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实琥珀酸借由活化琥珀酸受体来促进免疫巨噬细胞极化成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癌症长年盘踞我国十大死因第一名!然而,尽管医疗技术日益进步,癌症治疗仍然相当棘手,原因就在于癌细胞具有破坏周围组织及改变癌细胞生长环境的能力,进而促使癌细胞生长与转移,像是癌细胞可以透过释放致癌因子,让原本应该对抗癌细胞的免疫巨噬细胞,反倒变成有助肿瘤生长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因此,若能锁定癌细胞释放的致癌因子,并阻断当中的作用机制,对于癌症治疗将是一大突破。
珀酸 浓度与 非小细胞肺癌 肿瘤具高度正相关
国家卫生研究院细胞及系统医学研究所郭呈钦副研究员带领研究团队吴京颖博士后研究员等人利用人类癌细胞株及肿瘤小鼠模型进行研究,发现癌细胞会释放琥珀酸(succinate)到肿瘤微环境当中,并透过活化癌细胞膜上的琥珀酸受体(SUCNR1),将免疫巨噬细胞极化(polarization)成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进而助长肿瘤生长与转移。
癌细胞生长与转移重要关键阻断琥珀酸能抑制癌
肿瘤微环境,指的是肿瘤细胞存在的周围环境,包含周围的血管、免疫细胞等等。郭呈钦博士表示,透过琥珀酸受体剔除细胞株与动物实验当中,证实琥珀酸借由活化琥珀酸受体来促进免疫巨噬细胞极化成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研究进一步分析,将癌细胞与巨噬细胞共同培养之后发现,受琥珀酸诱导极化的巨噬细胞具有助长癌细胞迁移的能力;同时在注射琥珀酸的肿瘤老鼠模型中,亦发现琥珀酸会增加肿瘤围环境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而且癌细胞转移的现象也更为明显。上述分析结果皆显示,琥珀酸在癌细胞生长与转移的肿瘤微环境中扮演重要角色。
全球首度发现致癌物成抗癌新方针
此项研究成果为全球首度发现血中琥珀酸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疾病预防与临床诊断的生物标记(biomarker),可望提供癌症治疗在临床策略与新药研发带来新方向;研究成果于今(109)年1月刊登于国际权威期刊《Molecular Cell》。
郭呈钦博士表示,透过解开琥珀酸在肿瘤微环境的关键机制,有助于未来开发癌症医疗的生物标记检测套组以及抗癌单株抗体的标靶药物。目前研究团队正在申请美国临时专利,相信未来将能为国内开发癌症药物与医疗策略带来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