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内科学论文

胺碘酮治疗快速心律失常体会

2015-11-19 09:4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目的:胺碘酮对各种快速心律失常治疗的疗效与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临床资料并静脉给予负荷量,然后维持用量,每天总量不超过1 200 mg,后根据病情改口服治疗。结果:心律失常临床多见,经应用胺碘酮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转复率高,复发率低。结论:胺碘酮为有效的广谱快速性心律失常药物,且安全有效。

关键词:胺碘酮;快速心律失常;心脏病
  心律失常是各种心脏病的死亡形式,尤其在心力衰竭或在心肌缺血、心肌梗死时,心律失常发生率、死亡率更高,因此不论何种心脏病要使总死亡率下降,都必须先要降低心律失常死亡率,在诸多降低心率失常死亡的方法中,药物治疗是最基本的,而抗心律失常药物总是与促心律失常并存,治疗不当反而死亡率上升,因此,将其不良反应限制在最小范围,尽可能地发挥药物的治疗效能,使患者从治疗中受益[1]。阵发性房颤临床比较多见,若处理不当,常常转变为持续性房颤,除影响血流动力学障碍的改变,可导致心力衰竭外常可引起脑梗死、心肌梗死等严重的并发症,致残甚至危及生命,严重的影响了生活质量,同时加重了经济负担。陕西省蒲城县医院急诊科自2003年~2009年6月间,对12例快速型心律失常急危重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12例患者,男9例,女3例,年龄51~78岁,平均64.3岁,其中阵发性心房纤颤4例,持续快速房颤3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例,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3例,其中2例合并糖尿病,5例合并高血压,2例心力衰竭,6例心电图提示冠心病(①心电图有明确的ST-T改变者;②有心绞痛发作史经硝酸甘油治疗缓解者;③曾经发生过陈旧性心肌梗死者)。
1.2  方法:明确诊断以后,在心电监护下,了解患者心律、心率、血压情况,首先给予负荷量150 mg,生理盐水稀释至20 ml,缓慢静脉注射,间隔10~15 min可重复首次剂量,5%葡萄糖溶液250 ml加胺碘酮150 mg静脉滴注,随后1 mg/min静脉滴注6 h,以后根据病情逐渐减量至0.5 mg/min,静脉给药总量每天不超过1 200 mg。胺碘酮具有血管扩张作用和负性肌力作用,这种作用往往与剂量及注射速度过快有关,导致低血压和心动过缓,因此,有临时起搏下用药。口服胺碘酮负荷量0.2 g/次,3次/d,5~7 d后,0.2 g/次,2次/d,以后0.2 g/次,1次/d维持,但要注意根据病情进行个体化治疗。
2 结果
  除1例阵发心房颤动有效,1例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无效外,其余10例患者均显效,均使心室率下降,总有效率为92%。
3 讨论
  阵发性房颤临床比较多见,能及时有效的控制,不但可以防止发展为持续性心房纤颤,更能有效的减少并发症,预防心血管事件发生,提高生活质量。临床上转复的方法虽然较多,但大多维持持久性差,反复发作,本科采用胺碘酮治疗,转复律高、复发率低。采用中等剂量治疗,方便、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小。
  长期应用胺碘酮,不良反应为甲状腺功能改变,甲状腺功能低下多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应定期检查甲状腺功能。在0.2 g,1次/d维持下,肺纤维化发生率极低,服药期间Q-T间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延长,但不是停药的指征。
  胺碘酮是碘化苯并呋喃衍生物,具有钠、钾、钙通道阻滞作用,并具有α、β-受体阻滞作用,生理作用是延长心房和心室动作电位过程,从而延长房室交界区和心室的不应期,延长心电图Q-T间期而改变QRS时间,此外,还有减慢窦性心律和延长Q-T间期的作用,提示可能对慢通道介导的反应也有作用,由此可见,胺碘酮为有效的广谱快速性心律失常药物,对室性、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都有效,对交界性心动过速、房室折返、房室结折返、心房纤颤、心房扑动也有效,对旁路参与的室上速和心力衰竭的患者是安全的,综上所述,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急危重患者疗效是确切的。
4 参考文献
[1] 黄  峻,马  文.心脏传导系统疾病[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3:500.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