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临床医学论文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

2015-07-25 09:2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方法:通过选取心功能Ⅱ-Ⅲ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加盐酸胺碘酮片口服治疗的方法,分析通过不同的治疗方法,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患者的心排血量及动态心电图演变,探讨盐酸胺碘酮片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
  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对比出盐酸胺碘酮片对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
  结论:盐酸胺碘酮片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安全、有效。
  关键词:胺碘酮 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 疗效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089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8-0092-02
  心力衰竭(HF)是各种心脏病的终末期,常常伴有室性心律失常,二者互相影响,临床上治疗较困难。胺碘酮是临床上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可以通过抑制电压依赖性钾离子通道起到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其作用较为广泛,疗效确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0-2011年收治的74例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这些患者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的心功能分级标准,心功能Ⅱ~Ⅲ级,心功能II级40人,心功能III级34人;心衰病程3月以上,;其原发疾病缺血性心肌病39例,高血压心脏病30例,风湿性心脏病5例。全部患者均无Ⅱ度及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预激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其中男患者43例,女患者31例。随机的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每组人数为37人,对照组的年龄在59~79岁,平均年龄为69.1±8岁左右,病史2~8年,平均病史2.7±2年左右;观察组年龄在57~72岁,平均年龄在61.3±9岁左右,病史3~10年,平均病史在3.3±3年左右。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病情状况以及病史等,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以两组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把74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以后,每组37例患者,对这些患者均采取卧床休息、
  限盐,并给予适量洋地黄、足量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治疗,对观察组的患者在运用以上常规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使用盐酸胺碘酮片口服,但是要在使用胺碘酮治疗前一个月让观察组的患者停止使用其他的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对观察组进行胺碘酮的治疗方法为: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口服盐酸胺碘酮片,一日三次,每次0.2g,用药时间一周;一周后,改为一日两次,每次0.2g,继续口服一周;第三周开始,一日一次,每次0.2g。经过以上三周治疗后,观察组继续使用胺碘酮片,用量保持在每天服用0.1~0.2g,按这样的方法持续治疗三个月。在进行胺碘酮的治疗过程中,要及时观察患者的心率,动态心电图,血压,肾功能以及甲状腺的功能等情况,并根据患者的心率变化情况调整胺碘酮的使用剂量。在这期间对照组的患者一直进行常规的治疗。
  1.3 疗效对比。经过三个月治疗后,通过对两组患者病情的实时记录,对血压的变化、发生心律失常的时间以及动态心电图等三个方面进行总结,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病情,对胺碘酮治疗的疗效评定为三个标准:显效,患者室性心动过速消失,室性期前收缩相应减少率大于90%,心悸、气促、呼吸困难缓解,活动耐力增加,水肿完全消退,胸腹水消失,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增加;有效,患者室性心动过速减少率大于50%,室性期前收缩减少大于70%,心悸、气促减轻,水肿基本消退,胸腹水基本消失,左室射血分数增加,心力衰竭症状有所改善;无效,未达显效或有效标准者。
  1.4 统计学分析。对于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所有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对所有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和在常规治疗中加入胺碘酮治疗的情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通过记录的结果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观察组的37例患者中,显效的有15例,有效的有17例,无效的有5例,有效率为86.49%;对照组37例患者中,显效的9例,有效的有12例,无效的16例,有效率为56.76%。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要高(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心脏病猝死约占心衰总病死率的30%~70%,主要与心衰时室性心律失常有关。因此,对心衰合并心律失常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胺碘酮是苯丙吠喃的衍生物,是一种广谱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其药物作用快,疗效肯定,副作用较少,被归类为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又具有Ⅰ、Ⅱ、Ⅳ类抗心律失常药的电生理效应,其特殊作用机制决定其在心率加快时,抗心律失常作用增大。由于Ⅰ类抗心律失常药可促发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增加患者病死率,应避免使用。胺碘酮可以扩张冠状动脉,减轻外周血管阻力,减少心肌耗氧量,从而有效的改善室性心律失常,对房性、房室交界性及室性快速心律失常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 谢锋.胺碘酮在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中的应用[J].临床用药杂志.2011(30)
  [2] 朱建勋.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临床体会[J].疑难病杂志.2012(01)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