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临床医学论文

宫腔镜技术在子宫内膜息肉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2015-08-14 08:4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目的:探讨宫腔镜技术在子宫内膜息肉诊断中的临床体会。方法:随机选择近几年来使用宫腔镜和诊刮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各115例资料进行分析讨论。结果:将腔镜组与诊刮组在操作时间、出血量、一次性成功率、病员满意度和确诊率进行比较,腔镜组明显优于诊刮组。结论:使用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具有易操作、创伤小、成功率和确诊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关键词: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诊治体会
    子宫内膜息肉是由于子宫内膜增生过盛构成,借细长的蒂附着于子宫腔内壁的肿块,临床诊断方法有诊刮和宫腔镜诊断。对2008年1月~2010年6月间使用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病例115例,进行分析和讨论,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按操作方式分为腔镜组和诊刮组,术前均经阴道B超高度疑诊为子宫内膜息肉。两组的年龄、体重、病史、息肉情况和临床表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仪器设备:是Olympus公司生产的1.9 mm系统、4.5 mm、5Fr微型一体化宫腔镜,可高温高压灭菌和可持续灌流,灌流液为5%葡萄糖溶液。

1.3  操作方法:①腔镜组:患者取截石位,常规消毒外阴、阴道后置入阴道窥镜暴露宫颈,再次消毒阴道和宫颈,以宫颈钳夹持宫颈,探针了解宫颈方向和深度,适当扩张宫颈后接通膨宫泵,以180~220 ml/min速度输入膨宫液,膨开宫颈后缓缓置入宫腔镜,维持压力为100~120 mm Hg(1 mm Hg=0.1333 kPa),全面检查宫颈管和宫腔,仔细观察息肉的部位、大小及数目及基底部和内膜情况并记录,必要时取部分组织行病理检查;②诊刮组:常规刮取子宫内膜和内膜病灶进行活组织检查,亦可行分段诊刮。

1.4  统计学处理:所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采用t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均无大出血、子宫穿孔、水中毒等并发症。将两组的操作和诊断等情况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明显优于诊刮组。两组操作时间、出血量、一次性成功率、病员满意度以及确诊率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操作时间、出血量、一次性成功率、病员满意度以及确诊率比较

组别

组别

操作时间(,min)

出血量(,ml)

一次性成功率(%)

病员满意度(%)

确诊率(%)

腔镜组

115

4.5±2.0

2.5±1.5

100

95.7

92.2

诊刮组

115

14.5±4.0

30.5±9.5

74.8

71.3

67.8

3 讨论

3.1  疾病特点:子宫内膜息肉常见于35岁以上的育龄期妇女,是子宫内膜在某种因素作用下局部过度增生而形成的宫内赘生物;其原因不明,可能与炎性反应、节育环、内分泌紊乱特别是雌激素水平过高有关[1];单发较小的息肉常无临床症状,多由体检发现,较多患者有月经紊乱、不规则阴道出血、腹痛、痛经等表现,可引起贫血和不孕症等,易误诊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超声可协助诊断,以往诊断方法有诊刮和宫腔镜检查基础上行病理检查确诊。

3.2  优势比较:①传统的诊刮术是术者凭借经验和手感在盲视下进行操作,术中疼痛较显,易致子宫穿孔、大出血、刮宫不全和术后宫腔粘连、感染等,一般术后2周内有阴道出血,确诊率较低;②宫腔镜检查是应用膨宫介质扩张宫腔,通过光导玻璃纤维束和柱状透镜将冷光源经宫腔镜导入宫腔内,直视下观察宫颈管、宫颈内口、宫内膜及输卵管开口,能够直接窥视宫腔内的生理和病理变化,以便针对病变组织直观准确取材并送病理检查[2]。宫腔镜的纤维外径管径小,可随意弯曲,观察范围大,痛苦轻、创伤小、检查时间短,无需麻醉、禁食和住院,恢复较快;对未婚女性检查同时可保护处女膜的完整。本组病例中腔镜组从操作时间、出血量、成功率、病员满意度和确诊率等方面明显优于诊刮组,患者乐于接受,体现出较大的优势。

3.3  注意要点:①术者要有良好的妇产科手术基础,经过腔镜操作的正规培训,技术娴熟;②术前须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全身和妇科检查以及B超检查初步了解了宫内情况;③宜选在经后3~7 d,此时子宫内膜处于增生早期,菲薄不易出血,黏液性分泌物较少;④操作要轻柔,避免子宫内膜损伤出血,先观察整个宫腔再依次观察宫腔各部位[3-4];⑤可在B超监护进行操作,指导扩宫棒和宫腔镜的行进方向和深度,减少子宫穿孔、大出血的发生和提高诊断率;⑥输入膨宫液时不宜过快过多,压力不宜过大,特别是合并心肺肾慢性疾病的患者,以防过度水化综合征;⑦对绝经后妇女,息肉外形不规则、质地较硬、易出血和内膜异常增生等情况时,应行病理检查。

综上所述,使用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具有易操作、创伤小、成功率和确诊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病员乐于接受,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4 参考文献

[1] 简卓欢,蒋学禄.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1):31.

[2] 乐  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419.

[3] 王晓霞.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的手术配合[J].吉林医学,2012,33(1):212.

[4] 乔志华.宫腔镜下诊治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分析[J].中国保健,2008,6(20):984.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