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总体积极向上、政治认同度高、对未来充满信心,但也存在着功利化、多元化、模糊化甚至去政治化等问题。鉴于此,必须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指导地位,并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让大学生的政治信仰“落地生根”。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社会主义信仰深入人心,但随着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政治信仰偏离了有序轨道,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加强和改进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培育大学生政治信仰,具有重要意义。
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的现状调查
为全面了解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现状,本课题组在四川省6所高校通过访谈、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进行了调研。调查共发放问卷1018份,回收980份,有效问卷926份,有效回收率94.48%。
政治信仰的正向性表现。政治信仰正向性是指其内在因素及运动方向,符合社会或政府既定目标,能够促进整体社会进步的发展趋势①。总体上看,大学生政治信仰的正向性表现为:积极向上、政治认同度高、对未来充满信心。
在问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看法”时,表示“非常认同”和“比较认同”的有84.5%。对于中国未来“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能否实现”的回答,表示“很有信心”与“较有信心”的占89.3%。超过90.6%的大学生对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绩表示高度认可。关于“对改革开放的看法”的回答,92.8%的学生认为“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对于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的相关评价,觉得“非常满意”、“满意”的占81.9%。在涉及对我国基本国策、基本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看法时,均有超过80%的人持“非常赞同”和“赞同”观点,其中72.3%的人认为这些制度基本适合中国国情,但要随时代发展不断改善。
政治信仰的负向性表现。政治信仰的负向性是相对于正向性而言的,当前大学生政治信仰的负向性主要表现为:功利化、多元化、模糊化、甚至出现了“去政治化”的趋势。
功利化。在入党动机问题上,有41.2%的学生选择了“有利于就业”。在回答“未来个人发展的展望”时,有59%的人选择高薪、高回报的职业,23%的人选择了自己的兴趣所在的职业,仅18%的学生选择结合兴趣回报社会的职业。在涉及“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要性”的问题上,发现了一些大学生在认识上的误区,仅23.7%的大学生认为“很有必要”,有15.4%的学生认为“没有意义,没有用”,38.3%的人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过时了”,6.5%的学生认为“共产主义不可能实现”。在实际访谈中,课题组了解到,一些学生请假或逃课时较倾向于选择“思想政治理论”等公共课。在回答关于“参加学校的各种德育实践活动的必要性”的问题,60%的人认为“很有必要”,15%的学生认为“走形式”,10%的学生选择“没必要,浪费时间”。
多元化。从调查看,有近25%的人信仰新自由主义、保守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新儒家、普世价值、宪政主义、宗教等。关于回答涉及到“对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解”时,有41.3%的大学生认为人民民主专政适合中国国情,17.5%的大学生选择了“只有西方的民主制度才是中国未来的出路”,还有6%的大学生选择“无所谓,哪个都行”。对“当今世界政治模式”的认同度上,赞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的人占75.4%,认同美国模式的占19.4%,9.2%的学生认为应该学习以挪威和瑞典为代表的北欧民主社会模式;6%的人赞同新加坡的发展模式。
模糊化。在问到“你拥有何种信仰”时,11%的学生选择“不知道”,显得茫然。有10.5%的大学生既选择了宗教信仰,又选择了共产主义信仰。对“你热爱你的祖国吗,你为是中国人而骄傲吗”这一问题,大部分学生持肯定回答,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对“你对中国的未来有信心吗”这样的问题,显示出迷茫的情绪,认为“说不清楚”。在调查大学生对国家大政方针、国家政权组织结构、各部门职能等基本国情和体制的了解程度时,大概知道的占59.8%,很模糊与完全不了解的合计达22.72%。可见,大学生对国家基本政治现状和政治价值的判断尚处于浅层次。
政治模糊化的趋势还可能导致“去政治化”。在回答“你拥有何种信仰”时,有相当部分同学有信仰宗教的意向。对于政治参与,43.82%的大学生“有过体会,较少参与”,40.06%的人则“基本没参与”,对于“政治理论学习活动”,20.27%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是“被组织”。
大学生政治信仰问题的归因分析
社会主义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行,使我国社会出现了经济成分和利益主体的多元化、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多样化现象,这些都对大学生政治信仰带来了影响。
市场化的消极影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和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空前变化,而大学生作为最为活跃、最容易接受新思想的一个群体,在吸收西方先进文化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接触到一些消极错误的思想。一些大学生深受“拜金主义、实用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认为政治信仰带不来实际利益,可有可无。还有一些大学生认为,市场经济就是讲究利益最大化,政治已经走下神坛,理想信念再无必要。
西方发达国家历来重视通过非传统方式输出其政治主张和价值理念。美国中央情报局制定的《十条诫令》,其目的就在于利用衣食住行娱乐等方式,逐渐消解中国人民的精神支柱,消解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②。当前,西方国家意识形态渗透主要通过青年学生喜欢接触和容易接受的文学、影视或网络等传播方式,潜移默化地输出“普世价值”、“反传统、反主流”等思想观念。有资料显示,美国在世界文化产业和文化出口中一直处于强势地位,也是全球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美国控制了世界75%的电视节目和60%以上广播节目的生产和制作,每年向其他国家发行的电视节目总量达30万小时。美国的电影生产总量占世界电影产量的6.7%,却占据了世界总放映时间的一半以上③。
一是一些文化产业的输出,一定程度上和意识形态紧密联系,极有可能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消解在无形之中,极具迷惑性和欺骗性;二是以各种“学术交流、基金会”等为载体,渗透到高校知识分子和学生群体中;三是一些西方敌对势力利用学术平台,在国内培养代言人,宣扬各种西方错误价值观,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造成一定的冲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造成了喧嚣性的干扰。
网络文化的渗透。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④。这其中,学生网民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网络的信息传播具有快捷化、扁平化、互动性、多样性等特点。从国际看,网络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政治主张、思想文化的全球传播体系,成为文化扩张和意识形态渗透的强大工具。中国一些受众群体,特别是青年大学生,如果没有理性的判断能力,久而久之就会在西方文化信号反复、持久的心理暗示下,对西方价值理念产生亲近感,信任感而后达到认同感。
从国内看,网络又成为当前社会矛盾宣泄的积聚点,人们通过qq群、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传播信息,这些信息为了吸引眼球,不惜夸大其辞,却缺乏理性分析,动辄把现实中的矛盾问题上升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错误,把矛头指向党和政府。在对一些借助网络扩大的“话题或群体性事件”的真实性判断上,当代大学生存在着盲区和片面性,极易受到非理性情绪和某些极端错误思潮的影响,造成对社会的不满,进而上升到对党和政府的质疑。
部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淡化。高校是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近年来,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张和实际存在的教育产业化倾向,意识形态工作已经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具体表现在:
第一,有意识地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形式上要求不断强化,而实际上却被弱化。在一些高校,不少领导干部不重视马克思主义教育,甚至出现了“淡化政治、淡化马克思主义、淡化意识形态”的主张。在具体做法上,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安排、课题申请、经费开支等方面,存在着差别对待现象。在宣传思想上,轻视理论学习,党委中心组学习变成了日常工作安排,传达文件精神变成了照抄照搬。在各类检查和验收中,很少过问意识形态建设情况。党员发展也只为完成既定指标任务,思想汇报、党员材料、思想考查等各个环节都成了走程序、摆花架子。一些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随意安排甚至聘请社会上不懂、或不真懂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上课,一些教师为了取悦学生或凑足时间,上课东拉西扯,完全偏离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本身的教学内容。
第二,一些错误思潮的干扰。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种社会思潮涌现,对于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这既可以形成“百家争鸣”的态势,也容易对主流意识形态产生冲击。不容忽视的是,当代90后大学生成长道路大多较为平坦和顺利,但是也存在着理论不成熟、阅历不够丰富等问题,其政治信仰还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一面,很容易走向极端。一些高校课堂,有的老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不透彻,成了错误思潮的俘虏和传播者,讲台成了西方自由思想的“跑马场”。由于缺乏理性判断,一些学生很容易受其影响,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产生排斥与抵触心理。在一些高校还以引进西方文科原版教材授课和“洋”学说为荣。我国经济学家刘国光曾指出,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高频率地引进外国经济学教材。在某种程度上,这些“原汁原味”的教材渗透到我国青年大学生的头脑中,然后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挤出高校课程之列,把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挤出学生头脑⑤。
第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缺乏说服力。“真”是“信”的前提,“信”是“真”的结果。当前,存在着部分高校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较薄弱的情况,导致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不仅不能有效衔接现实,甚至理论本身的逻辑性也不能彰显,势必影响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可信度和实效性。一些教师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传达出来,而是照政策、文件和课本宣读。有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假、大、空,远离社会生活,导致意识形态教育“理不直,气不壮”,没有可信度。
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培育大学生政治信仰
第一,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首先,用马克思主义统领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必须加强党对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用马克思主义和健康向上的思想文化占领宣传舆论阵地,用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解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传播中国声音;在具体方法上,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要构建具备多样化内容和形式的立体化教学体系,用易于被青年接受的方式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其次,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意识形态的传播者,要自觉把自己定位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发展的传承者和创新者,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学术性带动其意识形态的功能性,使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性得到充分彰显。高校理论工作者不仅要熟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更要结合中国国情与时代特征,研究、创新和丰富马克思主义。还要研究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流派的理论,在比较中澄清对各种社会思潮的认知,辨明是非曲直。再次,建设一支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这是夯实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重要基础,新形势下的高校思政课教师要结合时代特征,全面、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用深厚的学术功底澄清那些对马克思主义片面、错误的理解,同时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价值。在各高校,建设由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善于理论联系实际,老中青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队伍,这是牢牢占领意识形态阵地、主导学术话语权、保持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根本保障。
作者:唐辉 来源:人民论坛 2015年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