧时,血红素可携带的氧气提升不多,但可大幅增加血浆所能携带的氧气。 高压氧最主要的治疗适应症包括:难以愈合的伤口,如开完刀的伤口或糖尿病足 放射线造成的软组织坏死或骨头坏死。 一氧化碳中毒。 减压症 严重的厌氧菌感染。 严重难以治疗的贫血。 长期难以治疗的骨髓炎。 加速伤口愈合 运动伤害。 以上除一氧化碳中毒和减压症是急诊医学外,其馀多为骨科学的范畴。在美国医疗保险体系Medicare支付十四种状况下的高压氧治疗,在台湾全民健康保险大致跟随美国的标准。但在欧洲则认为它还有更多的适应症,(参见: [1]),这些适应症包括脑中风,失智症、脑性麻痹、和失神性抽搐,莱姆病及小儿麻痹。 高压氧治疗相当昂贵,一个疗程的治疗在美国的花费从一百至一千二美金不等。在英国,大部份的高压氧舱由公医体系支持,但亦有非营利的高压氧舱,例如多发性硬化治疗中心所提供者即是。最初高压氧治疗的发明是为了治疗潜水造成的相关疾患,包括减压症和气体栓塞。它利用的原理是:利用舱内增加的压力以减小血液中的气体栓塞体积,使栓塞能顺利被血液带走。 以高压的氧气改善病患组织缺氧的情形。 以高压氧气替换出患者血液中的氮气。 最後血液中的气泡在高压氧治疗下会逐渐减少,之後再以缓慢的速度使病患回复到能适应正常大气压的环境。高压氧治疗一次的疗程通常被俗称为"潜水"( dive)对潜水疾患的紧急高压氧治疗通常有下列两种型式:对大部份的病例,采用较低压,相当於18公尺水深的压力达三至四点五个小时,并给予纯氧呼吸,但要每廿分钟中断一次以减少氧气毒性的作用。 对较严重的个案,采用较高压相当於水深37公尺的压力达四点五个小时,但给予加压过的大气来呼吸而不是用纯氧。 在加拿大和美国,美国海军潜水减压表被利用来参考以决定使用的压力和时间。在英国则使用了皇家海军的潜水减压表。高压氧的长期疗程通常是20次至40次的"潜水"。高压氧及海底医学会 出版的委员会报告内容编辑有最新关於治疗时程的建议。副作用高压氧副作用和潜水造成的副作用相似,主要有:高压造成肺部、耳膜、鼻窦的压力伤害。 高浓度氧气可能造成抽搐。 视力改变,因治疗後可能使水晶体变肿,这通常在二至四周後会改善。 [编辑] 禁忌症唯一的绝对禁忌症是未治疗过的气胸。相对禁忌症是大痉挛发作,发烧、耳道或鼻窦阻塞,和使用某些化疗药物。

经过临床验证《高压负离子氧疗临床研究报告》指出高压负离子氧舱是以治疗与康复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为主的大型氧舱,有提高肺功能、改善机体缺氧、调节免疫平衡、增加机体抗疾病能力的作用。在此基础上配合其他药物和呼吸训练体操,使良好的康复治疗效应得以巩固,这一氧疗方案走出了高压氧医学和哮喘、慢阻肺治疗的低谷,具有重要医学价值。1、报道负离子高压氧对致病菌有直接抑制作用。通过临床研究发现: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患者709例,其中普通感冒189例,急慢性支气管炎439例(部分伴有哮喘、肺气肿、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29例,支气管扩张、肺气肿10例,肺部感染7例。每日治疗1-2次,每次15-20分钟,10-30日为一疗程,负离子浓度×106个/cm3,总有效率在97%以上。普通感冒吸入后鼻塞很快消失,其他症状缓解至消失,特点是无1例并发上呼吸道炎症。2、急慢性支气管炎治疗后,炎症、咳痰等明显改善,对慢性支气管炎疗效尤为显著。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吸入负离子高压氧后,胸闷、发给等症状消失,对喘息症状缓解作用明显。3、对30例急慢性支气管炎病例进行负离子高压氧治疗前后进行了肺功能和血气分析对比,肺功能VC或FEV1有明显进步,血气PaO2在治疗后有明显改变。1年后随访,不复发的痊愈率达80%。4、应用负离子和药物气溶胶治疗呼吸系统感染347例,包括慢性支气管炎97例,慢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75例,肺心病伴呼吸道感染54例,慢性肺炎34例,肺结核伴呼吸道感染87例。药物气溶胶包括抗生素(庆大霉素或卡那霉素或青霉素加链霉素)、α-糜蛋白酶、地塞米松、鱼腥草提取液。必要时酌加氨茶碱或异丙肾上腺素、碳酸氢钠等。每日2次,12-15日为1疗程,经1-2个疗程后总有效率。对照组65例(单独吸入药物气溶胶),有效率。高压负离子氧舱是以治疗与康复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为主的大型氧舱,有提高肺功能、改善机体缺氧、调节免疫平衡、增加机体抗疾病能力的作用。在此基础上配合其他药物和呼吸训练体操,使良好的康复治疗效应得以巩固,这一氧疗方案走出了高压氧医学和哮喘、慢阻肺治疗的低谷,具有重要医学价值。

吴钟琪,教授,硕士生导师。1938年生,河北人,中国共产党党员。1962年毕业于湖南医学院。历任该院高压氧科主任及医务科科长等。1988年赴澳大利亚弗灵顿大学学习医院管理及高压氧医学。1992-1999年任湖南医科大学副校长。吴钟琪为我国高压氧医学学术带头人之一,曾任中华医学会高压氧学会副主任委员、卫生部医政司医用高压氧岗位培训中心主任,现任湖南省高压氧专业委员会名誉主委、湖南省医院协会副会长、湖南省老年卫生工作者协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卫生事业管理学会副主任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编了《现代诊疗新技术》、《医学临床“三基”训练》系列丛书、《医学精粹》丛书、《中国农村医师全书》、《高压氧医学》、《高压氧临床医学》、《高压氧在儿科及产科的应用》、《中国高压氧医学论文集》、《全科医师临床药物学》、《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应试参考》系列丛书、《临床操作与思辨能力训练》丛书、《临床医学试题精集》、《临床床症状鉴别及诊疗》等著作,共4000万字以上。此外还参编和翻译了《腹部外科手术学》、《医院感染学》、《实用内科学》等多部著作。现担任《现代医学杂志》常务编委及《当代护士》、《中国航海医学与高压氧医学》等杂志的编委。先后入选《中国当代医药界名人录》、《中国科技名人录》、《中华科技精英大典》及《当代中国科学家学术思想精粹》。原湖南医科大学的学者、专家,在吴钟琪教授组织下编写的《医学临床“三基”训练》这套教材,为“三基”、“三严”迅速普及全国起到了助推加速的作用,使全国的医院、医务工作者受益匪浅。如今又要出第四版,邀我再写序言。再序,还与医学同道们说些什么呢?那么我想了想,就实际点儿,进一步地说说“‘三基’、‘三严’兴院”这个话题吧!众所周知,解放军有《队列条例》,队列训练是军事院校乃至整个部队训练的一个重要内容。部队过硬的作风、铁一般的纪律、军人标准的姿态都是用队列训练打造而成;是训练官兵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的重要途径,也是展现我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一个有力的战术之举。军营是一个直线加方块的世界。军人,历来是刚强的代名词。纤柔、婉转等词语,天生与军人无缘,也为军人所拒绝。从立正姿势到行进方队,从如雷的口令到嘹亮的歌声,从刚直的性格到勇猛的厮杀……都是用阳刚、坚硬一笔一划写成的。军营里的方块,就连被子——这个原本柔软的物品也变得如斧劈刀削一般。那一条条绿色军被,凝结着军人数不清的生活故事,是其他东西所无法替代的军人戌武记忆的一大载体。新兵入伍,学习的第一件事就是叠被子。一床被子铺在床上,经用力捋、柞、压、拽、折、抠、捏、抹——粗犷而细腻、夸张而精巧的如行云流水般的一系列动作之后,就四四方方、棱角分明、线条流畅、雄赳赳气昂昂地挺放在那里了。其实,叠被子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叠好被子,更是体现了一种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

现在民用高压氧舱也在慢慢普及,也可以辅助治疗哦,可以抗菌、增强免疫力,增强抗氧化能力,改善微循环,改善水肿,对血管起到收缩作用⌄可以延缓衰老,抑制HIF通路,改善因缺氧导致的炎性衰老、慢性病、免疫系统失调、肿瘤快速发展等。最近我在关注看O2 ARK高压氧舱,他家采用的高新材料,集成一体化技术,技术以及材料优势比较明显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