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医学护理论文

糖尿病合并压疮患者的综合治疗和护理体会

2023-12-10 05:3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压疮也称褥疮,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导致神经营养紊乱及血液循环障碍,是一种临床常见并发症。糖尿病患者由于病程长、长期卧床,常合并一些皮肤反复感染、如压疮的发生。一旦不能及时发现或治疗不妥当,溃疡面可进一步扩大,甚至危及生命。本文通过收集我科近年来收治的40例糖尿病合并压疮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观察组患者实施采用控制血糖、红外线照射及植皮、皮瓣手术等治疗和护理方法,取得了满意的临床预期,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材料 将我院2014年3月~2016年1 2月收治的40例糖尿病合并压疮患者为研究对象,40例均为Ⅱ型糖尿病患者。压疮分级根据《护理学基础》中的压疮分级标准,分为Ⅰ、Ⅱ、Ⅲ、Ⅳ期。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19例)。其中观察组男14例,女7例,平均年龄61.7岁±7.1岁。对照组男1 3例,女6例,平均年龄62.4岁±7.8岁。所选患者或患者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并同意。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病程、压疮分级等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治疗及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翻身防压疮护理,观察组根据我科总结的经验采用控制血糖、红外线照射及植皮和皮瓣手术等综合治疗、护理方法,归纳如下。(1)控制血糖:血糖控制情况直接关系到创口的愈合程度,高血糖使糖尿病患者末梢循环差,机体组织血供要差于正常人,从而导致了中心区缺血缺氧,控制不当可造成溃疡进展、久治不愈。我科采用指导患者口服磺脲类、双胍类即。α-糖苷类药物进行降糖,根据病情将患者血糖控制在6~10 mmol/L。如果达不到临床预期,则注射胰岛素,并严密监测患者空腹及三餐后两小时血糖,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治疗和护理方案;(2)红外线照射:对患者创面进行红外线照射,可以起到灭菌消炎的作用,有利于促进创面干洁,改善局部微循环。每次照射30min左右,创面较大时适当增加照射时间;(3)植皮手术及皮瓣手术:糖尿病患者可并发反复皮肤感染,特别是Ⅲ、Ⅳ期患者皮肤破溃严重。首先对创面彻底清创,去除坏死组织,之后使用双氧水及生理盐水对创面反复冲洗。彻底清洁创面周围皮肤之后,根据创面大小和形状剪裁敷料覆盖,生物半透明膜封闭全部创面及周围5cm的正常皮肤组织。接中心负压吸引,维持有效引流并保持管道通畅。7-10天后去除敷料,观察新生肉芽组织的生长状态。如果不符合植皮、皮瓣手术要求,继续敷料覆盖,直至生出颗粒状新鲜肉芽组织。切取中厚皮移植至创面,之后再次敷料覆盖,负压吸引,约一周后打开敷料,观察皮片成活情况。10~15天拆线;(4)综合护理:首先对患者进行合理的饮食护理。在控制糖尿病基础上增加营养,可促进压疮的愈合。鼓励患者少食含糖较高的食物,尽量不食用奶油及动物油,增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在食物中的比例。对患者翻身、及时更换床单、保持局部皮肤的干燥。对尿失禁和粪便失禁患者及时清洗会阴及肛周。早晚擦洗身体各一次,每天更换内衣裤。劝导患者戒烟,适当锻炼。 
  1.3疗效评价 痊愈:创面完全愈合,皮肤表面有新生表皮出现;有效:创面部分愈合或面积减小,有新生肉芽组织出现,无化脓;无效:创面无愈合或范围增大,伴或不伴化脓感染。有效率(%)=痊愈+有效/例数(%)。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创面愈合时间采用,检验,以均数差x+s表示,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在压疮分期及压疮面积上无明显差异,组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采用不同的治疗及护理方法,观察组创面恢复快、治疗时间短,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观察组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障碍所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典型的临床症状表现为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和消瘦。持续高血糖与长期代谢紊乱等可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或中枢神经异常,具体表现为昏迷、意识障碍、心悸、视力模糊等,严重者有休克、缺血性脑梗等。糖尿病可引起微循环障碍、营养不良等,可伴发复的皮肤感染,如疖、痈,经久不愈的小腿和足部溃疡,是压疮形成、发展的原因。 
  糖尿病合并压疮是临床治疗、护理难点,合理运用抗生素、严格的控制血糖和饮食是有效的护理方法。其中Ⅰ、Ⅱ期压疮的治疗关键在于对病变的及早发现和及时处理。本组Ⅰ、Ⅱ期压疮患者共4例(观察组)和3例(对照组)。两组患者虽然治疗及护理方法不同,但是均及早的发现了病情并做相应处理,均可达到临床预期。Ⅲ、Ⅳ期压疮的处理关键是及时清创、适当剪除死皮以便促进肉芽组织增生。但是,对于Ⅲ、Ⅳ期压疮患者来说,不同的治疗护理方法,导致的临床有效率就有很大差别了。经过红外线照射、合理应用抗生素、植皮及皮瓣手术,可使大部分Ⅲ、Ⅳ期压疮患者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本组Ⅲ、Ⅳ期压疮患者较多,共17例(观察组)和16例(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更为科学的治疗及护理方法,创面恢复更快、治疗时间更短,且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临床预期更好。 
  综上所述,对于糖尿病合并压疮患者,Ⅰ、Ⅱ期压疮宜早发现、早治疗,Ⅲ、Ⅳ期患者预后欠佳。因此,应在控制血糖的前提下,对于本类患者应采用综合治疗、护理手段,谨慎处理,才能有效的控制病情。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