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与胃同居中焦,以膜相连,一脏一腑,互为表里,共主升降,故脾病多涉于胃,胃病亦可及于脾。若脾阳不足,则寒自内生,胃失温养,故见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喜温喜按,神疲纳呆;脾阳不足,则手足不温,大便溏薄;或中焦虚寒,统血无力,血溢胃肠,故 见便血,腹部隐痛;舌淡苔白,脉虚弱或迟缓为脾胃虚寒之象。
脾气虚弱,运化失职,水谷内停,故纳少,脘腹胀满;食后负担加重,故腹胀更甚;水湿不运,流注肠中,故大便溏薄;脾主肌肉四肢,脾虚日久肢体失养,故神倦乏力;中气不足故少气懒言;脾虚失运,水湿浸淫肌表,故面色(白光)白,浮肿;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虚,日久可致营血亏虚,或气血两虚之证;肌肤失去血的濡养和温煦,可致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浮弱,是脾气虚弱之象。
247 浏览 4 回答
115 浏览 3 回答
174 浏览 3 回答
328 浏览 2 回答
301 浏览 2 回答
121 浏览 3 回答
285 浏览 2 回答
305 浏览 3 回答
205 浏览 2 回答
261 浏览 3 回答
198 浏览 4 回答
350 浏览 4 回答
277 浏览 3 回答
157 浏览 3 回答
358 浏览 2 回答
260 浏览 5 回答
121 浏览 4 回答
161 浏览 5 回答
172 浏览 7 回答
146 浏览 5 回答
299 浏览 2 回答
321 浏览 5 回答
329 浏览 5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