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基础医学论文

髓内固定与钉板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的

2015-07-15 09:0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髋关节骨折,尤其在老年群体中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对于该病的治疗目前主要通过手术方式。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提高,各种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技术手段也不断增多。本文旨在对比分析髓内固定与钉板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特收集本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诊治的8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分组试验,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期间诊治的8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试验组中男27例,女15例,年龄最大86岁,最小55岁,平均(67.47±10.46)岁,根据Even’s分型:有9例为I型,17例为Ⅱ型,9例为Ⅲ型,7例为Ⅳ型;对照组中男28例,女14例,年龄最大87岁,最小57岁,平均(68.64±10.64)岁,根据Even’s分型:有11例为I型,15例为Ⅱ型,11例为Ⅲ型,5例为Ⅳ型。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钉板固定治疗,具体方式为:给予患者应用连续硬膜外麻醉,保持合理的体位,做一个约12 cm的手术切口将粗隆以及股骨外侧面暴露出来,将大粗隆顶点下方2~3 cm外侧皮质前后中点为进针点,充分借助相关仪器将导针导入动力髋螺钉沿导针拧入。根据骨折线部位选择4~6孔DHS,将髋螺钉中插入头端,然后将其余板孔螺钉拧入,最后将髋螺钉帽拧入;试验组采用髓内固定治疗,麻醉方式同对照组一致,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取手术入路,之后切口自大转子顶点上方4 cm左右开始向近端延伸,长约5 cm,将大转子尖充分暴露;进针点确定正位在大转子顶点,侧位位于大转子前三分之一处,将导针植入,确认之后开始进行扩髓。然后通过连接螺丝将插入手柄和髓内钉紧密连接成一个整体,手动植入髓内钉,旋转插入防止引起损伤,安装130度瞄准臂及钻头套筒,瞄准臂前倾15度,将导针植入股骨颈中轴线距离关节面至少5 mm。确定深度之后将螺旋刀片插入,进行远端锁定拧入螺帽。手术过程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范进行,患者术后均常规肌注密盖息50 IU,康复期应用阿仑膦酸钠片剂,剂量为70 mg/周。
  1.3 疗效判定标准 对两组患者的人工全髋关节疗效评分(Harris评分)、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对比。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时间略短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同时,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髋关节骨折,主要发生于老年群体,而大部分高龄患者往往合并有肺部、心脏等疾病,因此在实施手术治疗过程中需要及时对患者的全身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对治疗方式的选择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要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轻手术创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通过本组试验可以看出,采用髓内固定系统和钉板固定系统在股骨粗隆间骨折中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两组患者均获得了较高的Harris评分,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表明,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治疗过程中,手术治疗的目的主要是稳固患者的股骨,避免发生并发症,并促进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在本组患者中,试验组患者的Harris评分略高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髓内固定系统和钉板固定系统在治疗疗效上均有其独特作用,可获得较高的满意度;通过对两种方式的手术手法分析发现,首先,对于钉板固定系统中的动力髋螺钉主要针对于一般性的稳定性骨折,固定方法为动力髋螺钉,手术之后患者不宜不负重活动,否则很容易出现再次骨折等意外伤害。对于不稳定性骨折患者往往是采用拉力螺丝与套筒钢板及加压螺丝进行组合使用的方式,其技术水平明显得到提高。因此钉板固定系统可视为不稳定的A3型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粗隆下骨折和骨折不愈合翻修术的一种可靠的手术方法。通过分析髓内固定系统,大部分髓内固定系统主要应用螺旋刀片,这种技术比动力髋螺钉更先进很多,能有效提高手术治疗效果。系统中的螺旋刀片能更加契合于骨质疏松患者,提高其铆合力,对于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具有良好的效果。同时,这种方式可大大缩小手术切口,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促进患者术后康复。通过分析两种方式的治疗效果可知,两种手术方式均是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来治疗,并且手术技术也比较层数,入路比较通畅,是值得信赖的治疗方式。
 为了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和预后,还需要加强对患者围术期的分析,在整个手术过程中需要护理人员进行严密的护理,避免因为某些原因导致患者恢复缓慢或者并发症的出现。在手术之前应详细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患者的身体状态需要达到手术的要求,积极做好相关辅助检查,在开展手术之前,护理人员需要家属配合对患者进行开导,叮嘱患者放松,使患者处于一个较好的身体状态迎接手术;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积极检查各项医疗器械是否符合规范;手术医师及相关人员必须要熟练掌握相关操作的专业技术水平,要对髓内固定系统和钉板固定系统在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技术熟练掌握,从而保障手术治疗的顺利开展;手术之后也是患者的康复期,这一时期的恢复情况直接影响其预后。由于该类疾病患者在疾病和治疗方法均比较复杂,因此需要做好患者的术后观察,尤其是做好褥疮等并发症的预防;同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加强对患者的功能恢复训练,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国外著名医学研究者Pinder等率先对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髓内固定术进行了介绍,并采用这种方式使16例患者取得早期功能恢复的疗效。而Green等也通过试验表明,在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中采用髓内固定治疗方式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本文通过分组对照的形式,对本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期间诊治的84例股 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Harris评分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同时,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表明,髓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优于钉板固定,能有效减少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参考文献
  邱海涛.髓内固定与钉板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对比观察.当代医学,2013,14(35):61-62.
  敖金荣,邹鹏.髓内固定系统和钉板固定系统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当代医学,2012,13(33):110.
  植志荣.髓内固定系统和钉板固定系统在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疗效对比.当代医学,2013,14(18):103-104.
  杨飞.髓内固定系统和钉板固定系统在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疗效对比.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36):87-88.
  刘锋,江惠照,黎汉文,等.髓内固定系统和钉板固定系统在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疗效对比.中国医药指南,2013,14(11):535.
  王飞,章振伟,车伟,等.股骨粗隆间骨折三种内固定手术治疗效果分析.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0,4(2):171-175.
  聂水生,钟向阳,林坤波,等.股骨粗隆间骨折不同手术方式疗效比较.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2):214-216.
  黄善武,欧阳永生.DHS LPFP和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基层医学论坛,2013,17(34):4555-4557.
  张军强,吕军.钉板系统与PFNA手术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82例疗效分析.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24):96-98.
  韩冠生,张井泉,李振伟,等.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不同治疗方式的对照分析.中华全科医学,2011,9(3):360-362.
  王勇,杨益宇,于志华,等.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对比研究.中国骨伤,2011,24(5):370-373.
  杨建义,李王庄,太祖华,等.股骨粗隆间骨折髓外固定系统与髓内固定系统治疗效果对比分析.中国卫生产业,2013,21(26):174-175.
  赵建宁.规范操作,合理选择内植物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2011全国骨关节创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1:168-172.
  杨晓茂.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及疗效.四川医学,2012,33(10):1780-1781.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