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治论文

论军队政治工作学中的信念因素

2016-04-14 14:3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军队政治工作学中的信念因素,是指军队政治工作主体(共同体)内心的一种预设,就是确信我党在军队中开展强有力的政治工作(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之上的我军政治工作基本制度、体制、内容、方针、原则、方法等),能够确保我军不变质打得贏。它是我军政治工作学之魂。由于科学中的信念因素加人了许多的人的因素,因而科学中应不应该具有信念因素问题,是上个世纪初以来科学哲学界,特别是西方科学哲学界两大学派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实证主义(逻辑主义)学派认为,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追求的是科学的真理性、客观性,是一种价值中立或者'说是价值无涉活动,否则,科学就难以保证其真理实在性,并由此认为,社会科学、人文科学难以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历史主义学派的最大代表,美国的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在其影响深远而广泛的《科学革命的结构》(1962)一书中明确指出,科学共同体要想成功地从亊科学研究和实践,就必须有一套他们所共同接受的信念,这是一门科学的重要基质之一。本文就军队政治工作学中信念因素存在的合理性、军队政治工作学中主体信念的形成,以及信念因素在军队政治工作学发展中的作用等问题谈点粗浅的认识。

 

  一、倍念因素的存在不构成军队政治工作学科学性的陣碍

 

  军队政治工作学归属于社会科学。和其他社会科学一样,其中广泛存在着主体的世界观、价值观等信念因素,这些因素普遍地存在于军队政治工作主体的意识、军队政治工作的传统、军队政治工作的理论、制定的军队政治工作法规制度和政策等之中。正因为此,一些人以军队政治工作学中的人为因素太强、政治性太强等,不断对其科学性进行诘问,这对于开展军队政治工作学的理论研究和进行军队政治工作实践都会造成很大的危害。这种认识误区必须加以澄清。

 

  首先,即便是严整的自然科学,也不能保证其纯粹性,不可能做到价值无涉。历史主义学派批判实证主义的一个重要观点是,观察渗透着理论希拉里.普特南认为,科学不是价值无涉的中性活动,每一事实都有价值负载,每个价值又都负载着某个事实。[3]英国的波普尔在《猜想与反驳》一书中认为,科学发展的模式是猜想——反驳一猜想。[4]而实际上,猜想也是一种信念,或者说猜想含有信念预设,没有这种信念引导,科学就不能发展。

 

  其次,信念因素不影响社会科学的科学性。关于人文社会科学中掺杂着更多的主体信念、价值,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问题,恩格斯在其《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哲学的终结》一文中早就指出:社会历史研究和自然科学研究在基本研究纲领上是一致的,即都是在表面上看似偶然的亊件中找到内在的规律。”“在社会历史领域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意图,没有预期目的的,但是,……,它丝毫不能改变这样一个事实:历史进程是受内在一般规律支配的。”[5]恩格斯在这里强调,在社会领域,存在着现实的联系,也具有客观性,可以进行严格的科学研究。当然,社会科学研究对象显然要比自然科学研究对象来得要复杂一些,它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主体的有预期目的的活动,这一活动带有人类精神特有的各种丰富特点,是人之外的自然界所没有的,这是社会科学领域的独特性;另一部分是这种有预期目的活动的结果,这个结果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由于各种目的预期间的相互抵消,总是超出于任何现实的预期之外的。而且,军队政治工作学的研究对象更多的是军队政治工作实践活动的结果,这种结果在很大的程度上已经脱离了主体的主观意识,也就是说,军队政治工作学的主体实践活动过程虽然是有目的的,是主观的,但其主体实践活动的产品以及精神成果是客观的,它是独立于个人意志的,表征的是集体性的信仰、倾向和守则。因而揭示军队政治工作实践结果规律性的军队政治工作学应具有客观性。

 

  再次,一门学科的理论是相对性和绝对性的统一。因为知识的客观性有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例如,波普就曾提出逼真度这一概念;皮亚杰则认为:思维和存在的一致是一个过程,客观性是作为一种过程不是作为一种状态开始的;客观性是通过逐步接近而困难地达到的[6]因此说,由信念因素造成的理论知识的相对性,并不能否定科学理论的客观性、科学性,相反,正是这种相对性,才提供了一门科学理论体系发展的必要性。所以,军队政治工作学的科学性是在信念因素的引导下,在揭示客观对象规律性中,在理论知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的统一过程中不断实现的。

 

QQ截图20160409102945.png


  二、军队政治工作学中倍念因索的形成'

 

  军队政治工作学中的信念因素,是由政治工作主体在我军长期政治工作理论探索和实践体验升华中不断凝炼而成的。在这一长的过程中,军队政治工作主体所处社会历史条件的熏陶、主体在理论和实践过程中的探索和内化、主体接受军队政治工作知识教育等因素对于其信念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建构作用。

 

  首先,从早期军队政治工作主体所处的历史条件来看,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中国共产党早期在国民革命军中的政治工作实践等为我军政治工作先行主体的军队政治工作信念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资本主义进人帝国主义阶段,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世界范围内无产阶级要求自由解放和独立的斗争风起云涌。中国社会向何处去,中国革命走什么样的道路,前苏联社会主义革命为苦苦探索的先行中国共产党人提供了样板。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m“五四运动以民主反对封建君主制,以科学反对旧文化,冲破了封建主义思想的牢笼,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营造良好的思想沃土。马克思主义摧生和哺育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建设革命军队过程中,得到了共产国际的有力指导,借鉴了前苏联武装力量的党政工作成功经验,并亲身体验了在早期国民党军队建立政治工作的显著成绩。这使得成长于、活动于这一时期的中国共产党的先行者诸如李大钊、周恩来、瞿秋白、宣侠父、恽代英、蔡和森、毛泽东等充分认识到,要完成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任务,必须建设一支新型的革命军队,必须在军队建立和开展政治工作。正如毛泽东同志后来所指出:那时军队有一种新气象,官兵之间和军了这种制度并加以发展的。”[8]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早期的我军政治工作主体得以确信,在军队中设立和开展政治工作,能够确保这支军队始终能够不变质°打得贏,这种信念在后来的军队政治工作实践和科学研究中得到了存续。

 

  其次,政治工作主体丰富的军队政治工作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体验,是军队政治工作学中的信念因素形成和强化的又一条重要途径。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创造了人本身,因而人的感性是在实践的推动下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的。我党独立创建和领导革命军队后,军队政治工作理论和实践都得到了不断的创新发展,并不断超越原苏军的党政工作和国民党军队政治工作,形成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框架。南昌起义时,仿照国民革命军政治工作模式,我党在起义部队中建立了政治部和党代表,在团、营、连设立了政治指导员;1927年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进行了三湾改编,又对之前的军队政治工作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实行民主制度,支部建在连上;1928年在党的六大会议上,我党接受苏共建议,在全国各地红军中普遍实行政治工作制度等等。广泛而丰富的军队政治工作实践,使我军政治工作早期主体对于军队政治工作的功能预期(信念)愈来愈强烈。比如,192811月,毛泽东在给党中央的报告《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就指出:经过政治教育,^[军士兵都有了阶级觉悟……,都知道是为了自己和工农阶级而作战。因此,他们能在艰苦的斗争中不出怨言。……党代表制度,经验证明不能废除。……红军的物质生活如此菲薄,战斗如此频繁,仍能维持不敝,除党的作用外,就是靠实行民主主义。”[9]毛泽东同志的这些认识,可以说集中代表了当时军队政治工作主体的真实体验。我党在进行丰富军队政治工作实践的同时,也十分重视理论探索总结〇192912月红四军的《古田会议决议》、1930年底全军第一部《政治工作条例》、19342月召开的红军第一次全国政治工作会议、19444{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等等都是早期我党军队政治工作理论探索的结晶。军队政治工作主体在长期的实践体悟和理论探索中,不但认识到其中的真理力童,也强烈体会到其价值取向,而且很好地把两者有机统一起来。当然,我军政治工作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多次的反复和关于地位作用的论战交锋,但也正是这些反复和挫折,从反面更加坚定了军队政治工作主体信念。

 

  再次,在主体信念的形成确立过程中,教育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库恩认为,科学共同体中的后来者,是在学习和接受科学的教育中逐步接受科学信念的。我军政治工作主体队伍随着我军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壮大,补充的新鲜分子所以能承接老一辈政治工作者的信念前行,与我军政治工作注重各种形式的言传身教和系统教育是分不开的。第一,政治工作主体享有共同的我军政治工作历史资料和理论著述。自上个世纪80年代提出要把军队政治工作当成一门科学开始以来,我军政治工作历史资料得到了充分的挖掘,理论199411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的裘克人等主编的《无产阶级军队政治工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19998月,.国防大学出版发行、西安政治学院侯敬智和蒋一斌主编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发展史>;2001年开始由总赛治部办公厅编纂出版的<军队政治工作历史资料选编>(目前已经出版发行7)等。在理论著述方面:20041月,刘振忠在<21世纪初中国军事科学学科建设与创新>中指出,据不完全统计,自1986年以来,全军共出版发行有关军队政治工作学方面的著作约224部。其中,军队政治工作学概论(原理)类著作约60部,军队政治工作历史类著作约19部,军队政治工作分支学科类著作约145;[1(1]另外,还有不计其数的研究文章等等。通过对于这些历史资料和理论著述的学习研究,军队政治工作主体习得了共同的信念。第二,我军政治工作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开始,几乎所有的军事院校,都把军队政治工作作为一门必修课。通过军队政治工作课程教学,军队政治工作学中的信念因素得以在军队政治工作主体梯队中延传。第三,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也是一个重要方面。我军政治工作是以马克思主义主义为理论前提和基础的,在军队中持久深入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也传递着军队政治工作学中的信念因素。第四,在军队政治工作持续的实践中,军队政治工作学中的信念因素,也以实践形态接力相传。

 

  总之,受到一定的前设历史条件的熏陶,通过在军队政治工作理论和实践探索中碰撞、体悟和内化,以及接受军队政治工作学习教育等,军队政治工作主体对于军队政治工作真理性、价值性认识不断得到整合、升华、沉淀,最后融汇到军队政治工作学理论体系之中,成为军队政治工作科学中不可缺少的信念之魂。

 

  三、军队政治工作学中倍念因素的功能

 

  信念是科学工作赖以进行的前提条件,是主体进行科学创造的指导思想和得以进行科学创造的必要思想基础或准备。之所以如此,这是因为:第一,信念与认知有着内在的联系。科学作为人类对客观事物和规律的认知活动,没有信念的参与,就没有对未知世界的求索和对真理、价值的向往。爱因斯坦说,你相信什么,你才能看到什么,我们对实在有什么样的预期,决定了我们建构出什么样的理想实在。第二,信念在科学活动中具有先在的基础作用。信念虽然源于一定的外在条件、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活动,但它一经形成和确立,就会超越外在条件,超越具体的理论和实践,超越静态的知识和经验,成为一种意向性心理倾向。主体就会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不再满适于对现有知识、理论、经验、方法的逻辑外推,而是对于后来的理论和实践产生有力的指导和引领,提供预设和价值指向。军队政治工作理论发展线路也正说明了这个问题,我军政治工作主体,一旦确立了保证不变质打得臝这一军队政治工作的意义旨归,就会迸发出无穷的创新潜力,推动军队政治工作理论和其指导下的军队政治工作实践,沿着信念所指定的途程禾断迈进。第三,信念因素具有选择作用。一种信念就是一种视角,选择一种视角就抛弃其他视角。军队政治工作学研究和实践中可以有多种视角、多种理论线路、多种方式,但我军政治工作主体选择了保证不变质打得贏这种功能视角,就会以此来标正他们研究和实践的方向、采取的方式,也就是说,一切研究和实践运行都要紧紧围绕军队政治工作保证不变质打得赢的使命指向。第四,信念因素具有构建作用。科学的理论体系是人为构建的,科学实践的模式和程序也是人为构建的,而主体信念在这构建中起着核心参与作用。军队政治工作学的理论体系、法规制度、政策计划等的构建和设计中,一定是将我党和我军的意志和要求赋予其中的。第五,信念具有规范作用。我军政治工作主体,一旦确立了明确的信念,就会在军队政治工作学的研究和实践中规范其言行,形成一种无形:的自律和他律,否则,就会破坏军队政治工作学的研究和实践效果。同时,明确而稳定的信念因素,还可以为军队政治工作研究者、实践者提供一种学科边界意识,从而防止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第六,军队政治工作学中的信念因索,还具有一种评价作用。以军队政治工作学内在的信念因素为准绳,对于军队政治工作学的研究成果和实践运作方式合理性的裁判就会变得十分容易。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