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治论文

人口流动问题特点模式对策研究论文(共6篇)

2023-12-06 04:0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第1篇: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问题探究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完善与创新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服务,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1],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之意。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我国流动人口不断攀升。2016年末,大陆总人口13.83亿,其中流动人口2.45亿[2]。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坚持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并将建设“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政府相关发展政策也围绕这一目标而调整[3]。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根本目的,共建共享是建设健康中国的基本路径[4]。流动人口除了要解决吃穿等基本生活问题,其对健康的要求与对公共卫生服务的期待越来越高。但一些公共服务项目“存在覆盖盲区,尚未有效惠及全部流动人口和困难群体”[5],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总体水平较低[6],尤其是发达地区的流动人口健康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7]。近年来由于流动人口造成的社会公共卫生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如麻疹、手足口病、结核病、艾滋病等传染病疫情多由流动人口引发,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由于流动人口的体检、随访、建档等工作不到位,也严重影响一个地区慢性病的管理和控制水平。流动人口中的许多孕产妇得不到全面的产前咨询和体检筛查,使妇婴健康难以得到保障。如何从“共享发展”理念出发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我国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


  一、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内涵与内容


  20世纪80年代中期,西方进入“新公共卫生时代”[8](pp.16-28),为公众提供公共卫生服务。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公共卫生是一个社会性和政策性的概念,致力于提高所有人的健康[9]。公共卫生服务是为了改善、保护和促进全体人民健康,由政府出资、各级卫生部门和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卫生产品和卫生服务[10]。作为公共产品的公共卫生体现的是社会效益,因此要求由政府来提供。但由于公共卫生服务涵盖的内容广泛,在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只能首先保障最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即由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基本医疗卫生机构向全体居民提供的、公益性的公共卫生的干预措施,主要起到疾病预防控制作用[1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指保证每个居民无论其性别、年龄、种族、居住地、职业、收入,都能平等地获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12]。尤其是流动人口这一群体①,包括其父母、子女等特殊人群,更需要平等地得到国家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城乡居民同等地获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将有助于缩小城乡居民的差距,更加充分体现共享发展的理念。


  2009年,中央提出“促进城乡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医改目标[13];2011年出台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将居住半年以上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等人群列为重点,具体包括预防接种、0~6岁儿童的健康管理、孕产妇的健康管理、城乡居民的健康档案管理、老年人的健康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管理、健康教育、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和处理,以及卫生监督、协管服务规范总计11类服务项目[14],但实际操作中并未覆盖流动人口;2013年专门出台政策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流动人口卫生和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15];2014年卫计委等五部门进一步指出要求,各地在流动人口中全面落实11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特别是优先落实好流动人口的儿童预防接种、孕产妇和儿童保健、传染病防控、计划生育、健康档案、健康教育6类基本公共服务,到2020年建立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的运行机制[16],并做好流动人口的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工作[4]。


  由于国家高度重视,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覆盖面不断扩大。2015年,我国0~6岁流动人口子女《儿童保健手册》建册率为91.8%,流动人口子女的免费接种比例达到98.4%[4]。一些省市如天津等地在计划免疫和传染病控制工作中,将流动人口作为重点服务人群,采取一系列措施,对流动儿童开展社区主动搜索、定期开展疫苗查漏补种、深入流动人口聚集地开展防病知识宣传等。但就整体而言,流动人口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并未真正有效地开展。


  二、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推进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投入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费用不足,服务水平低,服务项目不均。虽然一些地方政府


  公共卫生服务投入不断增长,但随着流动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现有投入仍不能满足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需要。如某市乡镇政府对基本公共卫生全年投入73.57万元,而实际用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支出为76.72万元,差额部分需靠临床收入补充。相对于流动人口公共卫生需求,由于政府总体投入不足,使得卫生服务机构只能用有限的经费,优先完成户籍人口的卫生服务,直接影响了流动人口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提供,一些政策难以得到真正落实。其根本原因是以常住人口为基数核定与安排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筹资的政策安排,致使筹资“两头落空”,直接影响了服务供给的均等化水平[17]。尽管地方政府免費向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但是流动人口的公共卫生服务并没有完全纳入系统进行规范化管理。与常住人口相比,流动人口的服务落实普遍较差,服务水平较低,项目实施也相差很大。有地方明确规定,对户籍农村妇女儿童实行免费孕产妇产前筛查和产检项目及儿童髋关节、白内障、先心病筛查;但对流动人口进行的相应服务项目实行收费。流动人口流入到经济发达地区,难与当地户籍人口一样均等地享有服务项目。一般而言,经济发达地区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高于全国标准,人均费用也高于全国标准,而流动人口往往不能在当地享受多出的服务项目。


  (二)政府管理部门间缺少有效的协调联动机制。我国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具体管理部门多达二十余个,且缺少有效的协调配合机制。这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由于财政部门资金拨付不到位,致使服务机构提供了服务却拿不到钱,或已提供服务的担心拿不到钱;由于对基层医疗卫生投入不到位,某些医疗机构出现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买设备、搞基建等现象,影响了包括流动人口在内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提供;由于财政、卫生、计生、公安、人社等部门没有建立部门间的协调联动机制,流动人口信息采集也没有纳入政府信息化建设体系,信息资源难以共享互通,不能为流动人口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供信息支撑。


  (三)流动性强给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施带来一定难度。流动人口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流动无序,这给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带来难度。流动人口为流入地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也对该地区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服务提供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由于流动人口流动性强,成为疾病传染源的几率较高,无形中增加了治疗、控制成本。当下,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面临的最大挑战是难以找到服务的对象,更不清楚服务对象的基本情况。常常是刚为某一流动人口建立管理健康档案,又不知其去向,影响了项目的完成率,也直接影响了考核结果和服务经费拨付。因此,一些服务机构便将流动人口排除在外,致使流动人口陷入户籍地与流入地两不管境地。加之,各级政府在流动人口属地化管理过程中,由于人员、资金等因素所限,使得流动人口的信息采集、健康管理存在一定难度,很难做到与常住人口管理一盘棋。


  (四)流动人口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认识不足,存在抵触情绪。流动人口离开户籍地的目的是打工賺钱,因此不少人不愿接受居住地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从内心抵触或拒绝接受公共卫生服务。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方面。一是经济状况较差导致流动人口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敬而远之。流动人口将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忙生计,无暇到服务机构接受服务。不少人认为,自己身体好,接受服务管理耽误时间,影响赚钱,而且担心查出病来没钱治。如此导致不能及时发现疾病隐患,直至小病拖成大病后回原籍诊治,贻误了最佳治疗时机。二是文化素质较低导致流动人口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必要性缺乏足够认识。流动人口一般从事的是较低级、简单繁重的体力劳动,文化程度相对较低,不了解、不理解为什么要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对国家相关政策和自身权益不清楚。如在某地砖厂打工的四川凉山彝族等流动人口,其子女多数没有计划免疫接种史,没有接受过体检,甚至有些孩子就在低矮窑厂宿舍出生。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服务,并反复讲解国家政策,但多数人称其祖祖辈辈都是如此,拒绝接受服务。后经当地干部出面干预,甚至找到企业经营者,以不接受服务就将其辞退为条件,才使他们勉强让孩子接受疫苗接种,而其他服务项目如妇女体检等项目仍难完成。三是心理自卑导致流动人口不愿主动接受服务。流动人口一般交往范围有限,信息闭塞,特别是一些人在流入地自卑心理严重,因此主动领取免费的健康手册或参加免费的讲座培训比例很小,很少主动参加公共健康知识讲座、健康咨询等健康教育活动,认为这些活动只是针对当地常住居民的,自己是外地人,无权享受。


  (五)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队伍不健全,考核机制欠科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在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方面均面临巨大困难;现有队伍不稳定,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规范性不强,而且具有发展潜质的专业人员流动性增加。在这种情况下,现有人员仅服务常住人口已显力所不及,扩展到流动人口就更加困难。此外,由于不少地方对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不够重视,目前我国尚未形成对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落实情况的考核系统,考核方法还限于不定期督导、每季度直报等粗线条的项目监测和评估,缺乏明确的考核标准。


  三、创新模式,多措并举,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


  (一)进一步加大政府对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总体投入,确保经费落实到位。一是加大政府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财政投入,包括基本建设、大型仪器设备的投入以及卫生服务队伍的投入。二是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投入与落实保障机制,根据绩效考核的结果,通过预拨加结算方式,足额、及时拨付服务专项经费。三是增加对人口流入地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金额,填补流动人口筹资政策的空白[18]。四是加强资金使用的监管工作,确保各项经费落实到位,保障流动人口能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二)完善管理模式,健全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管理机制。一是探索多元化的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模式,根据流动人口自身特点、流出地与流入地不同地域特征,创新不同的管理模式,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能在不同管理模式下得到落实。二是建立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齐抓共管和资源共享的联动管理机制。


  各级政府以及卫计、工商、妇联、公安等相关部门,要进一步明确各自职责,及时沟通,加强协调与配合,使流动人口一进流入地便被纳入系统管理。三是建立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考核奖惩机制。以流动人口的居住地或落脚点为切入点,突出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在流动人口服务提供与管理中的基础性地位。四是完善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各项管理制度,科学、合理设定工作任务目标,落实不同主体的责任分工,量化各项考核指标,层层分解任务,赏罚分明。五是改革公共卫生服务队伍的薪酬分配机制,建立符合流动人口特点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薪酬的增长机制,同时通过完善岗位津贴制度等激励与约束机制,激发服务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将考核结果与各相关部门的工作经费、干部任免、职称晋升、职务晋级等挂钩。此外,创新基层自治模式,成立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企业自治联合会,进一步推动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建立全民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化管理系统,为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供基础保障。加快流动人口信息化建设,完善信息报告制度,研发以公安为核心、各相关部门共享的全国统一的公民信息管理系统,凭借扫描《暂住证》可以进入相应的管理系统,从而准确地掌握流动人口的真实数据。通过各部门流动人口的信息联网共享,确保流动人口的登记管理体系中能够纳入所有的管理对象,特别是要以妇女和儿童为重点。建立户籍地和现居住地人口信息互联协作与信息共享制度,实现异地查询、跟踪监测。掌握流动人口在原籍或其他流入地所接受的管理和服务情况,及时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进行有效地顺延和对接,实行流出地与流入地协同管理。


  (四)加强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宣传,提升流动人口自我权益维护意识与主动参与意识。一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让流动人口了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具体内容,提高其认识和理解,转变其传统的生育观和健康观,主动参与和配合;提高流动人口自我保护意识,正当维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通过向辖区内包括流动人口在内的所有居民公示其自身能够免费享受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与内容,动员流动人口积极参与。二是根据流动人口特点,在流动人口的集散地,或在流动人口办理证照时,充分利用宣传栏、专题讲座、宣传单、电台、电视台、APP等多种媒介,向流动人口进行有关计划生育、卫生保健、慢性病等方面知识的宣传和咨询。三是积极营造关心、尊重流动人口的服务环境。转变对流动人口卫生服务观念,消除歧视心理,平等公正对待流动人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主动将流动人口纳入服务范围。四是畅通信息,加强监督。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项政务公开制度,公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制度、项目内容、办事程序、岗位责任等。公示流动人口关心的免费服务政策,方便群众了解信息、进行监督。通过公布维权电话、投诉信箱等,畅通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诉求渠道。五是加强监督检查,对搭车收费以及侵害流动人口权益的违法行为严厉查处,切实维护流动人口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五)强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一是要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队伍素质,为推进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同等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供基础性人才保障。培养能有效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务的实用型人才;加强针对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技能的专项培训,提高其为流动人口服务的相关能力与水平,特别要注重提升工作者的沟通与说服能力,使其提供的服务更契合流动人口的需求。二是要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的职业培训、资格考评、职称晋升等机制,出台符合实际的职称评定等特殊政策。三是建立健全城乡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基础网络,切实提高流动人口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水平,使流动人口也能平等、充分地享有国家的福利与社会发展的成果。


  注释:


  ①《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将流动人口界定为:人户分离人口中扣除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是指一个直辖市或地级市所辖区内以及区与区之间,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在同一乡镇街道的人口。


  作者:王晓霞

  第2篇:流动人口子女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培养对策的研究


  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让学生培养起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是让学生受益的好品质。流动人口子女跟随父母来到其他城市,具有流动性大、家庭收入较少、父母工作不稳定、生活条件较差等特点,这些情况导致了家庭方面并不能为流动子女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差,因此学校应当从培养流动人口子女的数学学习习惯入手。


  一、引导小学生形成自主学习习惯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生来说注意力还不能够很好的集中起来,因此需要教师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教师除了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认证听讲外,还要培养学生在课下学习的意识,但由于客观条件导致流动子女的学习环境不够良好,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发的寻找适合学习的环境,带领学生在假期去图书馆学习,或者是去书店看书,时间长了后就可以让学生结伴去学习,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减轻外界带来的不利因素,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学习习惯。


  二、培养小学生課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习惯


  加强对小学生课前预习情况的监督,帮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良习惯。例如,在每一节课结束后对下一节课的预习进行布置,规定预习的范围,布置预习的作业,下节课课前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由于预习的作业是每天都会布置的,在检查的时候如果太全面会浪费教学的时间,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采用抽查与普查相结合的方式,坚持一段时间后绝大部分学生都会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1]。


  小学生在课后复习方面还没有形成良好的认知能力,这就导致一些学生在复习时是没有重点和复习方向的,需要教师拥有课后作业的形式帮助学生做到对数学知识的课后复习。例如,教师在一节课结束之后,要布置相关的能够体现所学知识点的作业,并及时的批改学生的作业,对大多数学生出现的问题要统一的讲解,做到让学生把课堂知识反馈到应用中,并且数学也只有在做题中才能理解和掌握知识点的应用方法。教师在每节课开始之前要对上一节课的内容进行总体的回顾,温故而知新,在回顾旧知识的同时也可以引申出这节课所要讲的知识,做到学习内容之间良好的衔接。还可以建立复习小组,选出几个接受能力较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带领小组的成员一起复习,也可以采用学生之间一对一的复习方式,总之无论采用哪种复习方式,都要让学生参与到复习的环节中,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课后复习习惯。


  三、加强对作业的要求


  一些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只是根据课本上的课后习题或者学校定的参考书和练习册,这样的作业布置方式不够科学也不够贴近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而且在布置作业后只是做了批改工作,没由利用作业这一形式将学生的知识点掌握情况培养到位,因此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的作业要求[2]。


  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学内容讲解结束后课堂上布置作业,引导学生一起解题,培养学生的解题思路,这样在课堂上的训练还可以减轻学生的课后作业负担。另外在课堂上的指导也可以方便教师了解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不同学生出现的不同问题有所掌握,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多以解题思路的辅导,帮助这些学生培养清晰的解题思路;学习能力较好的同学在掌握了基本知识,可以布置适当的能够扩展思维的习题,或者是让这些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能力选择一些适合自己做的题目,帮助这些学生更好地开拓思维能力,达成了教学目标,还可以满足优等生的求知欲,这样的教学形式也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四、培养学生注重细节和自我检查的习惯


  要想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一些细节上的事是不能忽略的,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培养学生细致入和微仔细观察的习惯,另外自我检查也是在学习数学时应当养成的良好习惯,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及时改正错误的习惯[3]。


  例如,比方说有的学生可能在算草纸上的验算过程太乱或者是运算不细心,导致有些时候出现问题不是学生的知识点和解题方式没到位,而是在验算的过程中不够仔细,这样在出现问题时不应当认为这是一种知识性的错误,而是要当成习惯上的错误,这时候教师可以给这样的学生出一些考验验算能力的题,提高这些学生的细心程度,养成细节上的习惯。培养学生在习题中的自我检查能力,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自我检验的方式越多思维的扩展也就越好,培养自我检查习惯的初期,教师可以在批改作业的时候指出学生的错题,让学生自己检查,一段时间后就可以让学生对课后作业进行自我检查,逐渐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习惯。


  五、总结


  以目前的教育形式来说,流动人口子女小学生对数学的掌握能力比其他城市学生要弱一些,因此负责流动人口子女小学生数学教育或者是所教班上有流动人口子女小学生的教师,应当结合这些学生自身的学习状况和所掌握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一套适合这些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培养流动人口子女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良好习惯,让这些学生在不在学校的时候也能自主学习。


  作者:汪志武

  第3篇:人口流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人口流动的相关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在各个国家都是一个尖锐的经济问题。在我国的改革开放以后,政府的政策在不断改变和完善,经济也在不断的改革和转型,导致了区域之间产生很大的经济发展的差异性,人口流动的现象越来越明显。本文分析了人口流动的原因,又从几个方面对人口流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做了简要的探讨,以及针对一些负面影响提出了可行性的政策建议。


  1人口流动的原因


  造成人口流动的原因有很多,像人们不断的迁移就为了有更多的创业机会,收入水平可以更高一些,还有一些迁移是由于国家颁布的一些关于人口流动政策所受到的影响。


  一是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国家政策的不断推进,使得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一个巨大的改善。我国改革开放的政策加大了我国人口流动的规模和速度,使我国人民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小康生活,更加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使得思想更加的先进。


  二是由于我国是泱泱大国,地域之间无论是资源、环境的状况还是生活水平,所存在的差异都是很大。古往今来,东部地区不管是地理环境和位置还是便捷的交通情况都比较受到投资者的欢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初期就靠近东部沿海地区,导致了东部和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大不相同。像有些成功人士、公司优秀人才等,生活水平发生了改变,工资待遇也不错,这就使得这些人才不再回到家乡工作,直接影响了中西部地区其生产力的发展和导致了教育水平的降低。长期以往,地区之间这种生活水平的差异使得人口流动的规模还在不断扩大。


  2人口流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与机制分析


  人口流动给区域的经济增长的影響有多个方面,每个方面都在相互制约影响,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从以下几点对人口流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做了个简单的探讨:


  2.1人口流动对区域资源的影响


  人口流动对一个区域的自然资源状况的影响是非常深远。大量的自然资源被这些流动人口所消耗,管理的难度不仅增大了,对环境也造成了不等程度的浪费和污染,阻碍了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人们的需求要想得到满足,一方面在不停地将外地资源引进过来,这不但使得资金外流还引发了资源的价格上调,另一方面为了可以节约费用,发展绿色的高效能源,从中找寻廉价的可替代资源。还有人口的大量流出,区域资源的使用率就降低了,这使得大量的区域资源闲置了下来,有的已经造成了浪费,资源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就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2.2人口流动对消费的影响


  流动人口的增加,给流入地形成了一个大的消费市场,购买力很庞大,人们所需的衣食住行都被有效地拉动了,城市相关的产业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对于流出人口来说,当地的消费市场越来越不景气,消费情况逐渐在减少。还有一些流入人口将所得的部分工资寄回,使得两地的消费差距减少了,两地的收入差别也不是太大。


  2.3人口流动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人口流动所造成的影响是多个方面,它呈现的趋势是从经济不发达或者欠发达地区慢慢地向发达地区的流动。就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力的大量流入使得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有更多的廉价又丰富的劳工,这给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地促进作用。大量廉价的劳动生产力和人才的聚集,同时也吸引了大批的外资企业,使得沿海地区的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加快了其战略性的调整。还有专业性人才不仅带来了先进的技术,还把良好的制度和丰富的经验引进过来了。人口流动不但将人与资源、环境的矛盾缓解了,还把劳动力过剩、人口大量密集的问题解决了,加快了对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这也表露了大量青壮年的流失问题,使得流出的一些产业的发展后劲过于缓慢。


  2.4口流动对技术水平的影响


  技术水平的高低可以说是由于人口流动所带来,人口的流入把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召集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高科技园区,这使得其科研活动和其研发能力随着这些人才的流入越来越强大,对科技的发展起到了很好地促进作用。对于人口的流出,流出的大多都是青壮年,阻碍了流出地技术创新的发展,对当地紧张的教育资源得到了很好的缓解,使得流出地可以集中力量为新技术储备能量,发展其教育。


  3人口流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3.1流入地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会治安工作


  人口流动对于流入地是人们的用地增加了,资源的使用增多了,交通也拥堵了等等,这给治安和公共管理方面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流入地需要及时对当地的基础设施进行升级,城市的巡逻要加强,还要增强惩戒力度,安全意识也要增强,努力将此地区打造更加和谐、安全。


  3.2加快流出地的城市化进程,扶持本土企业,出台人才引进政策


  人口流动对于流出地,政府要加快城市化的建设,将农村剩余的劳动力合理的转移,努力开展第二、三产业,从中提升经济的总量。为了能够帮助当地的中小型企业,政府可以适当的减税和开放行政的审批制度,使这些中小型企业的能力可以发挥出来,规模得以扩大,这样当地政府在吸引人才方面,就有了可以提供就业的岗位,福利待遇也有了提升,就可以吸引更多对当地建设感兴趣的人才和防止当地一些优秀青年的流出,可以更好地为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奉献一份力量。


  3.3加速户籍制度改革,健全流动人口社会保障体系


  我国城镇化比率在逐年的升高,我国人口流动规模在不断的扩大,区域经济发展间的差异也是在不断的扩大。为了使得流动的人口在本地能够享受教育、医疗的条件,解决流动人口所担心的问题,我国对户籍制度要加快改革力度,及时对户口迁移政策进行完善,让流动人口能够更好、更放心地为经济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3.4大力发展经济,缩小区域间的贫富差距


  区域之间经济不平衡是人口流动最重要的原因,人口过于从不发达或者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使得其区域间的经济差距越来越大。不断地提高不发达或者欠发达地区的劳动生产力,增加收入,缩小区域之间的差距,社会经济才能更进一步得到发展,使当地人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4结束语


  人口流动给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必然的,本文从区域产业的发展、资源环境、科技水平以及消费水平四个方面简单的做了分析,人口流动在促进产业升级的同时也造成了一些资源的浪费,区域之间的人口流动促使了科技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其思想的交流,无形中就提高了其购买水平,增长了其消费,才能更加有效地拉动其经济的发展。


  作者:赵毅

  第4篇:人口流动背景下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变迁


  少数民族聚居的村落一般偏僻且环境较为恶劣。过去,因为交通闭塞,人们的活动范围仅限于本村屯,加之经济不发达,这些村落的活动圈呈现出封闭状态,瑶族村落就是其中之一。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发展,在国家对各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各种政策关怀下,瑶族聚居地区的人民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轰轰烈烈实现了“三通”建设,即通水、通电和通路。瑶寨儿女纷纷外出打工、经商和学习等。人口的流动打破了瑶族村落静态的封闭系统,瑶族的传统节日——盘王节如今也发生着巨大的变迁。


  一、盘王节的由来


  关于瑶族盘王节的由来,在不同的村寨有不同的说法。但是综合起来主要有三种来源,第一种来源于祭祀瑶族始祖“盘瓠”或“蓝公”,第二种来源于纪念“盘古王”,第三种来源于“还盘王愿”。


  (一)源于祭祀瑶族始祖“盘瓠”或“蓝公”。[1]根据民间传说,古时候平王与高王决斗不分胜负,于是平王以以下两个条件告示众人:如果有人能杀掉高王,平王便将自己的三个女儿之一许配给他,平王家里的真金白银随便他挑选。平王身边的龙犬盘瓠听到后撕下告示,渡海找高王,先是博得高王的宠幸,再趁高王喝醉杀死高王,平王信守承诺答应了龙犬盘瓠与三女儿的婚事。盘瓠变成人后到会稽山称王,即盘王。盘王与平王的第三个女儿育有六个男孩和六个女儿,日子过得和谐幸福甜蜜,并传下瑶家十二姓。后来,盘王上山打猎被羚羊所伤,坠落山崖不幸身亡。盘王的儿女们为了给父亲报仇,将猎获的羚羊皮剥下做成长鼓鼓面,用梓树做成长鼓鼓身,击鼓而歌祭祀父亲。


  (二)源于纪念“盘古王”。[2]47根据瑶族民间传说,在盘古王创造众生的时候,生下了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后来洪水泛滥成灾,人们都死光了,只剩下盘古王的一双儿女。兄妹俩顺应机缘成婚生下一肉球。哥哥认为肉球是不吉利的征兆,把它剁成碎块抛到河里。妹妹急忙劝阻哥哥的行为,并将剩下的五块扔向山岗,第二天山岗上出现了盘、李、邓、赵、蒋五姓瑶人。兄妹俩一一告诉盘、李、邓、赵、蒋这五姓瑶人盘古王是他们的先人,祭祀盘古王的习惯从此开始。


  (三)源于“还盘王愿”。[3]根据瑶人传说,有一年因为天下大旱农民的收成几乎为零,瑶民被迫逃荒,离开自己的故乡。在迁移路途中这些十二姓瑶人分别乘坐十二艘船,渡海时遭遇狂风暴雨六艘船被打翻。在危难关头瑶民烧香以求始祖盘王保佑,便许下承诺:如果盘王能让瑶民度过此次难关,瑶民的子子孙孙将世世代代供奉盤王。结果瞬间水静无波,瑶民相安无事安全上岸。上岸后的瑶民,为了兑现承诺,便举行了“还盘王愿”仪式,祖祖辈辈世代相传。


  二、盘王节:瑶族人的狂欢盛典


  在过去,人们没有流动外出时,瑶族村落基本上依靠农耕维持生计,村寨里保证了足够的劳动力进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耕作生活,青年男女也因此不能离开家里。再加上交通不便利,即便想了解外面的世界、想到外面去闯荡也没有机会。在当时,盘王节对于瑶族人民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敬祝的好日子,瑶民们会在节日期间举行纪念盘王的仪式活动。盘王节可以一家一户进行,也可以多户进行或者同宗同族人一起敬贺,不管是哪一种方式,瑶民们都要杀牲祭祀,并且摆长桌宴热情厚待亲戚朋友等客人。盘王节活动有严谨固定的内容,主要包括敬盘王、唱盘王、跳盘王[4]和摆盘王宴四大部分。


  (一)敬盘王。在盘王节节日期间,瑶族人一般要悬挂众神像,设置祭坛祭祀众神,其中众神像中正中间最大一张是盘王像,从右到左分别是地母(1)、田公(2)、功曹(3)、真武(4)等神像。在盘王节祭祀仪式开始的时候,首先是用火枪鸣响三声,再拿鞭炮出来放,在鞭炮从开始放到燃完的这段时间里,同一宗族的族老和村寨里的寨老将猪头、糯米粑(5)、鸡肉等祭祀品放在众神像前,最后是众人一起默祷环节,大家一起面对众神像低着头默默祈祷,既表达对众神明的敬仰之情,更是表达对先祖盘王的深深怀念之情,众人默祷结束也意味着祭祀环节结束。


  (二)唱盘王。所谓的唱盘王其实就是唱盘王歌。盘王歌主要是由以下三种不同角色的人一起歌颂:主持仪式的四位正师公、举办盘王节的家主、歌娘。瑶族人民传承已久的《盘王歌》(6)内容非常广泛。比如《远古天地》和《人间》等是有关瑶族的起源、盘王开天辟地创造万物的传说;《盘王出世》是关于瑶族历史的曲目,《盘王出游歌》是关于盘王迁徙的英雄古歌等;《放猎狗》《天大旱》和《鲁班造车》等都是有关瑶民劳动和生产的歌曲;盘王大歌里关于爱情生活的曲目占较大比例,比如《郎老了》和《梁山伯》等都是瑶族青年男女在谈情说爱阶段必听的曲目;关于诙谐、逗乐的曲目,如《见大怪》和《何物歌》等,这类歌曲风趣幽默,能达到使人们心情愉悦的目的。


  (三)跳盘王。在整个盘王节的活动仪式过程中穿插着许多舞蹈,这些舞蹈统称为盘王舞。还愿家主在仪式开坛时跳开香请圣舞,它的目的是请各位神仙降临神坛见证该还愿家庭的祭祀仪式;铜铃(7)舞贯穿于“还盘王愿”仪式的整个过程;在跳化钱舞时,师公需要把纸钱化成阴间能用的钱,然后才能把它们敬奉给各位神灵以求神灵的保佑,在化钱舞中多处的内容是做法事,需要师公两个人相互配合;在瑶族人的世界里,万事万物都是有灵性的,禾苗当然也不例外,约禾打马舞是一段祭祀五谷神的舞蹈,人们希望以此求得风调雨顺、年谷顺成;祭兵舞主要是由祭兵师和赏兵师两人来完成的舞蹈,两个人边唱边跳通过祭祀盘王的兵马来达到祈福的目的;单人还愿长鼓舞(8),主要是表达怀念先祖之意,求得先祖的佑护。


  (四)摆盘王宴。盘王宴也叫长桌宴,它是瑶族人民的古老习俗,历史久远,它是瑶族社会宴席的最高形式与隆重礼仪。[5]长桌宴一般是主人和客人在由一张张桌子排成的几十米,上百米甚至几百米的长桌相对而坐,敬酒劝饮并对酒高歌,过程中伴随着《敬油茶》歌舞表演,这是一段充满神奇魅力的瑶族歌舞表演。油茶(9)也被称为瑶家一绝,它是一道具有瑶族特色小吃。


  在过去,盘王节只属于瑶族民间的重要节日,在没有官方介入的情况下,民间的盘王节将乐感文化体现得淋漓尽致。因为民间盘王节中的长老、盘王节的举办场地、盘王节的仪式流程、盘王节的传播受众与官方盘王节存在明显的差异,民间盘王节强调的是乐感文化,而官方盘王节更多注重的是实用理性。


  盘王节中的瑶族长老一般是通过各个瑶寨各个瑶民民主推选产生的,必须是非常熟悉瑶族的历史并且有领导和组织能力能肩负历史传承使命的长者。长老长期主持祭祀盘王的活动,也为瑶族盘王节的祭祀内容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瑶族的传统文化通过盘王节得以传播,长老的功劳不可忽略;长老通过祭祀盘王等方式间接代替盘王瑶族后代保证了瑶族社会强大的族群凝聚力和瑶族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盘王节的举办场地有相对固定的空间,场地的选择与举办的规模大小密切相关。如果是在瑶民自己家举办,祭祀地点就是瑶民自己家,如果是在村寨内举办,场地就选择在长老家里,一般都是在厅堂举办仪式。如果是多个村寨一同举办,那么活动仪式一般选择在盘王庙进行。


  严格意义上的盘王节活动仪式流程由三大重要部分构成,这三大部分分别是:组织筹备、请圣传灯、乐神祭祖。组织筹备包括班子的创建、活动举办场地的选择、请师送盐信(10)、迎师等一共十一道程序,缺一不可。请圣传灯(11)完整的流程应包含五个内容,即开坛接圣、齐传学法、落禁、招祭赏兵将、还愿上光。乐神祭祖顾名思义就是娱王、乐王、祭王,娱王即娱盘王,乐王即乐四庙王,祭王即祭祀盘王,最后勾愿环节即还盘王之大愿。


  盘王节的传播受众首先是个体传播,其次是个体间传播,最后是群体传播。盘王节活动祭祀的是瑶民群体的祖先盘王,在祭祖活动仪式过程中每一个参与的瑶民都会从中感受到强烈的归属感,这同时也利于盘王节的传播活动能够通过每一个瑶民个体之间的互动或者瑶民个体与群体之间的互动来实现。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上的互动过程里面,每一个瑶族参与者既是盘王节活动的传播者,也是盘王节活动的受众,每一个人都集传播者和受众角色于一身,人们通过这种双重角色的灵活互换实现平等对话。


  三、人口流动背景下盘王节活动的变迁


  随着人口的大规模流动,瑶族人居住的村落静态封闭的系统被打破,过去活动内容极为丰富多彩的瑶族盘王节活动发生着巨大的变迁,甚至有些地方的盘王节活动已经被带上了商业化色彩。


  (一)在还愿对象上。还盘王愿仪式一般来说还的都是盘王的愿望,但是现如今瑶族民间过盘王节时,还的不再仅限于盘王之愿,现在一般还愿之前都是先确定还愿的对象或“愿頭”是谁?“愿头”也就是还愿家庭在春天许下的“愿”,许了什么愿,就得还什么愿。还愿的对象即愿主已经不再只是盘王一个人了,比如还“李王愿”“周王愿”或“婆王愿”等。这些都被统称为“还盘王愿”,所以仪式活动内容都还是对盘王的祭祀和敬祝。


  (二)在节日名称上。瑶族盘王节来源于瑶族民间传说还盘王之愿望,但是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对于盘王节的节日称谓也不同。在湖南江华地区瑶民将盘王节称为“还盘王愿”或者“跳盘王”,新宁地区的瑶族称“跳古坛”;广东的连南瑶族则称之为“耍歌堂”,连山瑶族称为“做坛”和“还愿”;广西贺州市八步区瑶族称盘王节为“还盘王愿”,富川瑶族称为“踏歌堂”和“祭人王”,钟山红瑶则称之为“朝踏节”;还有些地方的瑶族称之为“游盘王”或者“做盘王”等。[2]49虽然在称谓上盘王节各不相同,但是本质上的主要内容都是为了纪念始祖盘王。一九八四年到如今,这些不同的称谓被统一改称为“盘王节”。


  (三)在节日时间上。不同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民间过盘王节的时间也不相同。一般情况下,大多在秋收后至春节前的农闲时间,具体日期分定期和不定期两种。[2]49定期的话是在每年的农历十月十六日,一年只有一次,不定期的话是在三年、五年、十年、十二年中请师公选择吉利的日子举办。如果是在十年或十二年举办,那么节日庆祝活动就会办得非常隆重。节日活动举办多少天没有确定,最少是一天两夜,最长的是七天七夜,可以单户举办,也可以联户或同族联合举办。1984年将盘王节节日时间统一定于农历十月十六日。[6]


  (四)在节日的举办方式上。过去瑶族民间过盘王节有单家单户过的,也有联户或同宗共族联合过的。但是当代的瑶族盘王节,除了民间的单家独户过和联户或同宗共族联合过之外,还出现了由各级政府组织的盘王节。官方承办的盘王节规模壮观,人数也相当多,这是民间举办所不能比的。


  (五)在节日活动内容上。盘王节活动最开始主要来源于祭祀瑶族始祖盘王,即还盘王愿。在节日期间,人们挂盘王神像,杀牲畜供奉各种祭品,男男女女欢唱盘王歌,跳盘王舞蹈,摆长桌宴共食美食。明清之后,盘王节活动的目的除了祭祖之外、还有娱神的功能;后来发展成为以祭祖、娱神为主,同时丰富娱人活动的内容;尤其是随着道教的传播,受到道教和其它文化的共同影响,盘王节节日的祭祀对象变得越来越复杂,现在在祭祀盘王的同时还祭祀盘古、本族列祖列宗、各路神仙等,祭祀的鬼神越来越多,有七八百个那么多。


  盘王节的长老职责已经发生改变,盘王节的长老常被聘为节事顾问,长老较少参与盘王节的筹备过程,而更多出席开幕式、研讨会等活动,有些长老还以表演者的身份参与祭祀大典;长老的权利弱化,一般而言盘王节的长老应该是集政权、神权、族权于一身,在官方盘王节中部分长老虽然在村级行政区内行使自治权利,或是宗族范围内仍具有一定影响力,但在巫术、宗教方面的权利明显弱化;长老需要参与各种活动,比如瑶族文化学术研讨会等,除瑶学专家和教授参加研讨会外,长老也是重要的成员之一。


  盘王节过节的空间与传统民间自发性的空间存在明显不同,现在过节的场地不再仅仅是传统的乡土村寨交往空间,而是复杂的人群和各种不同的社会活动交织在一起,需求各种各样。相比过去民间盘王节“原生态”的祭祀场地而言,现在官方盘王节的举办场地更加具有现代气息,比如一般在民族文化宫等场所举行盘王节活动仪式庆典。[7]23


  政府介入的盘王节仪式活动包括以下五点:在党的“十八大”指导思想下对盘王节活动进行整体性把控;以弘扬瑶族传统文化,展示瑶族改革开放新气象为活动目标[7]23;活动主题建立在节庆活动的基础上,既体现政府的主观意识,同时也体现客观实际,主客观的统一;活动时间与过去相比,大大缩短,这也必然造成祭祀流程的不完整性,即有些流程不得不被删除;活动的日程安排,主要包括参加敬典、游览观光、研討会等。


  现如今盘王节的传播受众在特定的组织目标和方针、政策指导下由盘王节的媒介组织进行传播。在当今的移动互联时代,盘王节通过报纸、影视等媒介不仅向瑶民,更主要的还向外来的人员传播瑶族文化,盘王节传播的速度和规模明显扩大,通过社交网络媒体不断创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播手段,将会激发世界各民族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情,扩宽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渠道。[8]如今参加盘王节活动的人员囊括各种职业、不同民族、不同性别年龄、不同文化程度等,这些人不但接受着传播者对于瑶族盘王节文化的传播,而且这些人对信息的理解和如何将信息进行传播也会影响节庆活动。


  四、关于瑶族盘王节的保护与传承的几点建议


  瑶民出外务工、学习和婚嫁等使得瑶族社会处于多元文化融合的开放状态,人口流动背景下瑶族文化经历着与不同文化接触、冲突并不断融合的过程,因此瑶族盘王节的变迁是必然的结果。那么如何保护和传承瑶族盘王节,让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首先,把握好开发的度。保护瑶族盘王节,并不是“原滋原味”地继承,而是在多元文化中对其进行创新。有一些人贪图商业利益,对盘王节的活动内容和文化进行更改,借着打造民族文化品牌的旗号,从中谋取个人私利,这些行为严重损害了传统文化的弘扬。因此,对盘王节传统节日的开发,必须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12),突出“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原则。[3]随着人口的大规模流动,文化的全球化发展,瑶族传统文化逐渐丧失了赖以生存的环境,很多优秀传统因为老人的逝世,本民族无人继承而逐渐被人们淡忘。因此,抢救是刻不容缓的工作,保护工作必须体现以人为本,不以牺牲瑶民生活质量为代价,全面发展,对盘王节文化资源的开发要立足于保护的基础上,依法进行保护和开发。


  其次,确保真实性与整体性。真实性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原则之一,它要求我们真实、全面地保存历史的所有情况,而不是根据人们的臆想对历史进行恢复的东西。瑶族盘王节可以说是野蛮与文明、本土与外来并存,但是不管怎样本质上应该是敬奉盘王。在盘王节这一天,敬盘王、唱盘王、跳盘王和摆盘王宴是瑶族盘王节的真实写照。但是现实生活里,现在一些地方的盘王节已经被市场化和政府化。盘王节活动内容多种多样,形式多姿多彩,它既包括瑶民在节日期间的着装、饮食等丰富物质性的活动,也包括节日期间人们的各种精神文化活动,它是瑶族民间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统一。如果人们只选取其中的某些精彩的部分进行保护,那么原本丰富多彩的瑶族文化资源将会被破坏,甚至造成文化资源的不完整和不真实。因此,在保护和传承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做到确保保护的全面性和整体性。


  最后,做好传承主体的保护工作。盘王节是瑶族民间自发的、群众性活动,离开了瑶族社会和瑶族民众这个特定的空间和主体,它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如果从事盘王节活动的瑶族民间传承人逐渐减少甚至没有后人,参加节日活动的主体——瑶族群众也日渐减少,那么盘王节的保护和继承工作就会变得无法继续。因此,加强对盘王节传承人的保护工作很关键[9],可以通过建立传承示范户与传承集体来达到保护盘王节文化的目的。


  五、小结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经济、文化等的全球化,人口的大规模流动,少数民族村落封闭的静态系统必然被打破,其民族传统文化难免会与其它文化进行嫁接与融合。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是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继承与弘扬责任和意义都很重大。早在2006年就被列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瑶族盘王节,它凝聚着瑶族人民的情感、信仰与追求,现如今,西方各种节日渐渐取代着我国的各种经典节日,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也有发现年味等我国的传统节日气氛变得越来越淡,有些传统节日因为传承人缺场(去世或外出)而渐渐被淡忘,现在我们倒是把西方人的节日过得红红火火,比如平安夜、圣诞节、情人节等。笔者认为,人口流动背景下,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任务变得更加艰巨,因此,必须做到上面提出的那三点建议,即把握好开发的度、确保真实性与整体性、做好传承主体的保护工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瑶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完美落实,也才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好我国其它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传统文化资源,保护好我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者:蓝伏丽

  第5篇:流动人口社区融合的特点及模式研究


  一、村居流動人口社区融合背景


  到2016年末,我国流动人口总数达到2.45亿,而作为人口流入大省的广东,流动人口也已达到3128万。保障流动人口的权益、维持流入地社会的安定和谐,促进流动人口与所在地居民的融合以及改善村居治理模式一直都是政府及各界关注的重点。


  顺德区为珠三角制造业密集、劳动力密集的典型代表地区,本地绝大部分基层村居都拥有产业园区,吸引了数以百万计的就业人口,其中就包括离开家乡进入顺德务工的流动人口。流动人口的到来使得本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无论是流动人口还是本地居民都面临着相互之间的融合问题。


  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与流动人口社区融合相关的背景知识,笔者研究了近7年来顺德区关于流动人口的媒体报道,通过社会调查方法中的文献研究法对这些报道进行了量化处理,得到了以下的主要结论:一是流动人口的关注度近年来显著增加;二是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与服务遍及全区;三是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以政府为主导;四是文化娱乐成为管理服务的重要方向。


  可以看出,作为流动人口主要目的地的顺德乃至珠三角地区,流动人口的服务和融合活动已经引起了当地的高度重视,政府及社会各方也采取了种种措施应对这种现状,服务于流动人口与本地居民,本文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对顺德村居流动人口融合的具体状态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研究。


  二、流动人口村居融合的总体情况


  (一)调查村居的主要特点


  要全面地把握顺德村居流动人口的融合特点,就需要尽量地选取较具代表性的研究对象。珠三角地区的社区普遍存在的特点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村居里或周边基本都分布有产业园,村居呈现出产业发达、设施较为完善的特点;第二,普遍而言,珠三角地区村居的传统文化氛围较为浓厚,节庆活动较多。发达的产业以及浓厚的文化氛围共同构成了当前珠三角村居的主要特点,但是不同村居之间亦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从珠三角村居的这些特点,笔者选择了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程度、文化资源、人口规模四个维度,对顺德的村居进行了筛选,选中了西华、龙眼、沙边三个特点迥异的村居作为研究对象。


  在所选的三个村居当中,西华村代表着顺德乃至珠三角的一般水平,除经济条件与另外两个村居相当外,其余均不及,故本文称之为一般型村居。龙眼的传统文化较为繁盛,正在走环境整治、设施完善、产业转型、文化培育的发展道路,不断地盘活已有资源,凸显文化与传统的价值,因此龙眼可以被称为依托传统特色的新型发展村居;沙边由于离城镇较近,其村庄形态与产业发展越来越向现代城市靠拢,传统的居住形态已在悄然改变。沙边可被称为渐趋城市化的村居。这三个村居较好地代表了顺德当前村居的整体形态,而这三个村居中的流动人口及本地居民则是主要的研究对象。


  (二)三村居流动人口社区融合的主要特征


  本文主要从经济、社会交往、认同、行为、心理、文化风俗、价值理念等角度对调查对象的融合状况进行研究,在分析中使用多元视角,即将流动人口与本地居民置于对等的位置,了解他们在各维度上相互的接纳、包容程度。通过调研,主要有以下的发现:


  1.经济、社会因素融合的程度较高,文化、认同的融合程度较低


  流动人口社区融合在经济领域的水平是最高的。因为三个村居自身或周围都有工业园区,企业数量众多,流动人口与本地居民大都在园区工作,流动人口在月收入上与本地居民几无差别。


  流动人口与本地居民在社会交往方面的融合水平也较高。这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首先,两类群体的融合场所发生在农村,居住和生活空间是“开敞式”的,方便人们之间的交流互动;其次,传统的熟人社会给社会交往提供了良好的氛围,从而能够促进融合;最后,在这些村居里,每年都会举办许多社区活动,大多以传统习俗的名义开展。这些活动无疑也给双方提供了交往的平台。


  文化和认同上融合的程度较低是因为流动人口往往来自于外省或是非广府文化区,本身就存在着一种文化适应的困难。这些鲜明地体现在语言、风俗、生活习惯、饮食等各个方面,这些差异导致了两个群体对于对方的许多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不认同,而这种不认同很可能会将双方引向融合的反面——排斥。


  2.客观上的融合比主观的融合水平低


  除了经济外,其余指标在客观上的融合水平都很低,这说明融合意愿与融合现实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是本文发现的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现象。一方面,双方的主观融合意愿都是较高的,在心理上也很能接纳对方,而且对于对方给自己带来的影响是持积极和乐观的态度的;另一方面,在现实的行动中,双方又表现出了低于其主观意愿的融合行为。例如流动人口相较于本地居民,较少地参与所在地的公共活动,而这些活动的参与门槛是极低的。而本地居民的外地朋友比重则非常之少等。


  这种客观融合与主观融合之间存在的差异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人们在行为改变之前往往先需要观念上的改变。在当前珠三角的流动人口社区融合中,融合的双方——流动人口与本地居民在思想观念上对于融合已经有了很好的认识,而如何进一步将这种融合的观念转化为更多的融合行为,则是今后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3.融合水平的高低与村居本身的特点有较大的关系


  毫无疑问,村居流动人口的社区融合程度不是均等的,不同的村居呈现出不同水平的融合现状。从对三村居的调查研究中,笔者发现,三村居除了在经济上的差异不大外,在行为、认同、交往、本地居民的接纳这几个方面的差距很大。


  每个村居在历史传承、文化特色、先天禀赋等方面是不同的,因此其经济特点、文化活动、居住形态等方面也不相同,近一步来说,这些村居的流动人口融合特点也不相同。本文所选取的三个村居代表了珠三角三种不同的村居类别,相互之间差别很大,而它们的流动人口社区融合也是各具特色。有的村居融合的社区交往、社区参与程度较高,得益于其深厚的文化基础以及丰富的文化活动的开展;有的村居融合的认同较高,主要得益于社会组织中两个群体之间搭建平台,促进交流等。了解村居流动人口融合特色及其背后的具体原因是很有必要的,可以更好地抓住融合的基本特征,并能因地制宜地促进融合水平的提升。


  总结起来,三社区的村居流动人口社区融合特点如下:


  龙眼村的传统文化非常丰富,社区凝聚力强。包括村委会在内的一系列基层自治组织都主动地为本地居民和流动人口提供服务,推动双方的融合。龙眼村融合的总体情况较好,社区交往与社区参与的水平非常高。


  西华村属于各方面资源比较一般的村居类型,其流动人口在社区融合各方面的表现都属于中等水平,并没有特别突出的融合特点。


  沙边村毗邻城市,其村居管理和服务的理念比较先进,引入社会组织进驻到村里,协助开展管理服务工作。而社会组织也针对流动人口的社区融合提供了相关的服务,大大促进了融合的程度,流动人口对于社区的认同度很高。


  三、村居流动人口社区融合三种模式


  上文提到了三村居融合的差异与村居本身的特点有很大关系,为了说明这种差异,也为了近一步将村居流动人口社区融合的特点分剖清楚,结合访谈与参与观察的方法,笔者对三个村居在社区融合中的不同模式进行了总结。


  (一)基层自治组织行政主导的模式


  这种模式下的融合特色较少,相对普通。这样的村居在当前的顺德是占多数的,代表了一般村居的形态。在这些村居中,与流动人口发生最经常、直接,或是说最外显的关联的是村委会。村委会是基层流动人口管理或服务的施行主体,而流动人口综合管理办公室则是村委会里管理与服务流动人口的直接部门。


  这种流动人口社区融合与治理方式主要是靠村委会的行政力量进行推动,方式较为单一,且只是针对流动人口,对于深层次融合与治理的作用不够显著。


  (二)基层自治组织自觉推动的模式


  这种模式所在的村子体现出来的传统文化特色较另两个村居浓厚,对于传统及文化因素进行了较好的利用与发掘,使得其流动人口的融合情况相对较好。村务工作者在村民中的亲和力颇高,村务工作人员在进入流动人口租住房进行的例行化安全检查,更像是邻里之间的日常串门走动,在管理人员与流动人员闲话家常中就将日常工作实施了。


  除了日常的行政事务外,村委会通过积极探索,在流动人口的管理服务上采用了很多“自选动作”。要诀在于利用已有资源、引入外部资源,在进行社区特色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流动人口的融合。通過这种方式,不仅服务了流动人口,也服务了本村居民,甚至包括村里的社会组织,还推动了流动人口、村民参与到治理之中来。


  (三)社会组织协助推动的模式


  该模式所在的村里常驻了一个独立的社会组织,以社区文化为切入点,在社区中开展一个社区共融的项目。项目采用一种“政府——基层村居——社会组织”三方合作的项目模式。各方严守自己的权责界限,社会组织享有充分的自主性。该组织提供流动人口与本地居民之间的交流平台,以此推进社区融合。


  除了村委会之外和较为独立的社会组织、本村的民间组织也对流动人口进行了服务。各治理主体之间进行了一定的配合协作,推动了流动人口的社区融合。而各种管理与服务也涉及了村中的所有人,包括流动人口和本村居民。


  四、结语


  本文选取了流动人口的主要聚集地珠三角作为研究背景,选取了三个各具特色又很有代表性的村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的调研分析,总结出了当前该地区几种不同的流动人口社区融合模式。本文认为,当前基层在流动人口治理方面,应该更加注重本地特色,重点突出地引导流动人口社区融合向更高水平迈进。


  作者:吕顺

  第6篇:浅析流动人口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利益冲突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城镇化速度不断提升,我国传统就业结构被打破。新型的就业结构蕴藏了巨大的就业潜力,人口吸纳能力明显增强,从而加快了人力资源的流动速度。与流动人口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如何伴随人口流动进行转接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现实操作层面,流动人口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并不顺畅,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反过来又阻碍了人口流动,限制了经济的发展。本文从流动人口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利益冲突进行分析,寻求完善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


  一、我国流动人口比重大。流动老人规模不断增长


  《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6》显示,2015年,我国流动人口规模达2.47亿人,占总人口的18%,相当于每六个人中有一个是流动人口(图1)。按照目前的趋势,到2020年。流动人口仍不会少于2亿人。根据2015年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专项调查,流动人口中老年人比重达到7.2%,且老化速度快于全国平均水平。


  《报告》显示,目前我国流动人口比重大,流动老人规模不断增长。因此,解决好流动人口工作地变换是养老保险的有效转接,流动老人异地养老保险的领取,对整个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意义重大。在人口流动过程中,养老保险统筹层次不高,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博奕,流入与流出地养老保险基金权益与义务不均等利益冲突问题成为养老保险转移接续的阻碍因素。


  二、流动人口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利益冲突


  (一)统筹层次不高


  2016年2月,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谈及养老保险顶层设计时,强调要推进全国统筹。养老保险统筹层次不高成为制约我国养老保险健康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尤其是流动人口转移自己养老保险关系时,较低的统筹层次导致转接障碍层出不穷。当前,我国实行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养老保险跨统筹区移动直接导致利益与责任的变化,这就使地方政府办理养老保险转接积极性不高。同时,全国统一的社保信息网络平台没有建立,各地区的办事流程、信息完善程度不尽相同,进一步影响了养老保险的便携性。


  (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我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必经过程。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说“我国存在地区发展不均衡、城乡差距仍然较大的实际问题,这成为困扰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阻碍城镇化进程的关键因素。”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主要是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异过大,东部沿海城市经济发展较快,中部地区城市经济发展较慢。西部地区经济落后。


  《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6》显示,2013~2015年,东部地区流动人口占全国流动人口的比例约为75%,西部地区流动人口占全国流动人口比例约为15%,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流动人口数量是西部地区的五倍。这也印证了人口流动的实质,去往能获得更高的报酬,享受更好的物质生活、文化生活的地方。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体制变革,中央开始向地方放权,地方政府利益主体地位凸显,而养老保险较低的统筹层次与地方政府的利益紧密相关,这就导致地方政府考虑本地区的经济利益及政府政绩,出台地方性养老保险政策,造成统一性、衔接性较差,导致流动人口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出现政策性障碍。


  (三)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博弈


  我国各项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地方政府与同级政府、上下级政府间的利益博弈不断,博弈的主要内容包括财权与政治利益的交换,以及经济增长要素的谋求。目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统账结合方式,即社会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相结合方式。参保人员的养老保险基金来自于计入地方统筹账户的单位缴纳部分和计入个人账户的个人缴纳部分。


  当参保人员因工作地发生变化时,可能产生统筹基金和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产生分离,对地方政府养老带来压力,从而致使地方政策壁垒的产生,阻碍流动人口养老保险关系的顺畅转接。同时,转出地为了本地区的利益,会利用各种理由阻碍统筹账户的转出,这样就为流动人口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制造了重重困难。


  (四)“分灶吃饭”财政体制下流入与流出地养老保险基金权益与义务不均


  经济改革之后,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开始了以地方与中央签订财政上的“承包”协议为主,形成了以划分收支为基础的分级包干和自求平衡的财政关系,即“分灶吃饭”。在这种财政体制下,养老保险基金的兜底是由地方政府承担的。当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大部分都是“空账”运行,这一代人的缴费用来给上一代人支付养老金,地方政府养老保险支付压力非常大。当流动人口转接自己的养老保险关系时,地方政府通常会将统筹基金扣除,有些地方甚至使用设置苛刻条件来阻碍个人账户的转移,以此减轻地方财政支付压力,成为养老保险关系顺畅转接的阻碍因素。


  养老保险按照工资基数进行缴存,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同地区人均工资收入差距很大,如2015年上海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109279元,2015年郑州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52987元。以就业人口从郑州到上海工作为例,郑州的平均工资低,相对缴费少,如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到上海,上海认同转入参保人员在郑州的参保年限,并以上海标准发放养老金,这样,近一半的差额就会造成上海养老保险基金的缺口。


  “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下流入地与流出地养老保险基金权益义务的不均,造成了地方政府对养老保险关系的转接设置障碍,流出地阻碍统筹基金与个人基金的转移,流入地不愿接收,导致养老保险关系转移不畅。


  三、改善流动人口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利益冲突建议


  (一)科学合理的提高统筹层次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提到国家民生短板时曾指出“要完善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健全多缴多得激励机制。实现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科学合理的提高统筹层次是解决流动人口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利益冲突的核心,也是问题的关键。要不断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面,提高参保率、缴费率,缓解养老保险统筹基金不足;将财权与事权划归中央,明确各级地方政府的责任与义务,不断提升统筹层次,最终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


  (二)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信息网络


  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信息网络,能够提高社会保障部门行政能力,提高办事效率,同时,搭建起从社区街道到中央整个网络服务平台,使得社会保障各项管理更加规范化、流程化和透明化。


  通过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信息网络,对信息资源进行共享整合,减少社会保险各项业务办理过程中人为的偏差。当流动人口办理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时,不仅使跨制度、跨地区的业务办理更加便捷,更能最大程度的降低各种风险,规避地方性政策障碍。同时。参保人员通过社会保障信息网络平台可以随时随地的查询养老保险政策、养老保险基金的个人账户、储存信息,能够避免因人为因素出现的权利寻租等问题。


  (三)借鉴欧盟“分段计算、权益累加”模式


  欧盟为了解决人口频繁流动对养老保险管理带来的不便,推出“欧盟社保法令”,欧盟成员国公民因工作地变动时,原有社会保障权益在原工作地冻结,不随本人转移,而后在转入地缴纳养老保险,待退休时,各国按照参保人员在本国缴纳养老保险的年数及比例支付养老金。我国当前采取的办法是养老保险关系及基金随参保人员工作地的变化进行转接,这样不仅增加程序的复杂性,又会产生流入、流出地各种利益纠葛,从而阻碍养老保险的顺畅转接。


  欧盟的办法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思路,结合我国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流动人口在转移本人养老保险时,可以考虑逐步将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分开,个人账户随人转移,统筹部分在原工作地保存记录,待参保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各地根据参保人员的参保记录,支付养老保险待遇。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流动人口养老保险权益的损失,还能规避各转出转出地因自身利益设置的转接障碍,可有效应对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利益冲突。


  (四)加大中央财政支持力度


  充分考虑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财政补贴;切实做到“多缴多补,长缴多补”原则,加大对积极缴费参保者的持续性补贴。中央财政应根据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況,更加细致划分补贴标准,划分多个档次,而不是一刀切的进行补贴,不仅能够深入解决地方政府财政困难,更能规避地方政府因财政问题制造政策壁垒,阻碍流动人口养老保险的转接。对参保者的持续性补贴,可以激励参保者不间断缴纳养老保险,带动未参保人员积极参保,有助于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健康持续发展。


  作者:常仁柯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