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临床医学论文

3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治体会

2015-11-11 09:3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目的:探讨临床诊治急性心肌梗死的体会及效果观察。方法:选择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8例,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法随机把患者分为两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30 d后,采用常规剂量的对照组心肌再梗死1例,心源性死亡2例,卒中2例,心力衰竭2例,心脑血管终点事件发生率为36.8%;大剂量组出现心源性死亡1例,卒中1例,心脑血管终点事件发生率为1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转氨本科和血脂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大剂量他汀类药物在溶栓前短期内应用,可使心肌梗死后心肌再梗死、心源性死亡、心力衰竭、卒中等发生率明显降低,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能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诊治;溶栓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AMI)起病急,具有高致残率和高病死率,为较为常见的心内科疾病之一,已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关注[1]。他汀类药物可使冠状动脉降低事件发生率,并且对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有阻止作用,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月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中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8例,对其诊治情况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38例,其中男21例,女17例,年龄37~77岁,平均49.7岁。临床诊断:①呈0.5 h以上持续性比较严重的腹痛;②发病时间在6~12 h,心电图相邻导联有2个或2个以上ST段抬高,其中肢体导联在0.1 mV以上,胸导联在0.2 mV以上。发病部位:下壁12例,前间壁10例,前壁8例,下壁并高侧壁5例,前壁并高侧壁3例。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法随机把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19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症状、发病部位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包括:阿司匹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低分子肝素、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济)给予他汀类药物再行尿激酶溶栓治疗,1次/晚,大剂量氟伐他汀80 mg;对照组19例采用常规剂量,1次/晚,氟伐他汀40 mg,治疗30 d后。对患者的心肌再梗死、不稳性心绞痛等心脑血管终点事件和不良反应做出统计。
1.3  统计学处理:运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处理,通过t检验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30 d后,采用常规剂量的对照组心肌再梗死1例,心源性死亡2例,卒中2例,心力衰竭2例,心脑血管终点事件发生率为36.8%;大剂量组出现心源性死亡1例,卒中1例,心脑血管终点事件发生率为1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转氨本科和血脂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ALT浓度比较()
组别例数TC(mmol/L)HDL-C(mmol/L)LDL-C(mmol/L)ALT(U/L)对照组19

 治疗前
1.62±0.390.49±0.190.53±0.2850±13 治疗后
1.52±0.300.49±0.130.52±0.2146±9观察组19

 治疗前
1.52±0.290.48±0.160.44±0.1249±14 治疗后
1.45±0.330.40±0.140.43±0.1452±83 讨论
  AMI发病较急,冠装动脉的心肌细胞因缺血、缺氧而出现坏死,心室因心肌继发损伤而引起重塑,进一步使梗死的面积扩大[2-3]。其临床症状呈颤和心律失常表现[4]。大部分心肌在1~12 h之间呈凝固性坏死。当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射血分数下降时,每搏输出量因心肌在肌纤维拉长的刺激作用下而增加,同时也增加了舒张期和收缩期的切应力,致使心室功能呈现进行性下降和心室进一步出现扩张,对患者的存活率和心功能造成了严重影响[5-6]。在临床治疗上,其原则主要包括:对患者进行早期及时的诊断,使血运恢复,对心肌功能进行挽回,避免心肌再度扩大其梗死面积。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可使冠心病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减少,有较好的调脂作用,且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可使动脉粥样硬化处的炎性反应减轻,减少血栓形成和斑块中的脂质成分,在降脂时改善内皮舒张功能。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给予大剂量他汀类药物在溶栓前短期内应用,可使心肌梗死后心肌再梗死、心源性死亡、心力衰竭、卒中等发生率明显降低,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4 参考文献
[1] 邓  璟.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9,15(13):35.
[2] 邓翠贞.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体会[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8,16(2):96.
[3] 蔡跃红,张言镇,丁治英.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108例[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7,10(1):67.
[4] 岳永红,蒋学忠,王春堂.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溶栓治疗26例[J].实用心脑肺血管杂志,2007,15(2):146.
[5] 方唯一,周旭晨,王  珂,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侧支血流分数与左室重塑关系的临床研究[J].中国介入心脏病不杂志,2002,10(4):197.
[6] 黄君杏,甘爵民.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39例临床分析[J].内科,2009,4(5):712.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