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临床医学论文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患者巨大压疮

2015-10-19 09:3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目的:探讨中医整体辨证理论指导下治疗压疮的临床路径模式。应用益气活血法结合封闭负压引流、臀部V-Y推进筋膜皮瓣修复老年患者骶尾部深重度压疮模式探讨,观察其疗效,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压疮路径构建的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深重度压疮老年患者。治疗时间17~30 d,平均25 d,采用益气活血为基本治则,结合VSD封闭负压引流、臀部V-Y推进筋膜皮瓣修复老年患者骶尾部深重度压疮,观察各种类型患者的治疗时间、封闭负压引流次数,伤口愈合分级、后续是否可进行原发损伤或基础疾病治疗等指标来评估疗效。结果:14例深重度压疮老年患者,两阶段治疗总共时间17~30 d,平均25 d。单纯髋部骨折(包括股骨颈、粗隆骨折)、单纯创伤性截瘫、单纯脑梗死、髋部骨折(包括股骨颈、粗隆骨折)合并脑梗、髋部骨折合并糖尿病、脑梗合并糖尿病患者平均治疗时间分别为20.5 d、19 d、19 d、21.3 d、26 d、20.3 d,平均25 d,更换VSD敷料频次分别为1次、1次、1次、1~2次、1~2次、1~2次。除其中1例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拆线后出现短距离伤口愈合不良,经换药后1周愈合。13例患者成功对原发基础疾患进行后续治疗,达到基本痊愈,1例髋部骨折患者由于全身情况不能耐受髋部手术,未完成原发损伤治疗。患者随访3~6个月,皮瓣存活良好,无复发。结论:中医整体辨证理论指导下应用益气活血法结合封闭负压引流、臀部V-Y推进筋膜皮瓣可有效、快速且可靠修复老年患者骶尾部深重度压疮,既可发挥中医辨证论治优势,亦借鉴现代科学技术理论及手段,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压疮路径构建提供参考。

关键词:压疮;中医辨证;封闭负压引流;臀部筋膜皮瓣;临床路径

    普通民众护理知识匮乏、社区护理不成规模,具有专业压疮护理知识的医护人员缺少,造成老年人压疮,特别是深重度压疮发病率逐年增高。由于老年深重度压疮患者护理困难,营养状态差,基础疾患多,容易继发严重感染、治疗周期长,进而威胁患者生命,加之治疗费用高,治疗成功几率相对不高,老年患者的深重度压疮成为社会、家庭及医务人员所面临棘手问题之一[1]。在中医整体辨证理论指导下,整合中西医治疗方法与手段治疗老年患者骶尾部深重度压疮,并有意将其形成路径模式化,通过对2008年1月~2010年12月14例老年深重度压疮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压疮模式路径构建提供一定的客观性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2月诊治的深重度压疮老年患者14例,其中男5例,女9例,年龄60~95岁,根据造成压疮的原因分类,单纯髋部骨折(包括股骨颈、粗隆骨折)2例,单纯创伤性截瘫患者1例,单纯脑梗死患者3例,髋部骨折(包括股骨颈、粗隆骨折)合并脑梗3例,髋部骨折(包括股骨颈、粗隆骨折)合并糖尿病2例,脑梗合并糖尿病3例,除外合并严重心血管、呼吸系统疾病压疮患者,除外癌性溃疡形成深重度压疮。全部病例均为Ⅳ期压疮,创面面积:(8 cm×10 cm)~(15 cm×16 cm)。
1.2  治疗方法:治疗方法以益气活血为基本治则。采用分阶段治疗。大部分深重度压疮为诊断Ⅳ期压疮—气虚两虚型。治疗方法选择益气活血为基本治则。可选用四君子汤、四物汤、或者两方的合方八珍汤等为主方,在以益气活血治疗的基础上根据病程阶段与个体情况进行辨证论治,而选择侧重健脾益气、利湿消肿、去腐生肌、气血双补、活血行气通络等治法。阶段治疗如下:第一阶段:患者进入或转入骨科患者的早期。躯体存在大面积组织坏死、可能同时合并感染、贫血、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全身消耗大,身体条件极度虚弱,压疮创面水肿,肉芽苍白。治疗上以益气活血为治则,内治:中医药物以益气活血为根本,侧重补气养血、健脾益气,利湿消肿进行遣方用药,同时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改善营养不良,纠正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根据创面情况、细菌培养药敏结果使用敏感抗生素。外治:该阶段患者身体条件差,如耐受手术可在手术室麻醉下行清创加VSD封闭负压引流,如果不能耐受手术,我们的经验是可在床边简单清创VSD封闭负压持续吸引,根据情况可行再次清创、VSD重置;第二阶段,经过早期的以侧重补气养血等的益气活血法治疗,全身情况得到改善,该阶段治疗仍以益气活血为治则,内治着重气血双补,强调活血。巩固第一阶段补气养血的成果及基础、同时加重活血药物使用,可继续纠正贫血、营养不良。同时患者身体条件经过前期治疗已有条件耐受手术,选择双侧臀部V-Y筋膜皮瓣推进术覆盖创面,修复皮肤缺损,术后在皮瓣远近端各留置引流膜1条,为避免粪便污染,我们多采取VSD敷料再次覆盖封闭引流。
1.3  观察项目及方法:治疗时间、封闭负压引流次数,伤口愈合分级、后续是否可进行原发损伤或基础疾病治疗等指标来评估疗效。
2 结果
  14例深重度压疮老年患者,两阶段治疗总共时间17~30 d,平均25 d。其中第一阶段治疗时间5~14 d,平均10.4 d,第二阶段治疗时间12~16 d,平均13 d。除其中1例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拆线后出现短距离伤口愈合不良,经换药后1周愈合。13例患者成功对原发基础疾患进行后续治疗,达到基本痊愈,1例髋部骨折患者由于全身情况不能耐受髋部手术,未完成原发损伤治疗。患者随访3~6个月,皮瓣存活良好,无复发。详见表1。
表1  14例深度压疮患者的各项数据统计

项目

例数

第一阶段治疗时间(d)

第二阶段治疗时间(d)

VSD使用频次(次)

愈合(例)

可以进行原发损伤或基础疾病治疗(例)

(甲)

(乙)

单纯髋部骨折(包括股骨颈、粗隆)

2

7~8

12~14

1

2

0

2

单纯创伤性截瘫

1

7

12

1

1

0

1

单纯脑梗死

3

5~7

12

1

3

0

3

髋部骨折合并脑梗

3

7~12

12~14

1~2

1

2

2

髋部骨折合并糖尿病

2

10~14

12~16

1~2

2

0

2

脑梗死合并糖尿病

3

7~10

12~14

1~2

2

1

3

3 讨论
  深重度压疮治疗是目前医疗界治疗的难题,整合存在的多种治疗手段具有必要性,中医整合治疗手段有其合理性。①一方面中医药治疗压疮有系统的理论、治疗方法及手段,另一方面封闭负压引流治疗结合皮瓣治疗软组织缺损、压疮已成为较成熟的模式,但是其对于深重度压疮治疗均存在不足。中医学受其理论形成时代限制,造成中医治疗压疮方法、手段的相对不足,深重度压疮由于创面区域大、侵袭程度深,感染机会增加,控制感染难度大;另一方面,西医治疗 的手段过于偏重局部治疗,宏观上缺少机体的整体调整,导致患者局部情况改善但全身机能下降,容易造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治疗结果并不理想[2-5];②运用中医理论整合以上治疗方法与手段治疗老年深重度压疮有其必要性。中医认识、治疗疾病强调整体,运用中医理论整合治疗深重度压疮手段整合有其合理性。
  中西医对压疮形成机制的认识基本相同,治疗手段在作用上有相似和互补性,深重度压疮的治疗可以进行有机有序的整合。①两者的认识大致相同。传统医学认为压疮病因病机:内因是由于久卧伤气,气虚而血行不畅,出现久病气血亏虚。外因为躯体重量对躯体着褥点的压迫,及躯体着褥点部位的摩擦挤压而致受压部位气血失于流畅,造成局部肌肤失养而坏死肉腐,形成疮疡。现代医学认为压疮是人体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形成的组织坏死;②治疗手段在作用上有相似性、互补性。深重度压疮即Ⅳ期压疮—气虚两虚型,治疗应以益气活血为基本治则,临床上亦有部分作者采取该治则取得了良好效果[6]。试验研究证实益气活血法可以明显扩张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速度,改善血液流变学,防止血栓形成,纠正微循环障碍,减轻组织水肿。与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减轻创周水肿、降低血管通透性、改善微循环作用相似,他们均能改善细胞物质能量交换、促进组织修复。两者整合,整体机能的调节及局部创面改善,效应叠加,可能会起到的加强了创面组织修复的效果。
  中西医治疗深重度压疮有形成临床路径模式可能,使之发挥最佳的治疗价值。①老年深重度压疮中医辨证相对单一,纳入路径人群容易辨识;②中西医治疗压疮技术相对成熟,在中医理论下整合中西医治疗手段后,根据我们的观察项目结果显示,该治疗模式的时间、质量可控,可以预期结果;③另外我们选择的治疗方法存在明显优势,VSD治疗方式可以多次重复使用,以致临时退出路径后容易恢复再次进入路径,另外臀筋膜皮瓣修复骶尾部大面积压疮,如手术失败,压疮再次发生,可再次应用臀大肌肌皮瓣等方法再行修复,即出现变异容易处理,最后可以进行变异分析后,可使路径优化、更加科学,发挥最佳的治疗价值[7]
4 参考文献
[1] 赵红霞.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的有效途径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28(1):8.
[2] 李  琰.中医药防治压疮的文献综述[J].中医文献杂志,2009,29(1):3.
[3] 高月平,赵永辰,任景坤.压疮的中医药治疗现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23(1):10.
[4] 张卫红,朱  旭.联合治疗Ⅳ度压疮创面的临床体会[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9,32(1):4.
[5] 张向臣,韩雪松,韩喜全.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臀部大面积压疮感染[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9,30(1):2.
[6] 孙  庆,孔平凡,夏兆芳.益气活血法治疗压疮50例[J].山东中医杂志,2007,26(1):8.
[7] 肖裕华,陈宗和,李建飞,等.臀部V-Y推进筋膜皮瓣修复骶尾部压疮[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7,15(1):22.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