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者针对中医骨伤科熏洗方的临床应用研究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包括骨伤科熏洗方的组方结构,并对中药熏洗方在骨伤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做了较全面的介绍。
关键词:骨伤科;熏洗方;临床
1 引言
中医熏洗疗法在骨伤科领域中运用广泛,从古到今医家记载很多运用熏洗方治疗骨伤疾病,为我们留下大量的文献资料和经验方剂。中医熏洗疗法是中医骨伤科治疗疾病的一大特色,因其疗效显著,便于使用,毒副作用小,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尤其是对于治疗骨伤科筋骨损伤方面的熏洗方更是不断推陈出新,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就[1]。当前熏洗方的临床运用报道较多,但有关组方配伍规律研究较少,为了更好地继承前人的宝贵经验,并加以发扬和光大,本文对熏洗方进行了有关的研究。
2骨伤科熏洗方的组方结构
通过对历代骨伤科医集、文献资料中伤科熏洗方的收集以及数据库统计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骨伤科熏洗方在配伍上总是以活血化癖、补益扶正、祛风除湿、解表散邪、解毒消肿、温通助阳、理气通络止痛为主。骨伤科疾病每因外伤所致组织损伤、骨折筋损。外伤初期,由于经脉受伤,筋骨断折,气血损伤,血溢脉外,气滞血癖,经络阻滞不通,不通则痛,故局部出现肿胀疼痛。依据“欲治其痛,先行其癖,欲消其肿,必治其血”的治疗原则,故早期总以活血祛癖药为主,辅以行气止痛、解毒消肿之品组合成方;伤科疾病中后期,“疲血不去,新血不生”,肝肾损伤,正气亏虚,气血不足,营卫不和,气血运行不利,筋骨失养。筋脉阻滞,则癖血化水,水聚湿癖,痹阻经络,故此期常配伍补虚强筋健骨之品和养血和血,利湿消肿,祛风通络之品。久病入络,气血亏虚,阳气耗伤;血得温则行,血脉运行,有赖阳气推动;祛风通络之品,多具辛温透达之性,用以穿透经络,可以促进药物透皮吸收。故熏洗方中常在活血化癖的同时配伍辛温透达,祛风通络,温里助阳,通行经脉之品[2]。因此治疗骨伤科疾病的熏洗方中都用活血化癖、祛风除湿,温通透络之品作为组方的核心药物。
3 中药熏洗方在骨伤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中医骨伤科的一大特色就是其外用药,传统伤科各流派都有独特的外用药。其中药熏洗法是中医治疗伤科疾病重要手段。现就以现代医家运用中药熏洗法结合其它外治法治疗骨伤科疾病进行论述。
3.1中药熏洗在膝骨性关节炎中的应用
膝骨性关节炎病机为“不通则痛”,其本在脾肾,其标在筋肉关节,其因在气血癖滞,故治宜祛寒除湿、温经通络、理筋止痛。《调经论》记载:“寒湿之中人也,皮肤不收,肌肉坚紧,营卫泣,卫气去,故血虚,虚者摄气不足,按久之则气足以温之,故快然而不痛。”中药熏洗治法能达到以上治疗效果。
3.2中药熏洗在足跟痛的应用
足跟痛祖国医学认为肾主腰脚,本病由于肝肾亏损,气血亏虚的基础上加之寒湿凝滞风湿痹阻,导致经络气滞血淤,不通则痛引起。通过中药的熏洗补益肝肾、养血通络、行气止痛、活血化疲之功。
3.3中药熏洗在软组织损伤中的运用
根据中医四诊八纲的理论,软组织损伤的属早期实症,其病机为经脉受伤、血气受损、血离经脉、癖积不散。所以应以活血化疲、利气止痛为治疗之本。
3.4中药熏洗在手外伤中的运用
本病由于局部的癖血阻滞经络,使阳气不达断指远端,而阴寒之性凝滞,日久而致手指屈伸不利,正如《血证论》所言“跌打损伤凡是疼痛,皆疲血凝滞之故也”。中药洗剂具有行气活血,舒筋活络的功效,通过熏洗的方法,能使经脉寒凝得到温煦而散去,促进血液循环,软化瘫痕,减轻肌键与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减少粘连的形成。
4结论
骨伤科疾病临床很常见,中医文献对其有大量的记载,中医外治法是祖国医学宝贵遗产的一部分,它和内治法一样,具有很丰富的内容,对于运用熏洗法治疗骨伤科疾病又是中医骨伤科外治的一大特色,但却失于全面的整理和发掘。有鉴于此,本文为骨伤科熏洗方的深入研究搭建了科学、合理、方便快捷的信息检索系统平台,为日后的继续深入探索了新的研究模式。
参考文献
[1]林国辉.玻璃酸钠合中药熏洗治疗膝骨性关节炎67例临床观察[J].中医正骨,2008,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