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探讨新生儿反射性呼吸暂停的病因。方法:选取呼吸暂停患儿共50例,总结其临床特点,进行病因分析。结果:50例反射性呼吸暂停患儿中,治愈31例(62%),无效出院9例(18%),死亡10例(20%)。死亡病例中,早产儿(28~32周)6例,占死亡人数的60%,其9例(90%)死于原发性疾病及其他并发症,1例(10%)死于雾化吸入时诱发严重的呼吸暂停。结论:反射性呼吸暂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对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进行各种操作需十分谨慎。
关键词:反射性呼吸暂停;新生儿;早产儿
呼吸暂停是新生儿常见疾病之一,多发生于早产儿,是引起新生儿猝死的原因之一,而反射性呼吸暂停是呼吸暂停的一种形式,是由于各种操作或咳嗽、呕吐等原因引起反射性咽喉痉挛引起,如果处理不当,可引起缺氧性损害,甚至死亡,所以,提高认识、及时识别和有效处理极为重要[1-3]。现报告50例,并对病因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1月~2012年1月本院NICU呼吸暂停患儿共50例,其中男32例,女18例。日龄1~2 d 20例,3~10 d 16例,11~20 d 8例,21~28 d 6例。胎龄27~37周19例,38~42周27例,42周以上4例。出生体重1 300~1 499 g 2例,1 500~2 499 g 20例,2 500~3 999 g 26例,4 000 g以上2例。分娩情况:顺产36例,剖宫产9例,吸引器助产2例,臀位产3例。母体情况:妊娠高血压综合征4例,羊水污染2例,子宫发育不良1例,其余未见异常情况。第一胎新生儿37例,第二胎11例,第三胎以上2例。发病日龄:24 h以内19例,2~5 d 13例,6~10 d 4例,11~20 d 9例,21~28 d 5例。
1.2 病因及诱发因素:雾化吸入诱发呼吸暂停33例,吸痰操作引起19例,给氧31例(其中鼻导管给氧14例,面罩给氧17例),上胃管11例,气管插管7例,咳嗽9例,胃食道反流7例,惊厥发作4例,经口喂奶5例,咽喉检查3例,肌内注射和静脉推注6例,面部清洗2例。其中,加重或者诱发原有的呼吸暂停39例,在原有的呼吸暂停中,原发性呼吸暂停6例,继发性呼吸暂停有33例,在继发性呼吸暂停中,继发于肺炎者10例,新生儿窒息4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5例,新生儿硬肿症4例,新生儿颅内出血2例,新生儿破伤风4例,母亲使用镇痛或镇静剂2例,败血症1例,先天性巨结肠1例。原无呼吸暂停但因各种操作直接诱发呼吸暂停的患儿共有11例,其中有原发性疾病者8例,无明显原因的3例。
1.3 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在上述的操作中,患儿突然出现声门紧闭、憋气、发绀和肌张力低下等反应。诊断标准:呼吸暂停时间>20 s,伴有心动过缓(<100次/min)或青紫、血氧饱和度降低和肌张力低下。
1.4 处理和治疗:①一旦患儿出现呼吸暂停要立即停止原来操作,密切监测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生命征;②如患儿不能有效恢复自主呼吸的,出现紫绀和缺氧,立即给予氧疗、人工呼吸;③积极治疗原有的呼吸暂停,包括人工刺激;使用呼吸兴奋剂如氨茶碱等;病情严重者使用机械通气等;④积极治疗原发病。
2 结果
本组资料中治愈31例(62%),无效出院9例(18%),死亡10例(20%)。死亡病例中,9例(90%)死于原发性疾病及其他并发症(其中呼吸心跳骤停2例,肺炎2例,破伤风2例,败血症1例,新生儿肺出血1例,原发性呼吸暂停1例,1例(10%)死于反射性呼吸暂停,是因重症肺炎在雾化吸入时诱发严重的呼吸暂停,经抢救无效死亡。10例患儿中,早产儿(28~32周)6例,占死亡人数的60%。
3 讨论
呼吸暂停(Apnea)是在呼吸周期中出现短期的呼吸停顿,然后又可自动地或借助辅助呼吸器而恢复的现象。反射性呼吸暂停是由于咽喉反射性痉挛引起,当人的呼吸道和消化道在受到刺激时,会出现咽喉反射性紧闭,这是一种保护性反射,目的是为了防止异物误入呼吸道,但是在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由于大脑发育不够成熟,这种保护性反射常常引起患儿咽喉的痉挛性紧闭,出现长时间的憋气,造成缺氧性损害。本组资料中,加重或诱发原有的呼吸暂停占78%,直接诱发呼吸暂停的占22%。另有1例死亡的患儿,是由雾化吸入所诱发,说明了反射性呼吸暂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各医务人员务必要提高认识并引起足够的重视,严格掌握适应证。对新生儿,特别是伴有呼吸暂停的新生儿、早产儿以及伴有严重其他疾病的新生儿,如需要进行上述各种操作,一定要特别谨慎,随时注意观察小儿呼吸和脸色变化,一旦诱发呼吸暂停,要马上停止操作,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恢复有效呼吸,纠正患儿缺氧状态。对于面罩给氧和雾化吸入的患儿,要求气流不要过大,而且气流不宜直接冲射患儿鼻子周围,以免诱发患儿的呼吸暂停。
4 参考文献
[1] 金汉珍,黄得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30.
[2] 陈荣华.尼尔逊儿科学[M].第15版.西安:世界图书出版社,1999: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